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最大效益并保持员工的敏锐,在企业中应该存在一种积极的压力,让员工保持一种紧张的状态,这将有利于他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优秀的员工通常能够在某些压力下工作得很好。如果公司尚不存在这种压力,就应该从外界把这种压力引进来,制造一种积极的紧张气氛,使其更具活力。
本田公司的总裁本田宗一郎认为,如果将一个公司的员工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不可缺少的干才;以公司为家的勤劳人才以及终日东游西荡、拖企业后腿的蠢材。显然本田公司最缺乏前两种人才。
但是,本田也知道若将终日东游西荡的人员完全淘汰,一方面会受到工会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企业也将蒙受损失。这些人其实也能完成工作,只是与公司的要求与发展相距远一些,如果全部淘汰,显然是行不通的。
经过再三的考虑,本田找来了自己的得力助手、副总裁宫泽,并谈了自己的想法,请宫泽出主意。宫泽告诉宗一郎,企业的活力根本上取决于企业全体员工的进取心和敬业精神,取决于全体员工的活力,特别是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活力。公司必须想办法使各级管理人员充满活力,即让他们有敬业精神和进取心。本田询问有何良策,宫泽给本田讲了一个挪威人捕沙丁鱼的故事,引起了本田的极大兴趣。
故事讲的是:挪威渔民出海捕沙丁鱼,如果抵港时鱼仍活着,卖价要比死鱼高出许多倍。因此,渔民们千方百计让鱼活着返港。但种种努力都失败了。只有一艘渔船却总能带着活鱼回到港内,收入丰厚,但原因一直未明,直到这艘船的船长死后,人们才揭开了这个谜。原来这艘船捕了沙丁鱼,在返港之前,每次都要在鱼槽里放一条鲶鱼,放鲶鱼有什么用呢·原来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自然向四处游动,到处挑起摩擦,而大量沙丁鱼发现多了一个“异己分子”,自然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这样一来,就一条条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本田听完了宫泽的故事,豁然开朗,连声称赞这是个好办法。宫泽最后补充说:“其实人也一样,一个公司如果人员长期固定不变,就会缺乏新鲜感和活力,容易养成惰性,缺乏竞争力,只有外面有压力,存在竞争气氛,员工才会有紧迫感,才能激发进取心,企业才有活力。”本田深表赞同,他决定去找一些外来的“鲶鱼”加入公司的员工队伍,制造一种紧张气氛,发挥鲶鱼效应。
说到做到,本田马上着手进行人事方面的改革,特别是销售部经理的观念离公司的精神相距太远,而且他的守旧思想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下属。必须找一条“鲶鱼”来,尽早打破销售部只会维持现状的沉闷气氛,否则公司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经周密的计划和努力,终于把松和公司销售部副经理,年仅35岁的武太朗挖了过来。
武太朗接任本田公司销售部经理后,首先制订了本田公司的营销法则,对原有市场进行分类研究,制定了开拓新市场的详细计划和明确的奖惩办法,并把销售部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使其符合现代市场的要求。上任一段时间后,武太郎凭着自己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和过人的学识,以及惊人的毅力和工作热情,受到了销售部全体员工的好评,员工的工作热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活力大为增强,公司的销售出现了转机,月销售额直线上升,公司在欧美及亚洲市场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本田对武太朗上任以来的工作非常满意,这不仅在于他的工作表现,而且销售部作为企业的龙头部门带动了其他部门管理者及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活力。本田深为自己有效地利用“鲶鱼效应”的作用而得意。
从此,本田公司每年重点从外部“中途聘用”一些精干利索、思维敏捷的30岁左右的生力军,有时甚至聘请常务董事一级的“大鲶鱼”,这样一来,公司上下的“沙丁鱼”都有了触电式的感觉,工作起来也格外卖力气。
管住“另类”人才
在一个组织中,总会有几个另类下属,他们怪招不断,令领导者头痛。要使这些“刺头”听从你的管理,就必须学会用一些特别的方法来对付他们。这叫做: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1怎样对付爱奉承的人
办公室里常有那么一种人,专以“拍马屁”为生,而且还具有相当高的技巧,拍起“马屁”来不显山不露水,让你在浑然不觉中上了他的当,最终受到伤害。
的确有不少被奉承得昏了头脑的领导,把升迁制度变成了党派之分。谁对他毕恭毕敬、阿谀奉承,就等于佩服他,他就对之恩宠有加,大加赞赏和关爱。无疑,这种,“领导人风范”更助长了阿谀之风的盛行。
明智的领导则不会这样做,他不会中这种圈套,他反而会十分鄙视和厌恶拍马屁奉承领导的下属。
而你自己,首先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哪些是实事求是的评价之辞,哪些又是阿谀奉承之辞;在阿谀奉承之中,哪些人是出于真心而稍稍过分地赞美几句,哪些人又是企图通过奉承领导而达到自己的某种企图;哪些奉承之辞中含有可吸取的内容,哪些奉承话都是凭空捏造、子虚乌有等等,诸如此类。对于这些绝对不能糊涂。
领导者如何对付阿谀奉承者,以下三方面可供参考。
①对待专门溜须拍马奉承领导而毫无工作能力的人,方法最简单——请君走人就是了。
当然,如果他确是无能之辈,也该让他走人。况且他还专善阿谀奉承,你周围有这么一颗不知何时爆炸的炸弹,你说你还会有多少好日子可过。所以,及时让他走人比什么都强。
②对于能力一般而又有些奉承爱好的员工,最好给他找个合适的位子,让他忙于工作,无暇废话。
这类人不好简单辞掉,因为他还有一定能力。也不可委以重任,因为他不仅能力平庸,还爱溜须拍马,委以重任的话,迟早会坏了你的大事。在你的单位中要做到人尽其才,不光指有效地利用人才,也指使用这些能力一般而又有某些毛病的人。这类人有的时候还为数不少,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对于这类人要注意批评教育并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要耐心,不能急于求成,这种毛病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改正起来也一定不容易。在这个时候,你要格外注重策略,注意态度,争取从根本上扭转他们的认识,改正他的毛病。
③对于那些确有较强能力却也喜好溜须拍马的人,你一定要小心对待,这些人可是巨型“炸弹”,弄不好会造成极大麻烦的。
对待这种人,首先你要依据他的实际能力委以相应的职务。起码在他们的眼中,你不能成为不识才的领导者。这会影响着他们的工作热情,而且也带动着一批人。
另外,你的一些较有能力的下属,没有觉察到这类人的阿谀奉承,只看到了他们的才华,并同时盯着你的行动。如果你不能给第三类人以相应职务,那些持观望态度的有能力者就会离你而去。这些人看问题不够全面,但他们若是走了,就是损失。
2怎样对付舌头长的人
有些人喜欢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挑拨离间。和这样的人相处,的确很难,但生活中这号人又客观存在着,领导者和他们相处,必须掌握一些诀窍。
(1)“自重”和“互重”
“自重”,在与不同类型人的交往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与比自己强的人交往,需要诚恳、虚心;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往,需要谦和、平等……和那些搬弄是非的人交往,则需要正直、坦荡,换句话说,就是对闲言碎语不听、不信、不传。看问题要全面,要有自己的见解。
除了“自重”外,“互重”也是很重要的。背后议论别人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帮助别人改正这种习惯是应该的。帮助他人改变这种恶习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尊重对方,以朋友式的态度善意地规劝对方。想法巧妙地引导对方获得正确地认识人的方法,比如,当对方谈论他人时,可以先顺着对方的话,谈谈这个人确实存在的缺点,然后再谈谈他的长处,从而形成正确的结论。
如果有些人搬弄是非的恶习已成为其性格特点,那么你就干脆不理睬他,听见“长舌话”也只当一阵风掠耳而过。
(2)反应冷淡
不要以为把是非告诉你的人便是你的朋友,他们很可能希望从中得到更多的谈话材料,从你的反应中再编造故事。所以,聪明的领导者不会与这种人推心置腹。令他远离你的办法,是对任何有关你的传闻反应冷淡,无须作答。
(3)不宜过多交往
如对方总是不厌其烦地把有关你的是非辗转相告,以致对你的情绪造成负面影响,你应拒绝和他见面或不接他来的电话,此类人不宜过多交往。
(4)保持冷静
尽管你听到关于自己的是非后感到愤慨,你也需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头脑冷静。
你可以这样回答:“啊,是吗·让他们去说好了。”或者说:“谢谢你告诉我这个消息,请放心,我不会与他们一般见识的。”如此,对方会感到无空子可钻,他也不会再来纠缠不休了。
3怎样对付攻击型的人
领导有时会碰到这样一种人,他们总是喜欢不遗余力地攻击指责别人,或散布流言蜚语,或造谣中伤,或出言不逊地辱骂,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要不要针锋相对地予以回击呢·
对此,在考虑和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应弄明白你所遇到是不是真正的攻击。下面几种情况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攻击:
①由于对某种事物持不同的看法,对方提出了比较强硬的质疑或反对意见。此时,如果你能够给予必要的解释和说明,矛盾很可能会很好的解决。
②由于自己对某事处理不当,对方在利益受损的情况下表示不满,提出抗议。如果的确是自己处理不当,或虽则并非失误,但确有不完善之处,而对方又言之有理。那么,尽管对方在态度和方式上有出格的地方,也不能看成是攻击。
③由于某种误解,致使他人发脾气,或出言不逊。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耐心地、心平气和地把问题澄清,事情自然也会过去。如果领导忽视了判别与区分真假攻击的不同,往往会铸成大错。
其次,即便你完全能够确定他人在对你进行恶意攻击,也不必统统地给予回击。在与下属的交往中,对付恶意攻击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不理睬它。
如果你不理睬它,它仍不放松,那也不必对着干。因为对攻击者来说这样做恰恰是“正中下怀”。不难发现那些喜欢攻击他人的人,大多善于以缺德少才之功消耗大德大智之势。你对着干,他不仅喜欢奉陪,还颇会恋战,非把你拖垮不可。在这种时候,你应果断地甩袖而去。
中国古代哲学名着《老子》中,曾经有这样一句话:“天下莫柔弱于水,而坚强者莫之能先。”攻击者并不属于真正的强者。对那些冒牌的强者采用对攻的做法,是很不值得的。
领导者与富于攻击性的人打交道,不管他是否怀有敌意,头一条是要敢于面对他的进攻。此外,还应注意以下要点:
①给对方一点时间,让对方把火发出来;
②当对方说到一定程度时,打断对方的话,随便用哪种方式都行,不必客气;
③如果可能,设法让其坐下来,使他不那么好斗;
④以明确的语言阐述自己的看法;
⑤避免与对方抬杠或贬低对方;
⑥如果需要并且可能,休息一下再和他私下解决问题;
⑦在强硬后作一点友好的表示。
4怎样对付斤斤计较的人
自私自利、斤斤计较有时虽惹人反感,如果不害人,算是对他人损害较小的劣根性。
在办公室内,其实有不少斤斤计较的人存在,这些人在没有利益冲突时,很难发觉其自私一面,一旦涉及个人利益时,便会原形毕露。
其实,只要平日我们多加留意,也不难发觉那些人的自私心理。自私的人不论平日掩饰得怎样好,一旦涉及个人利益时,便很容易露出真面目。例如:
①他会以各种堂皇的理由,推掉不属于自己的工作责任。如:“自己能力处理不来”,“自己手上的工作已经很繁重”,“本来自己做也不妨,但宁愿把机会留给别人增加工作经验”等。
②眼见别人犯错,他只会在旁偷笑,决不会提醒别人,更不会鼎力相助。一旦有人向你嘲笑某人犯了错误也不自觉时,你便要小心这个人。
③在饭后结账时,总爱和别人斤斤计较,或喜爱拿着单据逐项核对,这样的人,不要期望他会在你有困难时帮助你。
其实只要我们认清身旁的人,哪些是自私自利的人,自私的程度如何,便不容易受伤。
领导者对待斤斤计较、自私自利的人,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满足正当要求。与这样的下属相处,对他们的合理要求应给予满足,使他认识到你绝不为难他,应该办的事情都会给他办。
②拒绝不合理要求。对于他的不合理要求,在委婉地摆出不能答允的原因之后,巧妙地劝阻他不要得陇望蜀。
③办事公平。如果下级中有这样的人,当你制订利益分配计划时,要充分发挥同事的监督作用,将计划公布于众,使大家感到是在公平之中进行利益分配,这样便可避免他与你纠缠。
5怎样对付自命不凡的人
办公室中,争胜逞强的人也不少。这种人狂妄自大,自我炫耀,自我表现的欲望非常强烈,总是力求证明比别人强,比别人正确。当遇到竞争对手时,总是想方设法地挤兑他人,不择手段地打击别人,力求在各方面占上风。
对这种人,人们虽然内心深处瞧不起,但是为了顾全大局,不伤交往中的和气,往往迁就于他,让着他。这样的做法合适吗·
中国人总是追求一种和谐,主张“和为贵”,这无疑是人际交往中一个重要的标准和目标。为了顾全大局,求大同存小异,在某些方面作一些必要的退让,应该说是一种比较高尚且聪明的交往方式。
“让”是一条途径,“争”也不失为另一种必要的方式。殊不知,有些争胜逞强的人并不能理解别人的谦让,还以为真是自己了不起,由此变本加厉,更瞧不起别人,不尊重别人。
对这样的人,不能一味迁就,有必要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打击一下他的傲气,使他知道天外有天,山外有山。
还应该看到,争胜逞强的人当中,有性格使然者,也有社会经验不够不谙世故者,后者常常是年轻人。对于他们,更多的应该是正面引导和点拨,开拓其眼界,增长其见识。这类人一旦成熟,一旦对社会有了初步认识,便会改变过去那种争胜逞强的态度。
总之,迁就只适合那些比较有理智的人,对于不明智的人,不妨晓以厉害,挫其傲气。
6怎样对付恃才狂妄的人
在一些公司里,有的下属仗着自己才高,就目空一切,恃才傲物。谁都看不起,包括自己的领导。但他又有一手好技术或绝活,公司离不开他,因此,领导者掌握这种下属的个性并学会与之和谐相处,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个人狂傲未尝不可,有时狂还是优点。如果狂妄就不太好了,狂中带有妄想,虽然这种人是个人才,但他却自命不凡,以为自己是旷世之才,老子天下第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果一个下属狂妄到了这种地步,那真是叫领导者头痛。在一般的情况下,狂傲与狂妄是很难分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