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人人都看得懂的财报书
3541900000020

第20章 现金流要能自由分配,才是真的赚到钱了(2)

不过,上面提到的只是企业经营中的理想情况。现在我们在其中加入固定资产的购置和折旧的问题。而自由现金流的问题就是经营收益剪掉资本性支出的计算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要看一下加入了固定资产这个参数之后,净利润和自由现金流的变化。

还是王小二公司的上述几笔业务。所不同的是,这次加入了固定资产。2010年12月,购入固定资产1000元,当年不折旧,从购买后的下一年开始折旧,使用年限为5年。而按收付实现制,王小二公司2010年收入0元,减去成本600元,再减去购置固定资产支付1000元,净利润为-1600元;2011年收入1000元,减去成本0元,净利润1000元。

现在,我们再分别按照两种会计制度来计算一下它的净利润。按权责发生制计算,王小二公司2010年,收入1000元,减去成本600元,净利润为400元;2011年,收入0元,减去成本0元,再减去固定资产折旧200元,净利润为-200元。

果然,加入固定资产这种资本性支出之后,王小二公司的净利润和自由现金流相差得就非常大了。如果拉长期限看呢?比如5年做一次报表。这样,按照权责发生制,王小二公司收入为5000元(1000元/年×5年),减去成本3000元(600元/年×5年),再减去固定资产折旧1000元(200元/年×5年),净利润为1000元。而按照收付实现制,王小二公司收入5000元,减去成本3000元,再减去一次性支付固定资产1000元,净利润为1000元。

结果,我们赫然发现,运用两种方法得出的净利润竟然是一致的。在权责发生制下,那些固定资产的支出和折旧都确实都是在产生利润期间内支出的成本,所以5年内全部摊销干净。在收付负责制下,一次性支出,后面的4年就不再摊销成本了,最后的净利润是相同的。拉长的年限将一切都涵盖了,净利润与自由现金流长期趋同。

那这样是不是说我们只看利润表或只计算自由现金流就好呢?反正从长期看,结果都是一样的。实际上并非如此。

首先,企业并不是一次性购入所有所需的固定资产,所有的固定资产也有不同的折旧年限。它们不可能在某一特定时间,全部更换掉。

其次,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规模,会不断地出现新的资本性支出。所以,净利润和自由现金流永远只能在理论上长期趋同。

最后,净利润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自由现金流是财务能力。企业能获取利润很好,但不能把钱都放资本性支出上,你得考虑维持日常工作的开销。像员工薪酬,利息支付,广告研发费用,恰当的并购时机,都需要现金。所以,要有一个合理的分配。如果自由现金流为零为负,或者很少,应付不了这些问题,盲目的扩大经营资产又有何益呢?

因此,我们在研究企业财报时不但要看净利润,也要看自由现金流。它们有不同的指导意义。也是衡量企业健康状况两个方面的财务指标。

另外,不同企业的自由现金流所表现出来的内涵是不一样的。重资本输出企业和轻资本输出企业,不能放在同一条件下相比较。所以,还要同类相比。下面我们就以山西汾酒和老白干酒的自由现金流数据为例来进行说明,如表7.5所示。

由上表不难看出,在刚刚上市的几年内,两家公司的自由现金流是非常不稳定的。后来,2007年成为它们自由现金流的分水岭。山西汾酒的自由现金流一路向上,发展速度惊人,而老白干酒却一直处于持平的状态。之前,我们对比过它们的利润表,老白干酒的各项指标都在山西汾酒之下。

再来看资本性支出很多的企业。表7.6为三一重工和太原重工的自由现金流数据。

由于三一重工和太原重工均属于重资本输出型企业,所以这样的自由现金流曲线其实已经早在我们的预料之中。图表显示,两家公司资本性支出比例太大,以至于前几年都在零线附近不断穿插。

先来看太原重工。虽然在2011年自由现金流没有比三一重工更少,但它在之前的几年间,完全是向下的趋势。再看三一重工。虽然2011年自由现金流负值很大,是太原重工的两倍多,但它在2011年之前的走势有时还是正值。话说回来它的跳跃性也是很大的。对这类企业投资的话,如何取舍?很难下定论。这也是这类企业很难进行价值分析的原因所在。

现金流量的周期性

融资是什么意思?大家都清楚。说明白了,就是我现在资金紧张,能不能先借点钱应应急。融资的事情不仅出现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就是在企业的发展中,也是屡见不鲜的。

每当出现资金短缺情况的时候,企业往往会大大方方直接向股东或债权人融资。这样一来,企业的内部也就出现了融资性现金流,而且融资性现金流等于企业借的钱和股东投的钱。如果我们把这些融来的钱投入到生产中,赚了钱之后,首先还是要还债,还了债以后再给股东分红。也就是说,融资流=对债权人的净支付+对股东红利的净支付。

咦?这个说法怎么听着这么耳熟?还记得前面关于自由现金流的恒等式吗?自由现金流=向股东发放的净股利+对债权人的净支付。这两个恒等式的右侧都是一样的,所以融资流=自由现金流。

在本章前面的章节里,我们一直讲自由现金流,从企业的资金从何处来的,到企业创收现金的能力,到如何计算自由现金流和自由现金流的意义。重资本输出型的企业资本性支出很大,所以它的自由现金流有很多时间都是负值。而轻资本输出型的企业,资本性支出较小,自由现金流很多。不过,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断面分析,还有一些其他情形的存在。

有些企业虽然自由现金流很小,但利润很高;有些企业虽然现金流很大,但却只有微利。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每家企业的成长阶段并不一样。比如,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它必须要每年都投入更多的资产来扩大生产,以应付供不应求的状况。而夕阳企业,产品已经走下坡路了,只销售存货,而几乎没有资本投入的时候,它的自由现金流就会很大。

所以,我们分析自由现金流不能只看当期的数值,而要全面分析企业正处于哪个阶段。就像孩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他的饭量必然会很大,并且孩子小,是纯消费者,只有资本投入而没有利润。等他长大了,饭量会达到一定的限度,不会没有限制地上涨,他还可以赚钱了。这时,资本投入就处于水平的状态,而根据他的能力,赚的钱或多或少,这时候就会产生水平逐渐向上的自由现金流了。

企业的成长阶段,也可以狭义地理解成是企业生产的产品的成长阶段。初期产品刚刚上市,消费者还需要一个逐渐认知的过程。这时候,销量不多,所产生的经营现金流也不会很多,但它还是需要购入生产设备。这个阶段,它的自由现金流不多,甚至是负值,净利润也很少。

当产品被大家所接受,订单多到供不应求的地步,这时候需要加大经营资产的投入,自由现金更是入不敷出,净利润却很高。当产品达到成熟期的时候,行话叫作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效益的时候,也就是当你再投入更多的成本,也不能增加收入的时候,就不需要加大资本性投资了,这时候的净利润和自由现金流都会很高。

当产品达到衰落期时,有新产品可以替代你的产品了,或者有新科技将你的公司替代了,你只能销售一些库存,并且公司尽快转型,此时要对另一种产品投入新的经营资产,再来一次这样轮回,净利润会持平或下降,自由现金流再次转入低谷。然后,再一次的轮回再次展开。具体如图7.1和图7.2所示。

经营现金流的周期性

自由现金流的周期性

不可否认,有些企业成长期会很长,或者会一直处于成长期。比如某些高科技公司,它需要不断地更新产品,若是放弃了创新就会被其他的创新者打败。而有些企业会一直处于成熟期,比如可口可乐、贵州茅台这一类的企业。

我们从大的方面来说了资金的分配和产品周期的现金,其实放入小的周期内也是一样。比如旅游业,它是有固定的黄金期的。还有啤酒类企业,它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销售量是极高的,但天气变冷了,冬春之交,啤酒的销量会变少。这是产品的特性决定的。你要看它的季报,就不用为第一季度销售清淡而失望,也不用为第二、三季度销售火爆而兴奋。首先给企业定性,给产品定性,要比给他们定量要重要得多。

总之,无论从长期的周期来看,还是从短期的周期来看,产品的周期其实就是企业融资流的周期。该需要钱的时候,融资流就多一些;不需要钱的时候,融资流就少些。你可以通过企业的融资流来看产品的生长周期,也可以透过产品的生长周期来推测企业的融资流。

负债杠杆,借鸡生蛋

企业间的拆借情况很多,发生也很频繁。无息借钱很难,但借贷却很简单。比如你的公司需要原材料,可以先凭着自己以往的信誉向原材料供应商赊购,货款3个月内还清。这样,你就相当于借到了购买原材料的钱了。而这笔钱在会计制度中要计入应付类科目中。

不过,赊销的方法人人都可以使用。可能批发商也会使用同样的方式在你这里拿货去卖,然后3个月之后还清货款。这笔钱则要计入应收账款中。因为批发商的还款能力不一,所以企业必须按期计提坏账准备。

其实,无论是向原材料供应商赊购的企业,还是向企业赊购的批发商,他们的行为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在增加自身的经营负债。在资金不足的情况,增加经营负债可以为它们带来以下便利:

第一,经营负债在经营资产中占的份额越大,企业本身投入的经营资产就越少。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自身成本,增加收入。

第二,如果遇到了恶性通货膨胀,等还钱的时候还是以账面为准,不存在保值的压力。真实的情况是越贬值,企业所应偿还的负债购买力就越小。

第三,在不想增加经营负债的基础上,企业可以选择发行新股。比如,原来总资产有100股,你占30股,占30%的股份。后来发行了20股新股进行融资,现在总资产变成了120股,你还是占30股,股份就变成了25%。

第四,当公司总资产中没有任何负债,股东权益等于公司总资产时,增加经营负债就会赚更多的钱。

既然增加经营负债好处多多,那么我们大家都来增加经营负债吧!适度增加经营负债当然是可以的,但也要把握好其中的度。经营负债数额越大,公司对于外部资金就越依赖。一旦外部环境恶化,不能及时提供充足的资金了,企业就会陷入困境。因为在增加的负债中大部分短息贷款都是有息的,也就是说,无论经营状况如何,企业必须付给债权人利息。而且在贷款到期之后,本金也要及时归还。若是经济环境恶化,企业经营不顺利,连偿还能力都会成问题。而偿还能力恰恰是债权人决定是否要借钱给你的关键。

所以说,增加经营负债是一把双刃剑。与此同时,经营负债的数额也是财务分析的一项重要指标。

【公式说】

经营负债杠杆=经营负债/净经营资产

现在,国际上通用的经营负债杠杆测量标准不能超过40%。如果经营资产与经营负债之和为100%。如果按照经营负债杠杆标准不超过40%来划分经营资产和经营负债各占多少,我们通过代数方法就能轻易地得出答案:经营资产占5/7,经营负债占2/7。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还是让我们来看一些上市公司的经营负债杠杆数据,如表7.7、表7.8、表7.9所示。

中青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经营负债杠杆表

年份科目经营负债(万元)净经营资产(万元)经营负债杠杆(万元)

2011年3,690,724,791,7677.02%

2010年3,858,963,64770105.79%

2009年1,894,913,691,5751.33%

2008年1,204,033,376,8735.66%

2007年1,131,553,344,2833.83%

2006年1,038,720 2,202,7944.57%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负债杠杆表

年份科目经营负债(万元)净经营资产(万元)经营负债杠杆(万元)

2011年149,524,81149,052,31100.32%

2010年99,877,92115,444,0786.52%

2009年44,163,2880,032,2255.18%

2008年36,882,5565,787,3256.06%

2007年30,825,5365,731,7946.90%

2006年26,899,8553,734,9650.06%

山西杏花村汾洒厂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负债杠杆表

年份科目经营负债(万元)净经营资产(万元)经营负债杠杆(万元)

2011年2,330,442,581,3190.28%

2010年1,396,192,059,6267.79%

2009年716,451,792,1539.98%

2008年527,951,587,4133.27%

2007年484,411,402,0734.55%

2006年451,151,213,6737.17%

分别为中青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山西杏花村汾酒厂有限公司的经营负债杠杆表。不过,在分析上述表格之前,我们还需要先解释一个概念。

假设一个公司所有的经营资产都是存货,共为1000万元,而它在应付账款科目的金额也是1000万元的话,说明这些存货都属于赊销品,这家公司还没有付给供应商钱。也就是说,经营资产是由债权人借给你的,而不用股东来投资,股东投的钱可以用在其他的地方。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倾向于这种经营模式,也就是“借鸡生蛋”的模式。

再回过头来看这三张表。从表中不难看出,中青旅在2010年经营负债杠杆已经达到了100%以上,它的经营负债比净经营资产还要多。同样,上汽集团在2011年也达到了100%以上,山西汾酒在2011年达到了90%以上。这充分表明,三家上市企业“借鸡生蛋”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我们给出的经营负债杠杆在40%为宜,当然这也要看企业的财务能力。不同企业的经营模式是不同的。比如,有快销渠道的企业,像美国的沃尔玛公司等,它们的经营负债杠杆都是很高的,绝大多数情况下,经营负债都大于净经营资产。它通过在供货商处的赊购,并且还款期限大于销售货物的收款时间,利用经营负债杠杆获取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