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半夜,吴广又偷偷地跑到营房附近的一座破庙里,点起篝火,先装作狐狸叫,接着喊道:“大楚兴,陈胜王。”全营的兵士听了,更是又惊又害怕。第二天,大伙儿看到陈胜,都在背后点点戳戳地议论着这些奇怪的事,加上陈胜平日待人和气,就更加尊敬陈胜了。
有一天,两个军官喝醉了酒。吴广故意跑去激怒军官,跟他们说,反正误了期,述是让大家散伙回去吧。那军官果然大怒,拿起军棍责打吴广,还拔出宝剑来威吓他。吴广夺过剑来顺手斫倒了一个军官。陈胜也赶上去,把另一个军官杀了。
陈胜把兵士们召集起来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白白去送死,死也要死得有个名堂。王侯将相,难道是命里注定的吗?”
大伙儿一齐高喊说:“对呀,我们听您的!”
陈胜叫弟兄们搭个台,做了一面大旗。旗上写了一个斗大的“楚”字。大伙对天起誓,同心协力,推翻秦朝。他们公推陈胜、吴广为首领。九百条好汉一下子就把大泽乡占领了。临近的农民听到这个消息,都拿出粮食来慰劳他们,青年们纷纷拿着锄头铁耙到营里来投军。人多了,没有刀枪和旗子,他们就砍了许多木棒做刀枪,削了竹子做旗竿。就这样,陈胜、吴广建立了历史上第一支农民起义军。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作“揭竿而起”。
起义军打下了陈县(今河南淮阳)。陈胜召集陈县父老商量。大家说:“将军替天下百姓报仇,征伐暴虐的秦国。这样大的功劳,应该称王。”陈胜就被拥戴称了王,国号叫做“张楚”。
陈胜之所以能掀起那么一场轩然大波,正因为他看准了几种因素的交汇点。从大势上说,“天下苦秦久矣”,胡亥杀长兄扶苏而自立,却又昏昧贪暴;赵高专权,指鹿为马;驱使百姓,大兴土木;严刑峻法,动辄得罪。秦王朝早已民心丧尽了,统治阶级已不能继续统治下去了。
从具体的时机上说,那九百名去渔阳服劳役的人,早已错过了报到的日期,“失期,法当斩”,即使侥幸能够免去一死,去服那繁重的劳役,也很少有生还的希望。被统治者即便想要逆来顺受也不可能了,于是,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经过六代君臣百余年苦心经营而建立的秦王朝,就这样被几双握锄把的大手推进了历史的坟墓,他们自己虽然没有得到权力,秦朝的权力却因他们而丧失。
历史上几次大的皇权的易姓,如唐之取隋,明之取元,清之取明,都是选择准了这种时机。也有因时机选择不准而失败的,北宋初年王小波、李顺所领导的起义便是如此,虽然他们提出的“等富贵,均贫贱”的口号也颇能吸引人,可那时宋朝立国还不到五十年,也没什么大的政策失误,国势还处在上升时期,统治阶级还能继续统治下去。他们的失败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作任何事情的时候,也要把握住机会,当时机成熟的时候,我们应该当机立断,一举成功。
在人生中,有的走入了领导岗位,而有的人,为什么总是认为没有机会呢?对于任何人而言,只要不在机会面前自动出手,他就会被拒之于领导门外。
不要认为那些成功的领导者,有什么过人之处,如果说他们与常人有什么不同之处,那就是当机会来到他们身边的时候,立即付诸行动,决不迟疑,这就是他们的成功秘诀。
每个人每天有每天的事,今天的事是新鲜的,与昨天的事不同,而明天也自有明天的事。过度慎重与缺乏自信都是做事的大忌。当机会来临就应该马上去做,这样你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有所作为,实现你心中的权力之梦想。
人生中其实有很多机会,但总是稍纵即逝。我们如果当时不把它抓住,以后就永远失掉了。
有计划而不去执行,使之烟消云散,这将对我们的品格力量产生不良的影响。有计划而努力执行,这就能增强我们的品格力量。有计划没有什么了不起,能执行定下的计划才算可贵。
许多成功的管理者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敢想敢做,善于捕捉机会。
机会来临不要犹豫,马上行动,这是你走向权力的必经之路。
三十六戒:急于求成,无远虑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对于一个领导来说,如果对权力的追求急于求成,只顾眼前利益,其结果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特别是在领导者决断的时候,更应理智考虑,不应急于求成。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领导者决断时,不仅要着眼于现在,更要着眼于未来;不仅要考虑眼前的利害得失,更要从全局出发,大处着眼,从自己所处的大环境出发,从而制定出胜敌的谋略。
公元1352年,明太祖朱元璋参加起义军,前后仅花四年的时间他就率军攻克了集庆(今南京),使起义队伍发展到五六十万人,并建立了以应天府(朱元璋占领集庆后,改名为应天府)为中心的根据地,成为雄霸一方的军阀割据集团。
然而,朱元璋并没有被大好形势冲昏头脑。他开始遍访天下有识之士,来帮助自己制定今后的战略发展方针。经人推荐得知,朱升很有才华,其隐居在石门山中的时候,位高权重的朱元璋屈尊亲自前往石门山拜访他,向他请教夺取天下的良策。
朱元璋礼贤下士的诚意打动了朱升,朱升献上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三步争夺天下的开国谋略。他建议朱元璋继续巩固根据地,注重发展粮食生产,不要急于称王称帝,而应该韬光养晦以求缩小目标,待到时机成熟,那时再图大举,自然水到渠成,信手拈来。朱元璋非常赞赏和认同,便把它作为了一个长期的战略方针来实施。
在政治上,为了避免树大招风,朱元璋决定暂不称王,对北方的小明王保持君臣关系,仍使用宋政权的龙风年号,战旗不易帜,甚至连战斗口号也未改变:“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这与小明王的“直抵幽燕之地,重开大宋之义”,的政治立场是一致的。
在军事上,朱元璋抓紧军队的正规化建设,经常命令部将带领士兵勤加操练,提高作战本领。做到呼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在经济上,他非常注重农业生产。设置营田司,任命康茂才为营田使,负责兴修水利;派遣儒生,到各地劝课农桑;命令军队在江阴、龙江等地屯田垦荒,边打仗边生产;推行民兵制度,组织农村丁壮,一面习武,一面耕种,兵农兼资,寓兵于民。
朱元璋还非常注重军民关系,强调要“惠爱加于民,法度行于军”,要求全体将士严守纪律,爱护百姓,如有违犯者严惩不怠。亲征婺州时,他告令全军:“不准乱杀无辜,不准掳掠妇女,不准抢夺民财,违令者斩!”随同出征的亲随因抢劫民财,即被斩首示众,毫不姑息。
此外,朱元璋还注意广揽人才。攻下浙东后,又将刘基、叶琛、宋濂、章溢四大名士搜罗至帐下,并特地修建了“礼士馆”,请他们在里面居住,做自己的顾问。有了这些才华横溢的谋士的辅佐,朱元璋更是如虎添翼。在实施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方针后,朱元璋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兵强马壮,民富粮足,深得人心。其在张士诚、陈友谅等人先后称王称帝时也不为所动,终于于1638年9月,攻下元朝京城大都,建立明朝,史称明太祖。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谋势就是谋大局,就是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以宽广的眼界统观全局,以高屋建瓴的眼光权衡利弊,把握当下,透视未来,从而赢取最终的胜利。
《孙子兵法·计篇》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古人作战时,君王总要携文武大臣赴庙堂,一方面进行祈祷,愿祖宗保佑作战胜利;另一方面进行筹算,用“道、天、地、将、法”度量战争的得胜条件,并以此制定作战方案。现代意义上的“庙算”,实际上就是组织机构制定战略决策前的缜密策划,其着眼点就放在对企组织机构未来发展的谋划和设计上。
现代市场竞争,如同军事争夺。战略决断问题仍是竞争能否取胜的关键所在。因此,运筹帷幄,找准竞争中的难点也就成了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只有谋深才能计远,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是当代一个组织机构领导者取之不尽的源泉,是组织机构参与竞争、驾驭市场、赢得主动的法宝。
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先谋而后动,是一个基本策略。这就要求领导不要被一时的小利所迷惑,急于求成去做某一件事,而应从长远利益出发,不囿于眼前的事情,而应放眼展望未来。
三十七戒:自以为是
现在我们有些人,经常自以为是,周围人的批评根本听不进,认为别人是在侮辱自己,或者瞧不起自己,或者明明知道错了也不改正,这和历史上扁鹊见的蔡桓公很相似。
战国时候,齐国有一个很有名的医生名叫秦越人。因为他治病的本领特别高,人们都管他叫“扁鹊”(传说扁鹊是上古时代一位有名的医生)。他原来的名字,反倒没有多少人知道了。
有一天,扁鹊去看蔡桓公。他瞧了瞧蔡桓公的脸色,说:“您有病,病在皮肤里,要是不早治,恐怕要加重起来的。”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地说:“别瞎说,我什么病也没有!”扁鹊走了以后,蔡桓公笑着对左右的官员说:“医生总是喜欢挑毛病的,明明你没有病,他偏说你有病,好显示他的医术高明!”
过了五天,扁鹊又去看蔡桓公。他看了看蔡桓公的脸色,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去了,再不治,会更加厉害的!”蔡桓公没有理他,他只好走了。
又过了五天,扁鹊又去看蔡桓公。他皱着眉头对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蔓延到肠胃里去了,再不治,就危险啦!”蔡桓公还是不理他,他只好又走了。
又过了五天,扁鹊又去看蔡桓公。这回他一见蔡桓公,扭头就走。桓公觉得挺奇怪,马上派人把他追回来,问他:“为什么这一回你一句话不说就走呢?”
扁鹊回答说:“病在皮肤里,用热水一焐,就可以治好;病在肌肉里,扎扎针,就可以治好;病在肠胃里,吃几服汤药,也可以治好;病在骨髓里,那就难办了。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到骨髓里去了,
您想治,我也没有办法了!”蔡桓公听了,还是不大相信,只是笑了笑,就叫扁鹊走了。
又过了五天,蔡桓公果然浑身骨头痛。这时候,他才相信扁鹊的话是对的,可是已经晚了。过了几天,蔡桓公就死了。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句成语,叫作“讳疾忌医”,意思是说:明明有病还不肯承认,不愿意医治。用来说明一个人有了过错,别人给他指出来,他还不承认。
然而,与此相反的是,历史上有些人不仅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而且还经常自我监督,自我批评。
明代有个叫高汝白的人,他中了进士以后,培养他的叔父写信督促他说:“你尽管考中了进士,我并不为此高兴,反而因此担忧。此后你可能会逐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所以我希望你每天将自己的行为举止用笔记在本子上,然后寄给我。”高汝白叹息着给叔父回信说:“我一直在您老身边长大,难道您还不了解我,而担心我会放纵自己?”过后他试着问了一个伴随在他身边的老家人,自己有没有改变。老家人说:“比起往日是逐渐有所不同。”他这才开始警觉起来,于是,用一个本子把自己每天的言行记录下来,进行检查,发现自己的缺点多得写不完。他很害怕,从此激励自己努力学习,修养品德,逐渐地改掉本子上记录的缺点,后来他终于成为一个品行高尚的人,官至提学。
清朝有一位叫徐文靖的人,也是用类似的方法督促自己每天朝好的方面努力。徐文靖仿效古人:用两个瓶子分别放置黄豆和黑豆,每当做了一件好事时,他便念道:“说了一句好话,做了一件好事。”于是投进一粒黄豆。要是办坏了一件事,便投进一粒黑豆。开始是黄豆少,黑豆多,渐渐地日积月累,豆子已黄黑各半,久而久之,黄的就多于黑的了。
用上面这两种方法来约束自己,自觉地达到自己制定的标准,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地照这样做,自己就会达到快乐的境界。千万不要讳疾忌医,贻误大事。
三十八戒:正人不正已
领导们为了施政,提高机构的效率,常常要发号施令,同时为了约束部下,还会制定很多规章制度,如果领导要求部属们所做的,而自己做不到,“正人如不先正已”。那么你的命令、你的制度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
服人必先服心,而要服众人之心,首先领导者必须“身教胜于言教”,处处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规章制度,先以自律;工作计划,先以完成;困难当头,先以承担;功利当前,先以谦让,必使下属感德,众人拜服。
口碑好的领导者常常被认为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是非常重要的素质,“正人先正己”,你觉得人家头发脏了,自己身上还有虱子呢,人家凭什么听你的话?身教重于言教,你就是说得唾沫遍地,人家也不一定往自个儿的心里去,但是,如果你事事都做出表率,员工们的自觉意识自然也就提高了,这个问题很好理解,人家都在干活呢,你到那儿说没用的话和亲手参加劳动的感觉差异就很大了。
以身作则,就是无声的命令。如果是“天桥的把式”,在那儿只说不练,恐怕就成“行动的矮子”了。记得鲁迅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如果作家们听到某个批评家的不太高明的批评,就沉不住气,就发火,要求批评家自己创作一篇试试,这就好比厨师对品味食品的食客大叫道:那么,你去做一碗给我吃吃看”。这句话可以从好几个侧面去考虑,如果把领导看做是那个厨师,寓意也同样存在。所以,批评之前一定要三思。
我们一想到好的领导干部们,总是说出焦裕禄、孔繁森的名字,他们之所以可敬的原因在于:一个在贫瘠的兰考不顾疾病缠身走家串户访贫问苦,在盐碱地里种了那么多梧桐,而且,吃穿用跟群众没有什么区别,那一身为民服务的脊梁是铮铮作响的。所以,后来人们写文章、拍电影,那是怎样的场面,我们跟着流了不少眼泪。另一个是在西藏的阿里地区,自己的津贴都给了牧民们了,在大风沙的天气中奔走,把当地的老妈妈当作亲娘一样看待,人心都是肉长的,你焦书记、孔书记说一声,谁能不惟马首是瞻?
但是,生活中我们似乎也能看到有些单位的领导同志“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嚣张气焰,这样的领导还打算得到群众的拥护,简直就是做梦,而且你永远都是得不偿失的,抛开这种行为的后果且不谈,即使你得逞了,如同“庄主”似地在某个地方耀武扬威几十年,在这几十年中,你得到的每一个鞠躬和微笑都不是发自内心的,换句话来说,你生活在不真实之中,这纯粹是自找的,而且,等你不是领导的时候,以往的事情就都找上门来了,你根本应付不过来。
如果说如今“正人”已经成为不可省却的领导环节,那么“正己”就是一个前提,你别想法儿在这个环节上做文章,因为这直接决定着一个领导者的威严被多大程度地认可,要想真正得到部属们的拥护,就必须脚踏实地地操劳,你如果不勤勤恳恳,没人会拿八抬大轿抬着你走,这似乎也算是一种自知之明。
历史上好多出色的统御者也做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