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爸爸因为要去鲁佛尔办点事,就把她也带到那儿去了。苏珊小姐惊奇不已地观看那些古代文物,看到了许多缺胳膊、断腿、无头的神像。她对自己说:“啊!对了,这都是一些成年绅士们的玩偶,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绅士们把他们的玩偶弄坏了,正像我们女孩子一样。”但当她来到这两位姑娘面前时,看到她们每人手里拿着一朵花,她便给了她们一个吻--因为她们是那样娇美。接着她父亲问她:
“她们为什么相互赠送一朵花?”
苏珊立刻回答说:
“她们是在彼此祝贺生日快乐。”
她思索了一下,又补充了一句:
“因为她们是在同一天过生日呀。她们两人长得一模一样,所以她们就彼此赠送同样的花。女孩子们都应该是同一天过生日才对呀。”现在苏珊离开鲁佛尔博物馆和古希腊石像已经很远了;她现在是在鸟儿和花儿的王国里。她正在草地上的树林里度过那晴朗的春天。她在草地上玩耍--而这也是一种最快乐的玩耍。她记得这天是她的小丽雅克的生日;因此她要采些花送给她,并且吻她。
(叶君健译)
童心绽放的奇葩
《苏珊》赏析
从某种意义上说,世上最美丽最纯洁的心是孩子的心,它充满了纯真与善良、稚气与憧憬,在洁白明净的心底里,常常绽放出想象丰富的奇异的花朵。这篇散文所描述的苏珊,就是这样一位有着水晶般童心的聪明可爱的小姑娘。
在法国巴黎的塞纳河畔、闻名世界的鲁佛尔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尊“手里拿着花”的两个美丽姑娘的雕像。多少年以来,学识渊博的成年人们虽然进行过许多探讨,查阅过许多书籍,却“从来没有弄清楚为什么这两个姑娘各人手里要拿着一朵花。”然而这个难题却被小小年纪的苏珊从容而迅速地解答了。“她们为什么相互赠送一朵花呢?”苏珊的回答是:“她们是在彼此祝贺生日因为她们是在同一天过生曰呀!”她进而补充道:“女孩子们都应该在同一天过生日才对呀!”在小苏珊的心目中,世上最快乐最幸福的事儿就是过生日了,她希望世界上的女孩子们都在“同一天过生日”,这“异想天开”的念头,寄托了一颗幼小心灵“让大家都过快乐日子”、“让世界充满爱”的美好祝愿。苏珊对那一尊雕像独特的感受与独特的“解释”,正是这可爱的童心绽放的奇葩,不仅给雕像本身赋予了浓郁的诗意与丰富的内涵,也把我们--这篇文章的读者们,带进了一种透明如水晶般的孩子的心灵世界,使我们的心灵得到陶冶,感情得到升华。
在艺术上,这篇文章运用了对比与反衬的手法。文中描述成年人、学者们为了要弄清楚那尊雕像的含义,曾经“作过许多思考”,“翻过许多书”--又大又厚的书,各种精装的书,“他们费了那么多的精力、那么多辛苦的日子和不眠之夜所不能发现的东西”,苏珊小姑娘却“一会儿就弄清楚了”。这里不乏夸张的成分,但作者并非要说明成人比孩子愚蠡,而是要在对比中反衬童心的晶莹--孩子的眼光和心灵常常更简捷更透明,因而更接近艺术的真谪。文章的前半部分不写苏珊而大段大段地写成年人,看来并非多余而是完全必要的,它为苏珊的“出场”作了铺垫,起到了很好的反衬作用。
文章的语言很美,也很精炼。“当希腊还年轻的时候,她们也是年轻的”,给雕塑赋予了生命的活力。“从这花儿的杯形蓝色花萼中,世人吸进苦难生活的遗忘剂”,这一句把“艺术使人忘记苦难”的原意表达得非常生动、形象,仿佛石雕的花萼也“变”成了芬芳四溢的活鲜鲜的花朵了。后半部写苏珊,对话简洁有个性,音容笑貌也栩栩如生。作者法朗士是法国近代着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曾为儿童写过许多文笔优美清新的散文,本文就是其中一篇。相信我们的读者会喜爱它,尤其是年龄如苏珊一般大小的小读者们,也许能从晶莹的童心的“镜子”中,照见自己的影子……
小客人
【美国】麦根·扎拉森
清晨来临,我躺在暖烘烘的被窝里。突然,传来一声呼唤,打断了我残留的睡意。我是该醒了,我该马上就起床。循声望去,我发现一个小姑娘正站到浴室内的体秤上。
“喂,”她光溜溜的,一丝不挂,弯腰站到体秤上,“来看看我有多重。”
有多重?你说得出一道彩虹的重量吗?
当世界笼罩在一片灰暗的阴霾之中,当生活的道路上荆棘遍地,你多么渴望出现彩虹。它的拱形身影架在你头顶上方,永远是那样可望而不可即,却又总是向着你射出闪烁的光芒,只要你昂起头,彩虹时刻都会映人你的眼中。
那只低向浴室体秤的美丽、稚嫩的脖颈,你用什么来估价它呢?
姑娘小脑瓜上的头发,从中间分作两股,扎成两个小抓鬏,抓鬏上系着蝴蝶结,一摇一摆,象是在兴冲冲地嬉戏。
你又用什么来估价我和她相聚的喜悦和欢愉呢?
切盼着有一声尖细的嗓音把我唤醒;梦想着有一双有力的小手臂绕在脖子上;渴望着来一阵执拗任性的纠缠,不把面包切成薄片不作休。
我感受到了这种喜悦带来的振奋的价值,它使你感到你的心比你想象的要年轻得多。
恬静、安谧的时分,小姑娘不知道还有人在听着,这声音是多么难以估价,姑娘和洋娃娃交谈的声音。
她在凝聚的幻想中,她周身以外的尘世悄然遁去。她忙碌着排练--出古老悠远的故事,扮演一个小小的母亲:“不对,不对,小宝贝,说话不要张大嘴。”
在她自己国度的乐土上,轻快地欢唱,这又是什么样的价值呢?你听,你听!不用说你肯定从未听到过比这更迷人的歌声了。
这种奉献的喜悦价值千金呢!
我们从未拥有过,我们根本不具有。我们只有在责任的驱使下,短暂的奉献,极短,极短的。
这一颗幼小心灵是怎样的价值啊!在这片心灵的处女地上,你怎么能不播下至善至美的种子。你的善与美?恐怕我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也不会拥有这么多。进取奋争,自我为中心,利己主义,玩弄言辞,沾沾自喜--这就是我们。
事实上,对于“至善至美”很难下定义。也许是在你做了件事,而没有记起提醒自己“我在作贡献--多么高尚的行为”时,你就是“至善至美”了。那谁又能产生如此巨大的激发力量呢?是一个可爱的人儿。是一个小小的孩童。“我有多重?”她询问我,她察看我是不是瞧了体秤。
我低下头,看了看,告诉她我看到的数字:“三十磅多一点。”然而,我知道真正的答案是什么。一个孩童的价值就是你生命的价值,就是你可能做到的一切,一切的一切。
(方芳译)
美的发现和美的升华
《小客人》赏析
作者在一个客栈里和一个小姑娘短暂地相识、相聚。一天清晨,他偶然看见这可爱的小姑娘“光溜溜、一丝不挂”地站在体秤上称重量,这意外发现的纯洁与美丽使他惊喜不已,使他自然地联想起灰暗阴霾的天空中突然出现的彩虹,并且回忆起和小姑娘相聚的日子里,那颗纯净的童心所带给他的“喜悦和欢愉”--那唤醒“我”的尖细的嗓音,那“绕在脖子上”的有力的小手臂一阵“执拗任性的纠缠”;以及小姑娘自言自语“和洋娃娃交谈的声音”、“排练一出古老悠远的故事”时,“扮演一个小小的母亲”那煞有介事的“小大人”的憨态和语言;“在她自己国度的乐土上,轻快地欢唱”的“迷人的歌声”,等等。有一位哲学家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作者从平平凡凡的孩子身上看到的这一切,就是一种美的发现。
光有发现还不够,作者进而撷取了美的升华。他把小姑娘无意间自然流露出来的纯真的美,称之为对人间的“奉献”,并且认为“这种奉献的喜悦价值千金”--它给予人“振奋的价值”与“如此巨大的激发力量”,“它使你感到你的心比你想象的要年轻得多。”作者还将这种纯净的美对比于成年人的“自我为中心、利己主义、玩弄言辞、沾沾自喜”等等恶习,这些恶习与未受污染的童心的美相比,当然就黯然失色啰。作者发现的不只是一个孩子的心灵,还从幼小的孩童身上发现了自我--发现了应以纯净的童心为镜子,不断地对照并摒弃成年人的精神污点,以趋于“至善至美”的人生追求。
文中的比喻鲜活而精妙,一丝不挂弯腰称体重的小姑娘,与横跨天空的弯弯的彩虹,二者之喻,既贴切又给人美感。全文夹叙夹议,使文、理交错,相映生辉。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从孩子称体重的实际的重量,升华为文末的“美的重量”:“你能说得出一道彩虹的重量吗?”--“一个孩童的价值就是你生命的价值,就是你可能做到的一切,一切的一切”。在这里,一件细小的事物升华了,一个细微的发现深化了,读者所感受到的,是一种对美的颂扬的激情和力量,是对人生价值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感悟。文章虽短小,其宏旨却是包容量颇大含意也颇深远的。
最美好的时刻
【美国】格拉迪·贝尔
人,在他的一生中有一段最美好的时刻。
记得我的这一时刻出现在八岁那一年,那是一个春天的夜晚,我突然醒了,睁开眼睛,看见屋子里洒满了月光。四周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温暖的空气里充满了梨花和忍冬树丛发出的清香。
我下了床,踮着脚轻轻地走出屋子,随手关上了门。母亲正坐在门廊的石阶上,她抬起头,看见了我,笑了笑,一只手拉我挨着她坐下,另一只手就势把我揽在怀里。整个乡村万籁俱寂,临近的屋子都熄了灯,月光是那么明亮。远处,大约一英里外的那片树林,黑压压地呈现在眼前。那只看门狗在草坪上向我们跑来,舒展地躺在我们脚下,伸展了一下身子,把头枕在母亲外衣的下襟。我们就这样待了很久,谁都不做声。
然而,在那片黑压压的树林里却并不那么宁静--野兔子和小松鼠、金花鼠,它们都在那儿奔跳、欢笑;还有那田野里,那花园的阴影处,花草树木都在悄悄地生长。
那些红的桃花,白的梨花,很快就会飘散零落,留下的将是初结的果实;那些野李子树也会长出滚圆的、像一盏盏灯笼似的野李子,野李子又酸又甜,都是因为太阳烤炙的,风雨吹打的;还有那青青的瓜藤,绽开着南瓜似的花朵,花朵里满是蜜糖,等待着早晨蜜蜂的来临,但是过不了多久,你看见的将是一条条甜瓜,而不再是这些花朵了。啊,在这无边无际的宁静中,生命--这种神秘的东西,它既摸不着,也听不见。只有大自然那无所不能、温柔可爱的手在抚弄着它--正在活动着,它在生长,它在壮大。
一个八岁的孩子当然不会想得那么多,也许他还不知道自己正沉浸在这无边无际的宁静中。不过,当他看见一颗星星挂在雪松的树梢上时,他也被迷住了;当他听见一只模仿鸟在月光下婉转啼鸣时,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当他的手触到母亲的手臂时,他感到自己是那么安全、那么舒坦。
生命在活动,地球在旋转,江河在奔流。这一切对他来说也许是莫名其妙的事情,也许已经使他模糊地意识到:这就是生命,这就是最美好的时刻。
(司一译)
真切地感悟“生命”的进程
《最美好的时刻》赏析
什么时候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
作者认为,倘若能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进程--“正在活动着,它在生长,它在壮大”;那么,这就是最美好的时刻了。
这里的“生命”是广义的。它包罗了大自然的万事万物,正如作者在文中所描绘的,树林里那些小动物,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奔跳”、“欢笑”;花园中那些花草树木,它们每时每刻都在“悄悄地生长”;还有桃花、梨花凋落而留下果实,瓜藤、瓜花“演变”而成为甜瓜……总之,这一切不断生长着的“神秘的东西,它既摸不着,也听不见”,这就是生命,这就是生命的进程。当有天我们突然感悟到(尤其是以孩子的心灵第一次感悟到)这一进程时,这是多么奇妙、多么美好的时光啊!这“生命”的范畴当然包括“人”本身在内,正因为人的生命是世间最高级、最完美的生命,它才能敏锐而又细腻地去感知大自然的其他生命并用语言加以准确的表述。
在作者的自述与回忆中,他第一次真切地感悟到这种生命的进程,是在八岁的时候,在生机勃发万物争荣的春天,一个静静的月夜。他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命活力,还从一个孩子爱美与好奇的天性出发,感悟到了“一颗星星挂在雪松上”的迷人,“一只模仿鸟在月光下婉转啼鸣”的美妙,以及在母亲爱抚下那种特有的安全感与舒适感。这一切无疑都是一种最新的、美好的生命体验,它使人终生难忘。
正如作者所说,“生命在活动,地球在旋转,江河在奔流”。生命,在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动”。尽管花草树木的生长是摸不着也听不见的“动”,但那种内在的生命节律总是在一刻不停地运转。文章后半部描写的这种生命的律动,是在前半部“宁静”的衬托下显现出来的。作者先是描绘了一幅万籁俱寂的月夜图,然后再写“静”中有“动”,这就造成一种氛围上的反差,在由“静”入“动”的对比中,把我们一步步引入对生命进程的体验之中,再加上优美的文笔和孩子心目中的新鲜感,构成了诗一般的意境,使人读之而陶醉其中。
几此乎错过的奇妙时光
【美国】阿莱萨·珍·林德斯佳
我朝厨房里的挂钟望了一眼。如果快一点儿的话,也许我能在丈夫卡罗回家之前把衣物奥好,可晚饭肯定是要迟了。自从卡罗和我带着五岁的儿子蒂姆一起搬到这个农场以后,我好像总是有干不完的活。
我略停了一下,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密歇根州的四月从未这么早就热起来,而现在简直有些不合时令,加上伴随而来的干燥更使人感到焦虑不安。天尽管阴沉着,但这的确是我经历过的最干燥和最灼热的天气。
我刚俯下身,从篮子里拎起一件衬衣放到熨板上,恰在此时听见蒂姆在门口大声地喊起来:
“妈妈,快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