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意志力的强弱主要通过意志品质表现出来。孩子意志品质正处在发展过程中,自觉性差,果断性品质很不稳定,自制力和坚持性都还不强。人人都羡慕那些靠艰苦努力而取得成功的人,但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是许多家长发愁的事。最令他们烦恼的是,孩子学习不自觉,总要家长督促,对各种学习活动失去兴趣,提到做作业、练琴、画画就头痛。这些,都是孩子意志力薄弱的表现。在生活和学习上,他们表现得缺少主见或独断专横;优柔寡断或冒冒失失;控制不了自己的冲动,缺乏恒心和毅力。意志力薄弱是一种不好的品质,常常阻碍孩子学习的进步和其他方面的成功。
不恰当的家庭教育常是导致孩子意志薄弱的根本原因。如,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减少了孩子面对并克服困难的机会;家长采取****的教养方式,使孩子做事畏缩、犹豫、缺少主见;对孩子的管教太多,限制了孩子独立计划、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使孩子的行动缺乏主动性。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才有不断的进取精神。
人干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目的,也就是起因。为达到目的,去选择方法和手段,积极活动,称为动机,这就是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
目标的长短,对孩子起作用的大小不一样。目标长远则动力作用大,目标短小,产生动力则小。像人走路一样,预定走十里,走到七八里时就会感到累;预定走100里,走了几十里才觉得累。当然孩子小,一下达不到更高的目标,做家长的眼光要放远些,破除过去养儿防老、光宗耀祖的陈旧传统观。树立长远、崇高的目标,从近处着手,逐步培养,引导孩子向长远目标奋进。
家长要想将学习目标变成孩子的志向,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目标要切合孩子的实际,不要定得过高或过低;一旦目标确定,要严加督促,严格执行,决不要妥协;在实际生活中要随时地注意磨练孩子的意志,坚持到底,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教会孩子善于掌握自我锻炼意志方法,并为孩子树立榜样。
如向孩子讲述居里夫人在极艰苦的条件下学习和研究的事迹、张海迪与疾病作斗争和顽强学习的事迹,都有利于增强孩子的意志。让孩子参与检查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和意志。如某家长与五岁的孩子共同制定意志训练十项计划,每完成一项,都让孩子自己打上五角星,促使孩子意志品质的发展。
培养孩子的自觉性
孩子意志的自觉性,是要求孩子的活动有明显的目的性,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一定的要求。与自觉性相反的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一般来说,孩子的自觉性比较差,容易受他人意见的左右,不相信自己行为的正确性,受成人的暗示性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也容易出现固执己见、难以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现象。这些都是意志薄弱的表现,不利于他们的自觉行动。有的家长在学习和生活上,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对孩子的督促帮助过多,这容易使孩子形成依赖心理,特别不利于他们自觉性的发展。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自觉性,不妨就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对年龄较小的孩子,许多事情还离不开父母的指导和安排,如什么时候完成家庭作业、读什么样的课外读物等。但在给孩子布置这些事情时,都应该对孩子讲明这样做的原因,即让孩子明白活动及其安排的目的。对于已经有一定计划性的孩子,家长可以和他们一起订出一天或一周的活动计划。最初,父母可以督促和检查孩子完成计划的情况,逐步放手让孩子自觉去执行计划,最后达到能由孩子自觉独立地计划和完成学习任务。
培养孩子的果断性
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果断性也在逐渐提高,但相当一部分孩子还具有优柔寡断和草率行事的特点。如,有的孩子在决定是先看电视还是先做作业时,总是摇摆不定;另一些孩子做事冲动,常不考虑行为的后果,往往为一点小事而吵架、打架。
要培养孩子行动的果断性,家长、教师对孩子教育态度的一致性和果断性至关重要。一致性,一方面指父母亲、教师三者在教育孩子时的观点和做法要基本相同,另一方面指父母和教师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前后的态度要一致。前一个月要孩子多看课外书,后一个月又觉得课外书影响学习而禁止孩子阅读,会使孩子无所适从。这样,当他们自己面对任务时,就会东一榔头西一杠子,不知怎样做才正确。因此,家长要同老师多交换意见,父亲和母亲之间也应多沟通,这对培养孩子的果断性是很重要的。
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自制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意志品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抗拒各种诱惑的能力也逐步增强。如为了复习功课,可以放弃看喜爱的动画片。
一般来说,孩子抗拒外部诱惑的能力强于抗拒内部诱惑的能力。自制力的强弱与完成目标的动机、意志的自觉性、坚持性及对情绪的控制有关。因此,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要考虑到各个方面,要将自制力的培养与情绪控制联系起来。易冲动孩子的自制力往往也比较差,如有的孩子容易被激怒,因此与同学吵架、打架等冲突发生也多。同时,家长还应将培养孩子的自制性与自觉性及坚持性联系起来。行动的目的性强,在遇到影响目的达到的因素时,就更容易抗拒其干扰。例如,如果孩子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明确学习的目的,那么,在学习时,即使电视里正播放着他们喜爱的节目,也比那些学习目标不明的孩子更能抗拒电视节目的诱惑。
培养孩子的坚持性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是凡事取得成功的保证。但是,很多家长费尽了心思,威胁、哀求、奖励、惩罚等手段都用尽了,孩子的进步仍然很小,要培养孩子做事的恒心和毅力似乎很难。
其实,要培养孩子的坚持性,首先要求父母做好长期培养的准备,要有耐心和恒心,不能期望几天就能看到孩子明显的进步。做有毅力的父母,对培养有毅力的孩子是非常有益的。家长还要通过生活中的小事,让孩子看到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如,从小可以让孩子玩一些需要坚持不懈努力才能成功的游戏;在能力允许的前提下,要求孩子做更多的家务,参加更多的活动。在任何积极的活动中,孩子的坚持性都能得到培养。如坚持独立完成作业、坚持体育锻炼、坚持某种业余爱好、坚持做一些家务等。这个过程中,父母要注意的是:在各种活动中,要帮助孩子克服困难,而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如做作业中遇到难题时,启发孩子思考,而不要替他们解答。有些家长可能认为早起、洗碗等是小事,在孩子学习紧张时,在这些方面不要求孩子坚持下去,甚至主动提出这段时间可以不做这些事。这是非常不利于培养孩子毅力的,甚至可能导致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当交给孩子完成一项任务时,他可能会找各种借口敷衍。
夸出孩子的快乐性格
形成快乐性格与父母对孩子的指导和控制有着密切的联系。父母应该设法给孩子获取快乐的机会,让孩子从小就知道怎样使用自己的决策权力,这种事情虽然不大,但是对孩子快乐性格的养成却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儿童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培养孩子的快乐性格,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这项工作最好从幼儿时期开始。
如何培养孩子的快乐性格?
密切同孩子之间的感情。
在快乐性格的培养中,与孩子建立“友谊”起着十分重要作用。此外,还要让孩子经常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让他在愉快的外部环境中接受愉快熏陶。
给孩子比较充分的决策权。
快乐性格的养成与指导和控制孩子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父母要设法给孩子获取快乐的机会,让孩子从小就知道怎样使用自己的决策权力,比如允许六岁的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等。这种事情虽然不大,但是对孩子快乐性格的养成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帮助孩子调整心态。
父母应该使孩子明白,有的人之所以一生快乐,并不是他们一帆风顺,他们也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但是他们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有比较好的心理状态,能够很快从失望中振作起来。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父母应该为孩子指出其中的光明之处,并引导孩子调整心理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会得到快乐,心情也就可以得到安宁了。
有效地限制孩子的物质占有量。
很多实践证明,适当限制孩子对物质的占有数量,不但不会阻碍孩子快乐性格的正常发展,反而可以起到推动的作用。专家指出,给孩子太多东西会使得他产生这样的感觉:获取就是得到幸福的源泉。不能让孩子觉得人生的快乐是建立在对物质财富的占有之上的。
培养孩子的广泛兴趣。
如果幸福只建立在一样东西上,那么幸福的基础就不稳固了。比如一个孩子最喜欢某个电视节目,而正好整个晚上电视机都被别人占了,他就会不高兴了。作为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多样获得快乐的选择,并注意培养、引导,让孩子拥有比较广泛的兴趣。
保持家庭的美满和谐。
在幸福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具有快乐的性格,成年后能幸福生活的比不幸家庭出来的孩子要多出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