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阳谋三国
3637000000049

第49章 世家大族的处理方法

刘辩被戏忠那轻声的喝问给震住了!

“难道自己真的想的太天真了?”刘辩心里暗道。

“陛下想的太天真了!”戏忠高声道。

刘辩被戏忠说的额上冷汗直冒,虽然现在是晚上,可是空气还是很闷热,刘辩在屋内踱着步,身上冷飕飕的。

地位和身份的不同,心里的想法也是不同。戏忠想的不过是希望刘辩能看懂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的现实,不要盲目的凭空臆测,心里想着铲除世家就能铲除的!

而刘辩心里想的则是戏忠的那声警告!“你真的要铲除世家吗?!”刘辩看着窗外的夜色,心里千万遍的想着若是自己一不小心的大意,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

估计是万劫不复啊!刘辩嘴角掀起一丝苦笑,自己的谋划还是太浅显了,现在自己已经不是那个“一呼百应”的天子了,除了并州那里的些许谋划,哪还有值得称道的地方?从一个小小的诸侯做起吧,或许在这些人的帮助下,能够成功!

“他们不会已经心里存在了顾虑了吧!”刘辩突然想到,若是不能笼络住人心,恐怕自己就是真正的独行侠了,没有人会帮助自己了吧!

刘辩想的越多,越觉得自己天真的可怜,越觉得自己的处境越危险,强烈的不安的感觉笼罩在心里。他突然转身,冷冷的盯着戏忠!

“陛下不用这样看着在下,忠之心思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和陛下在一起了!难道陛下不记得哪句话了吗?”戏忠仿佛丝毫感觉不到刘辩身上的寒意,抬头看着刘辩。

“什么话?”

“吾等俱是陛下船上的渔夫了!”戏忠笑着道,脸上满是阳光的颜色!

刘辩继续盯着戏忠,突然笑了,自己暗道什么时候自己也这么多疑,谁也不信了!刘辩虽然年纪比戏忠小,但是个头却比他高,刘辩伸出手,重重的拍在了戏忠的肩上!

溢于言表!

“戏忠必为陛下效死!万死不辞!”戏忠立马跪下。

“快快起来,快快起来。志才大德,朕的君如鱼得水也,以后万不可再行跪拜之礼!”刘辩连忙把戏忠扶起来,他心里已经把戏忠视为最忠诚于自己的人!

“志才和朕说说吧,如何处理世家的问题!”刘辩牵着戏忠的手,和他一起坐了下来,用热切的目光看着他。戏忠今日说出这些话,肯定是有些重要的东西要说出来。

“世家之事不可避免,豪族兴起无法回避!”戏忠首先就定下了基调。

刘辩点点头,他心里已经认可了戏忠的言语。纵观华夏几千年,每个王朝的兴起都伴随这一些势力的支持,每个王朝诞生后都会兴起一批新兴的世家。历史上也不是没有人不想限制世家,比如像前段时间刘辩还见过的曹操,就是不断地打压世家,无论是伏氏,还是杨氏,都被曹操整的够呛,但是这种势头根本就坚持不下来,曹操一死,曹丕继位后,根据陈群等人鼓捣出来的九品中正制,几乎是从法定的地位上规定了世族的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状况一直延续下来!

刘辩示意戏忠继续说。戏忠嘴角一咧,继续说道:“世家大族的聚集地大多数在各地发源地,他们从最开始族人开始为官,然后靠着封妻荫子、提携传授的方式,收拢了一批以自己为首的官吏,进而在朝堂上和地方上形成了一个网络状的体系,足以影响全国局势的体系!”

“袁家!”刘辩张嘴吐出两个字。

戏忠不置可否的笑笑。刘辩不解,只是自己接着说道:“袁家四世三公,又擅长治书,随同袁家门人学习的子弟也是非常多的,再加上袁家人屡次变换官职,手下的椽属更是数不胜数!朕还听说,据说那董卓也是袁家的故吏!”刘辩突然想到什么,“你说,会不会是袁家和董卓……”

“那是肯定的!”戏忠道。“陛下可还记得那时候太傅说的,总见到袁家人和董卓有信件往来?忠敢断言,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刘辩也细细思索了起来,想起了后期袁绍身边的那些人!韩馥、王瑰、郭图、逢纪、淳于琼……等等等等,其中每个人都有着不弱的身家,就像那淳于琼,在过后的几年,就有一个叫做淳于嘉的人会坐到三公的位置,这个人就是淳于琼的叔父!

“怎么做!”刘辩也不再想什么,直接问方法!

“八个字:拉拢、打压、铲除、扶持!”戏忠说话也是言简意赅,然后继续解释道:“那些有影响力的家族,支持陛下大业的就要拉拢,比如像盖元固的盖家、荀文若的荀家等等,这些家族虽然也算是大族,但是门人子弟干政的不多,多是靠经学传世的家族。”

“恩,朕也听过一句话,叫留后代万贯家财,不如留经书一卷!”刘辩道。

“陛下所言甚是!对于势力庞大,影响大局的家族,就要适当的予以打压,不能让他们的影响超过陛下的影响,陛下你才是众人的主心骨,万不能被人挟持,当做傀儡!”

“对于那些不合作的家族,甚至是通敌叛国、给陛下大业使绊子的家族,就要用铁血政策铲除之,万不能有心慈手软的态度。否则会以为陛下软弱可欺,更得寸进尺了。”

“一张一弛才有度,所以也要扶立一些新的势力来制衡!”

“制衡?”刘辩疑惑道。这不是孙权那个家伙最喜欢的方式吗?

“制衡之道是帝王心术,这个忠也知之不多,无外乎扶弱抗强而已!”戏忠对这项方法却是不在做过多的解释,虽然刘辩看得出戏忠的话里有话,但是见他不在言语,也就不再询问了。

制衡之道刘辩自然知道,现在在刘辩的麾下,大多是有些背景的,出身最低的就是徐庶、典韦、赵云三人,盖因三人都算是平民出身,相较于他人,盖勋祖上有为官的,杜畿家里败落,但是祖上也有杜延年那个名人,卢植、荀彧等人更是不用说了。

看来要仔细的看看徐庶等人了!刘辩心里想着,也不再言语。

戏忠看刘辩思索着,突然笑了起来。然后对刘辩道:“那陛下现在心里的气还那么大吗?”

刘辩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戏忠说的是刚刚发生的那件事,刘辩大度的笑笑道:“先留那县令一条狗命,迟早有一日朕会报了今日之仇!”

“陛下何必要如此睚眦必报啊!”戏忠闻言苦笑道。

“这可不是睚眦必报,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要保持本心不移才最为重要,那个县令的所作所为虽然不算是穷凶极恶,但是让堂堂一个‘落魄国君’受辱,也算是他的能耐了!”刘辩此时心情已好,嬉笑着和戏忠调侃道。

刘辩在马背上细细回想起戏忠的那些话,心里也有了一些想法,来对待自己以后手下的人马。

刘辩毕竟不算专门当“皇帝”的人,以前没有经验,对于把握臣下心思不擅长也是情有可原,后来刘辩又问了戏忠,为何要把这些话跟自己说,他自己难道不是世家之人吗?说出来虽然忠心,但是对自己也有影响不是!

戏忠的解释让刘辩对他的认识更深了一层,甚至说是肃然起敬!戏忠就是那种一条路走到黑的人,心里下了决定就不会更改,专门为主公考虑是自己的本分,就算对自己有着利益威胁,那也要说!

忠诚会得到更大的回报!戏忠坚持着这条信念!

“公子,前方快到温县了!”赵云骑马在前,后头喊道。因为为了不暴露身份,刘辩就让戏忠和赵云称呼自己公子,自己也改变了自称,不在称呼朕。

刘辩看向赵云,虽然他的言语不是很多,但是那沉稳内敛的性子还是让刘辩很欣赏的。

赵云身材挺拔,身上穿着一身白袍,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马,虽然是劣马,但是衬上赵云那英伟的身姿,刘辩就算不认识他,也会觉得此人日后定然不凡!

因为现在不是很着急,刘辩等人也不算是快马疾行,看着周边萧索的农田和环境,让三人心里也是异常沉重。

刘辩时而用马鞭指着田里那些荒芜的土地,和旁边的戏中说着什么,时而又用马鞭抽打在马身上,奔跑了几步,往往远处。

虽说已经过了黄巾起义那段时间了,但是生产还是没有恢复,再说这里可是距离洛阳最近的地区了,更不要说声黄巾起义危害更严重的几个州了,怕是连这里的情况都不如吧。

幸好自己选择的是并州!刘辩心里暗自庆幸。

并州处在后世的黄土高原附近,地势比较高,有吞吐六合的优势,俯瞰之下,更容易占据冀州或者司隶地区。在这并州土地肥美,民风淳朴,黄巾起义爆发的时候对并州的影响也少,在家伙是哪个并州靠近鲜卑匈奴,对外的沟通贸易能获得不小的利益。再说异族侵略汉室几十年近百年,依靠着黄忠赵云等人,还怕扫荡不了匈奴鲜卑?到时候就算缺钱缺粮,大不了掠夺就是了!

这就是刘辩的最根本的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