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趣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3701200000011

第11章 《千字文》始于何时。何人所作

《千字文》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启蒙读物,它出现在武帝时。梁武帝萧衍(公元502—549年在位)长于文学,精乐律,曾创制准音四具,名“通”;又制长短不同的笛十二支以应十二律,并善书法。因梁武帝萧衍比较重视书法,故命令朝廷中的文官殷铁石,从东晋著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中,拓出一千个不重复的字当帖,以供王子王孙们临摹。因为拓出的字每字一纸,显得很零乱,梁武帝便命文学侍郎周兴嗣编撰成有内容、有意义的文句。周兴嗣便用这限定的一千个字编撰成著名的《干字文》。对此,在中国书店出版的《千字文释义》里,古学者孙谦益先生参注:“太平广记云,梁武帝教诸王书,令殷铁石,於大王书中,揭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纸,杂碎无序……帝[指梁武帝萧衍]召兴嗣谓日,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兴嗣一夕编缀进上,鬓发皆白,赏赐甚厚。”

周兴嗣编撰的《千字文》为四言韵语,叙述有关自然、社会、历史、伦理、教育等方面的内容知识。由于它气势雄厚、含义隽永、韵律妥贴,渐渐流传开来,成为中国旧时蒙学课本。

《千字文》自隋代以后,有多种续编和改编本,如宋胡寅《叙古千文》、侍其玮《续千文》、葛正刚《重续千文》;元许衡《稽古千文》;明周履靖《广易千文》、李登《正字千文》;清何梓珍《训蒙千文》、龚聪《续千文》等。又比如唐高僧义净曾撰写《梦语千字文》。《千字文》虽然文句不多,但它包含的内容广泛,含义深远,下面择其要做些粗陋的介绍,一籍此可窥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