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7S倍速考试法
3546900000025

第25章 S倍速考试法(2)

因此,练习选择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解决问题类的题目,你应当:

找一些包括大量问题的书(许多复习书都是);

练习审题并找出所需公式和方法,而不必详尽地解题;

当下知道是用公式A或B,方法A或B时,仔细研究题目有助于做出决定,对此应记录下来;

多做解题练习。

在要求写论文的科目中,通过写纲要来练习选择,而不必写出完整文章。

找一些包括论述题的书或考卷,也可自己出一些题。

对每一个题目,按第3节中写作的要求进行练习。

在实践性测验中,诸如画画、打字和砌砖之类的测验,你必须创作出某些东西,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正如其他测验一样,知道考试的形式是十分重要的。你应知道的是:

测验需用多长时间?

考场提供什么工具、设备,自己应带些什么?

测验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要求自己创作什么?

对结果如何评分?例如,是完成速度、创造性还是精确度?

然后,根据这些要求反复实践。例如,你擅长于在6小时内作画,但考试只给你4小时。如果你继续自己的习惯,在考试中就会失败。因此你必须在考试前练习4小时内完成作品。这类速度练习适用于所有定时性测验。

开始做定时练习可能无法按质量完成工作,因此时间一到就应停下来并评估一下:

自己是如何分配给定的时间的?计划方面或是细节方面用多了?或在重做部分犹豫不决?

何时何处干得不错?

何时何处干得不好?

是不是每一步都要求过于完美?

是否忽略了一些重要的评分标准?

然后,你就能为下一次练习列出一系列要点了。

合理安排答题时间

在考试中要得到最好的发挥就要不遗余力。你只有有限的时间,必须充分利用每1分钟,分析你的应试策略,如果你感到这些策略很有效,就坚持下去。如果无效,下面的内容对你会有帮助。

答题之前先用一点时间计划一下自己如何做。把所有问题读一遍后:

把自己有把握答好的问题划上“√”。

把自己认为不值得努力去做的问题划上“×”。

把其他的问题打上“√”。

如果打“√”的问题数量已达到试卷要求的数目,那么就做这些题。如果数量不够,就需要再做一些打“√”号的题目,很显然,你应该从打“√”的题目中尽可能多得分。

你需要仔细地计算,因为算错了就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例如,比较下列对同一考试的三种分配方法,这个考试有5个问题,必须在2小时内答完。

方法A 方法B 方法C

题号 平均分配时间 集中于1、2题 所有时间用于1-4题

124分钟35分钟30分钟

224分钟35分钟30分钟

324分钟162/3分钟30分钟

424分钟162/3分钟30分钟

524分钟162/3分钟

总计120分钟120分钟120分钟

方法A是许多人常用的。但是如果你在第一、二题上各多花了10分钟(方法B),后面的题就少于20分钟了。更糟的是,如果你在前四题中每个题多用6分钟,第五题就没有时间了(方法C)。

因此,对于时间分配,你应考虑的是:

是否平均使用时间?

是否用低于平均的时间于有把握答好的题?(因为你能又快又好地回答。)

是否用多于平均的时间于有把握答好的题?(因为这些题能让你多拿分。)

找一份过去的试卷,对每个题给予时间分配。问题的顺序与有效利用时间密切相关。你应考虑回答的是:

按试卷本身的顺序;

先做最有把握的题;

先做最没把握的题;

自己习惯的顺序。

在考试中你通常按什么顺序答题?这种安排适合你吗?总的说来,最保险的顺序是先做有把握的题,也许在这些题上可以多用一点时间,但应保证给其他能答的题留下足够的时间。下面用简单的计算对这个建议做点解释。

假设你必须做五道题,其中有两道题你很有把握,两道题有把握得75%的分,一道题能得30%的分,如果总分是100分的话,你最多能得的分数是:

第1题20分(100%)

第2题20分(100%)

第3题15分(75%)

第4题15分(75%)

第5题6分(30%)

总计76分76%

这就清楚地表明了在有把握的题上使用足够的时间甚至多用一点时间的重要性。但它同时也表明,即使自己没有把握的题也有6分可得。因此,即使是对这样的题,也应用足够的时间把能得的分得到。

在答题时,你要决定好详细程度。这个问题也与时间有关。你用的时间越多,就能越详细。你必须这样详细吗?

回答是否定的,原因是相同的,不要把所有时间都用在有把握的题目上。一个题要求24分钟做完,你24分钟能完成且能得到满分。再详细一点就会多用时间,但却不会给你加分。把握回答问题的详略程度,答好后就做另外的题是很重要的。

如果做了很好的安排,仍感到时间不够,千万别惊慌。有一种魔术般的方法——略答。假如你缺少时间,只有10分钟了,可要完成24分钟的题,你就用10分钟简略地解答应在24分钟答出的完整答案。在10分钟里,你可写出答案必须包括的所有的主要观点或步骤,这就有可能得到一半或更多一点的分数。在相同的时间里慢慢地做完整回答只能少得分。

主观客观都不难

考试测验一般分为两类:客观的与主观的。客观考试指由正误题和选择题等组成的考试,要求应试者在所给的若干个答案中找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在正误两个答案中找出正确的答案,或者要求应试者凭记忆回答试卷上的问题。客观考试主要考查学生记忆细节的能力。这种考试一般采用下列某种形式。

回忆(填空)。如,“约瑟夫·康拉德生于________,在________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

识别(选择答案)。“甘地从_________学到了非暴力反抗的方法。”;

(a)爱默生,(b)格莱斯顿,(c)林肯,(d)马克思,(e)索罗。

正误题也可以看做是识别题:“鲸鱼属于鱼类( )。鲸鱼属于哺乳动物类( )。”第三类识别题是对号题。如:

1.犹太民族的缔造者 2 林肯

2.伟大的解放者 1 摩西

3.和平的使者 4 格莱斯顿

4.连任三届首相 5 牛顿

5.科学家与哲学家 3 伍德罗·威尔逊

下面介绍7个参加客观考试应该注意的问题:

要特别注意做题的具体要求:回答问题的具体位置和具体方法等要求。位置错了可能导致答案的错误。总之,不按教师要求的方法答题常常给教师判题带来许多困难,有的教师还会因此而给你扣分。

在正式答题之前,应当浏览一下整个卷面,对全部试题的量和难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以确定自己答题的速度。

有时问题太多,可能无法全部做完,那么,总要先做会的题,然后再回过头解决难题。

认真审题,尤其是正误题。注意观察所有的修饰语。如“通常、总是、大多数、几乎所有的、从不、一些”等等。这类词语可以决定一种看法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是正确的或错误的。所以修饰语在正误类试题中是非常重要的。

客观考试中所有的问题都要认真阅读,要理解原义,切勿加进自己的观点。不要让自己已有的观点干扰对问题的理解,造成对原义的曲解,结果是所答非所问,而且对此你可能还会说:“但是我认为问题就是那样的。”

答完卷复查时不要轻易改变答案。一般说来第一次答案可能更可靠一些,除非你绝对肯定你的答案是错误的。如果有怀疑则应保留第一次答案。

不要认为在这类考卷上就可以不顾及整洁和书法了。词语和数字要写得整整齐齐,不可以写得乱七八糟。一定要从填第一个空开始到最后签名为止,始终注意卷面的整洁。

第二类考试,即主观考试,不仅更多地要求学生回忆,还要求学生组织某些课程材料。这一类考试通常称为“发挥题考试”。有时应试者要简短地解释回答某些问题(用一个段落的篇幅),有时则要详尽地讨论和阐述某个问题,写成较长的文章。通过这种考试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某门课程的某个具体部分的知识,以及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

“主观”一词的意思是,这类考试比客观考试更能体现个人的具体情况或个性。这类考试使学生有机会表明自己准备的程度和对某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教师也能有机会在评卷时做出更多的主观的、独立的思考与评判。鉴于这个原因,在这类考试中,做完答案或写完文章之后,应当仔细想一想:假如你是教师的话,会怎样评价自己的答案或文章呢?

“论文”考试或叫发挥题考试,可以测验你精确地回忆所学内容的能力,灵活地组织材料的能力,清楚地表达材料的能力,同时还能考察你的理解能力、选择能力和应用能力。参加这类考试应当记住的最重要的事情是,这种考试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统一答案的问题。

如果能注意下列要点,你就能做出漂亮的答案来。

先浏览一遍所有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的重要性来分配可以利用的有效时间。如果一个问题占全部分数的1/4,那么这个问题就应当占所给时间的1/4。

认真审题,准确理解题意,明确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和怎样做。如果试题要求谈一下亚历山大的精神遗产,就不必浪费时间去描写他从父亲那儿得到的物质遗产(军队和忠诚的将军等等)。与客观考试中的选择题和正误题一样,在发挥题考试中修饰词语也是用来明确问题的意义的。但是,有些学生常常不能正确地理解题意。例如,有的人把试题中的“conservationists”(自然保护主义者)读成“conservatives”(保守派),他的答案可能很漂亮,但是所答非所问,所以一分也不能得。试题中的修饰词语实际上是回答问题的方向。坎特学校连续5年对学生在考试测验中由于马虎所造成的错误进行了追踪记载,分析结果表明,其中64%是由于审题不认真,曲解试题题意造成的。

审查准备回答的第一道试题,在纸边空白处简单地打个草纲,列出你的主要观点。然后,认真地思考一两分钟,看看观点的安排是否合理,要保证答案中没有漏掉任何重要观点。想好了之后再动笔。这是改进答题质量的重要因素。

答题时,最好能在答案中重述一遍问题,最低也应当把试题的主题作为答案的主题。切勿在答案一开始就用没有先行词的代词,让批卷人不知所云。如“It is when”(那是在……的时候)和“It is because”(那是由于)。这样开头虽然影响成绩,但许多人却常犯这种毛病。第二次审题时,必须清除任何可能使你的答案产生疑点的因素。

写作时要记住教师喜欢什么样的行文格式,是否偏爱用实例说明问题。另外,还要记住标准答案的基本要素。如果教师在以前的某次考试中称赞过你的答题方法和路子,那么就应当尽量多采用这种方法。每答一道题时都要问问自己,“教师出这道题的目的是什么?”卷面尽量保持整洁、有条理,让别人批起来容易一些。要用数字或序号词标列并列的事实和重要的观点。在纸的左边标上每个问题的序号,在各道答题中间划上一条线。要记住,条理清楚、书写工整的卷子首先就会使教师感到你是一个认真细致的学生。这样,你就首先从心理上赢得了教师。

每次要集中精力想一个问题,做答案时要注意把握“方向”和“程度”。有的学生经常写得过细、过多,还有的学生容易写跑题,原因就在于他们在答题时忘记了自己行进的方向,走错了路。教师不会提出那些需要重复某些内容的问题,所以一定要把答案限定在试题所要求的范围之内。要想避免作文时笼统概括和胡乱“填塞”的毛病,最好的方法是,在记述要点时心里要有意识地想一下该点是否重要。图例、详尽的说明、重要的事实和基于自己的理解对一个定义或事件的阐发,这些都是发挥题答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发挥题答案时,如能对自己列出的每一个要点都提出个“为什么”,你就能鉴别出哪些东西有价值(能增加你的分数),哪些东西没有价值。

答完卷之后,一定要全面检查一遍再交卷。如果考试一小时,则应当留出10分钟检查卷子,要检查标点与行文格式错误和明显的事实错误,如错字、错误的结论或人物张冠李戴的毛病。对于是非题和选择题考试,一定不要轻易改动答案,除非十分肯定答案是错误的。要相信第一印象。

考试卷发回之后,应当认真、全面地查看一遍,可以从中学到许多东西。因为,从这些反馈当中你可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弱点,并能以此调正自己的学习方向,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你还可以对照教材检查自己的卷子,看看你漏掉了哪些教师认为是重点的内容,原因是什么,或者你是怎样错误地理解了题意的。如果你能留心地研究一下这些错误,下次考试就不再犯同类的错误了。

(第3节)考试完全攻略

选择要讲究方法

你必须对考试有一个了解,考试用猜的会倒扣吗?譬如,教师可能会宣布,答对1题得2分,答错1题则要扣1分,这当然会直接影响你,要用猜的,还是跳过不答——或至少,你知道每1题要消去多少个答案,猜题才对你比较有利。

各题或各部分的比重有差别吗?有的考试包含了二、三部分甚至更多,有的部分比重很少——只有总分的10%或20%——而有的部分,通常是问答题,则可能占了很大的比重——50%或甚至超过。这必然大大影响你在每一部分所花的时间。

通常考试用猜的并没有什么关系,除非你知道有倒扣,而即使有倒扣,也并不表示就不能猜,问题是要猜到什么程度。

如果答错完全没有倒扣,绝不要有任何一题留下空白。不过,你当然应该尽一切可能增加你猜对的机会。如果选择题有4个答案要选一个,那么你每题猜对的机率是25%(当然猜错的机率就是75%)。

但是如果你能消掉一个不可能的答案——你可以确定它不可能是答案者——你猜对的机率就提高为33%。

而如果最后你能变成是在二者中选一,那就和丢硬币一样,机率是:50%—50%。也就是说,大体而言,你猜对的会和猜错的一样多。

即使是有倒扣,如果能把猜对的机率增加到50%—50%,你还是会猜一猜。

假设你能消去一个或两个不可能的答案,但还是不能肯定哪一个才是正确——而且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再进一步消去——以下有一些帮助你猜选择题猜得更有“水准”的技巧:

如果有2个答案意思很接近,选其中1个。

如果有2个答案看起来很相似,选其中1个。

如果数学问题的答案涵盖了1个大范围,选中间的1个。

如果有2个问题数量很接近,选其中1个。

如果有2个数字只差一个小数点位置(而其他并非接近),选其中一个。(譬如:答案有:2,3,40,1.5,6,15,我们会在l.5和15之中选一个,而如果我们能从题目大致决定出小数点位置应该在哪里,更佳)。

如果数学问题的答案之中,有2个看起来很相似——可能是公式的样式或形状——选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