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阳谋三国
3637000000048

第48章 世家

“陛下可是心里难受烦闷?”赵云骑在马上,跟随在刘辩右侧,看刘辩一脸阴沉,出言问道。

原本三人是步行的,只是得到那个路边老农的指引,才找到了一个县城,花了些金钱买了三匹劣马。现在国家动荡,马匹本来就少,北方还好说,有些贩马商人从匈奴鲜卑那里买来马匹,然后运到内地去卖,其中利益丰厚,许多大商人像是无极甄氏一族,就是靠贩马起家的。

刘辩听到赵云问起,就开口说道:“别称呼陛下了,此次被宦官劫持,我等已经是流落民间了。那句俗语你没听过?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刚登上黄河北岸的时候,就听到消息说董卓去了洛阳,然后丁原那边又烧了孟津,也进击京师,现在我这个落魄皇帝哪还敢回去?”刘辩虽然把赵云当做心腹,但是许多谋划赵云涉及的不多,知道他所谋划的事情只有卢植、荀彧等人知道。

赵云不置可否,其实他心里还是觉得刘辩做的不对,刘辩是国家的元首,虽然是被宦官劫持出了洛阳,但是洛阳那里有无数的忠义之士,国家栋梁,怎么还不能匡扶汉室。但是见到这位皇帝之后,哪还有一点想回洛阳的心思,一门心思的往并州去,根本不管洛阳那里的事情。

刘辩见赵云不言语,只好接着说道:“洛阳那里不安稳,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朕就算回到了洛阳,你知道面临的是什么状况吗?”

赵云在一旁思量,刘辩见他不言语,旁边戏忠突然接口道:“傀儡!”

“怎么可能是傀儡!”赵云不可置信,大声问道,疑惑的看着戏忠和刘辩。

“嗯?”刘辩心里暗中疑惑,这么简单的事情赵云怎么看不明白?难道赵云的思想在这个时候这么狭隘吗?

赵云牵了一下马绳,然后继续说道:“臣虽然来到洛阳不久,但是也知道洛阳的一些事情。得陛下赏识和信任是臣的莫大荣幸,子龙定然不负陛下!”赵云看刘辩脸色,表了一句忠心道:“但是现在就臣所知,洛阳上有太傅太后,三公九卿的支持,下有官员椽属,北军西园的军队保卫。在内众志成城,安稳社稷,在外有董卓丁原诸位大人护持,洛阳又有八关环绕,怎么好让陛下万金之躯来到并州着苦寒之地吃苦受罪!”

“你说董卓是忠臣?”戏忠突然喝问道!

刘辩心下也是大感疑惑,这赵云怎么会这样子!

“我虽然没见过董将军本人,但是也在常山听过他的事迹,他虽然经历宦海沉浮,但是一颗忠心还是值得称道的。无论是以前率领西凉军平叛羌族,还是黄巾时候镇压那些反贼,虽然有过失败,但是其本人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赵云兀自争辩道。

刘辩面沉如水,冷眼看着赵云,心里暗骂难道董卓是个好人?虽说自己穿越过来后就处在洛阳深宫,没出过远门,消息闭塞,但是董卓是什么样的人他还能不知道?历史上早就有说明,如果不是董卓,谁能遭下那么大的孽!

刘辩突然想到什么,连忙问赵云道:“子龙可知那董卓为何在黄巾是失败?”

赵云撇撇嘴,虽然他不敢在皇帝面前失礼,但是现在他就是坚持这自己的想法,然后道:“据说董卓在平叛黄巾的时候用的是北军!”

“北军?”戏忠闻言一愣,这关北军什么事!

“若是朕没猜错,是北军里的那些纨绔子弟给董卓使绊子了!那些人有的是洛阳里的官宦子弟,董卓或许是怕得罪他们,政令不行才导致失败的!”刘辩恍然大悟,接口道。

看着样子,现在赵云还没有看清董卓的真面目,把董卓当做忠臣了!难道……

刘辩突然想到,吕布叛变丁原不会也有这个因素吧?丁原把吕布任命为主簿,明显就是文职,再加上自己的私心作祟,如果遇到一个自己崇敬的人招揽自己,给自己许下诸多好处和诺言,难保不会出事!

刘辩觉得赵云如此,也是情有可原,然后跟赵云说道:“朕说董卓是奸臣,他就是奸臣,子龙若是不信,觉得朕有失偏颇,自可以离去。但是若是有一天发现那董卓行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可别怪朕没提醒你,是你识人不明。而且,虽然朕现在下野,不在朝堂,但是这天下可还是朕的,子龙离去的话,你那胸中一腔热血抱负就无法实现了!”刘辩一个大棒加一个胡萝卜,又要赵云走,又要赵云留,把赵云搞得犹豫不决!

赵云不远千里从常山国来到洛阳,见了皇帝,虽说有史阿的情谊在里面,但是皇帝的赏识更让自己激动不已。谁能想到一个小老百姓会被天子重视,而且随着这么久的接触,刘辩的雄主姿态早已印在赵云心中,说什么赵云也不会离开的。但是董卓……赵云想想把董卓的事情放下,心里暗道,权当是赌一把了,反正自己也不会输,若是真如刘辩所言,董卓做了大逆不道的事情,自己也好随着刘辩兴兵讨伐。

再说那傀儡的事情,赵云也是发现了刘辩心里的事情,心里直想着“陛下是怕被人操控,成了质帝冲帝那样的皇帝了!”

随后三人就不在言语,继续向前走。刘辩的目的是想去河内温县司马家拜访的,因为司马防辞去了京兆尹的官职,闲赋在家,历史上过了几年才复出为骑都尉,正好去看看,虽然司马家也算是世家大族,不一定能招揽到什么人才,但是见见世面也是好的!

其实刘辩在不知不觉中对世家大族也有所改观了,因为他意识到了一件事,就是在现在这个阶段,彻底铲除世家大族,不依靠世家大族重新一统是不可能的!而且路上戏忠的一番话更让刘辩,仔细的思量了一番!

“陛下狭隘了!”戏忠轻轻理了理鬓角的头发,端坐在屋内一角,翻看着手里的竹简,也不抬头看刘辩,自顾自的说道。

刘辩现在是怒不可遏,就差到爆棚的境地了,在屋内来回走着,咬牙切齿的想着怎么“报复”!

原因无他,在刘辩与众人汇合之后,每人都有各自的任务,唯独戏忠和赵云跟随在刘辩身边处理一些事物。

为了防止被董卓派来的人找到,刘辩一行人走到河内郡轵县才与众人分别,恰巧在那轵县中遇到了一件事,触怒了刘辩的神经。

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大事,无非就是见到有人被轵县内的恶霸阻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了一番,在几番纠缠下,刘辩和赵云把那个嚣张跋扈的,自称是“河内一霸”的张家庶子给打了一顿。

戏忠跟随在刘辩身侧,但是看到刘辩如此作为也没有阻止,虽说现在刘辩不能暴露身份,不然有莫大的危机,但是他也体谅刘辩的压抑和烦躁的心情,任谁被“拘押”在一个城池了那么久也会受不了,而且还要面临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再说虽然轵县离洛阳不算太远,但是凭着戏忠那“不谨小慎微”的性格,就纵容了刘辩一次。

那张家子弟乃是商人起家,在汉灵帝的时候因为花了些许钱买了轵县县令这个官职。但是因为刘辩登基时间太短,也没来得及处理这么弊病,所以像这些根植在国家基层的腐烂势力依旧存在。

刘辩把那人打的抱头鼠窜,虽说是县令大人的公子,但是在这这么靠近京畿的地方,也不能没有限制的为所欲为吧!刘辩也没管了那么许多,打完了就在周围那些平民的欢呼声中向他处走去。

毫无例外的,刘辩被报复了!

那个张氏子弟也算是此处地主,而且自己丢了面子不就是自己老爹丢了面子吗,回了县令府连忙添油加醋的说了一番,那县令也是怒不可遏,找齐了人手就循着踪迹找到了刘辩三人的住所。

还好有这个“顶级武将”赵云的护持,又是一番打斗,三人才狼狈的逃出了城。来到城外的一个人家借宿了一宿。

“志才为何如此说?”刘辩张口问道。

“以陛下的睿智,心里想的自然不是如何报复那个轵县县令一家,想的恐怕是更深远的东西吧!”戏忠眼睛一闭,轻声的说道。

刘辩心里可是大感惊讶,这戏忠也太神了吧,自己想的什么他都知道!这恐怕已经不下于贾诩那只老狐狸了吧。

刘辩不动声色的对戏忠问道:“志才可是能说出来朕心中想的什么?”

戏忠睁开眼睛,也不故作高深,起身来到刘辩身侧,依旧用着轻轻的语气说道:“世家的弊病!”

刘辩神色一动,真让他猜到了!

刘辩没有言语,戏忠顿了一顿,继续说道:“若真的说起来,世家这个问题老早就出现了。若是我说,恐怕夏禹的时候就已经有世家了。远的不说,就说本朝吧,高祖的时候分封了那么多的异姓王,如英布之类,还有一些有功的人,像伏生、董仲舒之类的,那些人在秦朝时根本就是底层的人,因为新朝的开辟才逐渐成为了世家。再说光武帝中兴,又有阴、马等家兴起。”

“直到了今日,河内杨家、汝南袁家……哪一个不是一等一的豪门氏族,就像文若的颍川荀氏一门,在颍川那种地方也是跺一脚,大地震三下的家族,再说分布到各个州郡,各个县乡的大中小世家更是不计其数。在洛阳的时候臣等随了陛下的心意,说要铲除世家,铲除那些为非作歹的人,可是若真的算起来,无论是盖元固也好,还是奉孝,甚至是在下,也是世家出身,陛下真的要铲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