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邂逅大师
3657400000012

第12章 巴特农神庙

“到中国游览观光是不能不看长城的,到希腊游览观光是不能不看巴特农神庙的”。行前,有朋友这样告诉我。

一到希腊,我们就急着要看巴特农神庙,善解人意的希腊作协的朋友,在我们到达雅典的第二天就做了安排。巴特农神庙就耸立在雅典城东北一个叫阿克罗波利斯的小山上,离我们下榻的奥林匹克饭店不远。出租车5分钟就把我们送到阿克罗波利斯山下,我们拾阶而上,抬头望见山顶上那白色大理石堆砌的耀眼的宏伟建筑,那就是卫城,巴特农神庙是其中最宏伟的建筑。我们不时被兜售纪念品的小贩拦住,他们热情地向我们展示印有巴特农神庙的画片、邮票、钱币、金属盘。希腊陪同的朋友为我们解围--赠送我们每人一本巴特农的小画册。

在我们已接近巴特农神庙时,却被铁栅栏挡住了--今天是“五·一”节,工作人员休假,展览停止开放。希腊是个闲适的国家,节假日多得惊人。每周五日工作,放假两天。除此之外,无论宗教节日、民族节日,还是政治节日,逢节必休。据说,大中学生每年有156天节假日。无怪我们走到哪里都看到欢乐游玩的学生。

进不去巴特农神庙,希腊朋友领我们下山去参观希腊的旧城区。在半山坡上,我们看到许多游人坐在一堆白色的石头上照相。希腊朋友说,这石堆叫“圣冰”,古希腊人最早在这里辩论和裁决是非,邻里不和或发生经济纠纷,就推举几个有威信的人物,坐在石堆上争论,其他人可坐在石堆下旁听。经过一番争论后,投票表决,有时出现反对票和赞成票相同的情况,后来再推选裁决人时,就必须是单数了。希腊最早的法庭就这样形成了,直到现在希腊的“法庭”这个词还是“圣冰”的意思。我们在“圣冰”前摄影留念,赞叹古希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没有法制的国家是不能有民主和自由的。如今这乱纷纷的世界,不仅需要民主,也需要法制。西方世界曾攻击别人“以权代法”,其实他们是以“霸权”代法,好像他们才是这个世界所有是非的裁决者。真理未必在他们手里。不信到这“圣冰”前辩论一番。

因为访问日程不便打乱,直到我们离开雅典的前一天,才参观了巴特农神庙,也因此,使我们在希腊的活动达到高潮。尽管这几天不断奔波十分劳累,徐迟同志还是领着我们从宾馆步行到阿克罗波利斯山下,又一步步爬上海拔100多米的山顶。仰慕已久的巴特农神庙就在眼前了。

“巴特农”希腊语是处女的意思。巴特农神庙就是处女神庙,这处女便是雅典城的守护神雅典娜。在古希腊神话中她终生未嫁,是掌管战争、文艺、技艺的智慧女神。巴特农神庙位于山顶上3000年前的旧城堡卫城的中心,是古希腊人祭祀雅典娜的地方。这里原为希腊迈锡尼时代(公元前1500一前1000年)的一个外围城堡,到庇西特拉图当权时代(公元前561一前528年)建成了祭祀雅典娜的祭坛和圣殿。

在希腊的历史上,庇西特拉图(约公元前600-527年),大概相当于中国的秦始皇和俄国的彼得大帝。他是希腊的僭主。约公元前560年,他依靠平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他实行打击氏族贵族、保护中小土地所有者利益、鼓励工农商业发展的政策;积极发展造船业;发展海外贸易;又大兴土木,建造水道、神庙,并奖掖学者、诗人,提倡宗教节日,使雅典成为城邦制的希腊的文化中心。据说,庇西特拉图的妻子是一个歌妓,她结交甚广。通过她,庇西特拉图把诗人、作家、雕塑家、哲学家都召集在自己的城堡里,给予礼遇和优厚的物质利益,鼓励他们进行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荷马史诗和巴特农神庙,都是这一时期古希腊文化繁荣的代表作品。看来,无论哪个国家,什么时代,凡是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都会促进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亚里士多德曾说:“僭主庇西特拉图的时代是黄金时代,这是每个人都称道的。”

巴特农神庙建于公元前447-438年,是由古希腊最负盛名的建筑师、塑雕家菲迪亚斯设计和指挥建设的。这座神庙至今还被认为是多立克式建造登峰造极之作。神庙外形呈长方形.长228英尺,宽101英尺,有46根环立圆柱构成柱廊。圆柱基座直径6.25英尺,高34.25英尺。每根圆柱由10-12段上面刻有20道直纹浅槽的大理石接合而成,通体呈现棱柱状。其额枋、檐口、屋檐多处饰有镀金青铜盾牌、各种纹饰以及珍禽异卉等装饰陛雕塑。由92块大理石饰板装饰而成的中楣饰带,有描述希腊神话内容的连环浮雕。东西庙顶的人字墙上,有雕刻着乘千马金车在天空奔驰的太阳神赫利俄斯,侧身躺卧的酒神狄俄尼索斯和驾银车巡游太空的月神塞勒涅的浮雕,还有描写万神之王宙斯请火神赫菲斯托斯劈开他的脑袋,雅典娜金身披戴铠甲从中跃出的一组浮雕。

神庙的主体建造为两个大厅,两旁各倚一座有6根多立克圆柱的门厅。东边门厅通向内殿,殿内原来供奉着巨大的雅典娜女神,高39英尺,由l000多公斤的金片镶着木制框架制成,其脸、手、脚用象牙雕刻,眼睛的瞳仁由宝石镶嵌,胸前是象牙雕成的女妖美杜沙头像,右手托一头戴卫冕的胜利女神像,左手执一长矛,头盔顶端饰有狮身人面像。基座上有女神潘多拉的浮雕。这一艺术杰作,于公元前五世纪被东罗马帝国皇城搬走之后失踪,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的一大憾事。

巴特农神庙几经天灾人祸,历尽人间沧桑。公元前六世纪被改作基督教堂。在土耳其统治期间,又成了******寺院。公元前1687年威尼斯军队轰炸城堡,击中了土耳其人存放在神庙中的炸药,结果把庙内的正殿和殿墙等建筑夷为瓦砾。十八世纪下半叶又开始了欧洲强国来此盗运和抢夺文物的历史,其中以1801年英国埃尔金勋爵运走大量雕像,损失最重。有不少原属神庙的古物,现在散落在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和梵蒂冈博物馆。巴特农神庙可以说是希腊人民苦难历史的见证,被为“国宝”的这座建筑,现在只是一座石柱支撑的外壳、一座饱经战乱和炮火的废墟,其情其状和中国的圆明园十分相似。看来,世界上最早发达的文明古国,都有遭受外国侵略者蹂躏和掠夺的历史。

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希腊政府和人民对神庙进行了修复工作。我们参观时看到的只是许多巨大的的钢架支撑着石梁石柱,看来要恢复原状已是完全不可能了。

我们略感宽慰的是,在巴特农神庙遗址地,我们还参观了阿克罗波利斯博物馆,这是一座专门收藏和展览卫城遗址上发掘的文物的博物馆。希腊的建筑师和艺术家煞费苦心,为了这座博物馆的建筑不影响巴特农神庙的恢宏,他们开掘岩层,把它建筑在半地下,外面看并不突出,地下的展厅却相当宽敞和堂皇。1885年-1890年,希腊考古学家卡凡迪亚斯组织领导了对卫城遗址,包括巴特农神庙、埃雷赫塞姻神庙、旧雅典娜神庙、山林水泽女仙庙、埃卡托母佩通庙的开掘,陆续发现公元前七、六世纪以来的大量文物,使这个博物馆的收藏和陈列越来越丰富。

我们仔细地观赏了这个博物馆的9个陈列室的各种文物。希腊这个多山多石的半岛,到处是可供建筑和雕刻的精良石料,这里展出的多为石雕作品,大量雕塑又取材于极其丰富的希腊神话。行前我们中国作家代表团的每个人都阅读了希腊故事,虽然有趣,终因地名人名太复杂而记忆不深。在参观中我们又形象地重温了这些故事。如希腊大英雄赫拉克斯杀死了9头毒蛇,智慧女神雅典娜与海神波塞冬斗法,巨人与众神作战和拉庇泰人从马人肯陶洛斯手中救出美女的场面都栩栩如生。

我十分佩服2000年前希腊艺术家高超的艺术功力。他们雕塑的人物形体比例准确,动作协调,表情丰富;功法细腻,连人物的面目神情,服饰的细节都相当生动。看到许多人体雕塑,我们甚至可以感受到他们的体温和皮肤的弹性。而且这么多的雕塑作品,无论是神话中的的诸神,还是少女、骑者、敬神者、青年、武士都达到相当的水准,说明当时雕塑艺术的普及和众多艺术家具有相当高的水平。许多雕塑都是裸体的,可见当时希腊文明开放的程度,而且形体雕塑得十分准确,也反映了当时解剖医学相当发达。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母,在这些雕塑艺术中我们不难感受。

这一件件艺术品让我们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