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你会说,“破釜沉舟”的故事只是故事,我们今天不会遇到那样的情景。
这话你也不要说得太满,说得太绝。商场如战场,有时候一桩生意,有可能就因为你缺少了一种毕其功于一役的劲头而告失败。
我们个人的事务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一位原籍北京的中国留学生刚到澳大利亚的时候,为了能找一份能糊口的做事,骑着一辆自行车沿着环澳公路走了数日。在这期间,他替人割草、放羊、收庄稼、刷盘子,只要有人能给口饭吃,他就会暂时停下他那疲惫的脚步。
有一天,正在唐人街一家餐馆刷盘子的他,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了一条澳洲电讯公司的招聘启事。他担心自己的英语不地道、专业不对口,就选择了线路监督的职位去应聘。
过五关斩六将,眼看着就要得到那年薪三万五千澳元的职位了,不想招聘主管却问了他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你有车吗,会开车吗?这份职务时常要外出,没有车寸步难行。”
初来乍到,糊口都成问题,能有车吗?但为了得到那个极具诱惑力的职位,他不假思索地回答:
“有!也会开!”
“那么,三天以后你开着车来上班吧!”主管说。
几乎身无分文的他三天要买车、学会开车这谈何容易,但为了生存,这位留学生向他的一个朋友借了五百澳元,在旧货市场上买回了一辆旧的不能再旧的甲壳虫轿车。
第一天,他看着朋友开车;
第二天,他自己颤抖着双手在草地上歪歪扭扭地开车;
第三天,他开着那辆老爷车、左右摇晃着去上班了。
如今,这位中国留学生已经是那家电讯公司的业务主管了。
我们不清楚这位留学生的专业水平,但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胆识。
这位中国留学生当初在应聘时如果稍一犹豫,不拿出一点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破釜沉舟的劲儿,不把自己置于悬崖边上,说不定至今仍在哪家餐馆刷着盘子,或者给哪个农场主剪着羊毛。
正是因为面临这种无退路的境地,人才能集中精神奋勇向前,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自己的潜能,从和谐做事中争得属于自己的位置。
将自己置身于悬崖上的破釜沉舟的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给了自己一个向生命成功的高地冲锋的机会。
勇气是上帝给的,机会却要靠你自己去把握!
⊙和谐做事养成中庸的性格
处处摩擦、事事计较者,哪怕壮志凌云,即使聪明绝顶,也往往落得壮志未酬泪满襟的后果。为了绚丽的和谐做事,需要许多痛苦的妥协。
在复杂多变的旧中国,许多正直而又明智的知识分子,为了维护人格的独立,他们不是锋芒毕露,义无反顾,而是有张有弛,掌握分寸,逐渐形成了“外圆内方”性格。蔡尚思1935年写作《中国社会科学革命史》时,欧阳予倩就告诫这位青年文学家:“秉笔的态度自然要严正,不过万不宜有火气。……可否寓批评于叙述中呢?”他建议书名宜改为《中国社会思想史》。最后,欧阳前辈感叹地说:“蔡先生,我佩服你的努力,可思想界的悲哀,谁也逃不掉呵。”这些知识分子在当时就是这样在事关大是大非、人格良好的原则立场上毫不含糊,旗帜鲜明,在方式方法和局部问题上委婉圆润,有所妥协。
然而,只圆不方,是一个八面玲拢、滚来滚去的“○”,那就失方圆滑了。方,是人格的自立,自我价值的体现,是对人类文明的孜孜以求,是对美好理想的坚定追求。
“取象于钱,外圆内方”是近代职业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领袖黄炎培为自己书写的处世立身的座右铭。他在 1946年调解国共冲突时,未尝不委曲求全,“不偏不倚”,从未与******拉下脸,而当蒋以“教育部长”许愿企图将他诱入伪“国大”泥淖时,黄却不为所动,回绝道:“我不能自毁人格”,维护了政治气节。
中庸性格,能够把圆和方的智慧结合起来,做到该方就方,该回就圆,方到什么程度,圆到什么程度,都恰到好处,左右逢源,就是古人说的“中和”、“中庸”。
中庸二字,用今天的话说,并不难理解。一个圆的中是它的圆心;一个四边形的中是对角线的交叉点。一百里的路途,走到五十里时,就是到了中点。但现实做事中,中庸要比这复杂多了。
宋代程颐这样解释:“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里的中,就是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庸,就是平常、平庸。最和谐的做事从表面上看来往往很平常,很普通,就像围棋手不紧不慢地下着子儿。平常与普通又常常是持中的结果,就像数学中的正态分布曲线似的,越是中间区域概率就越大,事件就更平常。
孔子是一个处世大师,他不如颜回仁德,但可以教他通权达变;他不及子贡有辩才,但可以教他收敛锋芒;他不如子路勇敢,但可以教他畏惧;他不及子张矜庄,但可以教他随和。孔子具备了他们各人的长处又避免了他们的短处,他之胜于人,就在中庸之道。
荀子也深知中庸之道,他说,对血气方刚的人,就使他平心静气;对勇敢凶暴的人,就使他循规蹈矩;对心胸狭隘的人,就扩大他的胸襟;对思想卑下的人,就激发他高昂的意志。他左之,则右之,他上之,则下之。总之,一切以中和为尺度。
在公事酬醉繁忙的圈子里,许多不妙情况是无可避免的。例如在一些商务午餐或晚宴上,许多时候就有以下情况发生:甲与乙有心病,见了面互不理睬,但两人与你皆有一定的交情,必然会上前跟你交谈,互道近况的。
在同一时间,两人分别朝你走过来,怎样好呢?
比较理想的做法是,装作看不到两人,低下头去拿一杯饮料,或整理衣衫,看谁先走到面前,就跟谁说:“你好!”既然两人不和,乙若见到甲正跟你招呼,自然会却步不前,那就能够避免二人与你一起的尴尬情形出现了。
好了,当你寒暄完毕,说过“拜拜”之后,请尽速主动找乙,忘记刚才跟甲有关的一切,只与乙尽情闲聊。
更糟的情况是,在一次聚会上,你发现给你安排的座位,刚好是夹在甲与乙中间。遇到这种情形,你怎样做?你最好先发制人,去找主办者,随便说一个理由,请他替你调一个座位。总之,两方面俱不得罪,或者置身事外为妙。
最近,你发现自己处于十分尴尬的局面:两个同事因私事交恶,互不理睬,而你就成了“两边人”,成为两人争着拉拢的对象。
你本来深明公私分明之理,问题却是两位同事弄得混淆不清,令你有点不知如何是好。
中庸之法是,让一切保持常态,就当作什么事没有发生过吧。
更清楚一点来说,进行公务时,心里切莫以“这两人不会合拍,由我去做吧”为本,硬要自己做些不在行的事,令事情而功半,事情本来应由谁去负责,就让谁去执行吧,以免吃力不讨好,甚至白白惹祸上身。
即使有人不愿意,请提醒他:“这任务一向是你的做事范围,仍由你去处理,效果一定更理想。”
要是对方索性请你代劳,怎么办?不妨表明立场:“我的职责不在此,恐怕对你有害无益,帮帮忙我是愿意的,但重要的决策还是由你决定吧!”
这样,你就能不急个躁,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上不下;可进可退,可方可圆。这样,你的做事就达到了和谐的化境,不论在何时、何地,你都拥有一个和谐的中庸性格。
⊙和谐做事养成诚信的性格
守信之人,别人就愿意与他合作。有一个美国孩子,他父亲去世时留下了一堆债务。若按常规,欠债人已去,把他的商品拍卖分掉,债务差不多也就算了。但是这孩子一一拜访债主,希望他们宽限自己,并保证将父亲留下的债务分文不少地还掉。后来这孩子果然历20年之功,把父亲留下的债务,连本儿带息,分文不落地全还了。周围的人都非常感动,知道他是一个可靠之人,也就都非常愿意和他做生意。结果这孩子不但博得了别人的合作,也赢得了他人的尊敬。
与人合作,守信是第一大原则。守信,会使人对你产生敬意,也因之会使人愿意公平地与你合作。和一个不守信用的人合作,考虑到有失信的危险,人们通常会把合作的费用提高,以防万一。比如你是一个信用程度不是特别高的人,那你要拉别人的货物,一般是要先付款。但是如果别人知道你很讲信用,或者另一个商界同行出面说你非常可信,那么打交道的对方就可能很放心地让你把货先拉走,卖完货后再付款。一个要占用大量资金,另一个几乎等于白手赚钱,这中间的出人,就是信用的价值。
当然,有人会说,在商场上,假定我守信用,而别人却不守信用,结果不与我也不守信用一样吗?
有这种担心的人会这样打比方。比方说,我(甲方)预订了2瓶牛奶。我若守信,预付了两元钱,而对方(乙方)不守信,我岂不吃了亏!双方合作的可能岂不消失了吗?反过来说,我预订了2瓶牛奶,但我不付钱。那么,对方如果守信,我就赚了两瓶牛奶。对方如果不守信,我也一分没赔。
当然,最佳结果是乙方交了牛奶,甲方付了费。但是由于存在着风险,甲方优先选择的是订牛奶而不付费,乙方优先选择的是收费而不交牛奶。若二人同时做出最优选择,合作就不再可能。假如一方,比如甲方先行一步,选择了交费,而乙方则选择了收费而不交牛奶,这一次合作就宣告失败。第二次若再想合作,难度就加大。反之,乙方先行一步,结果也是一样。
从一次或数次合作的情况看,双方显然都倾向于不合作,但是事实上,只要让合作的事件多次发生,人们就会发现,甲乙双方早晚都会趋向于寻找一个合作点。即甲方付费而乙方交货。
人们都还是愿意合作的。从理智分析讲,每个人都在算计着自己的利益,最佳的选择是背信弃义,随时见好就走。但是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合作不成了,这种最佳选择就成了短视。所以人们实际上总选择信守诺言而不选择背信弃义。理智的算计和生活的实际之间存在着一个差异。这个差异,理性本身不能完全充分地解释。 美国科学家发现,理论上,无论经过多少次博弈,人类行为合作的概率与不合作的概率总是近似相等的。但他们通过实际调查却发现,一旦有了一次或数次进行合作的良好回忆,在后来的博弈过程中,参与合作的双方总会依靠记忆来主动寻找善于合作的伙伴。
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你会把他牢记在心里。再一次再见面时,你会一下子认出他。你和他之间再次合作的可能非常大。擦肩而过的人,你和他之间没有任何瓜葛,过去了就过去了,就是再次打照面,也会谁也认不出谁来。曾经背信弃义的人,你也会对他印象深刻。下次再见面时,你也会一下子认出他来。但是你是对他充满戒备和冷漠,你们之间合作的可能性还不如你与陌生人之间合作的可能性。
坦诚认错也是诚信的重要表现。
人不怕犯错误,怕的是犯了错误不承认错误、不改正错误。
你可能是一个老板,或是某个单位的头儿,总之,你的手下领导着一大群人。前两天,在一项事务中你出现了较大的失误,甚至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碰到这种事情,你会怎么办? 一种选择就是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向全体员工认错,承认自己做事中的失误,并希望全体员工在以后的做事中敢于指出自己的错误,尽量减少可能有的损失。
你还有另一种,那就是死撑着,绝不认错。道理很简单:一认错,岂不威信扫地,以后还怎么做老板,怎么做领导?手下的人又会怎么看我?
你可能会说,我肯定选择第一种,大大方方地承认错误。
你的这种选择自然是对的,但是你未必说的是真话。
实际情况是,你不一定选择第一种方案。
有许多事情,嘴上说说、理论上探讨探讨起来确实容易,而且道理我们都懂,但一到实际生活、实际做事中,真正实施起来,其实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就如吸烟这件事情,现代人不懂得“吸烟有害健康”这个道理的恐怕凤毛麟角,然而在中国吸烟的人数仍以亿人计。所以,我们不会因为我们懂得其中的道理就认定我们一定会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做,也就是说,我们不会因为我们承认错误对我们的做事有好处就向自己的手下承认错误。
人活在世上,要取得成功,就一定要做事情,而做事情就会可能有错误。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恐怕就是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其实,是人都会犯错误,“圣贤”自然也不例外。但圣贤所以为圣贤,他们长于常人的地方就是因为他们错了,会承认错误,而且能够改正错误。孔夫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所以要“省”,就是因为他知道他也可能会有错误,但每天反省自己,就能够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这才是正确的态度,也是一种追求人生成功的积极心态。
反过来说,如果你死撑着,死不认错,所引起的后果将是十分消极的,起码你的手下就会轻看你。因为你犯了错误,如果那错误很小,也没有造成较大的损失,而你为了你自己的所谓“面子”而不承认,你的手下就会认为你连这么一个小问题都不敢承担,如何能带着大家做出大事情。如果你犯的错误很严重,造成的损失巨大,公司或单位应该是人人皆知,而你这时候如果再不承认自己的错误,甚至一味地搪塞、狡辩,就有了一点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尽管你狡辩的能力很强,能把稻草说成金条,把黑的说成白的,但这个时候你这种“超强”的狡辩能力只会让你越抹越黑,引起别人的反感,你的手下更会认为你一点担待也没有,而你的上级恐怕也会因此不信任你。
古人说,两害相权取其轻。你自己要好好权衡比较一下两者的轻重,看到底选择哪一个更好一些。
其实,上升到成功人生的角度来看,犯了错误承认错误,是为了不再犯错,取得更大的成功。再说了,不管是对下级上级,坦诚地承认错误,承担责任,别人只会更加信任你、尊重你,而绝不会轻看你。他反而会因为你的坦诚赢得人心,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也会有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