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季与五味
我国古代医学家在实践中,根据食物属味的不同特点,以及春夏秋冬的时令,总结出一套五脏的保养方法。五脏是指人体心、肝、脾、肺、肾这五种重要器官。
人们的饮食主要包括主食和副食两大方面:主食是指人们天天食用的各种粮食,也就是所谓的五谷杂粮;副食则是指各种菜蔬及各种肉类、水果等。而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人们的饮食,无论是主食还是副食,尽管繁多复杂,但皆离不开酸、苦、辛、咸、甘这“五味”的范畴。正是根据以上的特点,汉代大医学家张仲景在《千金食治》这本书中归纳总结出一套比较完整的关于“五脏”的保养之道,他认为:“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也就是说,春天里应少吃味酸的食物而多吃味甘的食物,以便更好地保养“脾气”。那么究竟什么食物是属于味酸的呢?如主食中的荞麦,副食中的驴肉、雉肉以及梨等,都属于味酸的范畴,而味甘的食物则包括主食中的黄粱米以及副食中的大豆、红小豆、鲤鱼和鲫鱼、柿子和核桃等。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味苦的食物包括糯米、核桃仁等。而芥菜、马肉等则属味辛的范围。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七十二日,省咸增苦,以养心气,味咸的食物包括象粟米、狗肉等。四季的最后各十八日——春夏之交、夏秋之交、秋冬之交、冬春之交,省甘增咸,以养肾气。
二、切忌贪味多餐
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
——黄帝云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日常生活,人们皆离不开各种粮食和肉类、菜蔬、水果等。而这些食物,均属于人体所需要的必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对此,人们的认识亦比较早,如唐著名的大医学家孙思邈在撰写的《千金食治》序论第一中说:“五谷为养,五肉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
然而,日常生活中,不论主食中的各种粮食,还是副食中的各种肉类、菜蔬、水果等,它们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皆离不开“五味”,即“酸、苦、辛、咸、甘也”。
古时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活动中,经过不断摸索和归纳总结,逐渐认识到食品中的“五味”,各有不同的特点,就是五味入口,各有所走:“酸走筋”;“苦走骨”;“甘走肉”;“辛走气”;“咸走血”(《千金食治》序论第一)。
据此,古时人们还归纳总结出比较完整的一套切忌贪味多餐的宝贵经验,如:
贪味“多食酸,令人癃”,即会容易使人患小便不通,淋沥而出的病症。因“酸人胃”,“胃中和温,即下注膀胱,膀胱走胞,胞薄以冥(同“软”),得酸则缩卷,约而不通,水道不利,故癃也。”其实,不止于此,“多食酸,则肉胝胸(zhi zhou,变硬皱缩)而唇揭(口唇掀起)”,人们特别应该注意“酸走筋,筋病勿食酸。”
贪味“多食苦”,会使人“齿黧踈”(li su离殊),即指会致使人们的牙齿黑色且稀疏,齿间缝隙较大。不仅如此,而且“多食苦,则皮槁(皮肤不润泽)而毛拔(毛发脱落)”。另外,还需要特别注意“苦走骨,骨病勿食苦。”
贪味“多食辛,令人愠心。”“愠”,则原意为怒,怨恨。这里古人用的“愠”,作“痛”意,就是说,贪味“多食辛”,如俗语说的“烧心”,对保养心脏不利。并且“多食辛”,则还会造成“筋急而爪枯(指甲干枯)。”除此,人们格外需要注意“辛走气,气病勿食辛。”
贪味“多食咸,令人渴”,即会使人“舌干喜渴”,严重时,会造成“脉凝泣(血流不畅)而变色。”故“咸走血,血病勿食咸。”(其意则切忌多食“咸”)
贪味“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乃为“五味”之甘所伤也(以上引文,均分别引自《千金食治·序论第一》和《素问·五脏生成论》)。
三、五脏与四季食补保养
五脏是人体内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的总称。从中医科学的认识来说,人体的五脏,不仅具有藏精神的功能,而且还分别与躯体的某些组织器官(如“六腑”:胆、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有着密切关系。从生理上来说,五脏的作用,虽各有其不同特点,但又互相联系,以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
脾主运化。自古始,人们对人体内五脏中的脾,就归纳概括出科学的认识,叫做:“脾主运化”(《素问·灵兰秘典论》、《类经》)。所谓“脾主运化,是指脾有运化水谷、输布精微与运行水液的功能。不仅如此,因人体内的气血、津液等,均来源于水谷的精微,所以,人们称“脾为后天之本。”
脾统血。人们不仅认识到“脾主运化”,还认识到“脾统血”。所谓“脾统血”,则是指脾有统摄血液的作用。中医认为:若出现“脾气虚”,则就不能统血,就会出现便血,或崩漏等病症。
脾主肌肉、四肢。是指脾能输送饮食化生营养物质,以充养肌肉、四肢。对脾主肌肉、四肢的认识,在古医书《素问·痿论》和《素问·太阴阳明论》里,则分别皆有记载:“脾主身之肌肉”,“四肢皆禀气于胃……必因于脾,乃得禀也。”
脾气通于口。是指脾与口则有内在联系。故有“脾开窍于口”之说。
那么,生活中人们应该怎样注意将体内的脾保养好呢?古时,人们从生活实践中,归纳总结出了比较有趣的经验,叫做一年四季的开始,即在“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这一经验,又是与“五行”说密切相结合,归纳总结出来的,其具体反映,表现在中医学上,认为春肝木,夏为心火,季夏为脾土,秋为肺金,冬为肾水。不仅如此,还用“五行”金木水火土相克的观点来排列,就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春天肝木旺盛,减损肝气,以防过旺伤及脾土;或者增益脾气,以防肝木相克过度,这都是调养肝、脾二脏的方法,所以春季“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季三个月,春季九十天的前“七十二日”,按照古人归纳总结的经验,叫做“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春七十二日”后的十八日,要“省甘增成,以养肾气”,对此,在中国烹饪古籍丛刊《千金食治》里,亦有记载,叫做“季月各十八日,省甘增咸,以养肾气”。(季月;指每季九十天前“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后十八日,“省甘增咸,以养肾气”。)
肾藏精,即中医学上简称的“肾精”,属于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生命之本。
肾主水液。指肾有主水液调节和排泄废液的功能。这些功能主要依赖肾的气化作用。
肾主骨、生髓。指肾的精气能生养骨髓。如医书《素问·痿论》中载:“肾主身之骨髓”。
肾主纳气。肺虽司呼吸,但肾有纳气的作用。如肾虚而致吸气困难,动则气喘,称为“肾不纳气”。
肾气通于耳。所谓“肾气通于耳”(《灵枢·脉度》),指肾与耳有内在联系。如古人云:肾气充足,“则耳能闻五音”。不仅如此,古人还归纳总结出“肾司二便”及“肾开窍于二阴”的认识和说法。
肾其华在发。所谓“肾其华在发” (《素问·六节藏象论》),则是指发的化生,虽与血有密切关系,然而,则又与肾脏精气的盛衰有关。
古时,人们密切结合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季节性,根据保养人体内“五脏”的需要,不仅归纳总结出春季保养“五脏”的侧重点是讲究“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及“春七十二日”后的“十八日,省甘增成,以养肾气”,而且还归纳总结出夏季保养“五脏”的侧重点,要讲究“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夏七十二日”后的“十八日”,则亦是要“省甘增咸,以养肾气。”
肺主气所谓“肺主气”,是指肺司呼吸,并有统一身之气的功能。对此,在古医书里有记载,如《素问,五藏生成篇》中载:“诸气者,皆属于肺。”
肺通调水道。所谓的功能“通调水道”,是指体内水液的通畅与调节,有赖于肺气宣散、肃降的作用。如医书《素问·经脉别论》里记载:“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肺主皮毛。所谓“肺主皮毛”,是指肺与体表皮毛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此,在古医书里亦有记载,如《素问·五藏生成篇》中载:“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
肺气通于鼻。所谓“肺气通于鼻”,是指肺与鼻有直接联系。如古人云: “肺和则鼻能知臭香,”故生活中才会产生有“开窍于鼻”的说法。
春天和夏天,侧重保养“五脏”是“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有利于保养“五脏”中的“脾”和“肺”。那么,秋天和冬天,侧重点保养“五脏”则是“肝”和“心”。在这方面,古人亦归纳总结出了经验,叫做“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七十二日,省咸增苦,以养心气”。
心主血脉。所谓“心主血脉”,是指心与血脉有密切关系。因血液循脉运行,则主要靠心气的推动。
心藏神。所谓“神”,则是指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所以说,心的含义中,则还包括有脑的功能。对此,如古医书中载;“心藏脉,脉舍神”。所以说,“心主血脉”和具有“藏神”的作用,并且是互相联系的。
心气通于舌。所谓“心气通于舌”,则是指心与舌有内在联系。所以,生活中,人们有时则就会产生疮碎痛、糜腐等症状。
肝藏血。所谓人体内的肝能藏血,是指肝在人体内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解血量的功能。如医书《素问·五藏生成篇》里记载:“人卧血归于肝”,又,唐王冰注:“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藏”。
肝主疏泄。人体内的肝,所谓能“主疏泄”,是指肝气在人体内需要流通畅达,否则会就出现一些不良的现象。例如:肝失疏泄,可影响脾胃的功能,或导致气郁结而致病。
肝主筋。所谓人体内的肝能“主筋”,是指筋在人体内的运动功能,与肝的养筋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医书中载:“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滛(滋养)气于筋”。
综上所述,古时人们从生活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保养五脏的秘方是十分宝贵的。那么,在繁多的五谷杂粮和蔬菜及各种肉类、水果当中究竟哪些食品人们食用后,有利于保养五脏呢?《食补与食疗》一书里按归经归类的方法,将常用主、副食进行了分类:
归心经的食物芥菜、莲藕、藕节、辣椒、绿豆、赤小豆、陈仓米、瓠瓜、小麦、慈菇、酒、荷叶、柿子、百合、桃仁、西瓜、甜瓜、龙眼肉、酸枣仁、莲子、猪皮、海参。
归肝经的食物 马齿苋、番茄、丝瓜、油菜、酒、醋、枇杷、桃仁、山楂、杏仁、樱桃、乌梅、桑椹、荔枝、黑芝麻、杜果、无花果、李子、酸枣仁、海蜇、青鱼、鳗鲡鱼、鳝鱼、虾、淡菜、蛏肉、蚌肉、鳖肉、蟹、猫肉、紫河车、公英、槐花、香橼、佛手、慈菇、荷叶、枸杞子。
归脾经的食物 生姜、香菜、马齿苋、莙达菜、大酱、苦菜、莲藕、藕节、茄子、番茄、豆腐、茭白、油菜子、香花菜、油菜、荠菜、大头菜、南瓜、芋头、木瓜、扁豆、豌豆、胡萝卜、冬瓜皮、豇豆、肉桂、辣椒、花椒、荞麦、白薯、大蒜、高粱、粳米、糯米、小米、陈仓米、大麦、小麦、黑大豆、薏仁、蚕豆、黄豆、苹果、枇杷、落花生、西瓜皮、荷叶、山楂、罗汉果、乌梅、荔枝、橘、杜果、栗子、大枣、无花果、龙眼肉、葡萄、酸枣仁、莲子、白砂糖、蜂蜜、火腿、猪肉、猪肝、猪血、猪肚、牛肉、鸡肉、鹅肉、羊肉、狗肉、猪心、海藻、泥鳅、鲢鱼、鲤鱼、鲫鱼、鳝鱼、香橼、陈皮、芡实。
归肺经的食物 生姜、葱、芥菜、香菜、淡豆豉、著达菜、茭白、白萝卜、冬瓜籽、洋葱、芥子、油菜子、香花菜、油菜、萝卜籽、藕节、大蒜、青蒿、胡萝卜、芹菜、瓠瓜、冬瓜、冬瓜皮、花椒、蘑菇、慈菇、紫菜、海藻、酒、茶叶、薏仁、糯米、蜂蜜、落花生、甘蔗、柿子、荸荠、杏仁、百合、梨、枇杷、白果、香蕉、椰子瓤、罗汉果、乌梅、橘、柚、葡萄、胡桃仁、猪肺、猪皮、鹅肉、鸭蛋、燕窝、白鸭肉、羊乳、紫河车、香橼、陈皮、薤白、榧子、鲢鱼。
归肾经的食物大蒜、荠菜、香椿、豇豆、韭子、花椒、小茴香、韭菜、盐、大酱、蚕豆、小米、小麦、海蜇、海藻、鳗鲡鱼、海参、鲤鱼、鳝鱼、淡菜、虾、海马、黄鱼、火腿、猪肾、猪肝、猪血、猪髓、猪耳、鹌鹑蛋、燕窝、熊掌、白鸭肉、羊乳、羊肉、狗肉、紫河车、鸽蛋、蛏肉、蚌肉、黑大豆、白薯、樱桃、石榴、芡实、桑椹、薏仁、栗子、李子、葡萄、枸杞子、胡桃仁、肉桂、莲子、猪心。
四、古人对主副食的认识
自古始,人们生存,离不开——用古人的话来说,叫做“五谷为养,五肉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千金食治》);用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叫做:年年皆如此,生活中,人们是离不开“主食”和“副食。”
既然是这样的,所以梁武帝的文学侍从,周兴嗣在编缀《千字文》的时候,认为亦非常有必要在《千字文》里作必要的反应。
果珍李柰 菜重芥薑
治本于农 务兹稼穑
俶载南亩 我艺黍稷
其内容意思,是什么呢”
古学者孙谦益先生在《千字文释义》一书里,作了恰到好处认识性的解释,这里将其原文转引出来,其原文为:
“至於草木之美者,则有李柰芥堇(姜)之属,举一二以该其余也;木实可食者,日果珍;重也,本草云:李味酸甘去痼热、调中;柰味苦,补中焦和脾。皆果之美者,草之可食者,日菜;本草云:芥味辛,除肾邪,利九窍,明耳目;堇(姜)味辛,通神明,去臭气,皆菜之美者也。
言君子治家处身之道,……种五谷日稼,敛五谷日穑,俶始也;……艺,种植也;黍稷,皆谷名,谷有五:稻黍稷麦菽也。”
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了著名的杂家代表作《吕氏春秋》。在《吕氏春秋》第十四卷里的《本味篇》中,历史性地记述了商汤时期天下之美食,书中所提出的烹饪认识和概括性的理论,以及所列举的各地名产,都是具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和依据的,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部分生活。《本味篇》可以说是保存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对烹饪的认识和理论,对了解我国烹饪发展史有一定的帮助。
主食中的一些佳品有:玄山出的谷子;不周山出的小米;阳山出的穄子;南海出的黑黍,等等。古人称之为“饭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粟,阳山之穄,南海之柜”。
副食肉类当中的佳品有:猩猩的嘴唇;獾獾鸟做的烤肉;隽燕尾部的肉;述荡的肘子;旄牛尾巴和大象的鼻子,等。按照古人之说,称之为:“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之炙,隽燕之翠),述荡之腕,旄象之约等”。
副食鱼类当中佳品有:洞庭湖的鳟鱼;东海的鲕鱼;澧水出的一种鱼,名叫朱鳖,有六只脚,皮上有珠玉一般的斑点;茬水出的一种鱼,名叫鳐,它的形状像鲤鱼,但是有翅膀,经常在夜间从西海飞到东海。古人云:“鱼之美者:洞庭之□,东海之鲕,澧水之鱼,名曰朱鳖,六足有珠百碧。雚水之鱼,名曰鳐,其状若鲤而有翼,常从西海夜飞,游于东海。”
副食菜当中的佳品有:昆仑山的苹草;寿树的果实;指姑山的东边,中容之国有赤木、玄未树上长的叶子;余赘山的南边,在最南边的山崖上,有一种菜,它的名字叫嘉树,颜色翠绿可爱。华阳山的芸菜;云梦泽的芹菜;太湖的菁菜;浸渊出的一种草,名叫土英。古人称之为:“菜之美者:昆仑之苹,寿木之华,指姑之东,中容之国,有赤木、玄木之叶焉余督,之南,南极之崖,有菜,其名曰嘉树,其色若碧。阳华之芸,云梦之芹,具区之菁,浸渊之草,名曰土英。”
副食调料当中的佳品有:四川阳朴出产的生姜;桂阳招摇山出产的桂皮;越骆国出产的甘露,其颜色如玉一样洁白,等等。
古人称之为:“和之美者:阳朴之姜,招摇之桂,越骆之菌,鳇鲔之醢,大夏之盐。宰揭之露,其色如玉。”
副食水果 当中的佳品有:沙棠的果子;常山的北面,投渊的上面,生长着百果,是过去帝王喜欢吃的;大江两岸生的桔子,云梦出产的柚子,汉水上游出产的石耳菜,等等。古人概括为:“果之美者:沙棠之实常山之北,投渊之上,有百果焉,群帝所食;箕山之东,青鸟之所,有甘栌焉;江浦,之桔,云梦之柚,汉上石耳。(本篇的引文,皆引自中国烹饪古籍丛刊《吕氏春秋本味篇》)
五、五谷杂粮
五谷指农作物中的五种谷物。古时候,对五谷有多种说法。由于地区的不同,再加上地区的生活习惯不同,所以对五谷的称谓就会出现多种说法的情形。例如:
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郑玄,对古籍《周礼·天官·疾医》所载“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中“五谷”的注释为:“五谷,麻、黍、稷、麦、豆也。”
西魏北周范阳,对古籍名著《大戴礼记·曾子天圆》里说的“五谷”的注释,基本上与郑玄同。其不同之处,就是“豆”作为“菽”解,“菽”是古时候人们对各种豆类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