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何其幸运,她们在有生之年,实现了每一个女人心灵深处的梦想-一生一世一双人,白首不相离。
只是,那幸福的彼岸,究竟要付出多少智慧和勇气,要克服多少情路上的坎坷与艰辛才可以抵达?而那份幸福,最后究竟有没有她们期望的那么圆满呢?或者,在她们心里某个柔软的角落,其实早已落下一颗不为人知的眼泪。无论如何,她们的故事让所有女人知道:有一种爱,与宽容有关。有一种幸福,与智慧相关。
皇皇多列士,侠骨让红唇
若款步走进历史的画廊,去探寻前人留下的踪迹,被世人称为“秦淮八艳”的那八个才貌双绝的女子,恰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让人触之便不可移目。在她们之间,有痴情可悯的马湘兰,有倾城倾国的陈圆圆,有兰心妙手的董小宛,有率真而神秘的寇白门……也有风骨嶒峻、才艺绝佳、胆识过人的她-柳如是。
以才华而言,柳如是可称为“秦淮八艳”之首。她的画娴熟简约,清丽有致,颇负名气;她的书法得虞世南、褚遂良笔法,备受后人赞赏,被称为“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她的诗稿《湖上草》、《戊寅卓》等文采斐然,“艳过六朝,情深班蔡”,是清人对她诗文尺牍的评价。此外,她还精通音律,妙于歌舞。
但真正叫后人记住她的名字、对她产生无限向往的,并不只是这些,而是她在明清易代之际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气节,以及她与明末清初着名文人钱谦益的一段爱情。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明·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
残阳冷冷,寒风冷冷,在送别的萧萧南浦,伫立着寒柳孤独的身影。柳如是在词的开篇便营造了一种凄凉暗淡之境,尽写自己孤独无奈的心情。而不止今日如此,怅望旧日路,她亦如空中飞扬的柳絮,身世飘摇,飘荡无依,无从把握自己的命运,却还要强颜欢笑地活下去。
柳如是借寒柳来抒发她对于人生的感叹,并非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也并不是一种纯粹的顾影自怜。她的前半生,的确如词中的寒柳一般,“一种凄凉,十分憔悴”。
不知是由于家境贫寒,或家破无依,还是遇人不淑而被掠卖,她幼年时便坠入章台,成为青楼里的“瘦马”。“瘦马”是指那些身量尚小便被牙婆买去、调教之后供应到大户人家为婢为妾的黄毛丫头。
公元1631年,十四岁的她被“吴江故相”周道登买进府中为婢女,由于她聪慧伶俐,颇得周老夫人欢心。但她俏丽的容颜也为她招来了麻烦,周道登看中了她,强索为妾。
在那为时一年的光阴里,她虽遭受其他妻妾的排挤,却也算深得周道登的宠爱。他借用苏东坡爱妾的名字给她取名“朝云”,希望她也能给罢官回乡、临近晚年的自己带来无限慰藉与欢乐。可不久,周道登就一命呜呼了,周府群妾立即开始对她实施报复,几乎将她害死,幸得周老夫人出面阻止,她才保住了小命。
1632年,她被逐出周府,卖于娼家,流落松江一带。本姓杨的她这时为自己更名柳影怜。这名字大概取意于李商隐“对影闻声已可怜,玉池荷叶正田田”的诗句,形容自己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荷叶那般,高洁却孤独,在浊世中只能自我怜惜。此后,她以影怜之名风靡吴越,常着儒服男装,与复社、几社、东林党人纵谈时势,和诗唱歌。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在与文人名士的交往中,她一直寻找着那个能与自己“深怜低语”的人。终于,她的目光落在了一个男子身上-文采出众、外形俊朗的宋辕文。
他与她同岁,人品家境俱佳,且憨直得可爱。一次,他们相约去湖上泛舟,慵起迟至的她玩心忽起,叫丫鬟传话说:“郎君真要是有意,请跳到水里等我。”没想到实心眼的他真就跳了下去,令她既好气好笑又心疼感动,忙叫人将他救起,并用自己的身体为他取暖。
在这“寒潭试真心”之后,柳如是和宋辕文陷入了热恋。虽有周道登在前,但他才算她真正的初恋。第一次,她感受到了爱情的甜蜜美好,感受到了幸福生活的希望。
可是,她的身份成了他们爱情的最大阻碍,他的父母极力反对他们在一起。恰在这时,当时的郡守大人要整顿风气,限期驱逐她出境。于是,她携带古琴和倭刀约他相见,让他做最后的定夺。只要他肯娶她,她就不用走。
面对寒潭也无惧的他,面对家庭的反对却犹豫退缩了。他支吾着,劝她先离开暂避。斯时,她伤心恼怒至极,也对他的怯懦嗤之以鼻,她果断地用刀割断琴弦,了断了这份情缘。
“谁能见幽隐,之子来何迟。一言违至道,谅为达士嗤”,柳如是人格高洁不容欺凌的气势,着实让人叫一声好。一朝恩断情意绝,从此萧郎是路人,她再也没有理会过这个懦弱的男子。反倒是他写下一首首怀念的诗,在她嫁人后还致信她的夫君表示不甘,颇令人失笑。
与宋辕文分手后,柳如是恋上了宋的好友、比她大十几岁的陈子龙。这个倜傥多才的男子,在她失恋时陪她煮酒赏花、品茗吟诗,听她诉说心中烦忧,给予她无限慰藉。
她以儒生打扮,亲自到松江拜访他,希望能与他缔结姻缘,又为他作《男洛神赋》,尽情直言心中爱恋。
然而,无论她姓杨还是姓柳,无论是宋辕文还是陈子龙,她的身份注定了是她爱情上的致命伤。陈子龙的正妻张孺人精明能干却严厉非常,她不反对丈夫纳妾,不过只接受良家女子,柳如是和陈子龙的爱恋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是放弃还是等待?柳如是的心情是矛盾的。她去了嘉定,希望暂时的离开能帮助自己理清思绪。几番思量后,1635年春,她回来和他同居了。以她的心高气傲,会选择让自己屈居于这尴尬的外室身份,无非是因为,情到浓时,心不由己。
玉阶鸾镜总春吹,绣影旎迷香影迟。
忆得临风大垂手,销魂原是管相思。
-明·柳如是《杨柳》其二
她的诗词,见证了她和他在一起恩爱相依的美好,无奈始终改写不了劳燕分飞的结局。快乐、幸福的时光,短暂得只有一个春天,张孺人就设法拆散了他们。这一年,她十八岁。
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她在词中这样写道。事实上,她也是这样做的。敢爱敢恨的她,勇于冲破世俗传统对女性的束缚,追寻自己的爱情和幸福,但当爱情流失、爱人必须远走时,她也并不苦苦纠缠,对宋辕文对陈子龙,她都是如此。
然而,历经两度爱情失意后,她很是心灰意冷。她取《金刚经》中“如是我闻”语,为自己更名“如是”,字“我闻居士”,大有削发出家、皈依佛门之意。
可她毕竟不是寻常女子,不会将全副心思放在男女之情上,而年轻如她,艳帜飘扬如她,也很难做到心如止水、悉心向佛。五年的沉寂后,她的生活再次泛起了涟漪。
由于受到嘉定谢三宾的骚扰,柳如是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生活方向。为了找到保护伞,避开谢三宾的纠缠,她想起了谢三宾的老师、一个曾作诗赞赏自己才华的人,他就是年近六十的东林领袖钱谦益。
她当众宣言“吾非才学如钱学士虞山者不嫁”,并于1640年,乘一叶扁舟到杭州,儒冠儒服拜访钱谦益的半野堂。那一天,她以艳丽的容貌和敏捷的才思,使得他对她倾心不已。为了她,他命人在附近的红豆山庄用十天时间建筑小楼,命名为“我闻室”。精美别致的小楼落成之日,他还特意作诗抒怀:
清樽细雨不知愁,鹤引遥空凤下楼;
红烛恍如花月夜,绿窗还似木兰舟。
曲中杨柳齐舒眼,诗里芙蓉亦并头;
今夕梅魂共谁语?任他疏影蘸寒流。
“绿窗还似木兰舟”,小楼是按她喜欢的画舫修建而成,他的一片深情让她感动不已。也许是同样尝过生命的苦涩,比她大了足足36岁的他,给予她的那份情感比一般少年公子来得更为纯真、深刻。她回赠他《春日我闻室作呈牧翁》一诗,借诗表明心迹:
裁红晕碧泪漫漫,南国春来正薄寒;
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
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颜独自看;
珍贵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栏。
是的,这时的她受他以上宾之礼相待,是极为快乐的,可想起曾经的“柳花如梦”“向来烟月”,也不由为曾经身为姬妾、妓女的生涯而满腹心酸。她庆幸自己遇上了他,这个男人是真正地理解自己、尊重自己,他的雍容大度和宽宏气量,令她心折。
年龄的悬殊算什么呢?她很清楚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身份的微贱又算什么呢?他也很清楚自己的心灵需要什么。
翌年夏天,他不顾世俗舆论,在原配健在的情况下,以正妻之礼迎娶了她。婚后,他在杭州西湖湖畔为她筑壮观华丽的“绛云楼”,楼中藏书七十三柜,并于楼下设立床帐,双双栖居于此。
钱学士迎娶妓女,他们的惊世骇俗之举惹得世人议论纷纷,缙绅者流更是惊呼:“亵甚矣!”可对她来说,传统的束缚、流言蜚语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自己的幸福。寻寻觅觅多年,她终于告别了飘零的过去,找到独属于她的安稳静好。
隐隐河东柳,迎酬尽党人。
序题戊寅草,帐设绛云茵。
殉国艰于死,悬棺矢不臣。
皇皇多列士,侠骨让红唇。
-清·远鬼斋主人《访秋水阁吊柳如是》
她和他游山玩水、恩爱和谐的好日子只持续了三年,便被甲申之变的惊雷震破。1644年,当崇祯帝自缢,清军占领北京后,南京建成了弘光******,她支持他当了南明的礼部尚书。可短短一年后,清军攻破南都,中国顿成满族天下,他作为旧朝遗臣、一方名士,不得不面对命运进行重新选择。
是忠于旧主还是侍奉新朝?他有些举棋不定。而性情刚烈的她,眼见明朝灭亡的命运已无可改变,便提议两人同投西湖自尽,以死全节。
那个夜晚,他们驾一叶小舟,飘进了西湖深处,在朦胧的月光下,饮酒,道别,相约着来世再续情缘。她没有想到,就在她率先起身预备投湖的那一刻,他突然反悔了。“老夫体弱,不堪寒凉,不如我们改日再来吧?”他说。
夫君本志期安桨,贱妾宁辞学归舟。她对他的犹豫退缩感到失望,无奈地作出退让,提出隐居世外。他唯唯诺诺地答应了,却又阳奉阴违,剃发梳辫,加入了清廷。
作为清朝的官员,他要北上任职,气愤不已的她拒绝随行,独自留在南方。那段分离两地的时间,对她和他来说,都是不堪的回忆。他事与愿违,一来在清廷并未受到重用,二来心爱之人的指责和良心的不安也让他备受折磨,不到半年他便向朝廷托病辞官,意欲与她归隐。而她,在对他失望、国破君亡又无力改变的情况下,一度与其他男子有染,借此对命运的无奈做苍白的抗争。
他的儿子非常愤怒,去信告知他,并欲报官告她通奸。未想他回到家来不但没有责怪她,还怒斥其子说“士大夫尚不能全节,又何必追究女子能否守身呢”。
此后,他们在西湖畔一边过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一边与尚在抵抗清廷的郑成功等人联系,尽力资助、慰劳抗清义军。为此,他曾两次受到牵连而入狱,全赖她在病中设法贿赂营救。
反清复明的宏大梦想破灭,他们真正过起了寻常人家的生活。十余年后,公元1664年,八十三岁的他病殁,她受到钱氏家族的排斥,族人为争夺家产与她纠缠不休。这次,四十七岁的她真正丧失了生活下去的希望,也真正看破了红尘,决定以死殉夫。她吮血立下遗嘱,用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风风雨雨的一生。
她死后,遵其遗嘱,悬棺而葬于拂水山庄秋水阁中,以遂其死后也不践踩清朝土地之志。
敢爱敢恨、敢作敢为的奇女子柳如是,一生追求平等的爱与自由,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再三从人,也敢于以身犯险报效故国,她为自己书写了一个精彩利落的人生,让世人不由得拍案而呼:皇皇多列士,侠骨让红唇!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闲赏古书画卷中诸多红颜才女形象,常在感触万千中觉得心有憾焉,她们大多才貌兼具,即使人们不为其貌心生爱慕,也会为其才华叹赏不已。
然而,其中才貌双绝、温婉可人者,却要么柔弱得逆来顺受,注定了要遭受他人欺凌;要么只知一味自怨自怜,在冷暖人世耗尽了生命;其中高洁大义者,又往往命运多舛,一生承受老天捉弄、颠沛流离,或为他人或为理想付出了青春、生命,独独苦了自己。
幸而还有一个她,让人眼前一亮,不至于对爱情的圆满失却了希望。她和西汉着名才子司马相如的爱情佳话,成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至今仍在人世间流传不歇。
她的名字叫——卓文君。
卓文君的个人资料史书上记载得并不详细,只知她是西汉蜀郡临邛人,父亲是当地的大富商卓王孙,她本人则容貌美丽,精通诗文,也善于弹琴。可以想见,这样一位大家闺秀,登门求亲者自然是几乎要踏破了门槛,而她的婚姻也应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促就,同时以她日后敢爱敢恨的性格表现推论,她自己也是同意这门亲事、满怀憧憬地步上花轿的。
可惜,十七岁的她刚嫁了出去,仅仅半年就因为丈夫去世返回娘家了。
新寡居家的卓文君是否为新婚丈夫的死亡感到悲痛,史书没有提及,但想来这段短暂的婚姻对卓文君多多少少总会存在影响,即使她对他没有感情,也会为他的薄命感叹,为自己的不幸遭遇感怀吧。
所以,她丧夫后许多名流来向她求婚,她都一一拒绝了。这倒并不是因为她立志要做什么贞洁烈妇,而是她需要时间去适应生活的突然转变,也是因为那个能令她心动的人还没有出现。
直至遇到司马相如,听到他弹唱的那曲《凤求凰》,她才再一次重启心扉。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汉·司马相如《凤求凰》
历来才貌俱佳的女子,选择未来夫君时总是会有些挑剔的,能打动卓文君这样一个女子的芳心,令她一见倾心与他私奔,司马相如当然不是那种平凡的角色。
他是蜀郡成都人,自幼便喜好读书击剑,可谓文武双全。不仅如此,按史书的说法,他还长得很帅。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有些口吃,但这对于才貌俱佳的他来说,也是瑕不掩瑜了。
他曾担任汉景帝的骑兵侍卫,但因汉景帝不喜欢辞赋,善于写赋的他才华得不到施展,便称病免官,成为汉景帝弟弟梁孝王刘武的门客。在此期间,他与志趣相投的邹阳、枚乘等人一同居住,一起创作,写下了着名的《子虚赋》,从此声名鹊起。但是不久后,梁孝王因病去世,其门客各奔东西,他也就回到了故乡,过着“家贫无以自业”的生活。
不久,他应好友王吉之邀来到了临邛。王吉是临邛的县令,司马相如到来后,王吉将他安顿在县城的都亭里,并且每天都非常恭敬地去探望他。起初,司马相如还每天都接见王吉,过了一阵子,王吉来访,他便一律谢绝了。面对司马相如的谢绝,王吉依旧天天去,而且态度更加谦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