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黄帝内经·素问》记载的原文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岐们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五、天供给人们“五气”,地供给人们“五味”
归纳、总结、概括说来,人们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气和血的推动,而气和血,其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主食”和“副食”,各种各样的食物所化生的营养物质。
这里,仅就“气”来说,人的生命活动,不仅需要由“主食”和“副食”各种各样的食物人胃,而化生的人体内所需要的一种营养物质——“气”;另外,人的生命活动,亦离不开自然界中的空气,因为人离开了空气,就会至息而死亡。
所以,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可归纳概括为:天供给人们“五气”。人的生命活动,亦离不开外界——自然界中的“空气”;而自然界中的“空气”,亦随着季节性或日时令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空气”,但归纳起来,大体上为风、暑、湿、燥、寒等。所以说,《千字文》文句涉及到的——自然界的天能供给人们“五气”。
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自然界的天供给人们的这“五气”,与人体内的五脏”——心肝脾肺肾的关系极为密切。为什么?因为:风气入肝,暑气人心,湿气入脾,燥气入肺,寒气入肾;但总的说来,其共同的突出特征是:五气入鼻,藏于肺。
地给人们“五味”。为什么?因为《千字文》文句涉及到的大地能生长万物;而万物当中,人们食用的各种粮食,或曰“五谷杂粮”在内;生活中,人们食用“副食”中的菜蔬、肉类(亦包括水产鱼在内)、水果、禽蛋等。总而言之,不论“主食”、“副食”,人们食用的各种各样的食物,尽管是繁多复杂,但它们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突出特征,就是皆离不开“五味”;而所谓“五味”,就是指:酸、甜、苦、辣、咸。用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郑玄的语言来说,就是“五味,酸、苦、辛、咸、甘也。”所以,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天供给人们五气”,而“地供给人们五味”。
综上所述的内容意思和精神实质,若用《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篇第九里,高度归纳、总结、概括出的非常精辟的语言来说,就是:天食人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流传千古《千字文》文句涉及到的天地:其天供给人们以五气,其地供给人们以五味。五气由鼻吸入,贮藏于心肺,其气上升,使面部五色明润,声音洪亮。五味人于口中,贮藏于肠胃,经消化吸收,五味精微内注五脏以养五脏之气,脏气和谐而保有生化机能,津液随之生成,神气也就在此基础上自然产生了。
六、天地之气与人体内的“五脏”有密切的关系
自古至今,人们不仅是离不开《千文字》文句说到的“天地”——其天地之气,与人体内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其关系是极其密切的。
一年12个月,自然界中的天地之气,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不仅指出天地之气与人体内的“五脏”——心肝脾肺肾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而且将一年12个月,自然界中的天地之气,与人体内“五脏”的密切关系,其认识亦给划分得比较细致,把一年12个月,细分为:
正月、二月,天之气开发、始动,地之气亦适应之始发。正月、二月这段时间,与人体密切相关的,就是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的阳气,开始盛,而地气与之相适应,其反映表现为大地上的万物华茂,而欲结实的时期。三、四月这段时间,与人体密切相关的,就是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的阳气极盛,此时的地气,亦随之相应上升。五月、六月这段时间,与人体密切相关的,就是人气在头。七月、八月,天的阴气始肃,其地气亦相应之,七月、八月这段时间,与人体密切相关的,就是人气在肺。九月、十月,其天气的阴气渐盛,大地亦随之相适应,其反映出来的现象,就是水渐渐开始结冰,其地亦渐渐开始冻;其地气亦渐渐开始闭藏;与人体密切相关的,就是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天气进入一年最寒冷的时期,其地气,或日大地上之水,冰冻坚厚,或日水泽腹坚;此时的地气,亦就与天气寒冷相应之,其地气渐渐密闭。十一月、十二月这段时间,与人体密切相关的,就是人气在肾。
综上所述天地之气,与人体内的“五脏”——心肝脾肺肾,亦有密切的关系的内容,用《黄帝内经·素问》——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里,归纳、总结、概括出的精辟语言来说,就是:
黄帝问曰:诊要何如?岐伯对曰: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天地,其重要胜,正像古人归纳、总结、概括出的认识性的类比,叫做:天之阳气和地之****,养育着人们,所以说其天地就是人的父母;用古人的原话来说,就是: “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 (《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中载)
七、地为人之母,能供给人们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天为阳,地为阴;天为父,地为母。据此种认识和说法,以地为母,以母能供给人们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物质,其来源,皆离不开日常生活中,人们食用的“主食”和“副食”各种各样繁多复杂的食物。而繁多复杂的食物,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突出的特征,就是:皆离不开“五味”——酸、苦、辛、咸、甘。
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叫做五味入口,各有所人:酸入肝;辛入肺;苦人心;咸入肾;甘入脾。
但是,其“五味”有所禁:酸走筋,多食酸,令人癃,所谓“癃”,指会使小便不通;或者会淋沥而出。咸走血,多食咸令人渴。辛走气,多食辛令人愠心,所谓“愠心”,会使人心作痛。苦走骨,多食苦,令人变呕;不仅如此,多食苦,还会使人牙齿变黑黄色等现象。甘走肉,多食甘,令人恶心;所谓“恶心”据《灵区·五味论》作“悗心”解。
上述的内容意思用《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里,概括出的精辟语言来说,就是: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八、日月的变化与养生保健
自然界中的日和月,其规律性,尤其是俗称“月亮”(实际上是“月球”)的“月相”规律性的变化,不仅是很突出明显,而且与保养“五脏”的关系亦很密切,古人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了宝贵的经验。
这一宝贵的生活经验,按照中医科学的认识和解释来说,就是:……天气温和,日色晴朗的时候,人体内的血液,一般说来,则滑润流畅,而已气浮于上,血比较容易泻,血比较容易行;但是,当天气寒冷,日色阴暗的时候,人体内的血液,一般说来,则滞涩不畅,而卫气沉里。这是日与人体密切关系的反映。
而“月亮”(俗称,实际上是“月球”)与人体的关系,亦是很密切的,例如:月亮初生的时候,一般说来,人体内的气血,运行流畅,而卫气亦畅行;特别是,每当月亮正圆(或曰“盈满”)的时候,一般说来,人体内的血气(或曰“气血”),是比较充实,而肌肉亦比较坚实;当月亮一旦出现其月廓无光的时候,实际亦会影响人体的肌肉减弱,随之经络亦会空虚,而巳气亦就随月而虚……。因此,生活中人们应该注意:进行养生保健时,在月亮初升的时候,不可用泻法,为什么?因为此时用泻法,就会使脏气虚弱;月亮正圆(或曰“正望”)的时候,不可用补法,为什么?因为此时用补法,就会使血气更加盈满(或曰“盛满”)而流溢于外,致使络脉中有血液溜滞……。
以上所叙述的这些内容用《黄帝内经·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里,概括出的非常精辟的语言来说,就是:
……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故日月生而泻,是谓脏虚;月满而补,血气杨溢,络有留血,命日重实;……。
总而言之,以上所例举的阴阳与天地日月密切相关的一些例子,不言而喻,其文化内涵,的确是比较丰富的。
然而更重要的是:有力地说明了非人所为自然界的天地日月,确确实实为人类社会做出了许许多多不可磨灭的贡献!
既然是这样,不言而喻,当然天地日月的确是值得人们来取各种各样不同形式进行祭祀(今日称作“纪念”),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下面就具体的说说这个问题。
九、北京著名的“天坛”讲究运用“阳数”
开始,需要从春秋先说起。
春秋 是属于一年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两个季节,所以,古时每年一到春季“雨水”节气时,人们为了祈求“天”能使农业生产风调雨顺,就讲究捉拿贼鱼进行祭天。如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1249—1339年)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记载:“祭鱼,獭一名水狗也,贼鱼者也。祭鱼,取鱼以祭天”。所以,祭天的礼俗,亦被“科学家”概括名曰为“獭祭鱼”,选作为“雨水”节气一候的“候应”了。而秋季,人们为了答谢“天”与庆贺五谷丰登,每年一到“霜降”节气时,讲究猎取豺兽进行祭天。所以,古代“科学家”将秋季猎取豺兽祭天礼俗概括叫做“豺乃祭兽”,并将它选定为“霜降”节气一候的“候应”了。
到明代时,朝廷为了表示重视农业生产,紧密配合帝王祭天祈谷精神生活上的需要,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正阳门外,永定门内大街路东营建成精美的一处世界闻名的“天坛”,即为帝王祭天祈谷创建了一处比较理想的好地方。它占地约276万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同时它亦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
天坛,它是“圜丘”和“祈年”两坛的总称。其主要建筑在坛内,即“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尤其是北面“祈谷坛”的“祈年殿”建筑,格外比较突出典型,同时亦格外引人入胜。建造宫殿的艺术大师们,将“祈年殿”建筑的设计构思,同“天圆地方”和“天有九重”及“天数”说,以及与我国独创的农业“二十四节气”密切相结合。根据古老的“天圆地方”之说,所以建筑大师们将“祈年殿”建筑成为圆形,以示象征天。由于自古流传下来认为是“积阳为天,天有九重”;而“九九”这二数字的概念,古时又是代表“天数”,所以建筑大师们将“祈年殿”结构的高度,设计确定建筑成为九丈九,以示象征天有九重。
其实,不仅如此,而且天坛中的“圜丘坛”,分高矮三层,最高一层台面的直径,为古尺九丈;三层台面的直径,其总合是“五九”的倍数,为古尺四十五丈。显然,亦是取其受崇的九之“天数”,进行建筑的。
十、北京著名的“地坛”讲究运用“阴数”
1.地坛
为明清两代帝王(皇帝)祭祀皇地神(或曰“皇祗神”——地神)的地方。其位置在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外。地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根据“天圆地方”之说,将坛建筑成为方形,以象征地;因坛绕有一水池,故取一“泽”字,地坛落成,所以初名为“方泽坛”。占地1476亩。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称为“地坛”。其主要建筑,包括祭台、皇祗室、斋宫、神库、神厨、宰牲亭、钟楼等。
2.祭台
是地坛的中心建筑,其突出特征:为汉白玉筑成的二层方坛,取其“天圆地方”之说,故为“方坛”,北向。坛的上层面积为六平方丈,下层约十余平方丈。其坛面,是用方石铺砌。而坛下,则绕有一水池,长四十九丈四尺四寸,深八尺六寸,宽六尺。池中贮水为祭祀用。
总而言之,从地坛的中心建筑,所运用的数,显然是讲究运用的是“阴数”,即双数,以示符合“天圆地云”之说,以示象征“天为阳地为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