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汉武帝临朝,眼见得百官分列在侧,汉武帝揉揉有些浮肿的眼睛,卖了个关子说,朕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怪梦,不知道是祥瑞之兆还是凶险之兆,说出来,请百官们帮朕圆圆梦。
汉武帝说,昨晚上朕正在案牍处理公文,突然一阵迷糊,假寐了片刻。恍惚中,只见得西方昆仑之巅,西王母站在瑶池边上,约我共沐鸳鸯浴。我说我是肉体凡胎,西方路途遥远,那瑶池更是在高高的天上,如何能去得。西王母见说,笑道,我借你一副脚力,如何!说罢,将手一招,从那大宛草原,召来一匹天马,高八尺,长丈二,一身雪白。朕骑上它,感到仿佛游龙一般,腾云驾雾,直奔昆仑而去。如若不是良辰苦短,昨晚南柯一梦,朕已经到了瑶池了。
汉武帝说到这里,“啧啧”两声,表示憾意。
众百官听了,都纷纷击掌祝贺。这件事的本身给大家以许多的想象余地。百官们说,能和西王母有一场瑶池会,不但是武皇帝的艳福,也是大汉王朝的光荣,亦是臣子们的荣幸,等等。内中有那博学一点的人,还适当其时地在这里提到前朝的周穆王。
实际上,汉武帝所说的这段荒唐经历,并非信门胡诌,而是帝王家一个从上古年代流传下来的浪漫传说。它最初的主角是周穆王。武皇帝只不过是给这个蓝本中,加了“天马”这一细节。在遥远的古代,据说周穆王受西王母在瑶池边的诱惑,西匕昆仑,并且与这西王母缠绵过一回。缠绵毕了,勒石纪事,雁过留名,拔出腰间剑来,在瑶池边的一块大石头上,刻下“瑶池”二字。中原人对西域的猜想,对千山之祖万水之源昆仑山的膜拜,大约从那时候就巳经开始。
见他的话引起了大臣们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大家将他的梦游瑶池与周穆王当年的事联系起来,这叫汉武帝高兴。帝王虽然贵为九五之尊,不过有时候还需要耍些手段,靠加强神秘感来威慑众人的。
汉武帝这时候的目的才达到了一半。
重要的事情是下文,那就是关于“天马”的事。它才是这个帝王之梦的主角。
汉武帝击了两下掌,要大家静下来。他说:“朕个人的儿女私情实在是件小事,而社稷的安危才是大事。因此我想:西王母的托梦于朕,她其实是给大汉王朝一个昭示,这昭示就是那匹天马,汉王朝想要平定西域,安定边疆,打败匈奴,非得这天马的助力不可。想我大汉,这些年来将士辛劳,每每出征讨伐匈奴,都不得其果,正是因为缺少一支铁骑兵的缘故啊!”
说到这里,汉武帝勃然立起,从腰间拔出剑来,边舞边唱。那歌曰:
天马来,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
天马来,出泉水,虎脊两,化若鬼。
天马来,历无草,经千里,循东道。
天马来,执徐时,将摇举,谁与期?
天马来,开远门,竦予身,逝昆仑。
天马来,龙之媒,游阊阖,观玉台。
汉武帝执剑长吟,如鹤鸣九霄一般,台下一片肃然。吟毕,停歇片刻,突然汉武帝大声喝道:“谁为我分忧,谁为社稷担纲,远去西域不毛之地,或取或夺,牵回那大宛天马来?”
汉武帝话音未落,只见列班中有一人应声作答,愿意请缨前去。
这人叫李广利,也是一位历史人物。他是汉武帝宠爱的李妃的哥哥,虽然身无寸功,但是李妃受到武皇帝的宠爱,他也就混人朝中,成为排列在后面的一名普通将领。李将军明白自己要谋取功名,封侯晋爵,得有一点战功才行,于是时时应心,等待机会。这一刻,时机到了。
汉武帝大喜。
鉴于大宛国那出产汗血马的地方,名曰贰师城,当下,汉武帝金口一开,就取这城池的名字,将李广利封为贰师将军,限他率领兵马,不日启程,开往西域,去讨天马。
这样,一场大汉帝国与大宛国的汗血马战争,自此开始。
让李广利谇样一个小人物来担当这一场历史重责,显然是不胜任的。不光他本人难受,就连今天的我们,站在历史之岸,隔岸观火,也觉得让长安城屮温柔富贵中长大的这个资禀平平的低级军官,承担这场汗血马战争的主角,实在是太难为他了。
按照正史的说法、野史的说法,以及不见丁经传但是流传在民间的说法,这场汗血马之战打了好多年,其规模之宏大,情形之惨烈,成为汉武帝一生对西域用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汉武帝从他的王者之师中,选出数万精兵,交贰师将军李广利指挥,限他第二日启程。
那天夜黾天空意外地降了一场大雪。清晨起来,长安城的青砖红瓦,一律罩上了一层素白。这些给这场战事蒙上一层不祥的悲壮的气氛。王命在身,况且又是自己请缨的,所以李广利将军不敢怠慢,率这数万人踏上征途。
大宛国在哪里?贰师城在哪里?大家仅仅知道的知识是:它在茫茫的西域之西,一条汹涌大河的旁边。甚至它是好事者的传说,还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大家心中都没有数。
好在有一条丝绸之路在,顺着这条商贾趟出的金路,只管往前走就行了。哪里天黑哪里歇。只要确实有这么一个国家,有这么一座城池,那么,它有一天终究会碰到士兵们的马蹄下的。
还有另外一个参照物是落日。西域地面天旱少雨,因此天空常是清朗的,而落日也总是忠实地停驻在那里。它像一个勒勒车的大轮子,泛着橘黄色的光芒,停驻在西地平线上。瞄着它走,就行了。
在咸阳古渡,李妃早早地迎候在那里,为他的哥哥送行。
李妃骑着一匹小马,她的身后有两个兵丁打扮的人,一左一右。李妃执着哥哥的手,怅然说:“我真有一丝悔意,不该让你去那虎狼之地。我担心,天马不曾取回,人的一把尸骨,早就埋在那大漠黄沙中了!”
这时候的李广利,其实心中也早有悔意,只是事至于此,身子由不得自己。只见他咬了咬牙,正色说男儿何不带吴钩!为刘官家分忧,是咱们的本分。好妹妹,你就不要多言,让哥哥轻松一点上路吧!“李妃点点头,称”是。
临分手时,李妃指着身后这两个兵丁模样的随从,悄声说:”这是我的两个做粗活的使唤丫头,我让她俩扮了男装,随你前去。西域苦寒之地,有了她俩伺候你安歇,或许可解除路途上的许多寂寞。这两个女孩的家人,我已付了重金。“说罢,李妃一声吆喝,两个男丁模样的随从,滚鞍下马,认过新主子。
李广利心头一阵酸楚,正想拒绝,只见李妃调转马头,已经匆匆走了。
李广利长长地叹息了一声,收下妹妹的这一份大礼,继续登程赶路。
数万甲兵迅速地淹没在漫天飞雪之中。
今天的人们认为,当年的大宛国即今天的土库曼斯坦。如果我们翻开世界地图,会发现从古长安到达那里,要经过迢遥的一段路程!
今天的人们还认为,汗血马的毛孔里所以不时地向外渗血,是因为毛孔里寄生着一种草原寄生虫的缘故。2002年的秋天,也就是我与孟驰北先生晤面后的第二天,乌鲁木齐召开了一次国际汗血马研讨会,吡界范围内的研究者们在会上发表了自己的论文。其中,由俄罗斯学者和土库曼学者发表的这个”寄生虫“观点,得到与会者的普遍认同。
我没有参加这个会。我是从《乌鲁木齐晚报》上看到了专家的文章,才知道有这个会的。汗血马这个话题勾起了我对自己年轻时马背生涯的记忆,而那天我恰好从南山黑森林旅游回来。在那里,烈日炙烤那干马粪的味道,令我找到了当年的感觉,于是我不揣冒昧,在这行旅途中,用宾馆的稿纸为晚报写了一篇稿件。我离开乌市以后,这篇稿件后来作为讨论的压轴稿发出。
我的文章的题目叫《我骑过汗血马》,我认为自己在第三次掉马时,所骑的那匹好马,即是比较纯的汗血马。在文章中,我还认为,其实在漫长的历史空间中,汗血马的特质后来又溶人到中亚地面别的种类的马身上了,比如说伊犁马。我服役时连队主要使役的是伊犁马,在这些马身上,很多马都有毛孔里往外渗血珠的习惯。
汉王室发动的西域汗血马战争,正史中、野史中,以及民间口口相传的历史中,都有大量的记载,其中,新疆兵团农七师有一位青年小说家、西域史研究者郭地红,在他的《昆仑英雄传》中,对此的描写更加详尽和更为令人信服一些。
小郭认为,这场战争共经历了三次,第一次是先礼后兵,汉武帝派一位叫车令的使臣,领五百人轻装简从,手执汉武帝专门制造的一匹小金马,去以货易货的,谁知大宛国并不买汉武帝的账,车令非但没有换来天马,连他在内的五百名随从,也被大宛国一个不剩地杀了。
愤怒的汉武帝于是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征大宛。这次是去夺。李广利大败而回。动了雷霆之怒的汉武帝要杀李广利,吓得李广利躲在嘉峪关,不敢入关。后来幸亏有李妃在旁边吹枕边风,才使汉武帝息了恼火。接着就是贰师将军李广利,又一次西征大宛。
这次,汉武帝倾一国之兵,从中选出十八万精锐,仍由李广利率领。队伍在嘉峪关集结,尔后以楼兰为跳板,直扑大宛。
这次是得胜而归,掠得大宛良马雌雄各一百五十匹归朝。
如果我们翻开古代地图,会看到从古长安到大宛国,要经过兰州、张掖、酒泉、玉门、敦煌、楼兰、车师、焉耆、龟兹、疏勒等等这些城市,路途之遥令人咋舌。这也就是战事为什么如此艰难的缘故。不服水土的汉朝军队,大半的死伤,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被大漠黄沙夺去了生命。
那弹丸之国大宛,为什么要拒绝将”天马“送几匹给汉武帝呢?
这原因还在匈奴。匈奴冒顿大单于的”匈奴已尽收西域一十六国人麾下“这句话并非夸口,而当时的西域小国在冒顿强大的军事力量面前,确实已经成为其附属国和被保护国。因此,大宛贵族们畏惧匈奴,不愿意冒开罪匈奴的危险来讨好大汉。毕竟匈奴就在他们身边的草原上,而大汉则在遥远的东方。
这就是这一场战事之所以爆发的原因。
郭地红先生在《昆仑英雄传》中,以传神之笔描写了李广利将军夺得天马、班师回京时的盛况。小郭的描写够好的了,因此,原谅我在这里偷个懒,摘录几段,而让自己疲惫的大脑暂时休息一会儿。
”未央宫门外宽阔的广场上,搭起了五彩斑斓的高台,高台上排列着庞大的宫廷乐队,和由五百童男五百童女组成的乐府歌队。
“武帝率文武百官,妃嫔和羽林军,站在朱雀门外,等候天马归来。
”这一天,各城门一律打开,街市上处处张灯结彩。街道两旁,一大早就挤满了迎接西征大军凯旋的人们3谁都想亲眼领略一下天马的风采。
“到了午时,太阳悬挂中天,快马信使来报:西征大军已过咸阳桥。
”远远地,已可听到军队行进的鼓声传来。等待的人们耐不住兴奋,骚动起来,翘首向西方眺望,不知谁喊了一声:来了,西征军来了。
“武帝心中一阵激动,不由得从御辇上站起身,向西方遥望。为了夺取天马,他力排众议,成了孤家寡人。为了夺取天马,连他最钟爱的大臣将军也远离了他。他的脑海里勾勒出天马的一副英俊潇洒的图阃。它身上长着巨大的双翼,两脚踩着一朵祥云,嘴里喷吐着火焰。那一定是朕的天马!
”丙征大军的一面大旗,已出现了。这是一面残破的汉字军旗!后面紧跟着西征大军的将士们。
“所有的人们一齐欢呼起来。高台上,鼓乐齐鸣,童男童女在乐师的指挥下,唱起了武帝所作的《天马歌》。
”大军走近了,武帝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军队。他吃惊地睁大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映入眼帘的,是一群面容枯槁,衣衫褴褛,缺胳膊断腿,刀剑残缺,勉强踩着鼓点节奏的将士,朝自己蹒跚走来……这和周围的衣锦华服,绫罗伞盖相比,是多么不相称啊。他们脸上看不见一点胜利者的笑容,像是从恐怖的牢狱中逃出来的囚徒。武帝完全惊愕了。乐曲停止了,欢呼的人们也寂静下来。他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哀伤。
“一名面色黝黑,须发过长的将军,穿着破旧的战袍,走向武帝,双手捧着长剑,跪在武帝面前:“微臣李广利,仰赖汉室神威,终于打败大宛国,杀死郁成王、大宛王,为陛下夺回天马,送给汉皇陛下……”话没说完,大汉已泣不成声。
“啊,望着这支残破的远征大军,武帝泪如雨下。”三匹天马,经过沙漠、盐泽长途跋涉和饥渴磨难,大部分倒毙在沙海里,只剩下十几匹天马带回了长安。两位随军的驯马师,牵来十几匹大宛马。武帝定睛一看,这是什么天马,与自己想象的距离差远了。这些马经过长途跋涉,历经风风雨雨,有的马已蜕光了身上的毛,有的马瘦骨嶙峋,无精打采,有的瘸腿,走路一跛一跛的。它们既没有巨大的翅膀,也没有随身飘来的云霞,只不过比普通的马高大一些罢了。这哪里是他想象中的天马!武帝大失所望。身旁的大臣提醒汉武帝:陛下,大军不远万里西征,凯旋归来,给大军封赏啊!”
“武帝这才变过脸来,宣布:汉军西征大宛,大获全胜,天马来归,万国咸服。这是全体将士用生命换来的。朕封贰师将军李广利为海西侯食邑千七百户。凡西征将士,一律晋升三级。凡因罪被征发者,皆赦免原罪。”武帝有气无力地宣布完毕,两眼仍直勾勾地盯着天马。这时,走来一位驯马师,对武帝说道:大宛天马,需用大宛的苜蓿草调养。三个月后,再请武帝陛下看马!
“三个月后,武帝在文武百官的族拥下,来到皇宫上林苑。他看见了梦寐以求的天马,不禁惊异于它那天生的王者风姿和气派。它高贵的眼中迸射出旭日东升的光芒,通体如瀑布般洁净光滑。刹那,武帝与天马心犀相通了。武帝抚着天马,心中道:
“啊,我的天马!为了你,我成了孤家寡人;为了你,四年远征大宛两次,十万白骨换来了你……”武帝心潮澎湃,热血激荡,轻轻地吟诵出一首新作的《天马歌》:
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
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
这就是西域史上着名的汗血马战争的故事。
我们对它用了太多的笔墨,原因是因为它是关于那高贵的马的故事。但同寸我们又必须在描写中省去许多的历史细节,这是因为这部“大漠传”涉及的事情是如此之多,我们不敢在一件事情上做过多的延捱。
不过有一个细节需要做一下交代。
李广利回到将军府以后,李妃来访。在谈了许多话题之后,话题终于谈到那两个女扮男装的使女头上。见李妃问起,李将军嘴中支吾了半天,最后长叹一声说:十八万大军,待穿过大漠盐泽,抵达大宛城下之后,伤亡已经过半。剩下的疲兵们攻城十日,无法破城。他摇动帅旗督战,可是六军弃戈,裹足不前。这时候军中有传言说,元帅帐中有两名女人,带来阵阵阴气霉气腌臜之气,需杀了她们来祭旗,将士才肯继续攻城3没奈何,他只得将两位使女杀了。
李妃见说,嗟哦良久。
梦幻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