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7S倍速考试法
3546900000024

第24章 S倍速考试法(1)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爱因斯坦

(第1节)考前准备很关键

合理安排考前时间

只要托马斯在家,家中气氛就十分紧张。因为最近他生病了,有4天没去上学,他清楚地知道班上同学早就做好了一切准备,但由于生病他还必须一再推迟补课的时间,到了晚上才捧着英语书,读英语单词,费劲地啃新语法,还要把教科书上的讲解弄懂、记住。另外过去学的教材也得复习,天晓得要学到什么时候,托马斯已经连续学了四个小时了。

第二天进行考试,考试时许多简单的、原来背得滚瓜烂熟的东西都忘得一干二净,只有在回家的路上才全都重新想了起来。他真恨自己不争气!

看到托马斯的情况,相信大家也许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你是否也遇到这种情形,考试的前一天紧张得不得了,花了很多时间准备,结果是失败了,相反,如果考试的前一天从容一些,只需适当的准备,成绩却出乎意料地好?如是的话,答案不难找到,那就是:准备=成绩坏,稍准备=成绩好……可是要实现这种想法,并不是那么简单,虽然所用的方法是对头的,在这两个等式后面隐藏着一个道理!请看下图(以十几岁的学生为准)

从图示可见,在最初的两至两个半小时以内,孩子能接受大量的新知识,随着时间的延长,能贮存的知识就越来越少了,三个半小时后甚至到达了零点,也就是说,人的脑子再也不能接受、消化、贮存任何新的东西了。

如果把学习量比作水,大脑比作海绵,这时的脑子就正如一块吸足了水的海绵。它不再吸水了,但却有人从旁拿着一把水壶,想把剩下的水浇在海绵上,他浇呀,浇呀。图中布满了小黑点的部分说明了什么呢?它表示学习时间过长所造成的损失,在连续学了三个半小时后,人的接受能力达到了零点,即使接着学也学不进去,即使学下去也不例外白学,纯粹是浪费时间表!更糟糕的是,由于“过量”“硬塞”会把三个半小时内装进脑子里的东西全都排挤出来。

这似乎很抽象,让我们再打一个比方加以说明。

比如一辆挤得满满的轿车,到了下一站它停了下来,前后门都开了,候车的学生从前门往上挤,可是由于车子里非常拥挤,只有车上的学生好比是新单词和语法现象。

学习时有多少“老的知识”被排挤如何由于精神不集中(多半是粗心大意)而出错,这些问题往往被人们所忽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令人迷惑不解的是,学完几个小时以后脑子很胀,好像装满了东西,但效果却很差,有时甚至比原先知道的还要少。

现在你一定很高兴,因为你找到了理论根据,可以向父母声明:不能学得太多!

这里必须申明,不能一口气学得太多,因为人一下子不能吸收那么多的新东西。如果要测验一个范围较广的题材,还得读许多参考书,关键的一点是要及时着手开始作准备,因为精神食粮也需要有一个消化的过程。狼吞虎咽地把一大份饭吃下去,人的胃就会随不了,造成胀气、过饱和不适。

所以考试的前一天最不要看任何新的材料,只限于复习以及把考试范围内的东西大致地浏览一遍。

问题就在于平时是否已经把上课的内容吃透、消化了。平常不抓紧,不下功夫学习,临时抱佛脚肯定是不行的。而那些考试的前一天无须怎么准备的人,是因为他们平时就把学过的知识弄懂吃透,变成自己的知识贮存起来,到时候只需稍作复习就可以了。

分数没那么重要

一提到考试,有的人就吃不好、睡不宁。追其原因就是害怕考试。

怎样才能做到不害怕呢?首要的一点就是正确对待考试。一般来说,不要怕,不得过且过,做到心中有数,就肯定会成功的。考试的最大敌人是“害怕”,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慌了神”。

以数学考试为例,当你还有一道题没算出来时,老师已经在喊:“还有10分钟!”这句话如雷贯耳,“天呐,10分钟!”这时你开始紧张起来,不怎么搞的,脑子里一下子空空的。两分钟前明明知道这道题的解法,现在任凭你怎么冥思苦想却无济于事,这道题的算法是死活也想不起来了。的确,“害怕”会使人坐立不安,一旦产生了害怕的心理,即使会的东西也可能忘得一干二净。

有的人的确一到考试或测验脑子就不灵了,理解力也越发变得迟钝。越是急于要摆脱这种境况,就越是摆脱不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因为中脑收到了警报信息——害怕,又经有关的神经迅速传达到付肾,从而引起血液循环的内分泌混乱,于是产生心跳、血压增高,骤冷骤热,使整个肌体一下子处于极度的兴奋状态,这种由于精神压力而大量分泌的荷尔蒙在血液里产生一种薄膜,它们会在脑细胞中阻碍思路的正常进行。人的大脑在使用时像输送电流一样从一个脑细胞迅速输到另一个脑细胞,这个过程如果突然受到薄膜的阻碍,就无法正常进行,思路就停止了。等考试结束以后,压力刺激减小了,荷尔蒙的分泌量也迅速降低,随之薄膜消失,思路恢复畅通,记忆能力也恢复了,学过的东西又全都想起来了。

这种体内由于条件反射所引起的内分泌混乱,是很难按人的意志来控制的,重要的是缓和考场的气氛,昼减少由于害怕考试而引起怯场的种种因素。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去很难,决定的因素在于于对待考试的态度。要知道决定一个人命运及前途的不完全是考试和分数,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因素。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靠自己的力量来克服考试时的恐惧呢?

一般情况下,马上要进行测验了,这时不要和同学叽叽喳喳地议论,有的人往往认为自己懂了,很想向别人显示一下。考卷发下来,应把注意力集中在考卷上,不必去管别人,而是要昼使自己的精力集中起来,有时可自我安慰,使自己的情绪镇静下来。你要昼这样想,比如:“我不是准备好了吗?我会考好的!”等等,考卷发到手后,先能说地老天荒至三遍。如果有一道题看不清,要马上问老师,别担心其他同学因为你提的问题“不高明”而饥笑你,说不定他们自己也有这样的问题,而正好缺乏提出问题的勇气,你替他们提出来了,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讥笑别人的人也并非就是“强者”,他们内心也许比你更害怕。谁要是因为别人提出了所谓“愚蠢的问题”而采取讥笑的态度,他自己就是地道的可怜虫,他的所作所为才是幼稚、最不诚实,而且是怯懦的。

诚然,这并不等于让你没完没了地身老师提问题。要看清每一道题,就得不断地反问自己:“这道题提问了什么?自己是不是真正明白了这道貌岸然题的意思?有没有不懂的单词?基本概念是不是掌握了?”如果其中有道题不清楚,那就把这道题逐字逐字地念一遍,看看是不是有的词在你第一次通读时被理解为别的意思了?假如你连这道题问的是什么都不清,那就很难把这道题答对。更重要的是合理分配考试的时间。在对教养有了个大概的印象的基础上,就可确定作完这份考卷应采取的具体步骤了。具体的步骤则决定于考卷的难度以及解答一道题所需要的时间。不要稍有不懂就把自己吓坏了。特别容易的题可先做,碰到做不下去的难题,不要气馁,千万不要每道题都只做一点,做不下去就撂在一边,这样下去,你会越考越慌,终于一败涂地。

保持最佳精神状态

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完成一切学习活动的基本条件,尤其是复习和考试,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大范围的知识检查与考核,不能确保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竞技状态,是不可能获得复习的高效率和取得考试的优异成绩的。

影响个人的心态,造成考前心理紧张和焦虑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种:

对考试期望过大,怕达不到目标而辜负父母的期望,影响自己的前途;

对自己信心不足,缺乏一种必胜的信念;

自尊心过强,担心一旦考得不好会受到别人讥笑;

对考试准备不足,还存在知识上的缺陷和漏洞,感到心中无数,以至于焦躁不安。

上述这些原因,常常使考生产生一些消极的自我陈述。如这次考试我肯定考不好了;要是考不及格怎么办?我怎么去向父母交待?父母会不会骂我?教师和同学怎么看我,会不会说我笨,说我没有用?如此种种,以致转移了对复习备考本身的注意,过分夸大成绩不好可能出现的消极后果,严厉地进行自我责备,不相信自己的目标可能达到,甚至对自己的能力、价值都产生了怀疑。

这些消极的陈述不仅导致考生情绪的低落,而且还会引起体内的不良反应,产生生理上的不适,如胸闷、心慌、头痛、腹泻等等。更糟糕的是,这些自我陈述具有“自我实现”的效应,即“皮格马利翁效应”。考生在考试之前便预言自己不会取得好成绩,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便会使考生精神萎靡不振,本来该用于复习的时间却在忧虑、担心考试的结果,整日为对考试的结果的消极期待所导致的忧郁的情绪所左右,哪里还有精神和心事复习功课呢?因而考试成绩不理想便在情理之中了。而且,考生本人也会为自己胡思乱想,不能集中精力学习而感到心烦意乱,于是无意之中便实现了自己的预言,真的考“砸”了。

因此,考生在考前应避免出现这种消极的自我陈述,因为它是复习和考试的大敌。

首先临考之前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估计,不要期望过高,自己只能达到B,就不要奢望A。如果自己的学习基础不好,即使只能考到C,只要做出了努力,没有令人遗憾之处(如会答的题因疏忽而答错),家长不会责怪,同学也不会讥讽,自己也会觉得心安理得,自然也就不会因期望过高、为担心达不到目标而焦虑。对自己高标准的要求不是在考试时提出一个分数目标来实现的,而应该在平时的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抓好平时的学习,考试自然就会获得高分。

其次是要树立信心。凡是切合自身实际制定的目标,只要你坚信一定能够实现,十之八九就能成功,因为你会坚定不移地为自己的成功而努力奋斗;反之,一开始你就想到这事可能成功不了,缺乏信心,稍有困难,你可能就会放弃努力,自然也就不可能成功了。建议那些常为考试而担心的同学,每当自己出现这种消极的情绪时,便立即反问自己:我真的不行吗?别人能够成功我就不能吗?或者干脆放下手中的书本,仿佛自己获得了解放似的(即抛开一切),去尽情地玩一玩,然后再回到桌边,拿起书本继续复习。复习备考的信心足了,你才会精神抖擞,朝气蓬勃,这时考试的胜利便已经向你招手了,考场应试时你才会进入最佳精神状态,发挥出最好的考试水平,什么“紧张”,什么“焦虑”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

至于考试的知识准备,在上一节中已经谈到,只要平时踏踏实实地学习,考前抓好了备考复习,面临考试你会成竹在胸,坦然自若,还有什么可以紧张的呢?

另外,临考之前和考试期间也不要为其他生活琐事去烦恼,不要和家里人生气,也不要和同学闹意见,更不要和人在外争吵,维持心理的宁静,也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基本条件。

(第2节)把握考试大局

考试准备策略

下面列出的是一些常用的考试准备策略,它们是被证明比较有效的一些策略。此外,学生们或许还希望寻找其他有用的资源,或者形成自己的策略。只有当某一个策略合适时才被选用,而且应进行仔细的监控,以决定它是否奏效。将此铭记于心,我们将讨论如下有用的策略。

修改课堂笔记与阅读笔记——试图去记住课堂上或书本上的所有内容,这势必导致考试失败。相反,学生应该使用一种修改策略来集中精力组织最重要的信息。

精细化的质疑——学生以自我提问的方式对考试可能出现的题目的答案进行精心组织(比如为什么每个事实都是真实的?),这种策略会帮助学生将新的学习材料和头脑中原有的知识整合起来。

形象化的表征——形成生动清晰的表象来表示新词及其含义;这有助于回忆这些新词或概念(比如,西班牙语中的Pan是“面包”的意思,而英语中的Pan则是“平底锅”的意思。通过形成面包在平底锅中的表象,可以将西班牙语中的Pan和它的涵义“面包”联系起来)。

首字母记忆法——这种策略要求记住一系列关键词的第一个字母。例如,五大湖的名字可以用HOMES(家)来编码Huron,Ontario,Michigan,Erieand,Superior(休伦湖、安大略湖、密歇根湖、伊利湖以及苏必利尔湖)。另一个例子是用单词FACE(脸)来描述五线谱上高音部记号F音、A音、C音、E音。

句子记忆术——是上一个策略的变体,学生通过编一句话来记住一系列事情,在这句话中,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应该与要记住事情的首字母完全相同。比如说“My very eccentric mother just served us nine pizzas.(我那非常与众不同的妈妈刚好为我们准备了9块比萨饼。)”在这个句子当中,每个单词的首字母(M,V,E,M,J,S,U,N,P)与太阳系中9大行星名字的首字母完全相同,从最接近太阳的开始:Mercury(水星),Venus(金星),Earth(地球),Mars(火星),Jupiter(木星),Staurn(土星),Uranus(天王星),Neptune(海王星),Pluto(冥王星)。

学习伙伴策略——这个策略是找一个同班学生作为学习伙伴,互相对照学习笔记,相互测查,从而对考试准备进行自我评价。

回顾一下你过去如何准备应试的。列出你用过的方法并对其有效性做出评价。

最好的准备方法决定于考试的内容。为此,下面我们来看看考试的三大类内容:大量的知识回忆,大量的知识应用(如解决问题或写论文)以及大量的实际技能。

这里要说的是你不要坐在那里无休止地从头至尾地阅读笔记。正如你已了解的那样,那不是有效的学习技能。

你应该做的是:

保证你的笔记:

(a)使每一点知识有意义;

(b)突出关键点;

(c)显示结构与联系;

(d)强调区别。

切记:使知识有意义

自我测验(或请朋友测验)以确定自己已很好地掌握了哪些内容,然后把这些内容放在一边。

把没有掌握好的知识挑出来,练习应用它们,例如:

(a)解决问题;

(b)解答过去的考试题;

(c)自己假设问题自己回答;

(d)写论文纲要;

(e)向想像的听众解释。

切记:在活动中学习

在应用性测验中,你知道一些事实并不能得分,只有你知道如何选择和应用这些事实才能得分。当然,首先你得知道这些事实才能应用。在前面我们已讲过,这里要重复的仍然是应用——对知识的选择和应用。

在数学和自然科学中正确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如果你选择了错误的公式或方法,你的答案将与题目完全无关而不能得分。在要求写论文的科目中选择也同样重要。因为如果你不能很好地选择有关事实,就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