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点亮智慧人生全集(白金版)
3537100000037

第37章 良好习惯,事业基石(3)

崔杼听说了这件事,非常愤怒,就指使人把齐庄公乱刀砍死了。在这个过程中,崔杼一直没有露面,他努力想使此事与他无关,从而减轻弑君的罪名。

齐庄公的大臣晏子站在崔杼家的大门外,料到齐庄公已经惨遭毒手,便说:“君主为国家而死,臣子应当跟着他死;君主为国家逃亡;臣子也应该跟着他逃亡。可是假若君主是为私事而死,为私事而逃亡,除非是他的亲信,否则谁会跟着他呢?”崔杼家的大门开了,他走进去,头枕在齐庄公的尸体上大哭了一场,然后走了出来。晏子这么做,是表明他是国家的大臣,并不是庄公私人的宠信者。

有人对崔杼说:“一定要杀掉晏子。”崔杼说:“算了吧,他是众望所归的人,杀了他不得人心,而放了他可以赢得民心。”

再看一个有趣的例子:

479年,刘宋大将萧道成握有重兵,被封为齐王。当时宋顺帝刘准才十三岁,是一个小孩子,萧道成就演了一场禅让的戏,让刘准把帝位禅让给自己。这样,刘宋政权就变成萧齐了。

谢朏是着名的学士,当时在皇帝身边任侍中,他非常有气节。他眼见宋顺帝被迫退位,臣子萧道成忤逆篡位,非常愤慨。在萧道成受禅即位那天,谢朏正好当班。按惯例,侍中负责解除前代皇帝的玉玺授予后帝。谢朏却佯装不知。中使下达诏书通知谢朏,谢朏故意问:“有何公事?”

中使说:“请侍中解玺授齐王。”

谢朏反唇相讥说:“齐朝有齐朝的侍中。”

说罢,他拖过枕头,躺下就睡。

中使见状,一时吓坏了。不过,他只想息事宁人。于是,他婉转地说:“谢侍中一定是身体不爽,我去禀报就是了。”

谢朏言一下子从床铺上跳起来,大声说:“我没病!我没病……”

话没说完,他就把朝服穿好,快步走出东掖门,坐车回家了。

萧道成听说谢朏拒绝履行侍中的职责,无奈之下只好让左长史王俭担任侍中来解玺。

事后,萧道成的长子萧赜(zé)为此事要求诛杀谢朏。萧道成听罢只是摇摇头说:“杀之成其名,我看还是不理睬他的好。”

崔杼和萧道成自己做了不太光彩的事,心里有鬼,所以不敢杀这种正直而有声望的人,怕自己不得人心。

从这两件事我们也可以联想到,社会上或者一个组织里往往有这样一种人物,他有声望,能够影响舆论。作为领导,对这种人一定要谨慎,不要轻易打压,而是要加以利用。

单位里常有“一个老鼠坏一锅汤”式的下属,他们爱发骚,说怪话,制造消极情绪,恰恰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对这种人也要小心,他们就像一只臭鼬,你可千万不能让他在你的帐篷里释放臭气。

巧用“推”字诀

做得罪人的事怎么能让皇帝做呢?萧华等人接过皇帝的难题,替他做了。这也是一种做事的策略。

战国时,有一次齐国派大军进攻虞丘。赵国派孔青率领敢死队前来救援,将齐军打得大败。在打扫战场时,宁越望着堆得像小山似的齐兵尸体,对孔青说道:“将齐兵的三万具尸体留在这里,只是一堆烂肉,不如将这些尸体送还齐国,让齐国将所积蓄的钱财都消耗在为他们办丧事上。”孔青说:“如果齐国不接受这些尸体怎么办呢?”宁越说:“出兵打仗却不能取胜,这是第一条大忌:领兵出征却不能把他们活着带回来,这是第二条大忌:送还尸体而不肯接受,这是第三条大忌。现在齐国已经犯了前两条大忌,若再犯第三条大忌,齐国的百姓肯定会怨恨国君不仁,而与他离心离德,这就叫做连续出击。”

宁越要利用敌军尸体发动二次进攻,这可以说是一个大胆的创新思维,在这个思维过程中,包含着一个二难推理。将这个二难推理整理出来是这样的:

如果齐君接受他们战死将士的尸体,齐国就会因为厚敛这些尸体而耗尽钱财;如果齐君不接受这些尸体,百姓就会怨恨他不仁。总之,对齐国都是再一次打击。

这是一个典型的二难推理形式,宁越把这个难题推给了对手。

有时候,自己觉得棘手的事,或者不好出面的事,也可以推给第三者,让他来处理。唐肃宗就做过这么一次。

唐肃宗时,李辅国是宫中的一名大宦官。至德元年(756),肃宗在灵武称帝后,李辅国官拜行军司马。凡是肃宗的起居出行、诏令的发布等内外大事,都委任李辅国处理。唐肃宗打败安禄山,收回京城后,李辅国在银台门主持恢复京城的事,并负责掌管禁兵,一时权倾朝野,人人都不敢小看他。上元二年(761)八月,又加给李辅国兵部尚书。

可是李辅国仍然不满足,恃功向唐肃宗要官,请求做宰相。唐肃宗对李辅国这种咄咄逼人、明目张胆要官的做法非常反感,同时,对他的权力过重也有所警惕。因此,唐肃宗并不想把宰相的权力交给他。不过,李辅国对唐朝宗室有功,唐肃宗不想当面得罪他,于是,就对李辅国说:“按照你为国家所建立的功勋,什么不能做?可是,你在朝廷中的威望还不够,这怎么办呢?”

李辅国听了肃宗的话以后,就让仆射裴冕等人上表推荐自己。唐肃宗知道李辅国在请人上表,心里十分担心。就悄悄把宰相萧华找来说:“李辅国想做宰相,我并不打算让他干。听说你们想上表推荐他,真的吗?”萧华没有做声,但心里已经明白了。萧华出宫以后找到裴冕,征求他的意见。

裴冕说:“当初我并没有打算上表推荐李辅国为宰相,是他自己来找的我,并说这是皇上的意思。现在我知道了皇帝的真实意图,请皇上放心,就是砍掉这条胳膊,我也不会上表推荐李辅国为宰相。”

萧华又进宫向肃宗奏明了他们的意见,唐肃宗非常高兴。李辅国在肃宗在位的几年里始终也没能当上宰相。

做得罪人的事怎么能让皇帝做呢?萧华等人接过皇帝的难题,替他做了。这也是一种做事的策略。

生活中,自己不好出面的事,可以让一个合适的人帮你出面;自己不好说的话,可以让一个合适的人帮你说。不过这个人一定要选准,他必须能够胜任。如果你托给了一个不善办事的人,可能会越搞越糟。

不要翻陈年老账

领导要有容人之量,不计前嫌,不念旧恶。用人要有发展眼光,不要老是看人家过去的污点。

刘邦杀了淮阴侯韩信以后,把谋士蒯通也抓了起来。刘邦问他说:“是你教唆淮阴侯谋反吗?”蒯通回答说:“是的。我以前的确叫他反叛,可惜那小子没用我的计策,所以才自取灭亡,落得如此下场。假如那小子采纳我的计策,陛下怎么能杀得了他呢?”

刘邦很生气,下令说:“来人,把他拉出去煮了!”蒯通说:“哎呀!把我煮了可是冤枉我呀!”刘邦说:“你教唆韩信谋反,有什么冤枉的?”蒯通回答说:“秦朝纲纪败坏,天下大乱,异姓并起,英雄乌集。正所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杰出的人必然捷足先登。跖犬吠尧,并非因为尧不仁,而是因为他不是狗的主人。当时,臣只知道韩信并不知道陛下。况且,天底下磨刀霍霍、跃跃欲试,想象陛下一样做皇帝的人很多,只是他们能力有限罢了,能把他们全部烹煮了吗?”

蒯通的话说得刘邦哑口无言。他觉得蒯通的话颇有道理,就挥挥手,吩咐道:“放了他吧。”

蒯通这番辩解的意思是:当时天下大乱,人都是各为其主,我怎么知道您就一定能得天下呢?单就这一件事来讲,刘邦还是讲道理的人,没有计较那些陈年老账。

清朝雍正皇帝可是个爱翻老账的人,吕留良案就是典型的例子。

吕留良是明末清初的一个着名学者。明朝灭亡后,他参加反清斗争没有成功,就在家里开设私塾招收学生教书。有人推荐他参加康熙皇帝举行的博学鸿词科的考试,他不愿为清朝卖命,坚决拒绝了。官员们还要劝他,甚至想威胁他出山。不得已,吕留良跑到寺庙里,剃光了头当上了和尚,官员们这才拿他没办法。

他死后,湖南有个失意文人曾静,偶然读到吕留良的几篇文章,对吕留良的学问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此立下反清之志。曾静打听到担任川陕总督岳钟琪是岳飞的后代,现在握有兵权,很受雍正皇帝的赏识和重用。于是他派自己的弟子张熙去找岳钟琪,共商反清复明大计。

岳钟琪心里暗暗吃惊,他表面上稳住张熙,套出幕后的情况,然后密告雍正皇帝。雍正帝接到报告,又气又急,立刻下命令把曾静、张熙押送到北京,自己亲自审问。

雍正帝一查,明白了曾静等人的反清行动源于吕留良的思想和着作,也认识到思想犯比现行犯危险得多。于是,雍正免曾静、张熙死罪,让他们戴罪立功,到各地去现身说法,做反面教材;而把吕留良从坟里刨出来,锉骨扬灰,他的后代和两个学生满门抄斩,不少钦佩吕留良为人的读书人也一并受到株连,被罚到边远地区充军去了。

雍正翻历史旧账,杀吕留良的后人和学生,大搞株连,实在是殃及无辜。

有这样一个寓言:一天,河里的水族都在哭,有人就问它们是怎么回事。它们说,龙王有令,凡是有尾巴的水族都要被处死,所以它们要哭。这人看到青蛙也在哭,就问青蛙:“你没有尾巴呀,你为什么要哭呢?”青蛙说:“龙王说了,以前长过尾巴的也不能放过。我以前是蝌蚪的时候长着尾巴呀。”

领导要有容人之量,不计前嫌,不念旧恶。用人要有发展眼光,不要老是看人家过去的污点。

位置越高越要谨慎

郭子仪之所以让府门敞开,是因为他深知官场的险恶,正因为他具有很高的政治眼光又有一定的德行修养,善于忍受各种复杂的政治环境,因此即使在自己功勋卓着的日子,也时时做好了应付各种危险的准备。

《周易》有云:“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居安思危,位置越高越要谨慎。

春秋时期,有一次郑国出兵伐宋。引起了晋、鲁、卫、曹等十一个国家的不满。它们便联合出兵讨伐郑国,深入郑境内,围攻其都城。郑难以抗争,只好停止侵宋,并与含宋国在内的十一国订立了友好条约。

当时处于中国南方的楚国,也觊觎中原。常有侵扰活动,故而与晋、鲁等十一国有矛盾。楚国看到郑国求和于十一国,心有不甘,就向秦国借兵攻打郑国,郑国不敢应战,只好弃盟。与郑订立盟约的各国诸侯,见郑弃盟而事楚,对这种反复行为非常气愤,于是再次联合出兵讨伐郑国。郑国被折腾得精疲力竭,被迫无奈,请求晋国出来调停。在付出重大代价后,郑乃与诸国再次通好。

郑国为答谢晋国的调停之恩,赠送给晋国许多兵车、兵器、乐师及歌女。晋君主为犒赏这次调停的有功人员,便把得来的财物女子分一半给大臣魏绛。绛不肯接受,并向晋王说了下面这段话:

“愿君主在享受安逸快乐时,能够考虑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正如《易经》中所言:要居安思危。能有这种心理状态,才能对未来势态有所防备,有防备才不至于遭祸患。我愿以不受恩赐来劝谏您吧。”

魏降可谓廉洁正派了。他不仅不贪图物欲的满足,而且在胜利时,他又能以冷静的头脑分析潜伏着的危机。早在郑国求他出面调停时,他就看到了郑国上下的狼狈相,在内心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他又深恐郑国因国君不察而导致的悲惨状况在晋国重演,故而以实际言行劝谏晋王。如此耿介、清廉之士,不能不令人佩服。

唐朝郭子仪爵封汾阳王,王府建在首都长安的亲仁里。汾阳王府自落成后,每天都是府门大开,任凭人们自由进出,而郭子仪不允许其府中的人对此给以干涉。有一天,郭子仪帐下的一名将官要调到外地任职,来王府辞行。他知道郭子仪府中百无禁忌,就一直走进了内宅。恰巧,他看见郭子仪的夫人和他的爱女正在梳妆打扮,而王爷郭子仪正在一旁侍奉她们,她们一会儿要王爷递毛巾,一会儿要他去端水,使唤王爷就好像奴仆一样。这位将官当时不敢讥笑郭子仪,回家后,他禁不住讲给他的家人听,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整个京城的人都把这件事当成笑话来谈论。郭子仪听了倒没有什么,他的几个儿子听了却觉得大丢王爷的面子,他们决定对他们的父亲提出建议。

他们相约一齐来找父亲,要他下令,像别的王府一样,关起大门,不让闲杂人等出入。郭子仪听了哈哈一笑,几个儿子哭着跪下来求他,一个儿子说:“父王您功业显赫,普天下的人都尊敬您,可是您自己却不尊重自己,不管什么人,您都让他们随意进入内宅。孩儿们认为,即使商朝的贤相伊尹、汉朝的大将霍光也无法做到您这样。”

郭子仪听了这些话,收敛了笑容,对他的儿子们语重心长地说:“我敞开府门,任人进出,不是为了追求浮名虚誉,而是为了自保,为了保全我们全家人的性命。”

儿子们感到十分惊讶,忙问其中的道理。

郭子仪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们光看到郭家显赫的声势,而没有看到这声势有被丧失的危险。我爵封汾阳王,往前走,再没有更大的富贵可求了。月盈而蚀,盛极而衰,这是必然的道理。所以,人们常说要急流勇退。可是眼下朝廷尚要用我,怎肯让我归隐;再说,即使归隐,也找不到一块能够容纳我郭府一千余口人的隐居地呀。可以说,我现在是进不得也退不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紧闭大门,不与外面来往,只要有一个人与我郭家结下仇怨,诬陷我们对朝廷怀有贰心,就必然会有专门落井下石、妨害贤能的小人从中添油加醋,制造冤案,那时,我们郭家的九族老小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郭子仪之所以让府门敞开,是因为他深知官场的险恶,正因为他具有很高的政治眼光又有一定的德行修养,善于忍受各种复杂的政治环境,因此即使在自己功勋卓着的日子,也时时做好了应付各种危险的准备。

难办的事,不妨“息事宁人”

工作中常常会碰到很多难办的事,尤其是得罪人的事。比如别人托付的事,办吧,违反原则;不办吧,面子上让不过去,左右为难。这样的事不妨拖延一下,或者找个理由推托过去,不了了之。

北宋时候,张咏在益州做知府。有一次百姓向他控告王继恩帐下的士兵仗势欺人,勒取民间财物,还伤有人命。那个士兵知道后,用一根长绳从城墙上坠出城,逃跑了。

张咏派衙役前去追捕。临行前,他告诚衙役说:“你把他捉拿住之后,不要打他,也不要伤他,只要找到一个深井,将他衣冠整齐地推进井里,然后来报告我,就说此人逃走后投井自杀。”

当时官军中正议论纷纷,气势汹汹要借机闹事,听说那个士兵自己投井而死,也就没有别的话说。

张咏这样处理,可谓是巧妙之极。因为像当地官军的犯法逃兵,既不能公开斩杀,也不能捉回来,因为捉回来就可能成为激起兵变的导火线。

只有这样处理,才能既惩办了凶手,又避免了与当地驻军主帅王继恩不和的恶名。可谓是软刀子杀人的绝妙注脚。

明英宗天顺年间,宫廷中爱好宝玩成风。太监出主意说,三十年前宣宗宣德年间,曾派遣三保太监出使西洋,获得无数珍宝奇玩。皇帝就命令太监到兵部去,查找三保到西洋的海上路线。

当时刘大夏为兵部侍郎,兵部尚书项忠命令掌管文书的都吏去翻检过去的数据,刘大夏先将那份资料搜检出来,偷偷藏好。都吏查了半天查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