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追问大历史:《史记》可以这样读
3548600000030

第30章 淡定哥的舌头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战国是一个士人大显身手的时代,众多士人被推到历史舞台的前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这些时代的弄潮儿里面,有一个卓尔不群的人物,他叫张仪,是战国连横政策的关键执行者,在当时可谓风云一时。

乱世出英雄,但是英雄的出现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张仪是魏国人,开始曾经跟随鬼谷先生学习谋略之术,和苏秦是同门师兄弟。

士学而优则仕,张仪学成之后到诸侯国那里去游说。就在他到楚国游说时,发生了一件令他郁闷的事。有一天,张仪和楚国的宰相饮酒,楚相发现自己的玉璧丢失了,楚相手下的门人都认为此事为张仪所为,因为张仪家境贫寒,而且被他们看做是无行之人,因此不约而同地将张仪作为了犯罪嫌疑人。于是,楚相下令将张仪抓起来而进行刑罚,鞭笞数百下之后,张仪还是不认罪,最后只能是把他放了。回家之后,妻子沉痛地劝说:“唉,你如果不是非得要读书游说诸侯,怎么会遭受这样的侮辱呢?”张仪倒是很淡定,问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妻子不禁被他的言语逗笑了,说:“舌头还好好地长在嘴里呢。”张仪说了一句话:“这就足够了。”

一声“足矣”,简单而直接,道出了张仪的心思所在。在那样的一个竞相争夺富贵名利的时代,作为一个士人,一个游说诸侯的说客,他一生所依赖的不是健壮的体魄,也不是姣好的形貌,而是劝说别人的才能,劝说别人的才能首先要有一个生理前提,就是人的发音器官之一:舌头。而这一舌头确实为张仪赚来了功名,赢来了富贵,收成了个金钵满满。

张仪在楚国、赵国连续受挫之后,西入秦国,靠着他的“舌头功”,将秦惠文君说得服服帖帖,任为客卿。次年,张仪被任命为秦国的第一任相国,位居百官之首。

张仪舌头的威力,在与楚国的斡旋中很快显示出来。战国时代最有可能统一全国的是秦国与楚国,当时有“横成则秦帝,纵成则楚王”的说法。秦国要想实现一统大业,必须要灭掉的障碍是楚国。但是楚国并不弱,而且还有着其他小国的支持,组成了强大的联盟。张仪一番筹划之后,决定将弱楚的首步棋锁定在瓦解统一战线上。在这场决定秦楚生死命运的关键性环节,还是张仪的舌头发挥了威力。他就凭着一张嘴,利诱楚怀王,如果与齐国断交,秦国将把商於之地六百里奉送给楚国,但是在楚怀王听从张仪建议与齐断交之后,张仪又说当初约定的是六里而不是六百里。就是因为这场外交斡旋,张仪最后被封为武信君。

对于张仪的人品,我们抛开不谈,他的坚定和自我定位意识,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张仪对于自己的境遇很了解,这样一个有着绝对自信的人,虽然尚处于穷困状态,没人真正赏识,但是他特别重视自己安身立命的武器,明白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明白自己适合与擅长的工作,也正是这种武器与自信才能让他在后来能青云直上。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职业定位不准最后命丧黄泉的人,这人是赵括。赵括是纸上谈兵的主角,他对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不太清晰,自视甚高,反而是他的父母对其缺点颇为了解。赵括就是没有做到准确定位,未能看到自己的才能与所要从事的工作之间的差距,最后因为不能胜任而受到了惩罚,只不过他所受的惩罚是至为惨重的生命代价。

现在的社会也是一个人才济济的时代,怎样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脱颖而出,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但是,不少人因为不了解自己的能力,不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能做什么,盲目地在时代大潮面前跟风跑,最后是“全面撒网捞不到鱼”。所以,在这个时候,不妨沉浸下来,“淡定淡定”,找一下自己身上那关键的“舌头”,或许找到了之后,属于自己的春暖花开的季节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