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不能把这句话仅仅放在口头上,要把它牢记于心,井时时处处做到这一点,这才是一个老板的英明之举。战国时,魏国的国君魏文侯打算发兵征讨中山国。有人向他推荐一位叫乐羊的人,认为他文武双全,一定能攻下中山。可是有人又认为乐羊的儿子乐舒如今正在中山国做大官,伯乐羊不肯下手。后来,魏文候了解到乐羊曾经拒绝了儿子奉中山国君之命发出的邀请,还劝儿子不要跟荒淫无道的中山国君跑,文侯于是决定重用乐羊,派他带兵去打中山国。乐羊带兵一直攻到中山国的都城,然后就按兵不动,只围不攻。几个月过去了,乐羊还是没有攻打,魏国的大臣们都议论纷纷,可是魏文侯不听他们的,并不断地派人去慰劳乐羊。一个月后,乐羊发动攻势,终于攻下了中山国的都城。魏文侯亲自为乐羊接风洗尘,宴会完了之后,魏文侯送给乐羊一只箱子,让他拿回家再打开。乐羊回家后打开箱子一看,原来里面全是自己攻打中山国时,大臣们诽谤自己的奏章。
如果魏文侯听信了别人的话,而沉不住气,中途对乐羊采取行动,那么自己托付的事无法完成,而且双方的关系也再无法维持下去了。信人之术,其精要就在于此。
五、不拘一格
创业之初,忠心苦干的左右手,对业立起步发家有很大的推助力,但发家之后,元者重臣们不一定都能跟得上新的形势。企业的发展壮大,原来那种单靠埋头苦干型人才的观念渐渐过时,需要补充众多青年才俊作为新鲜血液。
如果老板要扩大事业,就必须向外招揽新的人才,这一方面可以弥补老臣们胸襟见识上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专门人才,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因此,一个老板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就需要任用不同的人才。
李嘉诚深明此理,虽然一直看重那些初期的创业伙伴,但并不一味倚赖元老重臣。
不可否认,元老重臣们劳苦功高,且经验十分丰富,但他们必然会拙于开拓,缺乏闯劲,作风易流于保守。有鉴于此,在事业小有成就之后,李嘉诚便决定起用新人。
在长实管理层的后起之秀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霍建宁。他的引人注目,并非因为他经常抛头露面。实际上,他从事的是幕后工作。此人擅长理财,负责长江全系的财务策划,他处事较为低调,认为自己不是个冲锋陷阵的干将,而是个专业管理人士。
霍建宁毕业于香港名校香港大学,随后赴美深造。1979年学成回港,被李嘉诚招至旗下,出任长实会计主任。他利用业余时间进修,考取了英联邦澳洲的特许会计师资格证(凭此证可去任何英联邦国家与地区做开业会计师)。
李嘉诚很赏识他的才学,1985年委任他为长实董事,两年后又提升他为董事副总经理。
此时,霍建宁才35岁,如此年轻就担任香港最大集团的要职,实属罕见。
霍建宁不仅是长实系四家公司的董事,另外,他还是与长实有密切关系的公司如熊谷组(长实地产的重要建筑承包商)、广生行(李嘉诚亲自扶植的商行)、爱美高(长实持有其股份)的董事。
传媒称霍建宁是一个浑身充满赚钱细胞的人。长实全系的重大投资安排、股票发行、银行贷款、债券兑换等,都是由霍建宁亲自策划或参与决策的。
这些项目,动辄涉及数十亿资金,亏与盈都取决于最终决策。从李嘉诚对他如此器重和信任来看,可知盈大亏少。
霍建宁本人的收入也很可观,他的年薪和董事袍金,再算上非经常性收入如优惠股票等,年收入可能在1000万港元以上。
人们常认为霍氏的点子物有所值,他是香港食脑族(靠智慧吃饭)中的大富翁。
霍建宁不仅是长江的智囊,而且还为李嘉诚充当太傅的角色,肩负着培育李氏二子李泽楷、李泽矩的职责。
从这里看来,李嘉诚十分重视对专业管理人才的任用,将之视为事业拓展的基石。不但能够不拘一格委以大任,而且给予其相应的收益,以增强其归属感。
上海人盛颂声、潮州人周千和就是李嘉诚在创业之初最希望的那种忠实苦干的人才,他们从20世纪50年代初就跟随李嘉诚。盛颂声负责生产,周千和主理财务,他们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辅助李嘉诚创业,真可谓长江公司劳苦功高的元勋。
周千和回忆道,那时,大家的薪酬都不高,才百来港纸(港元)上下,条件之艰苦,不是现在的青年仔所可想像的。李先生跟我们一样埋头搏命做,大家都没什么话认为的。
有人会讲,李先生是老板,他是为自己苦做——抵(值得),打工的就不抵。话不可这么讲,李先生宁可自己少得利,也要照顾大家的利益,把我们当自家人。
李嘉诚自己则认为,长江工业能扩展到今天的规模,是要归功于员工同仁的鼎力支持。
盛颂声、周千和都是忠心耿耿、埋头苦干,并且能够同甘共苦的人。因此,李嘉诚将他俩倚为左膀右臂。
创业阶段是艰苦的,如果没有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共识,一般人很容易见异思迁。
多年的患难与共,使李嘉诚与盛、周二人不仅建立了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而且对他们的人品与能力也极为信赖。1980年,李嘉诚提拔盛颂声为董事副总经理;1985年,他又委任周千和为董事副总经理。
有人认为,这是很重旧情的李嘉诚,给两位老臣子的精神安慰。
其实不然,李嘉诚在给他们委以重职的同时又委以重任。盛颂声主要负责长实公司的地产业务;周千和主理长实的股票买卖。这两项业务可谓长实集团的重中之重。
事业有成之后,李嘉诚又尽量宽厚待人,使和他合作过的个人或集团,全嫌得盘满钵满。这便奠定了长江实业今后做更大发展的基础。
兢兢业业是一家公司兴旺的基础,而与合作者利益共享,更是李嘉诚一贯的准则。
李嘉诚很念旧情,对曾有功于长江者,都以恩相报。
他留人先留心,因此才有了后来的人才济济、高人满堂的大好局面。
李嘉诚认为,只有博大的胸襟,自己才不会那么骄傲,不会认为自己样样出众,承认其他人的长处,得到其他人的帮助,这便是古人所认为的‘有容乃大’的道理。
假如今日没有那么多的人替我办事,就算我有三头六臂,也没有办法应付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成就事业最关键的是要有人能够帮助你,乐意跟你工作,这就是我的哲学。
从以上分析,李嘉诚用人留人的方法,概括起来,无非有这样几条:其一是以身作则,其二是利益共享,其三是以情感人,其四是知人善任。这几条,看起来简单,但真正用起来,非有博大的胸怀不可。对员工若是抱着过去的地主使唤长工的心理,不可能招揽到一群同心同德的追随者。
六、外为里用
一个人的智力总是有限的,如果能够借用外脑,扩大自己的智慧圈,就可以取得决定性的胜局。李嘉诚自幼就曾听父亲讲过战国时代孟尝君的故事,孟尝君成就大事,得客卿相助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他虚心坦诚,心胸宽广,不但善用身边的人,而且极会利用外脑的智慧。李嘉诚能有后来的辉煌,客卿之功也不能不提。
李嘉诚曾郑重地对记者认为,你们不要老提我,我算什么超人,是大家同心协力的结果。我身边有300员虎将,其中100人是外国人,200人是年富力强的香港人。
300员虎将,除李嘉诚的左膀右臂外,便是总部与分公司的负责人,以及在长江系挂职或未挂职的客卿。
客卿之中,就数大牌律师李业广与当红经纪杜辉廉两人的影响最大。
其中,李业广是胡关李罗律师行合伙人之二。李业广还持有英联邦的会计师执照,属于两栖专业人士,在业界有着很高的声誉。
人们都认为李业广是李嘉诚的御用律师。李嘉诚认为,不好这么讲,李业广先生可是行内的顶尖人物,我可没有这个本事独包下他。
事实上,在当时来认为,确实是这么一回事。因为当时的李业广身兼香港20多家上市公司董事,而这些公司的市值总和已超过了全港上市公司总额的1/4。
另外,李业广还是许多商界富豪的高参。
其实,李业广并不是那种见钱眼开、谁给的钱多就帮谁的人。虽然一般的大亨很难请得动他,但只要是他敬重的人,没钱他也会鼎力相助。
李嘉诚正是李业广所敬重的人物。因此,长江上市之初,李业广便是首届董事会董事;长江扩张之后,李业广又是长江全系所有上市公司的董事。仅此一点,足见两李的关系非同寻常。
李嘉诚自然是一位彻底的务实派,他邀李业广进董事局,绝对不是拉虎皮做大旗,虚张声势。
在香港这片商业领地上,拉名人做企业董事的人比比皆是,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李嘉诚认为这样做没有多大必要,他本人更是不会那样做的。况且,他自己的名气比对方更大。
李嘉诚之所以重用李业广,是因为敬重李业广的博识韬略。长实的不少扩张计划,就是两李合谋的杰作。
李业广做事一贯甘处幕后,保持低调。直到1991年,李业广出任香港证券联合交易所董事局主席后,才突然一鸣惊人。因为香港证交所董事局主席的位子可不是人人都能坐的,在他之前任联所主席的个个都是名满商界、首屈一指的风云人物。
香港报章,在介绍联交所新任主席李业广的资格履历时,称他是胡关李罗律师行合伙人,长实集团多家上市公司董事……长江在李业广及公众心目中的分量,可见一斑。
由此可见,李嘉诚并不偏向于用什么人,而是从实际需要出发,用最适合自己事业发展的人才。
李嘉诚能够打破用人的国际界限,是难能可贵的,但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在任用洋人的过程中心理非常健康,目的非常明确。如果重用洋人只是为了炫耀自己过去是奴隶,今天做主人,那认为明用人者还没有脱离二等公民的心态,这样做对事业没有任何好处,只有像李嘉诚那样,一切从事业发展需要出发,心理才是健康的,才有利于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实践出人才
——用人艺术
有一句关于用人艺术的话认为得很精辟,指挥千人不如指挥百人,指挥百人不如指挥十人,指挥十人不如指挥一人。指挥一人,就是抓某一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当然,对集团的重大决策,自然还得主帅亲自出马。
指挥一人是用人的上乘法则,但实施起来也有一定难度。其一是要有充分合用的人才;其二是要对人才的能力、人品充分了解;其三是自己要对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了解,能准确判断目前情况是否正常,以便及时调控。要达成这三条,非得长时间下功夫不可。
李嘉诚任用俊才,把自己从事无巨细一把抓的初级阶段给释放了出来,得以将主要精力放到了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上。
长江的地产发展有了周年茂,财务策划又有了霍建宁,楼宇销售方面则有一名女将洪小莲。此前这些工作全部都是由李嘉诚一手包办的,每件事都要亲力亲为。而现在,李嘉诚实现了角色换位,由管事型老板变成了管人型老板。
可以这样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初,李嘉诚每投资一家公司,就要将其控制并做它的主席。从80年代末起,他已没有多少大规模的收购计划了,而较偏重于股票投资。他的集团实在太庞大了,他的精力智力都不足以同时管理多家大型公司。他只有通过债券、股票投资,利用富有进取心的商家为他赚钱生利。这样,虽不如自己投资自己经营获利大,但却比较省事。
从重用周年茂上,可以看出李嘉诚的确很念旧,以至爱屋及乌。不过,更重要的一点是,他看重的是能力而不是背景,以重贤任能为原则。
假设周年茂只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那李嘉诚决不会如此重用于他。他要报答周千和,办法实在多得很,可以送给他一笔钱,让他去干别的事情,任其去发展,断然不会拿自己的事业开玩笑。
霍建宁、周年茂,加上女将洪小莲,被舆论界并称为长实系三驾新型马车。
洪小莲的年龄也不算大,她全面负责楼宇销售时,还不到40岁。
在长实上市之初,洪小莲就作为李嘉诚的秘书随其左右,后来又出任长实董事。
洪小莲是长实出名的靓女,不仅人长得漂亮,风度好,而且待人热情,做事泼辣果敢。在地产界,在中环各公司,只要提起洪小莲,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被业界称为洪姑娘。
长江总部虽不到200人,却是个超级商业帝国。每年为长江系工作与服务的人,数以万计。资产市值在高峰期达2000多亿港元,业务往来跨越大半个地球。日常的大小事务,千头万绪,往往都要到洪小莲这里汇总。
洪小莲的工作作风颇似李嘉诚,不但勤奋过人还是个彻底的务实派。就连面试一名信差,会议所需的饮料,境外客户下榻的酒店房间等琐事,她都要亲自过问。
要处理日益庞杂的事务,没有旺盛的体力精力智力,没有日理万机的工作效率,是不可想像的。
跟洪小莲交往过的记者认为,洪姑娘是个‘叻女’(有本事的姑娘),是完全‘话得事’(认为话算数,能拍板)的人。
80年代中期,长实的管理层基本上实现了新老交替,各部门负责人,大都是30~4O岁的少壮派。
李嘉诚不拘一格,敢于重用年轻人,使长实富于活力,而他让三个年轻人组成自己带来的三驾马车,更是达到了用人之道的高级境界。
汉高祖刘邦曾经这样总结他从一介平民成为大汉王朝开国皇帝的原因,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子房;筹集钱粮,保证大军的物质供应,我不如萧何;指挥军队,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英杰,但是我能用他们,这就是我为什么能够夺取天下。
李嘉诚的用人之道,与刘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就是他为什么能够成开创自己前无古人的商业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