书城管理管理管到位(全集)
3743400000008

第8章 工作落实到位(4)

任何“指示、决议、布置的工作”一旦形成,就成为企业铁的纪律,执行层必须无条件服从。因为它代表企业治理规则的尊严,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是员工职业要求必须遵守而不能选择的。“要么不干,要么不折不扣地落实。”这是考验员工“表里如一,诚实服从”、“对企业忠诚度”的底线。要把提高“执行力”的“法制意识”变成企业最重要的管理,企业才会有“战斗力”和“生命力”。在反馈或汇报工作结果时,回答应该是:已经做了,结果如何。

不要谈过程,也没有必要强调困难,反馈要的是结果。对于领导而言,强调的是落实和检查。

提高落实,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如果说发现问题需要敏锐、思考问题需要智慧、提出问题需要勇气,那么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去完成你的工作,这就是你落实工作的能力。

要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办法总比困难多”,解决冲突、跨越障碍的能力是在不断地磨炼中培养出来的。

要按质、按量、按时完成所布置的工作,这需要提倡工作的精细化。“精细化不仅仅是对细节的重视,它更多的是体现一种精神文化、一种科学态度、一种工作作风和一种生活习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风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促使我们认真对待工作,追求完美……

能力的提高是在日积月累的实践中形成的。如果我们每天晚上都能想一想:今天做对了些什么,做错了些什么,明天怎样去改进,我们一年就有365次改善工作的机会。经过不间断地教育、学习、修炼、改善和创新,就能培养出自己强有力的执行能力,“已经说了”与“已经做了”之间的距离就会在不断地改进中消失。

落实要到位,关键看行动

在企业中,管理人员将讨论、撰写作为企业工作的重心,重视制订计划、会议研讨、准备书面材料等案头工作,将纸上的演示代替了执行的落实。

另一种现象是把企业信条或价值观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如印刷小册子给员工、客户,或是印在海报上),但是这样做的只是表面,希望得到的结果不会自动变成现实。用企业的信条代替行动是战略目标得不到落实的最普遍的一种形式。

在远古的时候,有两个朋友,相伴一起去遥远的地方寻找人生的幸福和快乐。他们一路上风餐露宿,在即将到达目标的时候,遇到了一片风急浪高的大海,而海的彼岸就是幸福和快乐的天堂。

关于如何渡过这片海,两个人产生了不同的意见。一个建议采伐附近的树木造成一条木船渡过海去,另一个则认为无论哪种办法都不可能渡得了这片海,与其自寻烦恼和死路,不如等海流干了,再轻轻松松地走过去。

于是,建议造船的人每天砍伐树木,辛苦而积极地制造船只,并学会游泳;而另一个人则每天躺下休息睡觉,然后到海边观察海水流干了没有。

直到有一天,已经造好船的朋友准备扬帆出海的时候,另一个朋友还在讥笑他的愚蠢。

不过,造船的朋友并不生气,临走前只对他的朋友说了一句话:“去做每一件事不一定都成功,但不去做则一定没有机会取得成功!”

是的,躺着思想,不如站起行动!只要还停留在分析和规划阶段,就永远达不到目标。

尽管规划和分析有时也很有用,但其中许多工作对我们想达到的结果并不能产生任何直接的影响。最好的落实就是运用现有的时间、资金和资源,竭尽全力去完成使命,从今天开始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摆脱没有结果的困境,你就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切忌把问题复杂化。

2做了再说。

3主动帮助别人。

4与同事精诚合作。

5不找任何借口。

6切忌空谈,任何时候都关注落实和结果。

抓落实要讲科学、讲质量、讲效率

讲科学,即要求企业科学谋划、科学部署、科学实施所有的任务和目标。落实战略,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正确处理目前工作与长远发展的关系、部门工作与全局工作的关系、本部门工作与其他部门工作之间的关系。解决困难的能力体现了抓落实的能力。我们要学会迎难而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开动脑筋,深思善谋。

讲质量,即要求我们抓深、抓实、抓细,不做表面文章。工作效果如何,关键是真抓实干的力度,抓定部署、抓关键举措、抓突出问题、抓薄弱环节不能只是一句空话。

抓落实,要有一股“实”劲,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坚持实事求是;要有一股“韧”劲,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要有一股“勇”劲,敢想敢做、事争一流,有正视问题的勇气,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始终让员工承担应有的责任,管理者不应该成为员工的保姆。

目标一定要分解,过程一定要监督,结果一定要考核,工作一定要总结。

员工的责任必须由员工承担,如果管理者不懂得如何锁定责任,就会使得责任在企业内部相互推卸,最后导致责、权、利的不对等。

管理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锁定责任。责任在谁的身上,无论有什么变化,它都应该被锁定在责任人的身上。一个企业如果要做好,就必须使员工勇于承担责任,然后才能把责任转化为企业结果的实现。

1责任落实到人头

解铃还需系铃人。管理者首先要懂得员工的工作方式,一般来说,员工有五种工作方式:

(1)等着做;

(2)问着做;

(3)提出建议,等着指示再做;

(4)主动做,边做边汇报;

(5)主动做,然后按程序汇报。

如果要尽量地让员工承担应有的责任,就要尽力消除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在“等着做”或“问着做”的情况下,锁定责任就很困难了。

在这一点上,海尔是个榜样。

海尔电冰箱厂有一个五层楼的材料库。这个五层楼一共有2945块玻璃,每一块玻璃上都贴着一张小条,每个小条上印着两个编码,第一个编码上写着负责擦这个窗户的责任人,第二个编码上写着谁负责检查这个窗户。

哪怕是车间里一扇窗户的玻璃,其卫生清洁也有指定员工负责擦,也有指定的员工负责检查,更何况海尔的生产和销售·

海尔OEC管理法(OEC即英文Overall、Every、Control Clear 的简称,意思是:总账不漏项、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凭效果、管人凭考核)的核心是,对工作的分解强调“三个一”,即分解量化到每一个人、每一天、每一项工作。在海尔大到机器设备,小到一块玻璃,都清楚标明事件的责任人与事件检查的监督人,有详细的工作内容及考核标准,如此形成环环相扣的责任链,做到了“奖有理、罚有据”。

海尔冰箱总共有156道工序,海尔精细到把156道工序分为545项责任,然后把这545项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

企业出色的经营业绩是许多富有效率的“结果”的汇聚。应该懂得,对结果负责是对工作的价值负责,要保证企业多出高质量的“结果”,永远都要锁定“结果”这个目标,而这其中就更要注意要锁定员工的责任。这种管理的核心是,管理者不再去想某个员工工作态度如何,凡事都要做到“责任到人”。“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目标的准确实现。

2为员工解决工作难题

要让你的下属做好工作,除了要让他明白把工作做好的标准要求,使他有一个积极的态度之外,还要积极为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使他们工作起来就得心应手。

3为什么下属在做他自己的工作时会有难题·

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自身的原因,即他不完全具备所承担工作的心理能力、知识结构和基本技能,感觉无从下手;另一个是组织或上司的原因,即他本人既具备做好工作的能力,也明白如何才能做好这件事,但却因为没有对他进行授权,他无法获得或使用相应的资源,包括信息、人力、设备、资金等。他就是一个巧媳妇,没米也做不出饭来。

授权与授责是联系在一起的,授权必须授责,授责了必须授权。但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往往存在一种授责不授权的现象,让人去做事,却又不给予做事所必需的资源支配权力,让人无论怎么努力也难有业绩,使下属员工备受挫折。

为什么会出现授责不授权的现象呢·原因大体包括四个方面:

(1)缺乏足够的信任,不敢授权给他;

(2)上司本身也不具备他所需要的全部资源;

(3)上司的权力欲望过大,不愿把权授给他人;

(4)责任人不愿接受所授权力。

第一种情况本来就是用人的错误。对他不信任,不敢把权授给他,就不应该把他放在这个岗位上承担这个职责。既然已经把他放到了这个岗位上,就应该进行必要的授权。授了权并不意味着下属就可以运用这个权力为所欲为,上司还掌握着监督控制的权力。当他的权力不是用于做好工作时,可以收回这个权力。

没有监督和控制的权力,或者权力运用人对运用权力造成的不良后果承担不了责任,就必然会造成权力的滥用。

第二种情况,上司本身没有权力、没有资源授给他的下属,却要他的下属去完成没有资源支持的工作,这本身也是一种错误。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二:

一是上司本人不具备这种资源,而他又必须去做这件事。这大都是因为他的上司没有给他这个授权,却又授予了这个责,使他选择了逃避的办法。他选择以此来敷衍他的上司,说已经把这件事落实到具体的人了。当具体承担这件事的人提出资源支持的时候,他再去找他的上司。这样,便于与上司进行沟通。

二是他本人是个空想派,有了一个好的想法无论条件是否具备都强调要立即行动,并让下属创造条件完成。

第三种情况是因为上司会感到有权力损失,授出一分权力,自己的权力就会减少一分。

在第四种情况下,下属员工本人不愿接受所授权力,因为权力和责任是联系在一起的,接受了权力也就要接受全部的责任。这一般是被授权人感到履行职责有困难时的选择。不接受授权,也不承担责任。

在现实的企业管理中,授权不适当,主要是授权不充分。授权不充分是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授权过度却甚为少见。权力是让人依恋难舍的东西,谁也不会轻易施于人。因而考察授权适当与否的问题,就直接是考察授权充分与否的问题。

4强化训练

员工无法承担甚至刻意回避责任,根本的原因在于上级。在这些原因中,除了我们上述所说的责任不明确,授权不充分等因素外,上级对下属员工的培训不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作为员工的上级领导、老板,因为给员工标准化的规定不够具体,给员工的培训不到位,使员工在工作中缺乏理论支持,缺乏解决问题的方法,缺乏有效的工具,很多事不知道怎么做。于是员工就不断向上级请示、请教、汇报,然后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责任主体的转移。

企业对员工的培训通常有通式培训和专业培训。通式培训一般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实施。而真正培养、训练员工的是由部门主管对下属员工的辅导、培训、交流和沟通,内部交流是提升员工素质和能力的有效形式。

下属应该学会自己独立地解决问题,如需要向上司请示时应该尽量让上司作选择题。当你靠个人的力量无法完成不可能的任务时,要学会向你的同事和上司求助,以抓住时机,提高落实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