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和谐做事
3711900000011

第11章 和谐做事陶冶性格(4)

⊙和谐做事养成城府的性格

没有喜怒哀乐的人并不存在,他们只是不把喜怒哀乐表现在脸上罢了。对于上级来说,在人际交往中,做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所以,要把喜怒哀乐藏在口袋里,别轻易拿出来给别人看。

上级一旦露出了真情,就容易被人所看穿,以至于受到拨弄,而导致做出错误的决策。

“喜怒不形于色”,亦即尽量压抑个人的感情,而以冷静客观的态度来应付事情,这种性格的人才配做一位上级。

当组织内部遭遇困难时,如果上级露出不安的表情或慌乱的态度,便会影响到全体员工,一旦根基动摇,就会带来崩溃。这种情形下,如果能保持冷静、若无其事的态度,最能安抚民心。

在对外交涉谈判时,具有从容镇定、成竹在胸的泱泱气度。如果把持不住露出感情,如同自掀底牌一般,容易被对方控制,而屈居下风。

在官场上,不轻易表露自己的观点、见解和喜怒哀乐,被称为“深藏不露”,这是古今中外成功的上级用以控制下级的一种重要方法。历来聪明的当权者一般都喜欢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不让别人窥出自己的底细和实力,这样部下就难以钻空子了,就会对领导感到神秘莫测,就会产生畏惧感,也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实面目。领导如同在暗处,下级如同在明处,控制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和谐做事养成宽容的性格

宽容是发自内心的襟怀坦白。人的成熟表现在性情上的温厚平和,岁月的烘烤不知不觉地蒸发了心灵中多余的水份,使虚涵的胸怀不至于动辄****,而外面投来的石子也难以激起太大的水花和波纹。宽容别人也就是宽容自己,不苛求别人也就是不苛求自己。在这个过于拥挤的地球上,在情感的润滑剂日见减少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联络需要通过宽容的方便之门。

在许多寺庙里,我们都能看到这样一尊菩萨——弥勒佛。在经典上,他的原名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这尊佛代表着充满希望和喜悦的未来。他祖胸露腹,肚子滚圆凸出,笑口常开,表现了宽容的生活智慧。

传说弥勒佛曾来到中国,化身为布袋和尚契此。契此生得矮胖,肚子奇大,经常用根竹杖挑着一个大布袋,在闹市中频频出现,面带笑容,四处化缘。布袋和尚的生活态度表现了人生的达观与宽厚。他圆寂后,人们便根据他的样子来雕塑弥勒的圣像。弥勒佛像透过象征式语言,表达了深奥的弥勒法门:笑容表现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愉悦的心情,方耳象征着福气,大肚表示宽厚能容。

泰山不拒杯土,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拒细流,故能成其大。为人不必过于刻薄,得宽怀处且宽怀,何愁双眉神不开。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坦即平,荡即宽,平坦宽荡,心宽体胖,才能寝食无忧。与人交而无怨,是我们在做人中应有的宽容。

晋代丞相王导一天头枕将军周凯的大腿睡觉。王导指着周凯的肚子说:“你肚子里装了什么东西?”周凯说:“我肚子里什么都没有,却容得下像丞相这样的人几百个。”听了他句话,王导并不认为周凯在侮辱他。

法国作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胸怀。”以肚量襟怀比喻人的宽容,歌颂人的气度,中外尽然。

明代朱衮在《观微子》中说过:“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在事业上建功立业、取得成就的,绝非是那些胸襟狭窄、小肚鸡肠、谨小慎微之人,而是那些襟怀坦荡、宽宏大量、豁达大度者。

宋真宗时,有个以度量宽厚闻名的宰相王旦。王旦十分爱清洁。有次家人烹调的羹汤中有不干净的东西,王旦也没有指责只吃饭,不喝汤。家人奇怪地问他为什么不喝汤,他说,今天只喜欢吃饭,不想喝汤。还有一次饭里有不干净的东西,王旦也只是放下筷子说,今天不想吃饭,叫家人另外准备稀饭。

宽容,不仅仅是一种和谐做事的艺术,更是一种做人的度量和人格的伟大。中国人自古以宽容为美德,故有“将军额上可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说法。

我们常常看到有些老板在这样做事:放在老板桌上秘书整理好的文件被他翻得一塌糊涂;老板嘴里谩骂不已,围着桌子走来走去,满脸胀得通红,而他所需找的那张写着客户电话号码的纸条正静静地躲在地上。

如果这个时候,某个下属恰巧进来例行公事,找老板批个条子盖个章什么的,会出现什么场面呢?

“真烦人!没看我正忙着呢!等到下午再来吧!”老板会咆哮起来。

我们还常常听到有些老板经常对人抱怨:“真是累死人了,忙得不得了。”说话时满脸凄楚,似乎偌大个公司就只有他一个人在做事似的。

上述两种老板,无论暴跳如雷抑或怨天忧人,都只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样的老板缺乏最基本的品质——耐性。

还有些这样的老板:他们日理万机但又游刃有余。从容不迫的把每件小事都处理的井井有条,脸上挂着永远的微笑;当下属来例行公事时,他们还往往幽默几句活跃气氛。

是否具有耐性,不仅是老板们事业成功的素质要求,同样是老板能否与下属愉快相处的基本保证。

“泰山崩于前而神色不改”才是将帅风度,有耐性的老板会使下属感到亲切、有力度,而且也有利于老板集思广益;你有耐性,下属才会、才敢提些良好的建议给你,或直言不讳的指出你的缺点。最忌讳的是当某个下属给老板提一个可行性建议时,老板不等下属把话讲完,就极其不耐烦的将其打断:“算了,算了,我知道。”如果老板这样做的话将会深深刺伤下属的心,下次再有什么好的建议也不会告诉你。没有耐性的老板往往能最直接的破坏他与下属的关系,从而使自己陷入一种被动的境地。

他们会为某件不顺其心意的小事而大发脾气,或喜怒无常,只顾自身的情绪发泄雨丝毫不体谅下属的感受。下属只有敬而远之。

对前来例行公事的下属感到厌烦,进而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这种老板偏执地认为这种芝麻大的小事下属应完全自行解决,又何必来烦我呢?殊不知,下属之所以前来找你汇报或请你裁决某件事,正是对老板你尊重的表现。老板在喝斥下属或不耐烦之神情外露时,不仅刺伤了下属的心,同时也是对自己权威的极大忽视。

没有耐性的老板往往表现得特别忙,其实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些老板做事效率并不高。他们把自己该做好的事情搅得一塌糊涂,做事丢三落四、拆东墙补西墙。

没有耐性的老板还往往遇事以抱怨、埋怨下属为主,不能正视自己在决策方面的失误,不勇于承担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在责怪下属时失去起码的礼貌和风度。

一旦老板陷入这样一个怪圈,会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也会将与下属的关系搞得空前紧张。

日本西武集团总裁堤义明每天早晚各要做半个小时的“神观想”。所谓“神观想”有点类似我国禅宗的“静坐”。

“先生,你每天是这样忙碌,为什么不多休息,还要做‘神观想’呢?”有一次记者问堤义明。

“难道非得睡觉才算是休息吗?我每天所做的‘神观想’就是最好的休息,况且这样做还有许多远远超过睡眠的价值呢。”堤义明笑着说。

“那有什么价值呢?”记者不解地间。

“它的价值在于培养一颗平常心”,堤义明说,“而许多珍贵的品质都是蕴藏在这颗平常。动之中的。”

一个跨国集团总裁不可谓不忙,就业务量来说应是大忙特忙才对;但堤义明仍不忘记时刻培养自己一颗“平常心”,耐性无疑是其中珍贵的品质之一。

由此可见,耐性会使老板增强对下属的吸引力,这种品行会使下属们感到老板胸襟博大、气度不凡、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老板在制定规划时应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不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只是把目标定的很高;同样也不能只顾眼前而不着眼于未来。当两种利益产生矛盾时,老板自然会慌了手脚,乱了方寸耐性也无从谈起。在和谐做事进程中,则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拒苗助长。

遭遇下属的顶撞是多数领导常会遇到的难题,处理不好会深深地给本人和下属带来伤害,需要领导从容应付。   如果顶撞者的意见有可取之处,被顶撞后领导应当以宽广的胸怀和诚恳的态度,主动接受其意见,切不可明知自己不对,还装出一贯正确的样子,盛气凌人,根本不把下属的意见当做一回事。如果顶撞者的意见是错误的,被顶撞的领导也不能因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就任意地训斥人,而是要针对顶撞者错误的地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地说服和解释,让他心悦诚服。

有的下属顶撞领导时,往往“心情激动”,精神紧张,有的甚至失去理智,不能自制,因而声音较大,言辞过激。有的领导不是克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的态度,而是针锋相对,毫不相让,最后是一浪高过一浪,造成恶劣的影响。

有的下属生来脾气暴,性情急,对某些自己看不惯或不合口味的事情常常发牢骚。对这种人的顶撞不要以硬对硬,而应采取委婉的态度,先表面上将他的顶撞意见接受,然后再把他往正确的方向引导,待他火气渐息,再言轻意重地指出他的不足之处,这些人心直口快,一旦明了事情,也就不会固执己见了。

在下属的顶撞中,有的人是别有用心,存心要找岔子,刁难领导,明知自己不对,还要强词夺理,无理取闹。当然,对这种人决不能让步,而应该义正辞严,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坚决去掉其阴暗的心理。

有的下属依仗自己有后台,有靠山,不把顶头上司放在眼里,这些人遇到领导批评时少不了要发生顶撞现象,以为领导奈何他不得。对这种情况,坚决不让步,但方法上要注意一些,因为在中国这种裙带关系严重的社会里,稍一不慎就会引火上身,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领导者可不去针锋相对地反顶撞,可以从侧面指出他的不对之处。言在此而意在彼,表面上我不气恼,但言语中却是非分明。这样做,既不伤害他的自尊心,照顾了他的面子,又使他明白道理。

顶撞是领导者在管理中难免的,关键是对此要心胸开阔,特别是领导,要有一定的高姿态,有些下属“吃软不吃硬”,你们这种高姿态对待他,也许很快就会化干戈为玉帛。

许多善于缓解和正确处理顶撞现象的领导者,还与以前顶撞过自己的下属结成了知心朋友,甚至“不顶不相识”,从而发现了下属的某些长处。

世人没有绝对完美的领导,也没有绝对完美的下属,这就要求领导者既坚持原则,又以理服人,万万不可拿官架子,动不动以“老爷子”自居。那样,只能使事情走向反面,将十分不利于我们的领导做事。

在与下属交往中要以理性为主,感性为辅,不以自己的好恶来对待下属,做到一视同仁。这样也对培养自身耐性有帮助。

⊙大智若愚也是性格

刘邦进入关中以后,萧何因在行政管理、户籍管理等方面很有一套很受百姓欢迎。当时关中百姓只知有萧何,不知有刘邦。

这时,萧何的一个门客提醒他:“您不久将要被灭族了。你权高位重,是巨子中的顶峰,不可能再得到皇帝的宠爱。可是,自从你进入关中以后,得到了百姓的拥戴,皇上几次问您原因,是害怕百姓都跟着你跑。”   不久,南方少数民族起兵反汉,刘邦率军亲征,吕后及萧何镇守关中。萧何趁机强占民田住宅,夺人妻女为妾。一时间,民怨沸腾,怨声载道。刘邦还朝时,百姓拦路控告萧何,高祖心中异常高兴,表面责斥萧何。从此,刘邦不再担心萧何“功高震主”了。   萧何用这种方法平息了刘邦的嫉妒心,也终于保全了自己,没有象韩信等功臣那样被追杀,而是安亨了天年。

与周围的同事比较一下,有没有条件比你好,但落在你后边的人?这些人很可能是滋生嫉妒的源生地。

观察同事对你成功在情绪上的变化。看一看是谁在嫉妒你。有嫉妒心的人往往不加掩饰地表现出来。

嫉妒是人性的弱点。嫉妒心强的人,自己不求上进,却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似乎别人的成功对照了自己的失败。

西方学者认为嫉妒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法国作家司汤达说:“嫉妒是诸恶德之中最大的恶德。”

培根说:“嫉妒毕竟是一种卑劣下贱的****,因此它乃是一种属于恶魔的素质。恶魔所以趁着黑夜到麦地里种上稗子,那是因为他嫉妒别人的丰收啊!”

鲁迅曾形象地把嫉妒比作矮小的侏儒,总是瞪着不示弱的眼睛,自己不长个,却希望把别人拉矮,和他穿一码的裤子才行。   嫉妒是无所不在的。它存在于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兄弟之间、夫妻之间、亲子之间,但真正优秀的人物一般是不会嫉妒的。倒是那些平庸之人常常心生嫉妒。特别是你周围的那些同事、同学、亲朋好友。

真正的朋友是会对朋友的成绩而高兴的,但事实并不常常如此。当自己有了一定成绩之后,受到他人的嫉妒是很难受的。自己辛辛苦苦努力得到的成绩,却遭到了那些嫉妒者的白眼、诽谤和污蔑,往往会给那些成功者带来心理压力,它会变成强大的阻力阻拦你获得更大的成就。所以每一个成功者和渴望成功的人要正确处理那些嫉妒者,努力学会化解别人的嫉妒。

看清了这些嫉妒之后,我们要做的是:

不要过分显示你的成功,以避免刺激别人,增强他的嫉妒心,或引起原本并不嫉妒你的人升起嫉妒心。你的过分张扬不会带来什么好结果的。

低姿态地出现在众人面前。不可居功自傲。对人应该更加谦虚、礼貌、客气。这会大大降低一些嫉妒心的。   在适当时候显露你的短处,让嫉妒心强的人获得内心的平衡:他虽然成功了,但在某些方面还不如我。

和嫉妒心强的人沟通,诚恳地与他交心,希望得到他的配合,以此来化解那些人的嫉妒心。

遭到嫉妒后,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低姿态来化解。而你若有了嫉妒心,又无力消除之时,千万不要把它转化为某种破坏力量,因为这种力量会害人又会伤己。与其嫉妒别人,不如想办法追上对方,超过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