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学家张衡经常和他的学生们聊天,用这种方式传授知识。一天,有个学生问他:“先生,你常对我们说,追求是智慧的动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我们应该追求什么呢?”张衡说:“高尚品德,广博智慧。”学生说:“先生,能不能讲得更具体一点呀?”张衡说:“君子不担忧自己的地位不尊贵,而担忧自己的品德不高尚;不以俸禄不多为耻辱,而以才智不广而羞愧。只有这样,才会自觉地去奋斗,成为经世之才,成就一番大事业。”追求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追求金钱,有人追求享乐,有人追求安逸,有人追求名利地位。这都是不全面的,有的甚至是不正确的。品德和智慧才是高层次的追求,是人生的正确选择。
要是没有追求,人类将会怎样?
实践出智慧
通常说:实践出真知。实际上,实践不但出真知,而且出智慧。因为实践不仅仅是一个层面,实践是一个系统。实践不仅仅产生理论,实践也产生人的素质。当然,实践形成人的素质,首先一步是形成经验,然后形成理论,最后形成素质。
经营学就像件得体的上衣一样非常适合格林斯潘,他于1948年以最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又于1950年获经营学硕士学位,并开始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经营学博士,从师于著名经营学家、商业周期理论大师、原美联储主席亚瑟·彭斯。格林斯潘迅速地从各方面汲取知识,并开始形成自己的一套想法,信奉自由市场。
1954年,他也中断了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的博士课程。当时他才28岁,就同一位年纪稍大的纽约债券交易人联手,此人名叫威廉·图森,他们共同创办了一家咨询公司——图森·格林斯潘公司。在后来的20年里,格林斯潘一直把这家公司当做自己的职业基地。1958年图森去世后,他接过了公司的领导权,扩大经营,开发了一批在金融和制造业领域颇具影响的客户。同时,格林斯潘还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新颖奇特、有利可图的小天地,即向高层企业管理人员提供经营分析意见。正如一位美联储官员日后所说:“他是第一个专门向总裁们提供预测的人。”这种工作不仅在思维上有挑战性,也特别适合格林斯潘发挥个人才能。他也因此变成了一位富人。
1987年,他出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职位。同年10月19日,也就是著名的“黑色星期一”,股票市场大幅度地下降了508点,造成账面损失高达5000亿美元。
对大多数观察家来说,这个时候真是可怕之极。当时极需要具有果断决策能力的领导人力挽狂澜,而坐在美联储主席高位上的这个人却是人们记忆中最没有经验的那一位。
刚过4点钟,格林斯潘在达拉斯走下飞机。一个惊慌失措的美联储官员告诉格林斯潘,市场在收盘时已下降了508个点,格林斯潘当时一愣,但马上做出反应。他立即取消了预定的讲演安排,飞回华盛顿,当夜召开紧急会议,同顾问们研究处理危机的对策,并做出了至关重要的决策。在星期二开市铃声响前不到一个小时,他发表了下面的简要声明:“联邦储备委员会,根据其国家中央银行的责任,今天重申它时刻准备着发挥其清偿来源的作用,支撑经营和金融系统。”
也就是说美联储会根据需要,向金融体系注入资金,以防止金融崩溃。换句话说,对付危机的紧迫性已远远超过了紧缩银根的政策。虽然这与格林斯潘过去的主张不符,但正如爱默生所说:“愚蠢的政策一致性是目光短浅之辈的做法。”格林斯潘并不愚蠢。
在过去的黄金年代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只要像摩根这样的金融巨头走进股票交易所,在大庭广众之下签下大额订单,就可以制止恐慌。其含义很明确:没什么值得害怕的。而现在的美联储是在摩根去世那一年创建的,在众多方面成了他的继承者,也正以类似的象征性手段干预经营来稳住投资者。学了一辈子经营史的格林斯潘,对摩根及其干预手段了如指掌,更确切地说,他也了解美国1929一1933年金融史上的悲剧,当时正是由于中央银行愚蠢地紧缩银根,把已经受到打击的股票市场推进了大萧条的深渊。所以,当他的一些顾问苦于无计可施时,格林斯潘却毫不犹豫地说道:“懂得经营史的人都会明白,如果股票市场下跌了500个百分点,跌幅达20%时,经营肯定会出现大问题。这时我们所要考虑的不是应不应该向市场注入资金的问题,而是如何注入的问题。”市场很快就平静下来。在短短几个月内,人们挽回了黑色星期一中所遭受的全部损失。
这正如《福布斯》日报所说的那样——“这是格林斯潘最辉煌的一刻,他高举起喇叭,告诉银行把钱借给华尔街,然后降低短期利率,而长期利率也随之下降。”
这种有效的干预,对格林斯潘来说还只是开头。股票大跌几个月后,美联储又调高了利率,这是一个惊人的举动,而且传递了两个有关信息:首先,格林斯潘已下定决心抑制通货膨胀;其次,他相信1987年的股票大跌与其说是危机,倒不如说是对经营的调整。他高瞻远瞩,不让短期波动影响经营的长期持续增长。
格林斯潘成功地使美国经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增长,他也因此被认为是影响美国经营的举足轻重的人物而永载史册。
智慧离不开读书
智慧虽然比聪明更进一步,但智慧不能离开聪明。聪明虽然比读书更进一步,但聪明离不开读书。读书会促进思考,把握知识,了解信息,催化智慧。
智慧与聪明成正比,聪明与读书能力成正比。
“我进入商界以后,切实感受到了读书的重要性。”洛克菲勒说,“有关事业经营,其想法及决定的大部分总是重复不断,大多已记述在各类书籍之中。如果你花一定的时间与耐力进行阅读的话,跟从不读书的同辈人比起来就会站在相当有利的起点上。”在这个世上一个人必须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尤其是对于一个管理者。如果自己没有时间去经历错失,那么就要从别人的错误中去学习。在某种意义上,读书就可以学习他人的经验,发挥其有利的一面,从而提高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知识是外在的,是我们对所见事物的认识;但智慧则是内涵的,如果你不是天才,就只有在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之后,才可能具有在商场中运筹帷幄的智慧。
史密斯所总结的最后一条成功创业的秘密所言:不断吸取新知,随着世界的变化而同步前进。他说:“创业者应该不停地学习一切和公司业务有关的知识,甚至还应该学习其他科学:从古代历史到现代经营学理论;包括园艺和摄影、共同基金和莫扎特。这种学习应该贯穿一生,因为你不知道这所有的知识在哪一天会突然融会贯通成为你的一个新想法,也许只要5分钟,也许需要5年,但我肯定会有那么一天。”
霍勒斯·格里利降生于一个贫苦的农家。很小的时候他也只能跟着父母在农场做工,他没有机会受到多少正规的教育;但强烈的求知欲紧紧地攫取着格里利年轻的心灵,这种渴望时刻烧灼着他渴求知识的眼。5岁的时候,他开始自学。当时,《圣经》是可以不费多大气力就能找到的,在他眼里,《圣经》是导引他走进文明殿堂的金光之道。很快,《圣经》已不再能满足他了,他竭尽努力到处寻觅书籍。只要他能找到的,他都如饥似渴地认真去读,他的勤奋好学最终没有感动天主,仁慈的天主也不可能赐予他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
1831年,20岁的格里利流浪到了纽约,在当地《晚邮报》印刷所里找到一份工作,当上了排字工人。1834年,格里利开始交上好运,他创办的《纽约人》周刊销量达到9000份。这份刊物主要刊载文学作品,同时也刊登新闻,尤其是选举消息。这一年,他先在辉格党的竞选报纸《宪法报》当编辑,加入了辉格党。因此,他以辉格党党员的身份,为《辉格党日报》撰写社论,其政治观点及文笔、学识,深为纽约辉格党党魁瑟洛·威德的赏识。因此,1838年,当辉格党决定让另一党魁威廉·西沃德竞选纽约州州长时,威德从该党的选举委员会中拨款,请格里利出面编辑出版一份支持他们竞选的报纸,格里利当然毫不犹豫地欣然同意,创办了《杰斐逊报》,并亲自担任该报主编。该报在选举期间,大造舆论声势支持西沃德。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西沃德竞选成功,出任了纽约州州长。自然,格里利也因自己出色的政治活动能力在辉格党中威信大增,很快出了名,并被称为与西沃德、威德齐名的纽约辉格党三大巨头之一。1840年,辉格党提名哈里森为总统候选人,格里利又于同年5月2日开始出版《园木小屋》报支持其竞选,结果大获全胜,此举进一步巩固了格里利在美国上层政界中的地位。
1841年4月10日,年仅30岁的格里利设法集资3000美元,创办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报纸——《纽约论坛报》。他在为辉格党主编的《园木小屋》报上刊登广告,宣称:这是一份政治、文学和综合新闻的新晨报。它将努力维护人民的利益和促进他们道德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权益。它将摒弃许多著名便士报上的不道德的、下流的警察局新闻、广告和一些其他材料。
雄心勃勃的格里利又在当年9月创办了《论坛报》周刊,并把《纽约人》、《园木小屋》也并入其中。虽然《论坛报》的销量始终远远赶不上《纽约太阳报》和《纽约先驱报》,但它的周刊却行销全国,特别是中西部诸州,发行量很快达到25万份,同期《纽约先驱报》周刊的发行量仅1.9万份。
格里利企图把《论坛报》办成一家有特色的报纸。他重视评论,也善于写作评论,《论坛报》的声誉与影响主要来自评论。虽然格里利是一个有政党关系和政治经验的人,但是他是一个理想家,一个社会改革家。他在办报中做到独立经营,不接受政党、政客津贴。因而他在“三人政治公司”中有独立地位。他在办报中真正能够做到可以宣扬他所奉行的辉格党原则,评论其措施,也可以坦率地表示不同意见以至反对它的候选人。
为了取悦和吸引读者,格里利提出报纸应向不同观点的主张。因而在格里利通过手下的重要编辑查尔斯·达纳,约请马克思为《论坛报》撰稿时,马克思考虑到当时几乎完全没有工人报刊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论坛报》这家具有一定进步倾向、比较开明、影响广泛的报纸,阐明一些重要的政治经营问题,制造和影响社会舆论,使之有利于无产阶级。基于这些想法,马克思终于同意了。从1851年8月到1862年3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1年里共为《论坛报)写了500篇左右的通讯和政论,几乎占他们一生撰稿的1/3。正是借助《论坛报》这块阵地,“向英美公众阐明自己的事业。”当然,格里利的《论坛报》也因为刊登马、恩的文章而使自己大增光彩。
格里利发动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运动,如大力宣传空想社会主义,鼓动开发西部,坚决反对奴隶制度以及禁烟、禁酒、废除死刑,打击投机商人,严惩贪官污吏等等。但是他的思想主张有时会前后矛盾,同时主张和宣扬两种不同的东西,如他主张男女同酬,同时又反对妇女拥有选举权、反对离婚法的改革。
1849年,格里利将《论坛报》改为股份公司,让大部分职工拥有公司的股权,公司赚来了大笔收入。
知已知彼
古代哲人讲过,人贵有自知之明。实际上在商场竞争中,人不但要知道自己,而且要知道别人。这个“别人”既可以指竞争对手,也可以指客户、合作伙伴,甚至同事。
二次大战后,美、日两国的汽车生产和技术水平差距极大。美国素有“汽车王国”之称,底特律的汽车“三巨头”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不仅垄断了美国国内汽车市场,也称霸全球汽车市场,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
可是在20多年后,力量对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日本汽车工业迅猛发展起来,雄视世界。据美国《幸福》杂志统计,在1986年世界20家最大汽车公司中,日本占9家,丰田、本田、日产等均榜上有名。而在美国市场上,目前每售出4辆汽车,其中有1辆就是日本车,占有率达25%。
战后的日本认定汽车业有巨大的发展前途,将发展汽车工业作为开发日本出口潜力的关键行业之一。日本向美国人发动汽车战是在20世纪60年代。
日本为了做到“知己知彼”,进行了深入的市场调研,在市场调查研究中发现美国人对汽车的需求已大有变化。过去美国人偏爱大型的、豪华的汽车,但由于美国汽车越来越多,城市越来越拥挤,大型汽车转弯及停车都感不便,加上能源危机、油价上涨,人们感到大型汽车耗油多不合算,因此,美国人的偏爱转向小型汽车,即价廉、物美、耗油少、维修方便的小汽车。
1957年,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曾经推出一款小轿车,但由于质量不过关,在公众中造成了“脆弱”、“不耐用”的印象,使该公司轿车在与美国轿车竞争中一败涂地。
1961年,丰田汽车公司立志要夺回美国汽车市场的地位,精心研制出质量优良的新型轿车投入市场,然而由于固有的印象,公众对日本丰田汽车普遍缺乏信任,因此销路不佳。
为了消除公众认为“日本汽车不坚固”的印象,丰田公司不惜耗资上千万日元,在日本甚至全球掀起一场攻势凌厉的广告宣传战,他们制作了一套名为“考验”的专题节目,在世界各地的电视屏幕上连续播放。
在这个专题节目中,丰田汽车公司向公众展示了一系列小轿车的破坏性试验的全过程。例如,在“空中飞车”广告片中,一位丰田汽车公司的职员不惜赴汤蹈火,以120公里的时速驾驶着轿车冲向飞车台,高速飞驰的轿车腾空而起,在两米高处悬空飞行了大约25米,着地后照样高速飞驰,这个千金难得的惊险长镜头(中间无剪接)在公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刺激效果,在其真实可信的破坏性试验面前,“日本汽车不坚固”的成见不攻自破,扭转了公众原先的看法。在电视广告中,没有任何劝说诱导的字眼,一切由公众自己去评判,这种“眼见为实”的宣传,获得公众的信任。
丰田正是深入了解美国人的喜爱和需要,你需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你担心什么问题,我就替你排除什么问题,这就是《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的具体体现,日本汽车从而迅速在美国市场上树立起良好的形象,终于打进了美国市场。
接着,日本在研究了美国汽车的制造技术、设计优缺点、消费者的口味以及市场环境后,于60年代初推出“蓝鸟”牌汽车,并成功打进了美国市场,现在丰田公司的“佳美”轿车、本田公司的“雅阁”轿车在美国市场上保持持续畅销。
在企业经营实践中,“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事实上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座右铭,成为经营决策的信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