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和谐团队
3623100000048

第48章 眼观四方耳听八路(3)

那些幕后英雄永远是你的心腹干将,是你的可靠助手。

破除大巧必用大拙

一个管理者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谦虚谨慎,多听别人的意见。至于采取什么态度,那就要因具体情况而定。

破除天下的大巧就得用大拙,破除天下的大伪就得用大诚,破除天下的大奇就得用大正。制服天下的大变以至于不变,限制天下的大谋以至于不谋,抑制天下的大争以至于不争。

北宋初年,南唐派使者前来纳贡,所派的使者是江南名士徐铉。江南有三个名士——徐铉、徐锴、徐熙,号称“三徐”。三人均以学识渊博、见多识广、能言善辩闻名于北宋朝廷,其中又以徐铉名声最大。

这一次,南唐宋朝贡,宋廷照例要选派官员做押伴使,去接受贡品。满朝文武都知道徐铉博古通今,都怕因为自己学识不及而丢面子,所以深怕被选为押伴使。宰相也不知究竟选谁最好,就向宋太祖请示,太祖说:“你暂且退下,让我亲自来选吧。”

宋太祖让宦官传旨,要殿前写出10个不识字的殿中侍者的名字呈报上来。名单写好,太祖御笔一挥,点了其中一个人的名字,并说“就让这个人去吧。”满朝文武见了都大吃一惊,连宰相也不明其意,只得遵旨照办,催促那个被点中的人赶快动身。

那个殿中侍者不知道皇上为什么派他去做使臣,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又不敢问。只好执行任务。他一到船上,徐铉就滔滔不绝地和他谈论起来,说古道今,词锋如云,周围的人都对徐铉的能言善辩惊叹不已,夸他不愧为江南名士。可侍者根本听不懂徐铉谈的是什么,当然无言以对,只是一个劲地点头称是。徐铉不了解他学问的探浅,心想不能在宋人面前丢脸,于是,越发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一连几天,徐铉已经口干舌燥,疲惫不堪,能说的都说了,侍者始终未与他论辩,徐铉也觉没趣,就不再吭声了。

如果让智者对智者较量,谁也不会服谁,难说胜负:而让愚者对智者,智者没有对手,也就没有胜负可言。

明主思短而益善

一千张羊皮,不如一张狐狸腋窝皮珍贵;千百人俯首顺从,不如一人净言争辩对事有益。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具有从谏如流的雅量,能够听取不同意见,并鼓励下属敢于讲不同意见。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管理者能经常听到不同意见,于己于人都有好处。

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在其宰相管仲的辅佐之下,一面治国安民,一面东征西战,很快就使齐国走上了繁荣富强之路,齐桓公个人也因此而成为当时中原地区的霸王,其声名、威望都曾显赫一时。

其实,齐桓公本人并无多大能耐,他的一举一动就连一般士人甚至女流之辈也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作为一国之主,齐桓公城府太浅,可是,老天爷对这样一位肤浅的国君却偏赐以厚爱。齐桓公得到了当时贤相管仲的辅佐。

管仲这人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对治国安邦的大事有超人的远见卓识。所以,尽管齐桓公肤浅至极,在管仲的辅佐下,仍成了一时的霸主。当时各诸侯国对齐国的畏惧,实在是对管仲的畏惧。

据史籍记载,管仲晚年重病缠身,在他病危时,齐桓公去看望他。俩人见面后,彼此都已清楚他们携手合作的机会不会再有了。那么谁来接替管仲辅助桓公呢?齐桓公有心请教管仲,管仲也有意向齐桓公推荐合适的人物,同时也想提醒桓公哪些人不能用。于是,他们之间便有如下的对话:

齐桓公说:“仲父,你还有什么话要告诉我吗?”管仲答道:“请君王离易牙、竖刁、常之巫、卫公子这伙人远一点,千万不要接近他们,更不能相信他们、任用他们。”

齐桓公感到吃惊,怎么仲父要他离这几个平常对他很好的人远一些呢?齐桓公不明白为什么,于是他说道:“易牙卖掉自己儿子身上的肉来孝敬我,这说明他爱我远远超过爱他的儿子,难道易牙还不值得我信任吗?”管仲答道:“人没有不喜爱自己的儿子的,爱子之情乃人之常情。易牙知道君王你喜好美食,也知道君王你还没有吃过人肉,于是他便将自己的长子献给君王你享受。你想想,对自己的儿子如此残忍的人,连自己的亲生肉骨都不要的人,怎么可能对君王你忠诚呢?”

齐桓公又为竖刁辩解道:“竖刁为了侍奉我将自己阉割,我难道不应该相信他吗?”管仲答道:“人都是很爱惜自己的身体的。竖刁是因为他知道君王你喜爱女色且妒嫉心强,所以他故意破坏自己的性机能去当后宫的总管,像竖刁这样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惜而加以摧残的人,怎么能够对君王你赤胆忠心呢?”

接下来,齐桓公又为常之巫辩解:“常之巫这个人为我治病多年,我的一些顽疾痼症全都是因为他才得以治愈,同时他还能断出人的死期,我难道不能将他留在身边吗?”管仲答道:“君王啊,人的生死是命运安排好了的。而那些顽疾痼症是因为身体的功能逐渐衰竭而致,你自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不能保持身体的功能不衰竭,却一味地依靠常之巫维系你的健康,迟早有一天常之巫会因此而为所欲为的。所以你不能将他留在身边。”

再下来,齐桓公又为卫公子辩解:“卫公子侍奉我已经十五年多了,在这期间,他父亲死了,他都没有去奔丧,他这样做,全是为了我,说明他爱我胜过爱他自己的父母。难道对他也不能信任吗?”管仲答道“人最亲近的莫过于父母了。齐卫之间相距并不很远,只需要有十天的路程就可以赶到。十五年来,卫公子为了讨好君王,从未回去探省过父母,这是很不人道的,是没有孝心的表现,我请君王想想,像这样对待父母的人,你岂可期望他能对你忠贞不渝?”

最后,齐桓公向管仲:“那么你认为谁能信赖?谁可以继任你的宰相职位呢?”管仲答道:“隰朋的性格坚强而又廉直,他的为人处事公正而绝无贪心,隰朋才是君王应该亲近、值得君王信赖的人,他才是辅佐君王完成霸业的人才。”

可是,管仲死后,齐桓公并没有听从他的嘱咐,隰朋没有受到重用,宰相的位子给竖刁占去了。管仲死后不到三年,易牙、竖刁、卫公子、常之巫等人反叛。他们将齐桓公的宫门堵住,在宫外筑起三丈高的墙,不准任何人进出,桓公就这样被他们活活饿死。临死时,齐桓公才后悔当初没有听从管仲的话,将他们四人除去。可是,这世上谁能买到后悔药呢?

不少管理者都有一意孤行的癖好,除了自己的意见外,根本听不进别人任何有益的进言。而当别人有意见的时候,他们也常常命令别人保持沉默。在组织的环境里发生质疑的时候,出面发出质疑的人就很有可能会被贴上“不忠”的标签,甚至被视为是制造麻烦的人。到底什么才是判断反对和不同意见的最佳方式?应当鼓励勇于发表不同意见甚至是反对意见的人,并注意倾听。

战国时期,一位君王曾下过一道求谏旨令:

“群臣和百姓能当面指责寡人之过的,受上赏;上书规劝寡人的,受中赏;能在公共场合议论寡人的过失而被我听到的,受下赏。”

这道旨令一下,收到了极好的效果。一年之后,人们想再进直言,已无话可说了。而这个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泰民安,社会稳定。

自古以来,一意孤行、刚愎自用的人必定要垮台。

关羽并不是疏忽大意而丢了荆州,而是丢在他不能兼听不同意见的弱点上。

关羽守卫荆州时,东吴昌蒙做了大都督,吕蒙早就有抢回被刘备骗去的荆州的打算,但他心知强攻硬取只会使自己吃亏,于是想办法从关羽的弱点上开刀。正巧,关羽没有亲自守荆州,正在外面带兵攻打樊城,吕蒙一见机会难得,便表面上主动与关羽搞好关系,暗中用计蒙蔽关羽。他诈称有病,让东吴书生陆逊代替自己都督的职位。陆逊刚上任,就以友好的言辞写了一封信,并备了厚礼,遣使拜见关羽,关羽听说后,警惕性一下子放松下来,他还嘲笑孙权说:“孙权见识短浅,竟用孺子为将!”他丝毫没把陆逊放在眼里,认为陆逊奈何荆州不得,反而把荆州守兵抽出攻打樊城。关羽的副将司马王甫、赵累却不这么看,他们认为东吴必有阴谋,苦劝关羽不要轻易撤走荆州守兵。而关羽对东吴近日一系列的行动与迹象没有认真分析研究,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狂妄地认为东吴胆怯,放心大胆地撤走了荆州守兵。但后来事实是,东吴军队渡江夺取了荆州城。

直到此时,关羽对荆州已失守的消息仍不相信,当军中有人私下传言荆州失守时,他听后愤怒地制止道:“此是敌方讹言,以乱我军心!东吴吕蒙病危,孺子陆逊代都督之职,不足为虑!”这是何等的目空一切。后来探马报知实情后,才相信荆州真的丢失了。关羽这才大惊失色,不得已投奔荆州属地公安,岂知公关也已被吕蒙夺取了。在这进退无路之际,关羽似乎有一丝觉醒,他对身边的司马王甫深深叹道:“悔不听足下之言,今日果有此事!

如果说,荆州是关羽大意才丢失,那么,关羽败走麦城则是不听建议所致。

当困守麦城,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之际,关羽决定抛弃麦城,突围去西川。可是去西川如何取道他又拒绝了王甫的正确建议。去西川本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大路,一条是偏僻小路,关羽打算从小路去西川,王甫听后惟恐吴魏在小路设下埋伏,连忙建议部队取道大路。这时,关羽又犯下了一意孤行的老毛病,他固执地不肯听王甫的话,还自信地扬言:“纵有埋伏,有何惧哉!”坚定不移地要走小路。王甫料定关羽此去凶多吉少。纵百般劝阻仍无济于事,结果呢?父子双双遭擒身死。

唐太宗问魏征:“历史上的国君,为什么有的明智,有的昏庸?”魏征回答说: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秦二世只听赵高的,隋炀帝偏信虞世基,结果耳目闭塞,导致国家灭亡。国君如果能多听各方面的意见,采纳下面的正确主张,下情上达,就会明智;如果只听单方面的话,就会被蒙蔽,就昏庸。”

太宗听了魏征的话,连连点头称好:

“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