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思想这样的理论体系,如果仅仅在大学里搞科研是搞不出来的。任何新的理论,都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亲身实践和书本知识的统一。以掌握基础知识为名关起门来教学与科研,永远也出不了大家。
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考察力与自己动手的能力,从小养成生活实践与书本知识两条线走路的习惯。
现在,广阔的市场为孩子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发展道路。要求孩子们具有与计划经济条件下完全不同的合作意识、竟争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以及自强自信、独立创新的意志。
洛克菲勒的小账本
美国的“石油大王”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从小家教很严,靠给父亲做“雇工”挣零花钱。他清晨便到田里干农活,有时帮母亲挤牛奶。他有一个专用于记账的小本子,把自己的工作量化后,按每小时0.37美元记入账本,尔后与父亲结算。这事他做得很认真,感到既神圣又趣味无穷。更有意味的是,洛克菲勒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都严格照此办理,并定期接受检查,否则谁也别想得到一分钱的费用。
洛克菲勒这样做并非家中一贫如洗,也不是父母有意苛待孩子,而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勤劳节俭的美德和艰苦自立的品格。那小账本上记载的岂止是孩子打工卖力的流水账,分明是孩子接受磨难和考验的经历!
其实,在不少发达国家,对待在校学习的孩子要求也是非常“刻薄”的。在日本,许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饭店洗碗、端盘子,在商店售货或照顾老人、做家教等,自己挣钱交学费及零用。美国人一贯教育孩子自主自立,七八岁的小孩儿就成了“小生意人”,出售他们的商品挣钱用以零用。美国中学生有个口号:“要花钱,自己挣。”每逢假期,他们就成了打工族,学习自食其力。
据报载,江西省某小学为了使学生口袋里的零花钱不乱花,办了个“儿童储蓄所”。该校在储蓄所“开了户头”的学生竟达90 %,全校1000余名学生存款额达4万多元。小银行成了大银行,老师们始料不及。
这个“纪录”后来多次被别的学校的“儿童储蓄所”打破。孩子这么多钱从哪里来?一是来自压岁钱。一到春节,孩子拜年,长辈们为了表示对孩子的爱,出的压岁钱动辄上百元,仅正月初一这一天,不少孩子就成了“千元户”。二是来自“奖金”。某二年级学生周某,期中考试语数均考了100分,他的父母、爷爷、妈妈层层颁奖,一次性得了奖金60元。三是来自平时数额不等的零花钱。
孩子手头有了钱,就想着花。除大笔的压岁钱上缴“家库”,其他基本上由孩子自行处理。
据某市的一项调查,现在入幼儿园的孩子大约人均月消费已突破双职工户收入的50%;中学生更高,已达65%。
南方某省有个“大款”,一时高兴,把五万元人民币划入了还在读小学的儿子账上。从此,孩子“牛”气十足。在家里,生活起居由保姆侍候;在学校,值日、作业雇人完成。结果这位原来成绩还不错的孩子很快在学校里存款成了第一,学习成绩却成了倒数第一。
印度作家泰戈尔说:
“鸟翼系上了黄金,这鸟永远不再在天上翱翔。”
父母们真的那么有钱吗?让我们来听听做父母的说法吧——“即使我们再苦点,也不能委屈孩子,不能让人家看不起。”原来父母大多是虚荣心在作怪。
很明显,用金钱刺激孩子的做法,只会使孩子滋生金钱至上、金钱万能的错误观念。处理得不好,孩子就会一切向钱看;就会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就会只顾享有,不尽义务,甚至走上邪路。如此的话,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这一传统美德很可能在我们这一代的手上丢失。
进入21世纪,物质生活今非昔比,到底还要不要讲勤俭节约?答案是肯定的。
怎样教孩子勤俭节约?我们先看看欧美国家的情况。他们的家庭收入普遍比我们高出许多,但是在教育孩子怎样节俭方面也比我们高明一些。
美国一些富人的儿子,常在校园里拾垃圾,把草坪和人行道上的破纸、冷饮罐收集起来,学校便给他们一些报酬。他们一点儿也不觉得难为情,反而为自己能挣钱而感到自豪。有的家庭经济并不困难,但要让八九岁的孩子去打工送报挣零花钱,目的是培养孩子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习惯。
美国著名喜剧演员戴维·布瑞纳中学毕业时,父亲送给他一枚硬币作为礼物,并嘱咐他:“用这枚硬币买一张报纸,一字不漏地读一遍,然后翻到广告栏,自己找一份工作,到世界上闯一闯。”“有钱难买幼时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后来取得很大成功的戴维在回首往事时,认为那枚硬币是父亲送他的最好礼物,它使戴维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和衣食的来之不易。
父母自身要勤俭节约。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生活俭朴,反对奢侈。一次,他见女儿穿了一件用翠羽装饰的短袄,就命令她脱去,以后不许再穿。在他的影响下,一时节俭风气举国盛行。封建时代尚且如此,更何况现在。
指导孩子如何使用零花钱。
父母给孩子零花钱要有计划,要限制数额,不要有求必应。应根据孩子年龄大小、实际用途和支配能力,定时定量给予。读一二年级的孩子,每次可少给些,时间间隔可短些;随着年龄增大,一次可给得稍多些,时间间隔也可长些,如每星期或每十天给一次。
父母要过问孩子把钱花在了什么地方,每次给钱时,可让孩子说说上次的零花钱用在哪里。用得不当,应予批评,甚至暂停“援助”。有些父母要孩子记账,过几天查一次账,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父母要鼓励孩子该用的地方要大大方方地用,能少用的就不要多用,能不用的尽可能不用。
要教育孩子既不乱花钱,也不要养成吝啬的“守财奴”性格。
要经常给孩子讲勤俭持家的故事和道理。
让孩子懂得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来之不易,都是辛勤劳动换来的。东晋时大官陶侃由于受他母亲良好的教导,一生勤勉俭朴,连造木船剩下的碎块木屑都收藏好,备以后用,这一美谈流传至今。
要让孩子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使用学习用品要节约,一张纸写错了字,擦掉还可以用;生活上也要讲节约,衣服破了个洞,补好了还可以穿;人离去灯要熄灭,等等。
要让孩子学会利用废旧物品。
比如可用易拉罐做个花篮,将旧凉鞋剪成拖鞋,将破皮鞋当柴烧。这样既可培养孩子的节约习惯,又是一种手工劳动练习。
父母要培养孩子理财投资意识。
新加坡的青少年在这方面受到的教育是首屈一指的,“节俭和储蓄是美德”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在当地人们生活中始终牢固不变。由于社会、学校合力引导孩子学会花钱、学会节俭,他们都很会存钱。教育部和邮政储蓄银行每年都开展全国性储蓄运动,每年的运动都有不同的主题,如:
1990年:现在节省,终身受益
1991年:储蓄将来的计划
1992年:积少成多
我们很多父母鼓励孩子把钱放进储蓄罐,等到一定时候,打破罐子得到一笔不少的钱财,却少了利息。我们不妨给孩子办个零存整取,或搞个贴花储蓄,这些不但有储蓄效果,还能得到一笔利息。有没有投资意识,具不具备理财本领,对新世纪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力戒孩子挥霍无度的恶习
一些做父母的常常这样想:自己年少时吃尽了苦,受够了穷,现在生活富裕了,让孩子享享福也是应该的。其实这样想是很不理智的。大家都知道:
“浪子挥霍的是他的祖业和父业,败子炫耀的是他祖业和父业的辉煌。”
孩子从小挥霍的往往是其不劳而获的钱财,这种习惯会使其不知人间苦难,会培养他好逸恶劳的“败家子”作风。长大以后若失去父母的庇护,还能去挥霍谁的金钱呢?好逸恶劳会使孩子走上犯罪的道路,到时做父母的会后悔莫及。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从小继承了他母亲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美德。他认为“一个人应懂得金钱的价值,应该把钱花到最有意义的地方”。为了杜绝浪费,他养成了随时记账的好习惯。即使成为亿万富翁以后,他也处处注意节俭,不造成任何浪费。他经常向员工和子女们讲述节俭致富的道理,告诉他们使用金钱应该谨慎。还要求孩子对发放的生活津贴予以记账,要求记明每笔钱的用途、花费的时间等内容,同时还表示做账好的可以增加津贴。通过这种方式,他让孩子逐渐懂得金钱的价值。
再富也不能富孩子。给孩子以钱财不如给孩子以知识。绝对不能单纯用金钱来奖赏和惩罚孩子。不能让孩子眼中只有金钱。
尽管勤劳和节俭可能不会使人大富大贵,但也不失为一种生财之道。勤劳,不仅体现在体力的勤快上,而且还体现在脑力的勤快上。在信息经济时代,勤思考与勤劳动一样重要。在某种程度上,勤思考可能比勤劳动更为重要。节约,不仅体现在金钱的节约上,还体现在时间的节约上。勤劳致富,节俭致富,思考致富。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精细、节约是出名的,他的合伙人克拉克曾称赞:“洛克菲勒有条不紊到了极点,特别留心细节和顶真,追求分毫不差。”为节约他常常从细节抓起。有一次,他发现工人密封煤油罐需要40点焊锡,似有重复点焊锡的痕迹,便建议能否用38点焊锡,后来工人经反复试验,发现39点焊锡既保证质量又节约焊锡。洛克非勒为1点焊锡的节约而欣喜若狂,用这个事例反复向员工强调:“任何事项只要留心观察,都有潜力可挖,别小看这1点焊锡,积少可以成多。都像节约焊锡那样,一个大企业,可挖潜力的地方就很多,一年下来效益就非常可观。”
没有勤劳和努力,哪来幸福?没有节俭的品行,哪有富裕?“早起的鸟有食吃”,节俭使人一生无难,远离贫穷。
习惯是养成的
人没有缺点是不可能的。人的能力从生下来那天起,就是在各种客观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因此,作为缺点表现出来的东西,也可以说是客观形成的一种能力。既然是作为能力养成的,要想完全矫正也是很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