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苹果里的星星:大师名篇诵读
3614700000044

第44章 田野中的哭声:喻世·警世篇(5)

本文的“转折点”在于那一只“孤飞的青鸠”。原来,就在福田君近“二十分钟的猎获物”中,竟有作者天天见面并已建立了“感情”的“夫妇鸟”中的只!作者不仅知道了它惨死于福田君之手,而且还亲自“吃了”这只鸟儿!“几个月来一直见惯了的一对夫妇鸟,突然只剩了一只,心里就不是滋味,虽然打它的并不是我,但吃它的是我呀”--作者的负疚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关于“猎鸟之恶”的反思,从这段“自白”中表露出来。作者至少认识到:打鸟是“恶”不是“善”,是一种不人道、不文明的行为。人类对鸟类的虐杀,犹如战争对人类的残杀一样,是一种反人道的罪恶行径;“夫妇鸟”的痛失伴侣,和人间夫妇的“折妻”或“失夫”同样是极大的痛苦与悲伤。人同此理,情同此心,推己及物,能不使人扼腕痛思?作者在警醒之余,劝告福田君“今天不要再打猎吧!”可嗜杀成性的福田君竟回答道你这样关心么?那我把那只留下的寡妇一起收拾了吧!”--“人性恶”的丑陋嘴脸,已在此暴露无遗。难怪,作者评价道:“对于鸟儿,他是这样可怕的人”。

本文以“猎鸟”作为故事的主体,而要表现的,却是爱鸟的主题。作者选择青鸠作为鸟类的代表,而且以一对“相识”的青鸠“夫妇鸟”在猎枪下痛失其伴的惨剧作为典型事例,读来惊心动魄,令人心悸不已。作者从“吃鸟”的“同谋”到“失鸟”后的反思,再到忏悔,以至劝诫他人不再猎鸟,把猎鸟者称为“可怕的人”,这一思想觉醒过程,写得一环扣一环,自然、合理,而不是生硬、突兀。写雄鸟青鸠被打死之后,突来一笔:“又过了几个月,我看见了一对双飞的青鸠。我想,可能又找到了新对象,重新结婚了,倒是很可庆贺的”,这一笔给人悲中添喜、憾中有补的感受--突然,笔锋一转,“可是不然,这是一对从别处飞来的,以前那一只,还是孤单地飞着,这情况一直持续到今天”,又使人由喜转悲(更大的悲),由悲而憾(更深的憾),仿佛听到孤鸟悲鸣,戚然寻夫的哭号之声,使人顿生悲凉同情之感。如此跌宕起伏,其表达效果是颇能“煽情”也颇为动人的。文中还写到另一位狩猎者“养有两条血统优良的英国种猎狗”,紧接着写道:鸟儿们“要提防的,是那两条猎狗。但更可怕的,是那位穿着布帮胶底鞋的福田君”,看来作者写猎狗并非“闲笔”,而是为了烘托比狗更可怕、更凶恶的福田君,以表达他对这位冥顽不化的猎鸟者的憎恶。

护鸟、爱鸟是世界性的主题。在中国,已经有了“爱鸟周”、“放鸟日”;青海湖鸟岛和昆明白鹤湖等地已形成鸟类的自然保护区。然而,对鸟类的猎杀依然屡禁不止,中国的“福田君”依然大有人在。对于这件事关生态平衡甚至人类文明的大事,还须经过艰苦的努力,通过宣传教育、法制、惩戒等多种手段,方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我们期待着在“只有一个地球”的生存空间里,人类与鸟类和平共处、和谐友好的理想境界早日实现。读一读日本作家志贺直哉的这一篇《青鸠》,也许能促使我们在警醒中思索,在思索中警醒……

田野中的哭声

【黎巴嫩】纪伯伦

东方欲晓,晨曦初露,我坐在田野里,同大自然倾心交谈。在那归真返璞、美不可言的时刻,正值人们或酣梦未醒,或睡眼蒙昽之际,我在绿茵茵的草地上,曲肱而枕,向我看到的一切探询什么是美的真谛,让眼前的一切告诉我,什么是真实的美。

当想象把我同人世隔绝开来,幻觉揭掉了遮蔽住我主观意识的物质破布时,我感到自己的灵魂在升华,致使我与大自然相亲相近,它为我阐释大自然的奥秘,让我通晓自然界万物的语言。

我正在此情此景中,树丛枝叶间,一阵微风徐徐而来,它像一个贫苦无靠的孤儿在长吁短叹。我问道:“习习的微风啊!你为什么叹息?”它答道:“炎炎烈日迫使我逃进了城里,人类那有毒的气息也死缠着我不放。因此,我才这样忧伤。”

我回眸向万紫千红的花儿望去,只见它们簌簌滴下的不是露珠,而是泪水。我问道:“美丽的花儿呀,你们为什么要哭?”其中一朵花儿抬起它那俏丽的脸,说我们哭,是因为人们将来到这里,掐断我们的粉颈,把我们带进城里。我们是自由的人,他们却要把我们像奴隶一样卖掉。晚上,我们蔫了,他们就会把我们丢进垃圾堆里去。人类残酷的手将使我们离开故土--田野,我们怎能不哭泣?”

过了一会儿,我听到溪水像失去儿子的母亲似的在号哭,于是我问道:“甘美的溪水呀,你为什么哭泣?”它答道:“因为我不得不流进城里,但在那里,人们却鄙视我,他们用葡萄酒代替我饮用,而用我去为他们洗涤污垢。不久,我这冰清玉洁的身体就会变成污泥浊水。我怎能不号哭?”

随后,我侧身细听,又听到鸟儿仿佛号丧似的在唱一首悲歌,我就问道:“漂亮的鸟儿呀!你们在为谁号丧唱挽歌?”一只小鸟走近我,站在枝头上说:“人们将带着一种该死的器具,像用镰刀割草似的把我们消灭掉。我们正在相互诀别,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谁会幸免于难。我们走到哪里,死神就跟随到哪里,我们怎能不号丧唱挽歌呢?”

旭日从后山冉冉升起,为树丛戴上了一顶顶金冠,我不由得想:“人类为什么要破坏大自然创建的东西呢?”

(伊宏译)

大自然的呼声

--《田野中的哭声》赏析

晨曦初露的时候,作者“曲肱而枕”躺在草地上,与大自然就“美的真谛”“倾心交谈”。

大自然怎么能谈话、发声呢?当然这是作者的想象,是作者借以表达感情的一种拟人化的方式。有了这种方式,作者就能“通晓自然界万物的语言”。

接着作者写了自然界的四种声音--来自微风、流水、花儿、鸟儿的“田野中的哭声”。它们为什么悲伤?原来它们都为着同一个原因:大自然的环境被污染,大自然的美景被亵渎,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于是作者感到了心灵的震动,不由得对天发问人类为什么要破坏大自然创建的东西呢?”

主题很明白:呼吁全人类保护大自然!

本世纪以来,随着世界性大工业的突飞猛进,资源的开釆、森林的釆伐、水土的流失、大气的污染,便成为威胁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普遍公害。许多国家不得不三令五申制订环境保护法规,欧洲一些国家成立了“绿色和平组织”,许多科学家警告性地指出“只有一个地球!”,以提醒人们停止破坏大自然、停止“在地球上为自己掘墓”的“自杀行为”。而作者在距今六七十年前就借“田野上的哭声”尖锐地提出了这个问题,更有其不平凡的意义。

从艺术上讲,作者釆用了寓言的手法。这种由大自然面对面“控诉”的方式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可以更直接地达到感染和讽喻的效果。其次,作者在行文中讲求变化,所描写的四种“物”,在语言、声音、形态上都有所不同。写微风,“像贫苦无靠的孤儿”在“长吁短叹”;写花儿,“簌簌滴下的不是露珠而是泪水”;写溪水,“像失去儿子的母亲在号哭”;写鸟儿,“仿佛号丧似的唱一首挽歌。”同样是写“哭声”,却参差有别,绝不雷同。这就克服了文章的刻板与枯燥,增强了生动性。这篇寓言体的小品文,在内容和形式的配合上,达到了和谐、完美的效果。

两个得到安慰的人

【法国】福尔德

大哲学家西多菲尔,有一天对一个确有理由伤心的女子说:“太太,伟大的亨利四世的女儿,英国的王后,曾经和你一样的遭难:她被逐出国门;遇着大风暴,几乎死在海洋里;又眼看她的丈夫英王被送上断头台。”--“我代她很难过。”那太太说完,又叹起自己的苦经来。

“可是,”西多菲尔说,“你别忘了玛丽·斯图阿德:她一片诚心的爱着一个音乐家,嗓子很好的男中音。她的丈夫当着她的面把音乐家杀了。接着,玛丽的至亲兼好友,自称为童贞的伊丽莎白女王,把她关了十八年牢,又在断头台上挂着黑布,砍了她的头。”那太太回答:“那真是残酷极了。”说完,她又一味想着自己的悲痛。

安慰她的人又道:“拿波里的王后,美丽的耶纳被人捉住而扼死的事,也许你听人说过吧?”伤心的太太回答:“我大概有点记得。”

哲学家说:“我得告诉你另外一个女王的故事:就在我年轻的时候,她吃过晚饭被人篡位,后来死在一个荒岛上。”太太回答:“这件事我全知道。”

“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公主,我要把她的遭遇告诉你,我还劝慰过她呢。她和一切大名鼎鼎而美丽的公主一样,有一个情人。公主的父亲走进她卧室,撞见了情人,看见他脸上升火,眼睛亮得像红宝石;公主的脸色也非常兴奋。父亲看了那青年的脸,大感厌恶,打了他一大巴掌。情人拿起一把钳子砸破了岳父的头,好容易才治好,至今留着伤疤。公主吓昏了,从窗里跳下去,跌坏了脚,到现在走路还看得出是瘸的,虽则腰身很好看。男的因为砸破了一个伟大的诸侯砸破了头,被判了死刑。你不难想象,看着情人被押去吊死,公主是怎么样的心情。有段很长的时期,我时常到牢里去看她,她自始至终只和我提到她的苦难。”

那太太道:“那么你为什么不许我想到我的苦难呢?”哲学家道:“因为那是不应该想的;因为有那么多的名门贵族受过那么大的罪,你再灰心绝望就不大得体了。你得想想埃居勒,想想尼奥勃。”那太太回答:“如果我受到这两人的遭遇,或是受到那许多美丽的王后的遭遇,如果你为了安慰她们而对她们讲我的苦难,你想她们会听你吗?”

第二天,哲学家的独养子死了,痛不欲生。那位太太叫人把所有死了儿子的帝王,列成一张表,交给哲学家;哲学家看了,认为很正确,可并不因此减少他的悲痛。过了三个月,他俩重新见面,很奇怪的发觉彼此心情都很愉快。他们叫人替“时间”立了一座美丽的像,下面题着:“只有你能给人安慰”。

(傅雷译)

时间的抚慰是治疗痛苦的良方

--《两个得到安慰的人》赏析

人人都会遇到痛苦悲伤的事,怎样从悲苦中得到安慰和解脱?这是古往今来许多人束手无策的难题。本文中的大哲学家西多菲尔,面对着一位“确有理由伤心的女子”,他企图拿历史上诸多名门贵族、王后、公主所遭受的巨大不幸与苦难来打比方、作比较,以此劝慰并减轻她的痛苦。谁知这位博学多闻的哲学家虽然苦口婆心列举了无数事例,却未能奏效。后来哲学家自己也因独子夭折而痛不欲生,于是那位曾被哲学家劝慰过的妇女,如法炮制地用别人丧子的“灾难性事例”去劝慰哲学家本人,谁料这位睿智通达、洞明事理的哲学家同样地一如常人般不能从自身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事情的结局却很“圆满”--仅仅过了三个月,这两位痛苦不堪的“同命人”重新见面时,竟变得“彼此心情都很愉快”。这真是奇迹。那么是谁创造了这奇迹呢?原来是“时间”,是流水般的光阴冲刷了、稀释了、淡化了他们的痛苦和悲伤,使他们在“遗忘”这万能的洗涤剂中告别了不幸,从而得到了安慰,看来,“时间”才是解除痛苦的真正的“哲人”,“遗忘”才是疗治创伤的良方。

文中写哲学家劝慰那位妇人,篇幅较长,事例不少;而妇女安慰哲学家却只用一句概括性的语言,且无一例证。前者用墨如泼而后者惜墨如金,这种详与略的恰当安排,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累赘,“保护”了读者的兴致。哲学家的旁征博引侃侃而谈,既符合人物身份,读来又饶有趣味,同时这样的安排也还有构思上的需要:哲学家所举的例证越多、越“雄辩”--而这些例证又统统“失效”--这对于结尾处“时间”和“遗忘”对痛苦的神奇疗效,起到了鲜明的对比和反衬作用。文章最后点出题旨,则收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麻雀

【俄国】屠格涅夫

我打猎归来,沿着花园的林荫路走着。狗跑在我前边。

突然,狗放慢脚步,蹑足潜行,好像嗅到了前边有什么野物。

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了一只嘴边还带黄色、头上生着柔毛的小麻雀。它从巢里跌落下来(风猛烈地吹动着林荫路上的白桦树),呆呆地伏在地上,孤苦无援地张开两只刚刚长出羽毛的小翅膀。

我的狗慢慢地逼近它。忽然,从附近一棵树上扑下一只黑胸脯的老麻雀,像一颗石子似的落在狗的嘴脸跟前--它全身倒竖着羽毛,惊惶万状,发出绝望、凄惨的吱吱喳喳叫声,两次向露出牙齿、大张着的狗嘴边跳扑前去。

它是猛扑下来救护的,它以自己的躯体掩护着自己的幼儿……可是,由于恐怖,它整个小小的躯体都在颤抖,它那小小的叫声变得粗暴撕哑了,它吓呆了,它在牺牲自己了!

在它看来,狗该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然而,它还是不愿站定在自己高高的、安全的树枝上……。一种比它的意志更强大的力量,使它从那儿扑下身来。

我的特列左尔(注:狗名)站住了,向后退下来……。看来,它也承认了这种力量。

我赶紧叫开受窘的狗--于是,我怀着极崇敬的心情,走开了。是啊,请不要见笑。我崇敬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我崇敬它那爱的冲动。

爱,我想,比死和死的恐惧更加强大。只有依靠它,依靠这种爱,生命才能维持下去,发展下去。

(黄伟经译)

爱,比死亡更强大

--《麻雀》赏析

一只猎狗,扑向一只从树巢里跌落下来的“长着柔毛”的小麻雀。强悍与柔弱的力量对比,使可怕的死亡步步逼近。这时,一只“黑胸脯的老麻雀”,突然从树上猛扑下来,“以自己的躯体掩护着自己的幼儿”……这是何等惊心动魄的一幕呵!

俄国着名作家屠格涅夫用敏锐的目光摄下这一幕。

这一幕眼看即将发生的惨剧,却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尾声--猎狗被这突如其来的勇敢行动怔住了,它“向后退下来……。看来,它也承认了这种力量。”

什么力量?

屠格涅夫认为,这是一种爱的力量。

正是这种力量,不仅使那只强悍的猎狗为之震慑,而且作者本人,也“怀着极崇敬的心情,走开了”,因为“我崇敬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我崇敬它那爱的冲动”。作者进而感慨道:“爱,比死和死的恐惧更加强大。只有依靠它,依靠这种爱,生命才能维持下去,发展下去。”这就从动物界的本能之爱,引申到人间之爱、人类之爱;从狭义的爱发挥出广义的爱;从一件身边小事推论出了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真理。循着作者这种由小见大、由此及彼的思路,我们也可以联想到许多许多--那充满了艰难与险恶、杀戮与争斗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也正是“爱比死亡更强大”、“爱战胜死亡”的历史么?当然,这里的爱,应是包含了同情、友爱、团结、互助以及同舟共济、同仇敌忾、同心御侮等等在内的,比“亲情之爱”宽泛得多的广义的爱。离开了这种“爱的力量”,也许人类还停留在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或者早已被险象四伏的恶劣环境所吞噬、所灭绝。我们还联想到,善良的弱小者,只要有不怕“牺牲自己”的勇气,团结在爱的旗帜下,就能战胜百倍强悍的敌人。人类的反侵略斗争史,不正是这样的么?一件司空见惯的小事,引出了深刻的真理,引发了丰富的赛想,这正是屠格涅夫这篇短文的长处。他那留心周围细小事物的敏锐的观察力,他那倾注感情色彩的生动细腻的描写技巧,以及“见微而知着”、“因小而见大”的联想与想象能力,正是这位俄罗斯伟大作家良好素质的具体体现,也正是我们在阅读此文时应当细心体察和玩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