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以领袖的心态经商
3715800000035

第35章 管好自己的财富金字塔(4)

引来替自己杀敌的友,岂有不真诚愉快地合作之理?要知道,李嘉诚成全包玉刚收购九龙仓的心愿,实则是让出一块肉骨头让包氏去啃,自己留下一块肥肉。因为九龙仓属于家族性公司,凯瑟克家族及其代理人必会以牙还牙,殊死一搏反收购。包氏收购九龙仓,代价沉重,实际上与怡和大班打了个平手。怡和在港树大根深,收购九龙仓,必有一番血战恶战。

李嘉诚引包玉刚入局,既投合了包玉刚的需要,又抓到了一个替自己作战的勇士,而他本人则趁机卖掉九龙仓股票,净赚5900多万元。

李嘉诚的商战兵法,真可谓匪夷所思!

借鸡生蛋

买进卖出的关系,看起来很简单,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实则并非如此,它需要商家去核算一进一出的成本,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投资措施。李嘉诚是怎样看待买进卖出的关系呢?和黄集团的行政总裁马世民在会见《财富》记者说,李嘉诚是一位最纯粹的投资家,是一位买进东西最终是要把它卖出去的投资家。

马世民的话,提示了投资者的本质特征:买是为了卖,不卖就不会买。是的,李嘉诚一生都在买和卖,而且所谓生意,又叫买卖,一个买了东西是为了自己使用的人,是不能叫作买卖人的。

马世民的话,揭示了李嘉诚在商场上的角色优势——这种优势,或许很多人都明白,但在急功近利心理的驱使下,许多人都不愿做这种角色,而宁可做投机家。

一个纯粹的投资家,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不过分地执着某一项业务,不要被一项业务套牢,不管这个业务前景多么诱人。

李嘉诚在生意场中,有时坚持不懈,穷追不舍,甚至不惜十年磨一剑,有时却一见不利,及时撤退。无论他继续进取还是退避三舍,都是从该项业务是否有前途考虑的,有利则进,无利则退。

事实上,他从不偏爱任何一项业务,他说,不要与业务“谈恋爱”,也就是不要沉迷于任何一项业务。

这是一种有着丰富商业经历之后超然于商业的一种心灵感悟。对于一个真正的老板来说,在他的眼中,应该是只有赢利的业务,而没有永远的业务。任何一项业务,当它走过自己的成熟阶段之后,必将走向衰落,而这个时候,如果不进行自我调整,还抱着不放,必将随这项业务的衰落而走向失败。

李嘉诚一个个大进大出,都是以腌股为后盾的,一待良机出现,便急速抛出。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1987年,李嘉诚在半小时内就下定决心投资3.72亿美元,购买英国电报无线电公司5%的股份。

这是一支值得长期保留的明星股。

3年后,英国电报无线电公司股价涨高,李嘉诚又以同样快的速度,将股票抛出套现,净赚近1亿美元(合近7亿港元),从这里我们看到:李嘉诚在股市中稳扎稳打,善抓机会,是他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

李嘉诚凡事都会深思熟虑,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之后才去做。

众所周知,购买债券是一种极保守的投资,持有人只能享受比定期存款较高的利息,而不能参与分享公司红利。

李嘉诚所购买的债券,大部分都是可转换债券。这种债券有l-3年的期限,若持有人认定该公司业务能稳定增长,可以用债券换成该公司股票,从而获取更大收益。即使不成,也可将债券保留至期满,最终收回本金及利息,所以这种债券既和普通债券一样,具有风险小的优势,又比较灵活,能转换为股票。可以说是将债券和股票的优势合二为一,是一种较为稳健的投资方式。

1990年,李嘉诚购买了约5亿港元的合和债券。另又购买了爱美高、熊谷组、加怡等13家公司的可转换债券共计25亿港元。

在此后的发展中,胡应湘的合和表现最为出色,先后拿下广东虎门沙角电厂C厂、广深珠高速公路、广州市环城高速公路及泰国架空铁路等大型工程兴建合同,一时名声大噪,众豪争扯他的衫尾。

见此情势,李嘉诚马上把合和债券兑换成股票,这样一来,当初价值5亿的股票,到3年后升值为近9亿,账面溢利达3亿多港元。同样,李嘉诚购入的其他可转换债券,也大都有不俗的表现。

李嘉诚投资债券,既符合他一贯的稳健中寻求发展,发展中不忘稳健的发展方针,同时也符合分散风险的投资原理,属于两条腿走路,游刃余地更大。

不过,最能体现李超人投资风格的事例,也许是与华资财团欲再次联手合作,吞并垂暮狮子置地。

当时,各种收购的传闻纷纷扰扰,众多财大气粗的华商大豪,均被说可能染指置地:长江实业的李嘉诚,环球集团的包玉刚,新世界发展的郑裕彤,新鸿基地产的郭得胜,恒基兆业的李兆基,信和置业的黄廷芳,香格里拉的郭鹤年等等,皆在此列。另外,股市狙击手刘蛮雄,亦可能趁虚而入,狙击置地这个庞然大物。

据说刘蛮雄登门拜访怡置大班,提出要以每股16港元的价格,收购怡和所控25%的置地股权。西门·凯瑟克愤然拒绝,一来嫌刘氏太过贪心,出价如此之低;二则刘氏在股市名声欠佳,怡和不愿意把多年苦心经营的置地交付于此等人手中。

头脑甚为精明的刘氏只得告退。其后又有多位大老板纷纷前往拜访西门。西门既不彻底断绝众猎手的念头,又高悬香饵,惹得众人欲罢难休,欲得不能。

不过,这些都是传闻,是真是假,难以他辨。其中流传最广的要数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了。

据说,李嘉诚也曾拜访西门·凯瑟克,表示愿意以每股17港元的价格收购25%置地股权,这比置地10港元多的市价,溢价6元多。但西门·凯瑟克对这个出价仍不满意,但他也未把门彻底堵死。他说:

谈判的大门永远向诚心收购者敞开——关键是双方都可接受的价格。

于是李嘉诚等人与凯瑟克继续谈判,双方一直很难达成一致。

李嘉诚在谈判中不想表现得太积极,同收购港灯时一样,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有利的时机。此时,香港股市一派兴旺,很快便攀上历史最高峰,并非低价吸纳的最好时机。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扶摇直上的香港恒指,受华尔街大股灾的影响,突然狂泻。1987年10月19日,恒指暴跌420多点,被迫停市后于26日重新开市,再泻1120多点。股市愁云笼罩,令投资者捶胸顿足,痛苦不堪。

香港商界惊恐万状,大家自身尚且难保,再也没有余勇卷入收购大战了。此时自救乃当务之急。置地股票跌幅约四成,令凯瑟克寝食难安。

李嘉诚的百亿救市,成为当时黑色熊市的一块亮色。证券界揣测,其资金用途,将首先用做置地收购战的银弹。

正如一场暴风雨一样,这次股灾来得猛,去得也快。等到1988年3月底,沉人谷底的恒指开始回攀。银行调低贷款利率,地产市况渐旺,股市也逐渐开始转旺。

农历大年刚过,收购置地的传言再次盛行,华南虎再度出山。

事后,报章披露,1988年2、3月间,李嘉诚等华商大亨,曾多次会晤西门·凯瑟克及其高参包伟士。

一直善于等待时机、捕捉机会的李嘉诚,这次为什么没有借大股灾中信置系扑火自救、焦头烂额之际趁火打劫呢?须知股灾中置地股价跌到6.65港元的最低点,即使以双倍的价格收购,也不过13港元多,仍远低于李嘉诚在股灾前提出的17港元的开价。

原来,收购及合并条例中有规定,收购方重提收购价时,不能低于收购方在6个月内购入被收购方公司股票的价值。10月份的股灾前,华资大户所吸纳的置地股票,部分是超过10港元的。这就是说,假设以往的平均收购价是10港元,现在重提的收购价,就不得低于10港元的水平,而6个月后,将不再受这一限制。

4月中旬,股灾发生后已过了整6个月。此时,置地股从最低点回升后,仍在8港元的水平上徘徊,仍低于股灾前的水平,依然对收购方有利。

最后,由于置地强力进行反收购,使李嘉诚的收购成为不合算行为,于是李嘉诚毅然放弃了已经花费了大量心血、做好了充分准备的收购。

这次收购虽然最终没能成功,但是李嘉诚的做法却值得称道。因为投资不可以意气用事,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在两败俱伤中夺取微弱的胜利,在一般情况下不是真正的投资家的应有做法。在这个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李嘉诚退出收购反而是一个胜利。

世界上任何角色都很难做得纯粹,做生意,尤其是像李嘉诚那样做大生意就更难。因为他的投资是一种动辄千百万元的事,一旦失利,就会造成重大损失。然而李嘉诚做到了这一点。也许,这是他在商场征伐中屡战屡胜、被誉为超人的根本原因。

看来要做一个纯粹的投资家,首要的是要修炼自己的心性,做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为杂念所动,而保持心胜空明,气息平和。

显然,这是一个难以企及而又必须努力达到的目标,如果你要成为一个纯粹的投资家的话。

顶级老板要善于竞争

没有实力的老板,总是想办法强化自己的实力;有实力的老板,则善于在关键时刻爆发出赶超对手的雄心。当然,这些雄心不是想到哪就到哪,而是要靠决策来完成的。在商务决策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于事业发展决策。当事业开创并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之后,是满足现状,老守田国,还是永不自满,不断把事业做大?怎样才能使事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走向辉煌?

这个问题说起来极容易:如果可能,谁不愿使事业不断发展壮大、谁甘心老守田园呢?可是真正的问题却是:怎样才能做到稳健中寻求发展,发展中不忘稳健?

竞争也有三十六计。

合作也是竞争

合作问题理解起来比较简单。在企业内主要是要求各部门之间合拍,不能和谐共舞就会发生这个部门踩了那个部门的脚的事。在企业外主要是要求合作关系间合拍,就是行动节奏上的一致。这是在了解、掌握对方节奏基础上互相作为参照物来调整自己节奏的。双方都对自己的节奏不加隐瞒,并且都有调整自己节奏的积极性,所以合拍自然就容易做到。

难做到的是错位问题。比如说乒乓球比赛,双方都极力隐蔽自己的节奏、设法掌握对方的节奏。双方取胜的策略都是通过打乱对方的节奏,致使对方应对失措,给自己以可乘之机。这是我们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

历史上著名的田忌赛马的故事,讲的就是典型的节奏错位战术的胜利。田忌的马比齐王的马质量上要差一点儿,分三个等级比赛三场,三局两胜。田忌如果以自己的一、二、三等马相应与齐王的一、二、三等马比赛就是在跟着齐王的节奏走,永远是在用自己的弱去和齐王的强相对抗,当然是赛三场输三场;经孙膑指点,田忌采用了错位战术,用自己的三等马去和齐王的一等马比赛,主动输去一场,但在自己的一、二等马和齐王的二、三等马的比赛中就变成了用自己的强去和齐王的弱相对抗了。二比一,田忌获胜。

《孙子兵法》中的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中的知就不仅要求了解、掌握双方所有的静态条件,更重要的是必须随时了解、掌握双方的动态条件。有动就有节奏,百战不殆所依靠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节奏错位战术。

毛主席关于游击战有一个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说的是弱方在面对强敌时既要保护自己又要打击敌人的战略战术,也就是生动形象的节奏错位原则。游击战避实就虚、游而击之的定义本身也是节奏错位原则在战术分类上的直接体现。

与狼共舞是竞争环境中每一个参加者的微妙心态。有些狼是必须合作的,那么这种情况下共舞的节奏就要由双方努力得越协调越好。有些狼是必须战胜的,这时与狼共舞的关键是要掌握共舞的主动权,要牵着对方的鼻子让其跟着自己的节奏走。

与狼共舞还有一个意义,就是那个同名电影的主题思想人的行为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对这个狼只能顺应,只能去了解、掌握客观规律的节奏,老老实实地踏着这个节拍走。企业老板的运作活动节奏主要是要顺应经济的、社会的规律。

比如说,国家有关经济的政策、法规是按照经济大气候的需要制订或进行修改、调整的,企业不可能在时间上、内容上都与国家的节奏相一致,这种政策、法规的新节奏与企业老节奏之间的不合拍,就有可能形成企业的政策风险。规避政策风险没有别的办法,只有紧跟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舞步。不能顺应或反应太慢都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凡是关心经济大气候走向的老板都会明了有关政策、法规的变化趋势,也会找准本企业在变化前后的定位。这时企业运作的节奏控制自然是变化前静若处子,以内动外静来调整、顺应变化;变化后就要外动内静、动若脱兔,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新政策、法规的节奏,抢占新政策、法规给予的商机。

敬请让开

让我们来看看中国电扇业20世纪70~80年代的竞争状况,我们对竞争的现实性就会有更深的理解。在20世纪70年代末,有统计资料显示,当时家庭电扇普及率还不到4%,也就是说,中国当时电扇市场至少还有近2亿台的缺口,这就意味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电扇市场需求会大幅度提高,电扇企业也就有了非常大的生存空间。在这种情况下,竞争开始升级,竞争企业问便相互残杀。1978年,全国只有10余家电扇生产企业,产量不过138万台,但是到了1980年,电扇企业陡然就增至300余家,产量已突破1000万台。又过了仅仅5年,也就是到了1985年,便有2400余家电扇企业在残酷的竞争中被击垮,相继倒闭。然而,竞争状况并未因此改善。又过了一年时间,又有600家电扇企业先后倒闭。这时,市场上只剩下200多家企业,产量却达3400万台,即使这样,当时中国电扇的家庭普及率仍很低,仅为12%,也就是说,尽管当时电扇市场潜力巨大,但是竞争依然非常残酷激烈。

竞争即然是客观存在,又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就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去面对竞争。

竞争不是空想家构思的美妙篇章,也不是赌徒只重结果的孤注一掷。竞争是一个实践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真正的竞争者总是面对现实的,强调过程而不只着眼一个结果;只要是真心地去努力过,又何必在乎其成与败呢?

刚走出校门、家门未经历风雨的年轻人,躲避竞争已成为一种本能的反应,传统懒散的浪漫成为美妙的借口。真正的竞争者就要敢于打开自己羞怯的心扉,不要怕失败,不要怕让人耻笑,中国人固有的面子问题已并不重要。

竞争是一种促进创造的机制,竞争总会带来失败和挫折。在竞争中我们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竞争失败是因为我们的努力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学习,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如果竞争成功,也不要庆幸和骄傲,还需要进一步努力,争取更大的胜利。

这次竞争失败,另一次竞争可能会取得胜利,我们没有理由因为一次竞争失利就轻易地否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