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文化渗透在员工的全部行为之中。员工文化体现在观念、知识、技能、形象四个方面。在观念上树立爱商、爱店、爱客的思想;在知识方面不仅要掌握商品知识、商业知识,而且还应掌握心理学知识和美学知识;在技能方面,掌握商品展示、包装、拆装、指导顾客使用,能熟练操作;在形象方面,仪表端庄,举止文明。我们许多商业人员练就了过硬的本领,一刀准,一抓准,以极快的速度做出的刀削面、手神面,令观者赞叹不止,他们的熟练技能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艺术。可是有的员工却不然,商业知识贫乏,问一一不知,问二二不晓,他们的行为当然不能使人产生好感。
群体文化是一种集合性文化,指企业内部门班组的形象。任何一个部门都是一个群体,都是企业的窗口,公众看到的是一个部门的行为,想到的则是整个企业的形象如何。
打开自家的宝藏
大珠慧海初参马祖。马祖问他:“从何处来?”慧海答:“从越州大云寺来。”“来到这里有什么事吗?”“来求佛法。”“我这里什么也没有,求什么佛法?自家宝藏不顾而向外寻求,能找到吗?”“请问什么是慧海自家宝藏?”“让你向我询问的那个意识就是你的自家宝藏。一切俱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外求?”当下,慧海即自识本心,不由知觉。开悟后他经常对朋友说:“打开你的自家宝藏,自在运用。”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家的宝藏,这是我们天生具备的“真如”。因为这点真如,我们人人本来都可以摆脱人生的忧怨烦恼,但现实是我们常常陷人痛苦之中。这是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没有打开自家宝藏,使那颗原本干净的真如为种种无聊的念头所蒙蔽,不知不觉地放弃了做一个快乐者的权利。
有没有解救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除却污染,迷途知返,摆脱物累,重识本心。用六祖慧能的话来说,即“人性本净,为妄念故,盖覆真如,离妄念,本性净”。生活之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人生的喜怒哀乐、恩怨情仇都是每个人自因的。一个人只要改变对生活的世俗陋见,便可获得成功的经商做事之道。
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竞;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人心本党,我就是我的上帝,天堂在我心里,快乐在我心中。
做事要能打开自家的宝藏,要相信自己能成功。
“我最需要的,”爱迪生说,“是一种能够使我尽我所能的人。尽我所能,那是我的问题;不是拿破仑或林肯的所能,是尽我的所能。我能够在我的生命中贡献出最好的,抑或最坏的,能够利用我的能力百分之十,百分之十五,百分之二十五,抑或百分之九十,这对于世界,对于自己,都可以生出很多的差异来。”
有的人在一帆风顺的条件下,慷慨陈词,信心百倍,可是一遇到逆境便萎靡不振,如霜打秋荷一般。须知:战胜自卑和怯懦,是对事业的最好祝福。在逆境中,不但需要手提智慧剑,身披忍辱甲;也需要有自信,更需要励精图治。
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永远是那些信任自己见解的人,敢于想人之所不敢想的人,为人之所不敢为的人;永远是那些不怕孤独的人,勇敢而有创造力的人。至于那些沉迷于卑微信念的人,不敢抬头要求优越的人,自然是老死窗下,饮恨殁世。普通的人之所以平凡,是因为他们没有发觉到自己沉睡着的“神圣潜能”,不能把潜能唤起,从而失去了人人是英雄豪杰的自信力,而安然于普通平凡之中。
英雄豪杰之士就与普通的人不同,他们有超人的志向,远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标,勇敢的意志,坚定的信心。他们昂首阔步,永远向前,永远向上,不屈不挠地坚持着、发展着自己的生命力,从而创造出伟大的、无限的奇迹来。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
在这段文字里,一个“淡泊”,一个“宁静”对于经商很要紧。现在许多人一提到“淡泊”,就误以为是冷淡,是无为,其实,淡泊主要是指对于物质生活应俭朴平淡,而不必过于奢华浓烈,因为人的精神品性只有在平淡朴素之中才能体现出来。
冷淡是精神空虚,缺乏经商的激情,淡泊不仅不冷淡,而且对生活充满热情,充满追求,只是这种追求不是单纯地追求物质,而注重的是精神享受,所以在功利者眼里,淡泊就有点无为了。这是一种误解。
至于“菲宁静无以致远”,道理说得也深刻。人生的志向有远有近,人生的境界有高有低。经商最大的毛病就是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终日在尺寸天地里翻筋斗,难以有大的作为。人之所以会目光短浅,最大的原因就是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不能够安于宁静,忍受寂寞,自然就成不了什么大事。
追求宁静,是现代人的普遍追求和愿望,也是一种理想化的人生态度。生活节奏太快,负担太重、太累、要休养生息,就得有张有弛,有动有静。但现在科技越发达、都市越繁华、污染越严重,宁静就越发珍贵了。
事实上,繁华的都市中很难找到一片宁静的乐园了,“闹”中取“静”就是一种”硬”功夫。陈毅元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时,公务繁忙、但他很会“闹中取静”,用吟诗作赋、琴棋书画来培养和锻炼他的“静”功。在他大量的诗词之中有一首小诗《一闲》,诗中写道:“志士嗟日忙”,道出了诗人独异其趣的人生格调!
著名哲学家、史学家冯友兰生前手书李翱一古诗,颇具淡泊高远之意。云:“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也无迎。有时直上孤峰顶,望月披云笑一声。”古今知识分子追求宁静、安静之外读书做学问,并非退隐。“两耳不闻窗外事”只能是相对而言,中国知识分子从来都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北宋哲学家邵雍在《何处是仙气》一诗中写下“静处乾坤大”的诗句,说的是只要心境宁静,就会感到世界旷达广大,心境宁静思虑才能在高远的时空中翱翔,人们才能以深邃的眼界和宏大的气魄来看待世事人生。
宁静的心境,可以使人的思虑全面、深刻、敏锐、细腻,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个人心智的潜能。一个人,只有在宁静的时候,才能安排好自我之心,安排好自我人生,安排好自我境界,安排好自我天地。
人贵在了解自己
森林中,动物在举办一年一度的比“大”比赛。老牛走上台,动物们高呼:“大。”大象登场表演,动物也欢呼:“真大。”这时,台下角落里的一只青蛙气坏了,难道我不大吗?它一下子跳上一块巨石,拼命鼓起肚皮,同时神采飞扬地高声问道;“我大吗?”
“不大。”台下传来的是一片嘲讽的笑声。
青蛙不服气,继续鼓着肚皮。随着“膨”的一声,肚皮鼓破了。可怜的青蛙,到死也还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
有一位登山队员,一次他有幸参加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到了7800米的高度,他体力支持不住,停了下来。当他讲起这段经历时,朋友们都替他惋惜,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下呢?再往上攀一点高度,再咬紧一下牙关,爬到顶峰呢?“不,我最清楚,7800米的海拔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也不为此感到遗憾。”他说。
青蛙不了解自己,受到了命运的惩罚;登山队员了解自己,所以他安然无恙。了解自己,这是一种明智,是一种美好的境界。
现代人都有一种通病,那就是不了解自己。我们往往在还没有衡量清楚自己的能力、兴趣、经验之前,便一头栽进一个过高的目标——这个目标是比较得来的,而不是了解自己之后订出来的,所以每天要受尽辛苦和疲惫的折磨。
人如果在生活中总是与别人比较,总是希望获得他人的掌声和赞美,博取别人的羡慕,那么,他就慢慢地迷失自己,否定自己。一个人成天乞讨获得别人的掌声,他的生活必然是空虚的。久而久之,他的生活就变成了负担和苦闷,而不是充实和享受。所以,人贵在了解自己,根据自己的能力去经商做事。那才有真正的喜悦。人彼此都不相同,有的人聪明,有的人平庸;有的人强壮,有的人赢弱;每个人的性格、能力、经验也各不相同。我们只有依照自己的潜能去发展,那才有真正的快乐。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述。”苏东坡在《题西林壁》一诗中也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自己看不清自己的主要原因,就和身在庐山反而看不清庐山真面目是一个道理。要使自己对自我有自知之明,还得让自己跳出自我的小圈子,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来分析和评价自己。鲁迅先生曾说过:“我有时解剖别人,但常常更严格地解剖自己。”这样才能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
我们对自己的了解越明确,所表现的行为将越适合本身的情况,我们的表现也会越自然,越能给予旁人一个正确的印象。同时旁人根据那些印象来与我们交往时,将不致引起什么困难。就我们自己来说,对本身有一个明确了解之时,也等于有了一个经商的准绳;尽管在不同的情况之下,我们还能表现颇为一致的姿态与行为模式,别人也知道该怎样和我们来维持适当的关系。
务虚名者招实祸
春秋时期,齐国有公孙无忌、田开疆、古治子三名勇士,皆万人难敌,立下许多功劳。但这三个勇士自恃功劳过人,非常傲慢狂妄,别说一般大臣,就是国君也敢顶撞。
当时晏婴在齐国为相,对这三位很是担心。因为他们勇武过人,但又没什么头脑,对国君也不够忠诚,万一受人利用教唆,则必成大患。晏婴便与齐景公商议,要设计除掉这三人。一日鲁昭公来访,齐景公设宴招待,晏婴献上一盘新摘的鲜美的大桃子。宴毕,还剩下两只桃子,齐景公决定将两只桃子赏给臣子,谁功劳大就给谁。当然,这就是晏婴的计谋。若论功劳,自然是三勇士最大,但桃子只有两个,怎么办?三人各摆功劳,互不相让,都要争这份荣誉,其中两人先动起手来,一人失手杀死另一人后,自觉对不住朋友,自杀而亡,剩下的一位见闹成这个样子,三人为了两只桃子而死去两个,不愿独活,也当场自杀。
这样,齐景公就去掉了心头大患。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这个故事,同时也是一个贪虚名而得实祸的典型例证。如果他们相互谦让,不贪图身外的虚名,那么他们就不会丢掉性命,也不会成为千古笑柄。
虚荣是建筑在沙洲上的大厦;务虚名者,招实祸;好虚名者,必多怨;虚荣是骄矜的食物,轻蔑则是它的饮料;虚荣成侈糜,浮华生贪婪。
有这样一个寓言,值得我们深思:
在一个森林的草坪上,几只小鹿争论着彼此什么地方最足以炫耀;一只公鹿刻意地甩甩头,骄傲地说:“美丽的鹿角最神气,最帅气。”
小鹿的头上除了些微的鹿茸外,什么也没有,都不免自惭形秽,羡慕不已。
“难道我们一点优点也没有吗?”有只小鹿不服气地说。
“不错!”公鹿立刻顶回去,“尤其,你们的四肢又细又瘦,难看死了。”
这时,突然出现了狮子,大家惊骇之余,四下拼命窜逃,摆脱了狮子的追逐之后,大家回头一看,却见公鹿狼狈不堪地在树丛中挣扎:“救命啊!我的鹿角被树枝卡住了—”就在进退不得之际,非常不幸,狮子也追到了……
小鹿细瘦的四肢,虽然不起眼,足为逃生的工具;公鹿美丽的鹿角,虽然最醒目,却是丧生的累赘。这则寓言清楚地启示:人不可贪虚名而招实祸。
八苦之一:“求不得”
“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只有降伏心中的魔鬼,才能除去欲苦。降魔力,须炼一把降魔之剑,此剑乃自律、自省、自尊、自强。有忠贞的为民之心,有赤诚的报国之志。坦荡无私,才不为“求不得”所苦、所累。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真理”。苦谛自然是讲“苦”的,是说人生一切皆苦,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亲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求不得。佛说的这八苦,并非人人都有。生、老、病、死,凡是人者皆无可避免,只是这“求不得”之苦,并非人人都必须要承受,因为它是可以凭主观意志免除的。那些坦荡无私、知足常乐的人不为“求不得”所苦、所累,而另外的一些人,贪欲无止,终日在这“求不得”上苦苦折磨自己。或费尽心机,或使尽伎俩,或机关算尽,或明争暗斗,最终是银挡人狱,“反害了卿卿性命。”
“求不得”即满足不了的欲望。不得,一是不该得到的东西,例如不义之财、豪华奢侈、无度享乐、虚名的炫耀,等等;二是根本得不到的东西,例如以贪污公款求享乐,最后被法律制裁,连自由都失去了,你还享乐什么?三是应当得到而还未得到的东西,这种“不得”与前两者有本质区别,对待这种“不得”,需要调整心理。首先要淡化所不得,以减少心理压力;其次需要有耐心,应当属于你的东西,例如幸福、快乐、富裕、友情,只要取之有道,终究会属于你的。本文主要评说前两个“求不得”。
“求不得”之因在于“欲壑难填”。有人分金恨不得玉,封侯恨不授公,授公恨不称帝,称帝恨不长生,这样的人生没有心满意足之时,只有不得之苦。
秦始皇求统一,顺应天时民心,求得了。一统天下之后,可谓是天即联,联即天,食有一掷千金之宴,穿有绫罗纹锦之装,居有雕栏玉砌之宫。秦始皇虽有天下第一富足,可是又想长生不老,仍然被“求不得”所苦所累。为求长生不老,他竟听信妖言,为觅灵芝仙草而命丧黄泉。
今人胡长清(原江西省副省长)、孟庆平(原湖北省副省长),可谓身居高位,出入有高级轿车,住超豪华宾馆,随从前呼后拥,享尽现代物质文明,应当说他们很是舒心了,可是,他们难止贪欲,亦被“求不得”所苦,竟贪赃受贿,沉湎女色,走向堕落。胡长清90次收受贿赂544万元,多次行贿他人8万元,还有161万元财产来源不明。孟庆平锒铛入狱,胡长清被判死刑,均下场可悲。
奢靡之得是不该得。在传统文化中,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黜奢崇俭”的消费观。老子认为“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还把俭列为人生三宝之一。孟子指出“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左传》中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司马光写下了《训俭示康》,告诫其子要“以俭素为美”,不要“以奢靡为荣”。这些都是较有代表性的“崇俭”思想的论述。
吃、穿、住、行、用,够用即可,过度就是“求不得”。中国是地大物博,但是被十几亿人一平均,人均资源少得可怜。没有任何人有任何理由去挥霍国家有限的资源,挥霍浪费等于把别人应当得到的那一份剥夺了,等于把子孙后代应当得到的那一份剥夺了。牛奶是喝的,凭什么用来洗澡,夺孩儿口中粮?山珍奇兽是用来维系生态平衡的,凭什么要成为一些人的口中餐?树木是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预防灾害的,凭什么滥伐滥砍,从中牟取暴利?金钱是用于扩大再生产以回报社会的,凭什么用它来开黄金宴?挥霍浪费者就是在求不该得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