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和谐领导
3534300000039

第39章 择其能者而从之(5)

鲁迅曾尖锐地指出:“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灭,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德鲁克在《有效的领导》一书中指出:“倘要所用的人没有短处,其结果至多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组织。所谓‘样样都是’,必然一无是处,才干越高的人,其缺点也往往越显著。有高峰必有深谷,谁也不可能十项全能。与人类现有博大的知识、经验、能力的汇集总和相比,任何伟大的天才都不能及格。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能干的人。”他还说:“一位领导如果仅能见人之短而不能见人之长,因而刻意于避其所短而非着眼于展其所长,则这位领导本身就是一位弱者。”领导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一个人有缺点,就埋没他的才能。像打乒乓球一样,我们要求干部不能要21比0,没有一丝缺点,对比19为什么就不可以?美国著名整形外科医生马斯韦尔?莫尔兹博士说:“许多人在生活中遇到的悲剧之一,就是渴望人的完美无缺。”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缺点,也有不同的优点。敢用有缺点的人,利用他缺点背后的优点,并充分发挥,最终得益的还是自己。

大小取决于胸怀

豁达大度、胸怀开阔是一个人有修养、有风度的表现。人们对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样广阔胸怀的人最信服。

1971年7月15日,一个世界瞩目的日子,它将作为一个转折点而载入世界外交史册。

几乎在同一时刻,中美各自宣布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任何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在此公告发布之前,基辛格来华访问,与******进行会晤。

会谈中,******就明确地提出:“毛主席已经看了你们拟的公报草案,明确地表示不同意。这样的方案我们是不能接受的。”

他本来想用一种轻松谈笑的口气开始这次谈判的,遇到******口气坚定的表态,他的口气也转向坚定:“我们初稿的含义是说,和平是我们双方的目的。”

“和平是只有通过斗争才能得到的。”******说,“你们的初稿是伪装观点一致,我们认为公报必须摆明双方根本性的分歧。”

基辛格并不退让:“我尊重总理的信仰,但把那些一贯正确的教条写在公报里是不合适的。”

******严肃而心平气和地说:“你们也承认,中美双方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如果我们用外交语言掩盖了这些分歧,用公报来伪装观点一致,今后怎么解决问题呢?”

在这种针锋相对的僵局里,总理却微笑着请大家吃烤鸭。这样适时地转移话题,缓和了谈话的气氛。

一顿烤鸭吃过之后,******向美方提交了我方拟的公报草案,并笑着说:“公报有双方各自阐述的立场观点。我方已经列了我们的观点,下面由你们阐述观点,然后双方再进行讨论。”

基辛格当即看了,大为惊诧;他的助手们看了,面面相觑。在美国人看来,中国人交出的公报初稿的构思是前所未有的。它以十分鲜明的词句阐述了中国对一系列问题的立场。基辛格沉默了一会儿,对******说:“总理先生,这样的方案,我看,在国际上和美国国内都是无法接受的。”

谈判僵持着,没有丝毫进展,大家的脸色都很严肃,气氛也比较沉闷。

******语调并不高,却说得十分实在:“漂亮的外交辞令掩盖分歧的典型公报,往往是祸根。既不能解决问题,又会导致更深的矛盾。”基辛格脑筋转得快,口气有所松动:“我们不能光是列举不同的观点,而是必须向着未来有所前进。”

******敏锐地抓住基辛格的话柄,说:“公开地摆明分歧,就是解决问题的开始,也是通向未来的第一步。博士,你说是吗?你们不妨考虑一下。我们稍微休息一会儿好吗?”******再次缓解了谈判的紧张气氛。

******很有信心。基辛格作为一个外交家和谈判高手,他如果有诚意,一定会理解和明白中方草案的妙处。

果然,基辛格和他的助手们经过一番紧急磋商后,豁然开朗,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也许用这种别出心裁的方式,能够解决我们的难题。这就是中国方案高妙的地方。”

休会片刻之后,基辛格告诉******,美方愿意接受中方初稿的基本做法。在接受中方初稿的基础上,基辛格提出了一些补充,说:“公报中表述不同观点的文字必须互相适应。我觉得,中国的某些提法表达方式过于僵硬,而令人难以接受,对于你们报纸上常用的那种火药味很浓的提法,那种好像是审判我们或是凌辱美国总统的文字,总统是不会在这样的文件上签字的。”

基辛格豁然开朗之后的妥协使******很高兴。至于草案的文字用法,也是好商量的。基辛格答应第二天(也就25日)上千提出美方的草案。   ******这种从大处着眼而不斤斤计较的外交风度,使基辛格敬佩不已。在他的回忆录里,基辛格这样写道:“我不久就发觉,和******谈判的最好方式,是提出一个合理的主张,详加说明,然后坚持到底。我有时甚至把内部文件拿给他看,使他了解我们为什么达成这个结论。”

作为领导,不能老想着占便宜,要懂得从大局着想,不要斤斤计较,不要给别人一种很小气的印象!

至亲越要严格

有些领导喜欢培植自己的关系网,将亲信安排在各个要害部门,以此来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事实上,这种做法在短期内或许有效,但从长远的角度看,无异于自掘坟墓。

真正优秀的领导无一例外的任人惟才,越是自己的至亲,越要严格要求。从不靠自己的关系让自己的亲朋好友走什么捷径,而是让他们接受磨炼,凭借自己的才华,逐渐地成长起来。

******从苏联回国后,组织上本来为他安排好了工作。但******坚决不同意,要求******再到农村去锻炼几年,向劳动群众努力学习,并耐心地做通了******的思想工作,使他愉快地接受了父亲的命令。

朝鲜战争爆发后,国内掀起抗美援朝的热浪,无数热血青年穿上军装、扛起钢枪奔赴朝鲜战场。这时,******又萌发了让儿子上战场去接受考验的念头。最终,他把******送上了朝鲜战场,而******也把一腔热血全都洒在了朝鲜的大地上。

听到儿子阵亡的噩耗,******看上去似乎极为平静,只是淡淡地说:“他死得其所。”如此的胸怀会让任何一个人都为之感动。

冯玉祥有个侄子叫冯宏谦,从小就勤奋学习,立志报国。1931年,日本侵略军在沈阳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冯宏谦听到这个消息后,决定弃笔从戎。他来到了冯玉祥领导的西北军,想在这里谋个差使,报效祖国。

冯玉祥看到自己的侄儿满腔热血,志向远大,心里十分高兴,他亲自下厨帮夫人做饭炒菜款待冯宏谦。

席间,冯玉祥说:“谦儿能顾大局,识大体,奔赴国难,这是我们冯家的光荣。我从不喝酒,但今天我可以多喝一杯开水,多吃一块烙饼。因为我心里高兴!”

过了一会儿,冯玉祥又说:“抗日要做好流血牺牲的准备。谦儿,你怕不怕?”冯宏谦马上站起来,“啪”地一个立正,“报告司令,我冯宏谦不怕!”

冯玉祥高兴地说:“好,现在你是一名军人了。不过,你现在要改名字,在西北军中做一名普通的士兵。”

大家听了,都不由得一愣,不知冯玉祥让他改名字干什么。

冯玉祥接着说:“我已经为你想好一个名字叫‘冯忍言’,也就是说,你要对我们的伯侄关系绝对保密。我的意思,你明不明白?”

冯宏谦当然明白,伯父是让自己不可以纨绔子弟自居,更不能打着伯父的招牌,在外面招惹是非,便说:“伯父,请您放心吧。”

从此,西北军总部侍卫队多了一名新兵,他为人勤恳,能干,大家只知道他叫冯忍言,根本没有人知道他就是总司令冯玉祥的亲侄子冯宏谦。

冯玉祥不仅是沙场上的一员战将,在为人处事上也毫不逊色。侄子不远千里前来投奔他,本来应该给安排个好位子,以冯玉祥的身份和地位,谁也不会说什么。但他却没有那样做,要侄儿“忍言”,把他们的关系给掩住,让侄儿从最普通的士兵做起,这样的将领怎能不让手下心服口服。

可惜的是,有些领导却没有冯玉祥的远见。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亲信把持重要部门的领导职位,自以为建起了牢不可破的关系网。其实,这样的“网”,往往是一荣俱荣,一损俱伤,有时候脆弱得不堪一击,相反,一个任人惟才、任人惟贤的领导却能得到下属的真心拥护。赢得民心,乃是为“官”者要时刻牢记的一条原则。

人才就要超越

建安五年春,袁绍厉兵秣马,准备率十万大军攻伐曹操。

袁绍的谋臣田丰认为此举不足取,便对袁绍说:“现在徐州已破,曹操军队锐气大增,不可轻敌,不如以久持之,待其有隙而后可动也。”

袁绍头脑发昏,哪里肯听!

田丰再谏,袁绍发怒了:“汝等弄文轻武,使我失大义!”

田丰仍在劝戒袁绍:“若不听臣良言相劝,出师不利。”

袁绍大怒,将田丰投入大狱,率军出征。结果,官渡一战,袁绍被曹操杀得人仰马翻,大败而归。

这时,狱吏来见田丰说:“与君贺喜!”

田丰说:“何喜可贺?”

狱吏说:“袁将军大败而回,君必见重矣。”

田丰很了解袁绍的为人,他笑着说:“吾今死矣。”

狱吏很吃惊:“人皆为君喜,君何言死也?”

田丰说:“袁将军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则羞,吾不望生矣。”

袁绍回来,果然以谣言惑众的罪名将田丰杀了。

英国有个政治学家叫帕金森。他写了一本名叫《官场病》的书。其中谈到,官场上有一种通病:“自上而下奉行的是‘能级递减’,一流的找二流的当部属,二流的找三流的做下级,愚蠢的下属多多益善,精明的对手往往被拒之门外。”后来,这种病就被叫作“帕金森病”。为什么要找比自己差的人呢?因为这样的下属往往有一大优点,那就是“听话”。当然,也有不患这种病的领导。

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之后,在洛阳的庆功宴上就曾说过这样的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大杰也。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拎擒也。”

刘邦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不是全才,在很多方面不如自己的下级。他之所以能打败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一统天下,是因为重用了一些在某些方面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而恰恰是在这一点上,刘邦表现出了一个统帅最值得称道的品格和能力。

打天下如此,搞其他事业也莫不如此。

被誉为美国钢铁工业之王的卡内基说过:“你可以将我所有的工厂、设备、市场、资金全部夺去。但只要保留我的组织和人员,几年后,我仍将是钢铁大王。”

卡内基的话反映了西方资产阶级企业家在管理思想上的一种反省,即他们认识到,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

卡内基死后,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上了这样一首短诗:

这里安葬着一个人,他最擅长的能力是,把那些强过自己的人,组织到为他服务的管理机构之中。

作为一名领导,要想做到乐于用比自己强的人,就必须克服嫉贤妒能的心理。有些领导人之所以不乐意用比自己强的人,除了怕这些人难以驾驭,担心彼此之间容易发生意见分歧,工作会受到影响外,主要还是嫉贤妒能的心理在作怪,总以为自己是领导,自然应该是佼佼者,各方面都应该比别人高上一筹。因此,遇上比自己能力强、本领大的人时,就萌生妒意,采取种种办法压制他们。的事

嫉贤妒能,是抑制和扼杀人才的一种腐朽、落后的意识,对于你的事业妨碍极大。

因此,如果你真心希望你的下属能够各尽其才,各尽其能,为你的事业而奋斗,就必须敢于起用他们,让他们的才华,铸就你事业的辉煌。

武则天当政时,狄仁杰和娄师德同时担任宰相。但狄仁杰总是想办法排挤娄师德,两人面和心不和。

有一天,武则天突然问狄仁杰:“我信任并提拔你,你可知道其中原因?”

狄仁杰答道:“我凭文才和品德受朝廷任用,不是平庸之辈,更不是靠别人来成就自己的事业。”

武则天沉思了一会儿,对狄仁杰说道:“其实,我原来并不了解你的情况,你之所以有今天,之所以会得到朝廷的厚遇,全靠娄师德的推荐呀!”

随后,武则天命令卫兵取出一个竹箱,找出约十件关于娄师德推荐狄仁杰的奏本,赐给了狄仁杰。

狄仁杰仔细地看完奏本,不由得满脸惭愧。多年来,自己一直在想办法排斥娄师德,甚至想把他赶出京城,没想到他却一直在皇上面前举荐自己。

想到这里,狄仁杰连忙跪在地上,惶恐地向武则天承认自己有罪。武则天并没有责备他,而是原谅了他。此后,狄仁杰抛弃了对娄师德的成见,二人共同辅佐武则天,将朝政治理得井井有条。

1661年,18岁的牛顿进了著名的剑桥大学。他的非凡智慧与才华很快引起了数学老师巴罗的注意。“怎么才能使这匹出类拔萃的千里马更快地登上科学高峰呢?”牛顿获得硕士学位后,巴罗多次这样思考。

如果为牛顿谋到一个讲座的位置,就可以使他的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可是,眼下并没有“讲座”的空缺。于是,他毅然辞去了自己的教授职务,让比自己小33岁的牛顿接任。这一年,牛顿才26岁。

巴罗是位博学多才的知名学者,就连英国国王查理二世都称赞他是“欧洲最优秀的学者”。

而他却放弃了待遇优厚的教授职务,使牛顿的天才大放光彩,不得不受人尊敬。

常言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高手到处都有。所以,在你的下属之中必然有“身怀绝技”的高手。只不过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罢了。当你看出他是个人才时,你会怎么办?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对他予以压制,永不让他翻身?还是积极主动向上级举荐人才,使英雄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