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嘉淦既憨且直,并有犯上之举,竟然幸免一死且得雍正帝的信任重用,其惟一的原因恐怕在于雍正帝的宽宏之量和怜才之心,而这一点也正是雍正帝作为管理者的高明之处。
憨直之人首先具有强烈的忠诚心,而且最优先考虑的是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极少想到自己的利与不利,往往置自己的安危于度外,一心为公,无苟且之情。在另一方面,憨直之人往往具有合理性判断力与估计力,对不合理的事情或损失无可忍受。憨直之人有时候会鲜明地反对管理者与同僚的意见,并具有表明反对人情人事意见的勇气。可是他与同事之间不融洽的感情则不会存在,像“雨下地结”的成语一样,他对管理者的忠诚与同僚的协作比以前更强、更坚固。然而,这类人易让无事主义者与利己主义者感到畏惧,也不受人情主义与恩情主义者的欢迎。若以此“不受欢迎”为理由,而不任用、信任甚而打击、压制此种憨直之人的管理者,无疑于自掘坟墓。
用其所趣
对人才的能质,不仅要考察反映人才业务素质的智力和技能等因素,而且要考察非智力因素,比如某些个性心理品质、气质类型和性格特点。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任何一个人能力的实际发挥都不仅仅取决于人才所具有的具体知识和技能,还与人才的许多非智力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同样,每一个工作岗位对人才的能质要求也不仅仅是智力方面的,还包括非智力方面的。
大家常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和“监工”。因为当兴趣引向活动时可变为动机;当人产生了某种兴趣后,他的注意力将高度集中,工作热情将大大高涨,人一旦产生了广泛的兴趣,他就会眼界开阔、想象丰富、创造性增强;总之,兴趣将使人明确追求、坚定毅力、鼓足勇气、走向成功。因此,企业在使用人时,除要求专业对口外,也要适当考虑一个人的兴趣。因为任何人的兴趣都是可以变化的,只是程度和速度不一样罢了。比如鲁迅、郭沫若由学医改为当作家,钱学森原是学机电工程的,后搞空气动力,再后来研究控制论,李四光学的是机械专业,后来却搞起了地质。
心理学将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不同气质的人对工作的适应性不同。比如精力旺盛、动作敏捷、性情急躁的胆汁质人,在开拓性工作和技术性工作岗位上较为合适;性格活泼、善于交际、动作灵敏的多血质人,在行政科室或多变、多样化的工作岗位上更为适宜;深沉稳重、克制性强、动作迟缓的粘液质人,适合安置在对条理性和持久性要求较高的工作岗位;性情孤僻、心细敏感、优柔寡断的抑郁质人,适合安排在连续性不强或细致、谨慎性的工作岗位上。现实生活中的人大多是四种气质的混合体,这里讲的只是有所侧重而已。
1942年春季,美国陆军部作战处计划运送一个新式装备的坦克师去北非前线支援英军作战。当时担任作战处长的艾森豪威尔,提议由巴顿少将指挥这支部队。由于巴顿办事不愿循规蹈矩,常常爱作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举动,使很多人担心他与别人合作不好。艾森豪威尔将军则认为,巴顿具有坚强的战斗意志,精通坦克战术,相信他一定能够胜利,因此没有受那些人的影响,始终坚持自己的主张。当时巴顿是美军教导军的主要负责人,调他率领一个师去前线作战,他立刻接受了这个要求。而另一位和他职位不相上下的教导军负责人,被调往太平洋指挥一个美国战斗军时却拒绝了。这截然不同的态度,使艾森豪威尔得出了一个结论:在军事人才的选用上,一定要从那些热爱前线岗位的人员中去选拔,而不必过多地考虑那些次要条件。后来巴顿在历次战役中指挥出色,威名传遍整个欧洲战场的事实,也证实了艾森豪威尔结论的正确性。
用其所志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他曾针对清廷的衰落,与进步思想家龚自珍、魏源以及黄爵滋等一起提倡经世之学。在用人问题上,他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某些束缚,从选人到用人都比较注意讲究实效,给人以刻意求新的感觉。 嘉庆二十一年(1816)九月,林则徐出任江西乡试副主考官,这是他第一次为朝廷选拔人才。到南昌之后,他细心审阅荐卷,公平地对持每一位考生,同时回绝了一切请托,严肃处理了抄袭舞弊行为。后来,经他选拔的人才都是“素有文誉”或“清贫绩学者”,出榜之后,时人誉之为“清榜”。三年之后,林则徐又任云南乡试正考官。由于他公正不阿,坚持选取“文理优长”的举子,对“倜诡浮薄之词概斥勿录”,云南士子因而“感悦奋发”。称赞林则徐此举是“自庄蹻启域、汉武置那以来,未有如今日之盛也”。
道光十八年(1838)十二月,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节制水师并执行禁烟任务。禁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许多干练之才,然而林则徐却没有从京师的官员中选助手,而是准备随时访查、选用得力的人才。十九年(1839)初,林则徐启用钦差大臣关防,辞别故人,出京南行。他刚一出京,就发出传牌,宣布此行“并无随带官员、供事书吏,惟顶马一弁、跟丁六名、厨丁小夫共三名,俱系随身行走,并无前站后站之人,如有借名影射,立即拿究”。这除了表明自己清正廉洁,不肯沿途劳官扰民之外,还表达了他将在广东禁烟现场随机用人的意图。
林则徐是个有心的人,他在取道直隶、山东、安徽、江西等地时,一路不忘调查广东鸦片泛滥的情况,并悉心收罗合适人才。凡“官绅来谒者,苟有一得,皆咨询而籍之”。路过安徽舒城县时,他访知引疾告退的前六安州知州田溥,田溥于道光十五年(1835)当过广东香山县知县,为主禁烟,曾于任上“缉获鸦片万数千斤”,便“特约其至此一谈”。田溥应召前来,林则徐当晚“即与共饭,谈至子刻别去”。林则徐考虑到“初次到粤,人地生疏,一切洋务、教务不得不先遣一两人密行查访”,因而他想到了自己的旧属、湖南抚标游击马辰。此人是安徽怀宁县人,一年前因家丁私受银两而未察被革职回乡。当时,林则徐也因保过马辰而获罪,受到降四级留任的处分。但是,林则徐一直认为马辰是个人才,不但“精力甚强”,而且素谙武备,废置不用十分可惜,于是不顾以前的得咎与避讳,果断决定派马辰先行,“兼程先赴海口代访夷情”,并发给他盘缠及费用。林则徐还记得,他以前在湖北查禁鸦片时,曾派过汉阳县县丞彭凤池到广东调查缉拿烟犯,此时尚未回湖北出差。他认为彭凤池也是一位“廉明勤干”之才,“且籍隶广东,于士俗方言本皆谙晓”,于是立即修书至粤,令彭凤池暂缓回楚,继续留在广州,“就近代查鸦片根株”。
为了掌握鸦片毒品泛滥情形,在禁烟斗争中争取主动,林则徐从实际出发,用人不拘一格。为了了解外商活动内幕,他雇用了两名长期在商馆为外商做饭的厨师到自己的行辕内备办伙食,以随时询问有关事情。林则徐不懂外文,但与外商打交道非用外语人才不可,而当时懂外文者,只是参与对外贸易活动的买办、引水、通事,以及归国华侨或在外国教会学校中就读的学生,这些人职业卑微,地位很低,在官场是很被人瞧不起的。然而,林则徐却把他们视为宝贝,大胆招聘,让他们在行辕中翻译书报资料,以提供各方面信息。并要求他们对《澳门新闻报》和英商主办的《广州周报》的文章进行全面翻译。这批人中,有一位叫袁德辉,是从马来西亚摈榔屿归来的华侨,还有一位叫梁进德,澳门“马礼逊教育社”学校学生。他们都受到林则徐的重用,因而十分尽力。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组织起来专门从事外文资料翻译的人才。
用其之危
日本的小松制作所是一家专营土木工程机械的厂家。1961年其产品占日本国内市场的60%左右。正当春风得意之时,突然出现了一个严重的挑战:占有世界市场 50%的美国一家同类公司准备同新三菱合资生产推土机,日本通产省认为这样可以迅速提高日本现有技术,准备批准这项合资申请。小松制作所首当其冲,面临创业以来的最大危机。摆在它面前的有两条可供选择的道路:一条是向外国公司低头,参加合资经营,充当小伙计;一条是迎接挑战,拿出自己的产品与其争夺市场。小松制作所勇敢地选择了后一条道路。公司管理者河合良召集全体干部,讲明公司面临的严重危机,发誓要在三年内造出超出进口推土机的产品来。这个关系公司生死存亡的重要决策,是至高无上的命令,激励着全体职工在这场殊死的竞争中必须冲上去。经过奋力拼搏,小松制作所终于在进口推土机到本土前抢先选出了一批新型推土机,从此雄风大振,一跃成为世界闻名的大企业。
有的君主或将帅、官吏故意把被管理者的问题作为把柄握在手中,以驱使被管理者更好地顺从自己。汉代的朱博在当左冯翊时,长陵大姓中有个叫尚方禁的,年青时因强奸别人的妻子,被人用刀砍伤了面颊。官府的功曹因受了他的贿赂,不仅没将他革职治罪,反调他作守尉。朱博听到此事,找到一个借口召见尚方禁,一看他的脸上果然有瘢痕,于是支开左右的人间尚方禁:“这是什么伤啊?”尚方禁自知朱博已了解实情,连忙叩头,汇报了事情经过,朱博笑着说:“大丈夫难免有时出这种事情,我想为你洗刷耻辱,你能自己效力吗?”尚方禁又喜又怕,回答说:“万死不辞。”朱博子是命令尚方禁不得向任何人泄露谈话的情况,尽心尽力去破获盗窃、通奸等犯罪活动,并将他视为亲信、耳目。尚方禁感激不尽,工作很卖力而有成效。朱博就提升他为连宁县县令。不久,朱博召见功曹,关上门,列举了他在尚方禁等人事情上所犯的罪行,在痛加斥责之后,给他纸笔,要他将自己受贿一个钱以上的事情给全部写下来,不得有丝毫隐情,若有半句欺骗的话就杀他的头。功曹惶恐万状,就写了所有为奸为贼的事,一点也不敢隐瞒。朱博见他说的是实话,于是命令他就地听候裁决,要他改过自新,然后打发他仍去就任原职。这个功曹时常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尽心尽责,不敢有丝毫差错。
日本电机公司的情报科长因提供了错误的市场信息,致使企业管理者作出了错误的决策,使企业蒙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怎样对待这样的严重错误,总经理是这样考虑的:情报科长可能是根本不称职,但也可能是“好马失蹄”,一时大意而判断错误,把他撤职就会毁掉一个人才,何况目前还找不到一个更合适的人选来接替这个职务,一旦撤职会影响工作。于是总经理把情报科长找来,只告诉他要对这次错误作处理,但没有说具体将怎样处理,事情就此拖了下来。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情报科长为了挽回因自己错误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一直兢兢业业地工作,多次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为企业决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由此可见,他对自己的职务是很称职的,上次出现的错误,只不过是个意外。
此时,总经理再次把他找来,明确地告诉他,由于他的贡献,本应给予嘉奖,但因前次的问题还未作处理,故将功抵过,功过抵消,既不嘉奖,也不处分,不升也不降。这样的处理使情报科长及其他被管理者都感到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