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和谐做事
3711900000031

第31章 和谐做事中懂得生活(4)

一个好的老板对员工需要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是他们在做事中对什么东西最感兴趣,二是做事之余他们感兴趣的是什么。如果员工的做事兴趣不能得到保持,那么他们的做事动力很快就会消失。

作为老板,你除了了解他们的兴趣以外,更重要的是,要从他们身上找到令你产生兴趣的地方。这对你沟通与员工的关系,共同完成你们的目标具有很大的帮助。如果你不主动对员工感兴趣,他们就会受到抑制,他们和谐做事的目标范围也就相当狭窄,他们所做的和谐做事与公司希望他们该做的两者之间的差别会越来越大。如果你不主动对他们感兴趣,他们的和谐做事绩效会大大降低。他们认为你并不承认他们的价值,并不认可他们所做的一切。

相反,有些员工则难于处理。他们认为如果你过多地对其和谐做事充满兴趣,是一种干涉,他们希望单独呆在一边和谐做事。当然这种人还是少见的,大多数人欢迎你对他们充满兴趣,甚至以此为荣。一个好的老板应该能够根据员工在日常和谐做事中的表现来判断他们的兴趣范围。如果仅仅是在员工中走动一下,检查一下他们的和谐做事情况,或装出一副对他们有兴趣的样子,这种行为是带有欺骗性的。一旦员工发现这一点,他们会认为你根本不相信他们,或者对他们的能力缺乏信心。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要真正对每个员工的和谐做事充满兴趣,在他们需要帮助之时伸出援助之手,如某位员工生活中遇到困难,感情上遭受打击,技术上出现某个问题,或者与某个员工无法相处等,如果你能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那他们会感激不尽,并试图在和谐做事之中极力回报于你。

对员工充满兴趣,你们就可以创造一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气氛。你可以帮助他们,反过来他们也可以帮助你。与员工坐在一起,对他们所做的事情真。已充满兴趣,与他们谈论所碰到的各种问题,找出他们对和谐做事最有兴趣的东西及他们各人的喜好。你也可以通过员工的平常表现发现其中某些兴趣特点,如他们在办公室或工厂的各种和谐做事关系,他们与谁谈话,与谁一起共进午餐,给谁打电话等。你还可以了解他们对别的部门的和谐做事情况有何看法,尽力发现员工感到哪些东西约束了他们,你如何可以帮助他们等。作为老板,你也应该同时关。动员工的个人生活与事业,弄清他们是否碰到什么问题,如他们的和谐做事条件,他们所使用的和谐做事设备、和谐做事手册,或与其他部门的关系等。了解他们有什么目标,将来有何打算等。

对员工充满兴趣,你将能从他们那儿学到很多东西,掌握很多信息。当情况变化时,你就能够处于一种有利之势,以作出一些合理的决定。同时,激发员工的做事兴趣,这也是你要做的一个重要方面。你可以向他们介绍整个公司或其他部门的情况,鼓励他们认识公司中的更多员工,而不仅限于本部门,你还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训练机会,如鼓励员工直接与顾客或供应商见面。旅游,也是提高员工做事兴趣的一个办法。你也可以让员工感到他们所做的一切对整个公司具有独特的贡献,这样会增加他们的做事兴趣和动力。对大多数人来讲,如果他们的做的事情能被老板所认可,那他们会将事情做得更好。

⊙待人即艺术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平日和谐做事在一个相对比较和谐、彼此合作默契的环境中,对于待人处事的艺术,考虑得较少。这也是正常的,因为一般的人都不愿在这件事情上伤神劳心。但是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当人们走出了自己熟悉的事务和生活圈子,到外面的世界去的时候,就很容易碰壁,经常陷入被动之中,甚至有时会产生寸步难行的感觉。

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遇到的此类遭遇并不是难以解决的困难,而是他们由于没有很好地掌握一些待人处事的艺术,没有学会随着环境的改变的应变艺术,即没有掌握所谓的“应酬的学问”。

将“应酬”上升到学问的高度,这并非在小题大做,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高等学府开设有专门的“应酬学”,以增强学生们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办事的效率。

应酬是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待人处事的艺术,是我们在生活中善于把握对方的心理状态、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和化被动为主动的一种本领,是我们的做事和生活中迅速适应人、事环境并使自己永远处于比较主动之地的一种学问。我们平时说某个人应酬得体,这不仅表现在仪表的适度和大方,更重要的表现在他内在的心理容量和文化素养方面。应酬得当的人,既不会使人感到油滑喜出望外,又能获得对方的尊重和好感。

当一个人在生活事务中比较宽容时,他就很少将自己认为“理所当然”的想法强加给别人,他总是给自己同时也给他人留有较大的缓冲余地,不至于将别人挤到“墙角”。这样的人,即使在和一个陌生人初次接触的时候,不会产生很大的压力,从而让对方觉得容易合作的感觉。我们在生活中能见到这样的艺术高手,他们即使在一个相对生疏的环境下也能应对自如,甚至如鱼得水,某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难以处理的人际关系遇到他们就会迎刃而解。这样的人,似乎天生就有一种亲和力和征服力,他们都是驾驭应酬艺术的高手。

掌握应酬艺术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能够掌握它的精髓和本质,我们一般人也可以成为这方面的高手。应酬艺术的精髓就在于待人处事时“度”的把握,这个“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际关系交往的程度,二是处理问题的火候。只要这两个方面把握好了,你就能在人际关系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就能成为驾驭待人处事的一个高手。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与他人相处时,给别人留足面子,就等于给自己留了条后路。

与人相处的确是很难掌握的一门艺术,它所以难以掌握,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智慧、经验、人生观、价值观、家庭环境、生长背景以及个性特征都不完全一样。正因为有了这么多的不一样,所以,人与人之间的磕磕碰碰在所难免,甚至,相互间的矛盾、争斗、冲突等等也在所难免。人与人之间的这些矛盾与斗争,包括利益上的冲突和观念上的冲突。这,在商品社会的今天似乎表现得更为明显。

既然这些矛盾冲突在所难免,那么,我们在与别人相处发生了这样的不是很愉快的事情的时候,又该如何做呢?一般的说来,人与人之间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双方的情绪都很激动,而且,如果一方得理不饶人,就有可能使冲突继续升级,甚至到最后发生恶性的事件。这都是完全可能的。也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用这些来进一步地约束人。这样的社会才是理性的社会。

我们在与别人相处时发生矛盾,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冲突,就不要使事态进一步扩大,双方都能抱着一种息事宁人的态度,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国共两党打了多年的仗,不是也坐在了谈判桌前了吗?正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

同时,在双方发生矛盾、产生争执的时候,由于双方的情绪都较激动,可能会说出一些伤害对方的话来。这也是人之常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有一点我们却必须记住:即使发生了矛盾,产生了争执,也要给别人留足面子。就象我们老百姓常说的:“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不要只是为了一时的痛快专门朝别人的痛处戳,更不要专门打别人的“七寸”。如果你这样做了,等到对方冷静下来,他仔细分析过后,他也会感激你的。

中国人好面子,只要不伤面于,一切都好说。相反,一旦伤了面子,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一般地说,关涉到我们的面子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涉及个人隐私的。尽管他的隐私可能已经不再是隐私,成了公开的秘密,但作为我们却要坚守这个“底线”。这样也显得你很有风度。

涉及到对方生理缺陷的。这是一块永远好不了的伤疤,对方会时时小心地捂着,如果你攻击这一点,等于要把对方彻底地激怒。这时,他就会以百倍的力量来攻击你,使你没有了退路。记住:兔子急了也会咬人。

涉及到对方父母或是祖宗的。这是中国人久治不愈的顽疾,所以,你最好离它远一点,否则,矛盾也会长一辈。

⊙道是无情还有情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君子扬善不扬恶”若是将别人的隐私揭露并宣扬,则将使人无地自容,也造成了彼此间的怨隙。这是相当不值得的,而且也损及私德。至于别人与你有过怨隙、过节,更当予以宽恕,不可时时谨记,勤思报复之道。冤冤相报何时了,我们当有结束纷争的修养,而不该将它扩大。

同事间有一种非常珍贵的东西,那就是情感。在中国文化看来,“有情”与“无情”,简直是人与非人的分水岭。一个人如果智商较低,只会说他愚笨;如果失去理智,只会说他疯狂;如果意志单薄,只会说他软弱;如果才华平庸,只会说他低能。所有这些,都不会被说成“不是人”。相反,有时愚笨还用作谦词,以示自己具备“做人”的资格。比如自称愚生、愚兄、愚晚、愚婿等等,是不会被人称作无情的。

人间多少悲剧,多少恐怖,皆因人没有宽容心而发生!不能宽容,实和愚昧同一意义,而且这种愚昧,不是野蛮人和暴徒的愚昧,因为他们对于世间的事物认识不清,由隔膜而误会,由误会而发怒。法国谚语说:“能够了解一切事物,须能宽容一切事物。”所以我们如果要做一个文明的人,就要了解人间的事物。

同事之间贵在和谐,如果谴责别人的小过失,揭发别人的隐私,念念不忘别人的旧恶,将使我们的心受到挟制,心眼狭小,更造成自己与别人相处时的潜藏危机,为自己树立更多的敌人。相反,一个讲宽恕待人之人,心胸开阔、宽恕仁爱,他自身的修养不但臻于完美,与他人之间也是一团和气。没有敌人,灾害自然也不会降到他的身上了。

《宋名臣言行录》中记载了宰相吕蒙正的故事。吕蒙正中进土后没几年就当上了参知政事,在当时相当于副宰相之职。有一天早晨上朝,听到有人隔帘指责他资历太浅不能居参政之职,吕蒙正装作没听见。随行的同僚要为他追查说此话的人,吕蒙正却说:“如果我知道这个人的姓名,我还会耿耿于怀,这有什么好处呢?再说,不追究此事,对我也没有什么损失。”正是因为有着这般的宽容大度,吕蒙正辅佐太宗巩固了宋初的统治,成为一代名相。

清代郑板桥说,在通往佛殿的小径上,既有鲜花又有毒素,可见佛能包容。又说。兰草有了荆棘的护卫。生长得越发旺盛。这兰草就是君子,荆棘就是小人,君子离不开小人的滋养,他能容纳小人,如此他就成为君子。人生在世,不必一意求取功名,能够平平安安地过一生,也就心满意足了;有恩于人,固然是件好事,但也无须耿耿于怀,希望对方报答。做人处世,只要不招致他人怨恨,也就算是成功了。

⊙赞美发自内心

每一个人都希望受到周围的人称赞,希望自己的真正价值被认可,尤其是希望得到同事的认可。虽然处在极小的天地里,仍然认为自己是小天地里的重要人物。对于肉麻的奉承、巴结会感到恶心,然而却渴望对方发自内心的赞扬。鉴于此,我们不妨遵守“黄金原则”:

“希望同事对我们如何。我们就对他们如何。”——发自内心地称赞他。

林肯曾经说过:“人人都喜欢受人称赞。”威廉?詹姆士说过:“人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渴望被肯定。”美国钢铁公司第一任总裁夏布先生也曾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想,我天生具有引发同事热心的能力,促使人将自身能力发挥至极限的最好办法,就是赞赏和鼓励。来自长辈或上司的批评,最容易葬送掉一个人的志气。我从不批评他人,我相信奖励是使人和谐做事的原动力,所以我喜欢赞美而讨厌吹毛求疵。如果说我喜欢什么,那就是真诚、慷慨地赞美他人。”这就是夏布成功的秘诀。

同事间不以自我为中心。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把自己看做“中心”,从而特别关注自己,忽略同事的存在。如果有人对自己不感兴趣,这实在是令人难以想像的。每个人在心中都想引起别人注意。所以,当你和同事交谈时,不能一味把自己看做中心。

同事间使劲说“咱们”。当你和同事在一起时,如果你不想让同事疏远你,要学说“咱们”。因为这十分微妙。在汉语中,用“咱们”是指包括谈话的对方,而用我们既可以包括谈话的对方,也可以不包括谈话的人。所以说“咱们”,对方会不知不觉和你找到共同的感觉了。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说,在人的思维中是排斥“你是你,我是我”的言词的,人们的心理喜欢倾向于“群体”。如果群体当中有你,这个群体给你温暖感和保护感,你自然就不觉得孤单和寂寞了。因此,在和谐做事当中,如果有人发现自己的行为与大众不一样,心里就会感到不安。

让同事先说。如果正在读本书的你是一位男同胞,当你面对谈话的对象是女性时,你一定要设法请她先说,以示对她的尊重。有些女性有逃避责任的特点,尤其在决定某件事情时,更是不敢做主。

例如,你陪女同事到超级市场去,她往往不能自行决定购买东西,多数情形是闭口不语。因为面对眼前的多种多样的商品,地可能花费很多时间也选不好所要的东西。即使她好不容易决定而购买之后,但在她离开超级市场的那一刻,很可能会说出“还是应该买原先选的那一个比较好”之类的后悔话。此时此刻,如果你了解了这个心理,可以采取鼓励、赞美的办法去消除她内心所产生的这种逃避的心理倾向。对于她必须决定的事,最好不要在她面前:“你应该这么做”;而要用明确而肯定的口吻来夸奖她的不错,这样,她的信心就会越来越强了,并对你产生好感。她会觉得你不仅尊重她,而且善解人意。

同事间避免错误的称赞。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人都喜欢美的事物,而美丽的姑娘更为人所称羡。但是,在和谐做事时,或女同事。女同学在场时,称赞必须恰当。

假如有人当众夸奖一位女孩,其他的女孩可以会产生不满。“吃醋”的心理不仅男人有,女人也有。有些人经常会无意识地在众人前夸奖某个人,这种话还是少说为佳。尤其是对女同事或女同学,最好能不谈这些,因为女性对称赞的问题十分敏感。所以,称赞时应该特别注意。

同事间要照顾面子。在众人面前赞美同事一个人要顾及多数人的面子。和谐做事中,男女同事因利害关系很难完全一致。中国人都十分注意“脸面”,如果有的人一旦撕破脸面,关系就不好处了。

同事间要善始善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存在得到承认,如果自己的才能、容貌、判断力等优点,得到同事恰如其分的赞誉,他会感至到由衷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