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培养富孩子
3622600000034

第34章 使赚钱成为习惯(2)

无论是缺点还是优点,如同我们现在再也不能改变我们的过去一样,是既成事实的东西,无论如何是不能否认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反省过去,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便重新沿着正确的方向努力。

因此,铃木认为,与其说矫正缺点,倒不如说应该通过培养别的正确能力去超越它。例如,多数孩子把音符1、2、3、4中的半音“4”拉高,这是因为平时已把音符“4”按提高半音训练的结果。

要把这个已经养成拉高半音的“4”恢复到原来的音程是比较难的。因为已经养成的习惯是难以改变的。那么怎么办才好呢?那就是让他们重新学习正确掌握“4”的音阶。

如果那个错误的“4”音听了5000次才掌握的话,那么让他们把正确的“4”音听上6000次、7000次。这样做即便是一开始没有效果,但过不了多久,当听过6000次以后,所养成的正确发音能力就会超越原来错误的发音能力。换句话说,新的能力就养成了。

同样道理,如果小孩子沾染上什么坏习惯的话,要克服它,就要培养树立起良好的习惯。假如那个恶习在现实生活中反复了100次才形成的话,那么就把良好的习惯反复训练150次、200次,这样就能使孩子具备了新的能力,于是恶习就自然消失了。

在缺点很多的时候,就要考虑哪个缺点应该首先改正,对最主要的缺点要集中精力反复地克服,直到彻底改正为止。这个缺点改正了,再转向改正第二、第三个缺点。

不要一下子指出很多缺点。如果这也不行、那也不对的话,就会使孩子无所适从,不知该怎么办才好,精神上的负担也就大了。

年龄越小,接受能力就越快。所以,一旦发现缺点就应及时指出修正,让他们掌握正确的能力,这是很必要的。

家长告诫孩子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要用功学习。”

“要用功学习”,这句话对不用功的孩子来说,是让其特别感到不愉快的命令之一。如果经常再三地这样催促,孩子就会感到厌烦并产生对抗命令的逆反心理,不久,连老老实实地坐到书桌前都办不到了。

讨厌被家长反复催促学习的孩子,渐渐地从坐下来到开始学习的时间拉长了。特别是当受到训斥而坐到书桌前的时候,由于不是出于自愿,所以学也根本不像学的样子。

作为家长,总以为不管怎样,只要叫孩子坐在书桌前,就放心地完事大吉了,其实反倒把孩子的心搅乱了。尽管从表面看成功了,但实际效果恰恰相反。

“要用功学习!”这句话最初的意思只不过稍微提醒孩子注意而已。可是每天这样说,久而久之,无形之中就使孩子心里感到有压力,产生反抗心理,从而由提醒注意的含义变成了命令,继而又变成严厉的训斥,以致完全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结果是,“要用功学习”这句话造就了不用功的孩子。

某家庭里,夫妻俩从孩子小的时候起,三个人围坐在一张桌子上,教孩子画画和识字,养成了一起愉快游戏的习惯。生了第二个孩子以后,这个习惯仍然保持着,老大读书时,小二就学画画。不久,又生了第三个孩子。小三在桌上学画画时,老大就到另一张桌子上去独自学习。这是由于同一张桌子太拥挤、他的两个小弟弟吵闹的缘故吧。

小二见老大每天独自一人学习,没过多久,一吃过晚饭,他也找了一张自己专用的桌子,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这样一来,很快小三想跟两个哥哥学,也找了一张自己专用的桌子,开始独自学习起来。

年幼时养成的生活习惯,不论是好是坏都是很顽固的。不管是让人喜欢还是讨厌,都认为这种行动是理所当然的。

最好的是,为孩子着想,家长要静下心来多花费些时间,和孩子们一起围坐在桌前娱乐一番。每天这样做,不久就会使孩子养成平心静气伏案学习的自觉性了。

熟悉经济的好方法

学习经济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学习经济,让学习过程变得更轻松容易、更生动有趣呢?

培养经济兴趣。

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养育爱迪生的人当然是他的母亲。不过,使他成为发明家的却是他的好奇心。要学习经济,首先要培养对经济的兴趣,要有经济头脑,要用经济的眼光观察身边发生的事情,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并及时请大人们作出正确的解释。只要这样去做,日积月累,孩子的经济知识就会一天比一天增多,就会变成他自己的智慧。

管好零花钱。

平常,很多孩子对零花钱并不怎么重视。用的时候,只管向父母去要,给多少花多少。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会妨碍孩子经济头脑的形成。定期地得到一定数额的零花钱后,孩子应该试着自己去买东西,再把剩下的钱送到银行存起来。这样做的时候,孩子就会体味到经济生活的乐趣,萌发出为将来做好打算的念头。可以这么说,管好零花钱,是孩子学习经济迈出的第一步。

跟妈妈去市场,帮妈妈买东西。

让孩子跟妈妈一起到市场,留意蔬菜水果的价格,再进行互相比较。此外,注意观察人们是怎样讲价钱的。帮妈妈去买东西,既可以得到父母的赞赏,又可以亲自体验经济活动,是件一举两得的好事。

当你要去买菜时,你会想到些什么呢?买什么菜、到哪里去买、花多少钱、家里人会不会喜欢吃等等。这是一个让孩子理解妈妈的辛苦和了解经济生活的机会。

去了解爸爸、妈妈是怎么挣钱的。

不管爸爸、妈妈是做什么事情的,都要想想这些事情跟经济有什么联系,不懂就问。要让孩子了解爸爸、妈妈对经济问题的看法,并同父母沟通,培养孩子的经济意识。

学校生活也要跟经济联系起来。

在学校,经常会开展些节能运动或者废品收集等活动,有时,还会开设“再利用市场”。这些都跟经济有关系。启发孩子考虑一下:我的选择跟其他同学有什么不同?假如我选择了另一个,那会怎么样?这些活动有什么好处?孩子理解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熟悉经济的过程。

经常聚会,讨论问题。

在学校和班级,有许多事情都和经济分不开。此外,同学之间也会有经济上的来往。比如,使用班费组织活动、给同学买生日礼物……这时,就需要大家聚在一起,讨论怎样筹钱、怎样花钱更好等问题。孩子如果经常去想这些问题,就会给班级或同学提出很好的方案,并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

凭借自己的经济智慧去参加竞选。

假如孩子有机会竞选班长或其他班干部,他可以利用自己的经济智慧去获取成功。经济智慧就是经济常识。在选举的时候,很多人都说:“我一定好好干!”这很好,但太空洞,缺乏具体内容。孩子要是能凭借平时积累的经济常识告诉大家,自己当上班长或其他班干部后,能给班级做到什么并带来什么好处等实际的计划,那他的话会更有说服力。

参加并组织家庭会议。

放假和节假日休息时,不要盲目决定去哪儿游玩。让孩子事先想好去什么地方,再拿着他的方案组织一次家庭会议。会上大家各抒己见、好好比较一下,哪种方案是最佳的,最后再作出决定。

多看适合孩子读的经济类图书。

在孩子能读懂的情况下,多读一些浅显的经济类图书,了解有关经济名人是怎样培养自己对经济的兴趣等书籍。告诉孩子不要一读完就扔到书架上当装饰品,还要时常再抽出来看看,尽量完全理解它。

关注经济新闻。

让孩子养成经常读报看电视的习惯。看报纸看电视,不仅要关心国家大事,还要经常与同学或父母讨论媒体上提到的经济内容,这对孩子学习经济会有很大帮助。

对儿童进行经济教育

定期给孩子零花钱。零花钱数额可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家庭情况来确定。孩子在低年级时,可一周给一次;到了高年级,按月给零花钱更合适。这样,可以使孩子养成按计划支出的良好习惯。

不要把做家务和零花钱联系起来

孩子帮着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日常家务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将孩子应该做的事情和钱联系起来,做多少事就给多少报酬,就会导致孩子把什么事情都跟金钱挂上钩,分不清什么是责任和义务。孩子偶尔做了某件超出他能力范围的家务时,比如大清扫或洗被子等,给予适当的嘉奖是不算过分的。

不要把成绩和零花钱联系起来

如果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就相应地增加零花钱的话,很容易让孩子形成把学习成绩和金钱联系起来的错误认识。不过,给孩子指定一个目标后,在适当的范围内给予一定的奖赏是大有必要的。

培养孩子花钱记账的习惯

管理钱财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要从小开始培养。给孩子准备零花钱记账本,督促孩子坚持记账,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看父母的“家计薄”,让他参考。

把生日聚会当作经济教育的一次机会

孩子的生日聚会,需要一笔支出。不妨同孩子一起讨论聚会的预算,一起来作计划。在有限的开支内,让孩子主动抑制某些过分的消费欲望,理解合理消费的必要性。让孩子节约使用零花钱,学会储蓄。不能让孩子用向父母要的钱去储蓄。应当鼓励孩子节约使用自己的零花钱,把结余的钱拿去储蓄。要让他懂得储蓄的重要性,培养积少成多的乐趣。

不用储蓄盒,把钱存到银行里

钱攒到了一定数额,就让孩子到银行去存起来。存折可由父母代为保管,要时常让孩子知道自己存的钱在不断增加,让他尝到储蓄的乐趣。

杜绝孩子的冲动性、炫耀性和模仿性消费

孩子们的行为大都是出于本能的,在买东西的时候,他们很容易出现冲动性、炫耀性、模仿性的消费。这时,父母应该耐心教育孩子消费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消费的后果等,并指导孩子去正确的消费。

不要用钱来补偿对孩子的愧疚感

由于工作关系或生活所迫,难免会对孩子产生某些愧疚感。对此,很多父母都习惯用钱来弥补。岂不知,这只能促使孩子盲目花钱,导致不正确的消费心理。父母多挤出一些时间跟孩子在一起进行正常的交流,比起领孩子出去随便买东西来,效果要好得多。

告诉孩子懂得珍惜

有些孩子洗完手不关水龙头,自己的东西丢了,也不想着去找,这说明孩子还缺乏对资源的珍惜,还不知道节约的重要性。我们要结合资源稀少的实例,让孩子懂得珍惜。培养孩子节约资源、爱惜资源的优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