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这是孔子为“仁”所下的定义。孔子自幼好学,致力于西周制度即周礼的研究,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孔子约在30岁时即开始教育活动,创设儒家“私学”,提出“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格局,扩大了教育范围,这是孔子在教育上的重大贡献。他的学生颜渊谈到接受孔子教育的体会时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晚年孔子回到鲁国,继续教育事业,并从事古籍整理工作,一直到死去。他编订了《诗》、《书》、《礼》、赐》、《春秋》五种文献典籍,对古代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孔子的言论,由他的弟子整理成为《论语》。《论语》充分体现了孔子的思想。
孔子处于春秋末年,正是奴隶制逐步瓦解、封建制逐步产生的大变革时代。当时社会政治动荡,臣弑君、下侵上等事件不断出现,各诸侯国几乎找不到像样的典章制度,只有鲁国还保留许多文献,这为孔子提供了良好的旧文化基础。孔子提出最高的道德概念“仁”,他的道德思想体系大体是以“孝梯”为本,以“礼”作为规范,以“忠恕”为一贯,以“中庸”为准绳。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他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认为自己不搞创新,只是转述前人的传统。孔子认为“礼治”必须从“正名”开始。“正名”就是严格遵守周礼规定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绝不允许任何人有犯上作乱的行为。而“礼治”必须提倡“仁”,“仁”就是“克己复礼”,即是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仪规范,他把“克己”的手段归结为四个条目,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克己”实质上就是自省与律己,他要求人做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宽于责人,严于律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他强调人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他认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要求积极帮助别人,还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能把自己不想做的事强加给别人。
孔子重视“孝梯”,把他的最高理想——“仁”的实现,落实在“孝梯”的行为之中,从而把父权与君权联系和巩固起来。这种孝梯培养忠臣的手段,成为后世封建统治阶级培养顺民的方法。利用“孝梯”道德去巩固家族制度,增强父权与族权成为统治阶级维护君权、培养忠臣和顺民的可靠阶梯。历代封建统治者,特别奖励“孝梯”,甚至把“孝梯”列为选举的首要科目,其目的就在于求“忠臣于孝子”。而且这种忠孝一体的观念,使得人们把君臣、父子看作是类似的关系,不仅在行为规范上有同样的要求,而且直接称君长为父,地方长官为“父母官”,老百姓被称为“子民”;帝王为“君父”,属下为“臣子”。
孔子称赞安贫乐道的精神,他的仁学思想,他的“仁人”、“君子”的论述鼓励了后来多少志士仁人、忠臣孝子。孔子也被人们尊为“圣人”、“先师”。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仁孝思想,提出了“仁政”、“王道”的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尊敬自己的父母,推广开来也尊敬别人的父母;爱护自己的儿女,推广开来也爱护别人的儿女,那么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上转动东西一样容易了。这可以说是孔子“仁爱”思想的发扬光大。
孟子从“人性善”的角度出发,要求培养“明人伦”的君子或统治人才。他认为统治阶级“得天下”之道在于得民心,而得民心之道,用一般的政治手段不如用教育手段那样有效。
孟子与孔子一样,重视立志问题。他认为士首先应当“尚志”,就是要“居仁由义”。“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一个人如果有所选择,以“仁义”为标准,就能分辨善恶,认清应为与不应为的事情。孟轲主张积极学习别人的善行,“闻过则喜”,“见善思迁”,“与人为善”;“大丈夫”应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认为,生命是宝贵的,但更宝贵的是忠于统治阶级的道德,在必要时,一个人应当“舍生取义”。他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孔于“杀身成仁”的同义语。孔子提出了以“仁”为中心的政治和伦理思想体系,而孟轲则在“仁”的基础上增加了“义”这个重点,后人概括为:“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这对于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人有深刻的影响,无数“志士仁人”为保家卫国,甘为疆土洒鲜血。
继往圣起绝学,三年不窥园
我国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为了研究经学,曾“三年不窥园”。他对时间的重视,颇为后人赞叹。
董仲舒(前179~前104),广川(今河北枣强东北)人。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专治《春秋公羊传》。汉景帝时当上了博士(官名)。汉武帝即位后,招举贤良方正,汉武帝接连对董仲舒进行了3次策问,基本内容是关于天人关系问题,也称为“天人三策”。任江都相、胶西王相。晚年虽退居在家,朝廷如有大议,还要派使者至其家中请教,可见其在当时的影响之大。他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学说,提出“天人感应”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封建神学体系。还提出“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秩序。另外,他还根据《春秋》大一统思想,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并为汉武帝采纳,开此后2000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
董仲舒作为一个大学问家,可谓为学勤奋,惜时如金。据传董仲舒从小学习就十分刻苦专心,从不懈怠,而且这种精神一直保持到老年。《汉书·董仲舒传》言其为研究经学“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桓谭的《新论·本造》甚至说:“董仲舒专精于述古,年至六十余不窥园中菜。”家里的园子也不看一看。他全力投入经学研究,不给自己留下片刻闲散的时间。他一连数年足不出户,以至他的一些后人师门的弟子只能向先来的师兄请教学问,好些弟子学业有成,竞久未见过老师的面。
正是在这种不肯荒废一分一秒的人生中,董仲舒学贯百家,通古穷经,被时人称为“汉代孔子”,成了一位上继往圣起绝学,下开万世兴太平的杰出的经学家。
第一谏臣智高胆大
“谏”为何意?“谏”是规劝、行义事、改邪恶。从做人的原则来讲,“进谏”与“纳谏”应该是一种美德,无论如何,听得进别人的忠意劝告总比一意孤行好得多。但进谏也要看对象,如果是英明君主还能纳谏,如果是昏庸之辈,轻则丢官,重则家破人亡。但有些谏臣生来的个性就决定了他们直言敢谏,天威龙颜在他们眼中大不过原则、大不过法度。
自古敢谏必敢犯,这种性格的人不多,他们都正直无私。古今第一谏臣,魏征可算其一,如果说魏征敢谏是他遇上了英明之主唐太宗,那关逢龙谏桀、比干谏纣又当怎论呢?后二者明知所侍之君昏庸残暴也谏了。实际是耿介正直的性格决定了他们敢犯天成龙颜。
明知天威不可犯,但魏征却偏犯,这是由其耿介刚直的个性所决定。如果说考虑到天下长治久安的的大计可谏,那皇帝个人的起居生活应该属私事了吧,但在魏征眼里,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社稷的安危,黎民的祸福,所以他的谏涉及到了许多方面。
人言“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嫁二夫”,以这种观点来看,魏征自然不是“忠臣”,然而,他却是千古良臣!因为在他心目中有一个准则那就是上安君国,下报黎民,正直耿介的个性让他“大忠”而不是“小怨”。孟子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就是说忠国不是忠君,忠民不是忠人。
禅思竭虑,立志改革
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的王安石,一生惜时好学,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好学,为他成为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奠定了雄厚的学识基础。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丰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先后做过淮南判官、勤县知县、舒州通判等地方官。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上万言书,主张政治改革。神宗熙宁二年(1069)被任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开始推行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农田水利等新法,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以期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他的政治改革,对促进北宋政治、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在思想上,王安石主张“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认为历史是变化的,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在文学上,其诗文创作和政治活动紧密联系,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其诗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遭劲清新,亦颇多名作。
王安石平生好学不倦,读书可以说是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少年时即喜欢读书,且记忆力惊人,能过目不忘。后来,他为了谋求进身之路,将来好干一番事业,更是珍惜时间,发愤攻读。22岁的王安石考中了进士,被派到扬州做淮南判官。他在官署里,除了办公事之外,就是埋头学习,甚至连睡觉的时间都牺牲了。他常常通宵读书,黎明时才睡一会儿,然后匆匆起床,胡乱穿上衣服,到衙中办公,有时连脸也顾不上洗。因此,人们总见他蓬首垢面,当时,担任扬州知府的韩琦,见这个属官如此不修边幅,萎靡不振,就怀疑他夜间不务正业,饮酒过度。为此,韩琦多次劝戒王安石要自重自爱,不可自暴自弃,误入歧途。王安石听了,并不分辨,只是点头称是。日后,韩琦得知王安石衣冠不整,形容憔悴的原因,是因为通宵苦读的缘故,大为赞叹,并格外器重这位属官了。在任鄞县知县时,王安石给自己订了一个规矩:一周中拿出两天时间集中处理公务,其余全部用于读书和写作。他为了多读一些书,不仅忘记了休息。睡眠,就连吃饭的功夫也常常被挤占。他常常在吃饭时边吃边读书,有时来不及用筷子,便用手抓食物。他做宰相时,家仆们曾误认为他喜欢吃獐子肉。因为每次吃饭时,他都只吃獐子肉,其他菜一概不动。后来发现,每次上菜,獐子肉都摆在离他最近处。于是,夫人让家人故意用别的菜与獐子肉调换位置,结果这次獐子肉原封不动。人们才知道王安石吃菜只捡靠近身边的吃,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读书思考问题上了。
靠着这种惜时的精神,王安石博览群书,不仅钻研了大量经史典籍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等著作,同时还研究了佛学和道学。孜孜不倦地读书学习,使王安石的眼界越来越宽阔,学问越来越渊博,后来,他终于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位集政治改革家、文学家、思想家于一身的杰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