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也是创造出来的
因粮于敌。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乱而取之。
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
胜敌而益强。
取用于国,因粮于敌。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孙子
多算胜少算
孙子曰: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
况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始计篇》
凡是还没有出兵交战就在庙算上已经先获胜,是由于得到的“算”较多;没有出兵交战就在庙算上已经先失败,是由于得到的“算”较少。得到“算”多的一方胜过得到“算”少的一方,更何况是那没有得到“算”的呢。
给老板的启示:战略决定成败。
汉高祖元年(前206年),秦朝被各地起义军推翻后,项羽由于最有实力,兵力达四十万,遂自立为西楚霸王,并撕毁与刘邦谁先人关谁为王的约定,封刘邦为汉王,管辖巴、蜀和汉中,却将关中地区一分为三,封给秦朝的三个降将,用以防止刘邦东进。当时,项羽分封了十八个诸侯国。连他自己在内,当时的中国被分成了十九个小国。
项羽和刘邦及其领导的军队在推翻暴秦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二人也都是胸有大志的,都希望天下听命于自己。项羽做了天下的霸主,自然意气风发。刘邦也自然对封自己为汉王心有不甘,只是鉴于实力不及项羽,无奈地暂时听命于项羽罢了。
但是,刘邦并没有消极地听从命运的安排。刘邦在进入汉中的路上,拜被萧何追回并极力推荐的用以争取天下的人才韩信为大将军。拜将之后,刘邦就向韩信问取天下的计策:“丞相多次在我面前提到将军您,将军有什么高明的计策教导我?”韩信敬谢不敢,并反问刘邦:“大王您要东向争权于天下,对手难道不是项羽吗?”刘邦说:“正是他。”韩信又问:“大王您自己考虑一下,您在勇敢、强悍、仁慈、实力等方面,比得上项王吗?”刘邦沉默思考了好久说:“我那一方面也不如他。”韩信听后,又一次拜贺说:“就是我韩信也认为大王不如他。然而我曾经在项王手下做过事,我就说说项王的为人情况吧。项王发怒大喊,千人皆伏,那是勇猛到了极点,却不能任用贤能的部将,这只不过是匹夫之勇。他对人恭敬慈爱,说话体贴,他人若生病,他就痛哭流涕,亲自端药喂饭,至于有人立功而应当封爵,而官印在他手里都严重磨损了,他还强忍不封,不肯将印授予人,这是所谓的妇人之仁。现在项王虽然称霸天下、臣服了诸侯,却不在关中建立都城,而建都于彭城(今江苏徐州)。项王背弃了与楚义帝的誓约,而将自己亲信的人封王,因此诸侯们对此都深感不公正。各路诸侯见项王放逐义帝并将他安置在江南,各路诸侯也纷纷效仿,驱逐他们原来的君主而自立为王。项王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残败灭绝的,天下百姓对此多有抱怨,因此,百姓也就不亲服他,只不过都害怕他的威猛和实力罢了。项羽在名义上虽称霸天下,实际上却失去了天下的人心。所以说项王的强盛容易变得脆弱。现在大王您确实能反其道而实行如下的措施:任用天下的勇武之士,用攻下的城邑分封给功臣,况且关中的那三个封王本是秦朝的降将,他们带领关中子弟多年了,死在他们手里的子弟是不可胜数,他们又欺骗部下从而投降了诸侯军,在新安那个地方,项王不信任秦人,遂坑杀了二十多万投降的秦朝子弟,惟独章邯、司马欣、董翳他们三个人保住了性命,秦朝的父老对这三人怨恨到了极点,可以说是恨入骨髓。项王强大以威势封了这三人为关中的王,关中的秦人是没有喜爱他们的。大王您进人武关后,秋毫不犯,废除秦朝的严苛法令,并与秦人约定法律。虽只有那简单的三章,但关中的秦人没有不希望大王您来关中为王的。您入关之前,义帝与您及诸侯誓约:谁先入关谁就为关中的王。大王您第一个人关,您应当被封为关中的王,这一点,关中的民众是都知道的。后来的结果却是,大王您失职不能王关中,而去汉中为王,关中的秦民对此没有不痛心疾首的。现在大王您举起义旗挥师东下,关中地区仅仅发布一个檄文就轻易地解决下来。”刘邦听后,十分高兴,自认为得到韩信太晚了,并且马上听从韩信的计划,部署各个将领向东进发,击灭项羽的军队、拉开了持续五年之久的楚汉战争,最终夺取天下,建立了汉朝。
韩信与刘邦的一席话,周密地分析了刘邦和项羽各自的优劣长短,以及天下形势,计算他们的得失胜负,作出了东进的战略决策,可谓是一个卓越的庙算,体现了多算胜少算的预先筹谋。
孙子曰:
因粮于敌。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作战篇》
善于用兵的人,徭役不要多次征发,粮食也不要多次输送,先从国内征粮,后从敌方那里得到粮食补充,所以军需用粮就可以满足。俗话常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古代交通基本依靠人力畜力的情况下,运输量是有限的,自己运粮本身的消耗也是巨大的。因此,孙子在后文中又说:
聪明的将领一定设法夺取敌人的粮食,吃掉敌方粮食一钟,相当于自己的二十钟;豆秸、草料一石,相当于自己的二十石。
因粮于敌,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军粮,减轻了国内的压力,而且重要的是,夺取了敌方的粮食,能给敌方造成巨大的经济、军事压力,为夺取胜利创造有利条件。
在古代社会中,军队的行军速度在数千年间几乎没有变化。早在春秋甚至春秋以前,行军速度即已确定,即每日正常行军三十里,然后安营扎寨休息,这叫一舍。长距离的征战,往往费时费力。例如,魏明帝派遣司马懿出兵征辽西,当时从洛阳出兵到辽西,不足三千里。明帝问出兵往还需要多少时间,司马懿回答说:“从洛阳出发到辽西需一百天,在辽西打仗一百天,回来需一百天,还需拿出六十天休整军队,这样一年的时间就足够了。”日行三十里的行军进度,到清代还仍被兵家奉为法宝。
在如此的速度下的行军,军需物资的供应就是个大问题。宋代的著名的科学家沈括曾经在《梦溪笔谈》卷十一中有过如下的计算:
每个民夫可以背负六斗米,士兵自己可以携带五天的口粮,一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一次可以维持十八天(六斗米,每人每天吃二升,二人吃十八天)。如果计算回程的话,只能前进九天的行程。两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的话,一次可以维持二十六天(一石二斗米,三个人每天吃六升,八天后,其中一个民夫所背的米已经吃完,给他六天的口粮让他先返回。以后的十八天,二人每天吃四升米)。如果要计算回程的话,只能前进十三天的路程。三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一次可以维持三十一天。如果要计算回程的话,只可以前进十六天的路程。三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已经到了极限了。如果要出动十万军队,辎重占去三分之一的兵力,能够上阵打仗的士兵只有七万,就要用三十万民夫运粮,再要扩大规模就很困难了。每人背六斗米的数量也是根据民夫的总数推算出来的。因为其中的队长自己不能背,负责打水、砍柴的人只能背一半,他们所减少的要分摊在众人头上。另外还会有死亡及生病的人,他们所背的也要由众人分担,实际上每人背的不止六斗。所以军队中不容许有吃闲饭的,一个吃闲饭的人要二三个人供应他还不够用。如果用牲畜运粮,骆驼可以驮三石,马或骡可以驮一石五斗,驴子可以驮一石。与人工相比,牲畜虽然驮得多,花费也少,但如果不能及时放牧或喂养,牲口就会瘦弱而死。一头牲口死了,只能连它驮的粮食也一同抛弃。所以与人工相比,各有得失。沈括的这个计算太理论化了,我们还是看一个历史上的实际的记录更能说明问题。
秦始皇时,发兵守卫北河(今内蒙古乌加河一带),从今山东省的福山、龙口、胶南等沿海地区向北河输送军粮,大致是运送三十钟粮食而能送到一石。钟是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一钟为六石四斗,即六十四斗,三十钟即为一百九十二石粮食,仅有一石被送到。这与孙子所说的吃敌一石相当于自己的二十石比,几乎有十倍的差距,千里馈粮的代价不能不说相当大。
南北朝时期,南陈与北周展开了一场对湘州〔今湖南长沙)的争夺战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年),陈朝将领侯填、侯安都等率领大军包围了湘州,并阻断了去湘州运送粮食的道路。周派贺若敦率领步兵、骑兵六千人,渡过湘江救援湘州。侯填等人见援军孤军深入,就计划消灭它。但是,贺若敦每次布设奇兵,每战一定击败前来想消灭自己的侯填部队,一路上乘胜前进,遂到达了湘州附近。因此贺若敦孳生了轻敌之心,也就不再将侯填看在眼里。不久,大雨不止,秋水泛滥,江路中断,粮路再次被阻,周军中人心畏惧不安。贺若敦于是派兵到处抢夺粮食物资,用以补充军用。贺若敦又恐怕侯慎知道他已经缺粮,遂在军营中筑起许多土堆,外面覆盖上粮米,召集来各营的士兵,每人都拿着布袋,有主管人员分派,好似真的分粮一样。同时,贺又召来附近的村民,假装询问情况,并使军营外的敌军能远远地看见,随后把村民送出去。
侯慎等人听到这一情况后,便相信了贺若敦的粮食确实充足,遂占据险要地方,想与贺若敦作旷日持久战。贺若敦也增修营垒,建造房舍,显示他要作长期固守的样子。这样一来,从湘州到罗州之间的农民,因为害怕打仗都无心思种田,从而使当地的农业生产遭到废弃。
起初,当地人经常驾着小船,装载粮食及成笼的鸡鸭送给侯慎军队做军饷。贺若敦对此极为优虑,遂派士兵伪装成当地人,在船中埋伏武装的士兵,驶向侯填驻地。侯填的士兵看见有船驶来,以为又是馈送饷粮的当地船只,遂逆水而上争着来接取东西,埋伏在船中的武士就乘机将他们全部擒获过来。这样多次袭击之后,即使有真正馈送粮饷的,侯填也害怕又是贺若敦的人在设诈用谋,就派人攻击,再也不敢接受了,也没有人敢送粮了。就这样,双方相持了一年多,侯填等人始终不能取胜贺若敦。
贺若敦在卫守湘州之战中,军中乏粮之际,他采取了“因粮于敌”的策略,派兵到处抢掠粮食,稳定了军心。又迷惑敌人,使对方误认为他粮食真的充足,不敢对他发起强攻,争取了固守的时间。同时,他又打击对方的粮食补充线路,使对方再也不敢接受当地人的馈送。
相反相成
孙子曰:
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火攻篇》
用火来辅助进攻,效果显著;用水来辅助进攻,威势强大。
“水攻”和“火攻”又是相反相成的辅助进攻手段,它启迪我们在老板中要灵活运用相反的方式和策略,达到“水攻”能取胜,“火攻”亦能取胜,“正”能取胜,“反”亦能取胜的结果。
给老板的启示:策略决定成败。
美国对进口的货物限制得十分严格,其中措施之一是,凡进口高级手套,须交纳重税。
面对这一严厉措施,进口商想出了一条妙计:进口商将从国外购买的1万双高级皮毛手套按左、右手分别包装,先把1万只左手套海运回国。海关要收以重税,进口商据理力争,说这1万只手套不能做为“手套”来使用,而是“它用”的,因此收重税不合理。海关人员理屈词穷,只好收了一般货物的进口税。
但是,海关人员不是一群傻瓜,他们预计那1万只右手套早晚也会来到,因此密切注视进入海关的货物——不久,另外1万只右手套运至海关,海关人员正襟危坐,专等进口商来提货。
日子一天天过去,进口商就是不出现。
眼看超过了保管期限,进口商还是无动于衷。海关人员沉不住气了,他们认为进口商可能是意识到了什么,情愿放弃那批货也不愿意遭重罚而受到更大的损失,于是只好将1万只“无人认领”的“蹩脚货”当做废物拍卖。
一位毫无背景的小老板在没有任何竞争的情况下以最低的价格将“废物”买走。
当然,这位小老板是进口商派出去的。这样,左、右手套又“破镜重圆”。
在当今世界,喜爱、参与、欣赏体育运动已成为一种风尚。无论是青年人还是老年人,都希望通过参与体育活动,来体现和保持自己的青春、健康和活力。这一来,“爱屋及乌”,大凡与体育有关的事物,也同时为人们所喜爱。人们时常为拥有与体育有关的东西而平添一种自豪感。
因此,中外各工商企业纷纷致力于体育的公关活动。从专业公关来说,企业与体育本无直接的业务联系,可是体育比赛对公众的吸引力却可以转化为工商企业赢利的资本,将产品与体育挂钩,或赞助体育事业,会使企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资助中国中央电视台“体育之窗”节目的日本电气公司(NEC),从1982年起,每年用于资助体育活动以开展公共关系宣传活动的开支达10亿日元。在三年时间内,该公司收入净增240亿日元,出口份额从15%跃至32%。
在中国企业当中,最早“买”下专业球队的广州白云山制药厂,也由于获得最佳的推销广告而每年收入递增4000万元以上,而其资助的“白云足球队”(即原广州足球队)也受到球迷们的欢迎和关注。
1989年,中国足球队败于新西兰,失去了进军西班牙世界杯赛的机会,全国上下反映强烈。一位中央领导同志说:“抓足球要从娃娃抓起。”江苏省张家港市镇办企业振兴橡胶总厂厂长奚也频得知了这一讯息。在取得团中央和国家体委的同意后,他立即试制了标准型中国儿童足球“贝贝球”,并赠给上海、北京等地的小足球迷3万只。
1983年,振兴橡胶总厂与上海步云橡胶厂联合组成了“振兴儿童足球促进会”,连续举办了五届全国性的“贝贝足球赛”,并与体育报《足球天地》联合设立“儿童足球”论文奖。
奚厂长抓住人们普遍关心足球事业的心理,利用小小“贝贝球”,创下了一个大场面,把工业、体育、教育、新闻等都调动了起来,大大提高了工厂的知名度。
“经营确实是场斗争。商品经济不承认任何权威,只承认强者。在这场斗争中,两强相遇勇者胜,两勇相遇先下手者胜;大家先下手,则知名度高者胜。”这是奚厂长的经营真经,用他的话来讲,提高知名度是世界第一的事业。
“明修栈道”——资助体育活动,“暗渡陈仓”——扩大企业的声誉、知名度和产品销路,这便是企业进行体育公关活动的计谋。
胜敌而益强
孙子说:
胜敌而益强”。《作战篇》
“胜敌”之所以能“益强”,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内部,即通过胜利而实施奖赏,激励士气,进而使自己更加强大;二是外部,即通过胜利而获取敌俘敌物,为我所用,进而使自己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