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初,广州肥皂厂的“洁花”牌产品曾风靡全国,1988年与美国P&;G(宝洁)公司合资时,中方把“洁花”品牌作价500万元投入合资公司,但合资公司将“洁花”品牌打入冷宫,竭力推销P&;G公司品牌“海飞丝”、“飘柔”、“潘婷”等,现在大企业每天都能从广告上看见“P&;G优质产品”,通过上亿元的大量广告宣传,使外国品牌走进千企业万户,而原先企业喻户晓的“洁花”却渐被淡忘。
孙子在《作战篇》:
智将务食于敌。
“负债经营”是“因粮于敌”的一种体现。
1986年,河北省冶金研究所提出停拨每年40万元的事业费,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的方案,获得了批准。他们贷款1 100多万元购置40多台仪器和机器设备,改造试验厂,负债经营,自我积累,滚动发展。
由于负债经营给职工带来了普遍的压力和责任感,研究所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几年来,他们利用以所办厂,实行科研、生产、销售一体化的经济方略,没要国家一分钱,就完成科研课题218项,研制开发的10多个新材料产品,畅销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河北省冶金研究所“负债经营”,从“无”中生出“有”,其成功的关键在于研究所的老板具备了以下条件:一是判断准确,看准了项目再借钱;二是老板有强烈的责任感,对自己负责,对债务负责;三是懂经营,会管理。如果老板不具备这些素质,纵使借到钱,“负债经营”最终也只能永远负债。
李泽楷真正为世人广泛瞩目,是从1999年开始。当年5月中旬,李泽楷购入“得信佳”集团,改名盈动上市。当天股票狂升23倍,李泽楷的个人财富也由15亿港元升至100亿港元以上。之后一路攀升,短短几个月内,盈动的市值暴升至2200多亿港元,成为香港市值第六大的企业,被称为香港经济界的一个奇迹。当、有人向李泽楷询问成功的秘诀时,李泽楷说:“我觉得创业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李泽楷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因此特别关心科技的发展。回到香港后,他本着自己尊崇科技的信念,于1990年创办了卫星电视,正式踏足科技界。1993年5月,在加拿大的一艘游艇上,李泽楷仅由一位私人顾问陪同,进行了一场出人意外的谈判,他将卫视64%的股份售与有意开拓中国市场的传媒大王、新闻集团主席默多克。这一转手,李泽楷净赚4亿港元。创立卫星电视并将其出售,可以说是李泽楷在创业中做出的第一次非常漂亮的“亮相”,技惊四座。
靠出售卫视股份获得的收益,李泽楷做出新的决策,借壳在新加坡上市,创建盈科拓展,一直想走出父亲光环的李泽楷,从此开始自立门户。
李泽楷的经营之道,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这样——条主线:提出网络概念——推动股价叙升——收购老牌公司——完成虚拟资产实体化。
具体说来,首先是通过提出高科技概念,公司转型为高科技公司,股票随即成为网络概念股。在甚嚣尘上的“新经济”鼓吹、支撑下,网络股价靓升,公司规模膨化,虚拟财富剧增。
相当多的网络公司至此就止步不前了,这正是它们致命的失误。李泽楷没有到此止步,他继续利用盈动的虚拟资产和财富效应,对具有实质资产和赢利能力的老牌公司成功实施了收购,从而完成了虚拟资产实体化最为关键的一步。
以战养战 以商养商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
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孙子?军形篇》
孙子的这些思想,不仅为现代商战的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而且还提供了“立于不败之地”、“自保而全胜”的经营策略。经商要以逸待劳,先求生存再求发展,先求不赔再求稳赚。 众所周知,历次经办奥运会都是赔钱的买卖,自从美国洛杉机奥运会首次出现盈利并 大赚一笔之后,以后历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都憋着也要大赚一笔。
第25届奥运会于1992年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举行,该市一企业电器商店的老板,看准这个机会,准备利用奥运会之机,也要大赚一笔。经过深思熟虑、充分准备之后,他在运动会比赛开始前向巴塞罗那全体市民宣称:“如果西班牙运动员在本届运动会上得到的金牌总数超过10枚,那么,顾客自6月3日到7月24日,在本店购买的一切电器产品,全部白送,顾客都可以得到退款。”
这个爱国行动轰动了巴塞罗那全市,甚至西班牙全国各地都知道了这事,大家都到那里购买电器。一时间,顾客蜂拥而至,纷纷抢购,虽然店里的电器价格昂贵,但商店的销售量还是与日俱增。老板当然乐不可支。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才到7月4日,西班牙的运动员就获得了10金1银,正好达到了该店老板承诺的赔款底线。此时距7月24日还有20天时间,按照老板的承诺说法,在这段时间买的电器也能退款,于是人们更加疯狂抢购,就和抢钱一样,店里整天忙着点钱发货。
据估计,他将要退的款项达100万美元,也就是要赔付100万!看来老板非破产不可了!当人们抱者怀疑的态度纷纷询问什么时候履行诺言进行赔付时,老板却从容地说:“从9月份开始兑现。”
他为什么能如此从容镇定?原来,他早作了巧妙的安排。在他发布广告之前,他先去保险公司投了这次赔付的专项保险。保险公司的体育行情专家,仔细分析了西班牙可能得到的奖牌数,一致认为不可能超过10枚金牌。因为历届奥运会,西班牙一般最多不超过5枚金牌,这次金牌数翻番按获得10枚金牌投保,应当是很安全的。所以,保险公司欣然接受这个保单。这样一来,也就是说,电器商店要退赔的100万美元,届时将全部由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而老板已稳赚电器升价的高额利润了。
这个老板之所以敢于下这个赌注,就是因为已经作好了稳赚不赔的准备,当然能临阵不慌,高枕无忧。这是十分稳健的经营方法。
在亚洲的电信行业的角逐中,李嘉诚的和记黄埔集团是亚洲的领先者之一。但是和记黄埔集团却于2001年售出了大量的电信资产。
2001年8月的一天,在英国伦敦的一企业酒店里,和记黄埔的总经理霍建宁的身前摊着几页文件,他全神贯注地研究着上面的数字:450亿美元。这笔令人目眩的巨额资金是包括和记黄埔在内的六企业国际财团用来竞投德国第三代移动电话(3G)六份营业执照的。不一会儿,霍建宁的手机响了,打来电话的是和记黄埔集团72岁的董事长李嘉诚。他给霍建宁的指令是:放弃!
接到指示,霍建宁退出德国第三代移动电话(3G)的投标,并且将和记黄埔在德国电信执照中所持有的股份卖给了两个合作伙伴:荷兰KPN NV公司以及日本NTT DoCo Mo公司。
和记黄埔在最后一刻退出投标,意味着它将可能失去建立遍及欧洲大陆的第三代移动电话(3G)网络的机遇。
仅在一年半以前,和记黄埔还在3G业务方面雄心勃勃。其麾下有许多市值很高的第二代移动电话(2G)运营商,如美国的声流公司(Voicestream),英国的Orange公司,这些公司都有可能成为3G业务的执牛耳者。而且李嘉诚与霍建宁也已拟订出各种计划,准备在法国、比利时、瑞典和瑞士的3G营业执照的拍卖中一拼高下。然而,和记黄埔从德国突然退出,可能预示着这些计划将撤销,或者至少会将规模缩小。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电信业界的老板们对在3G营业执照上的巨额花费始终疑虑重重:到底值不值?有没有必要这样大的投入?电信股的价格波动反映出人们的这一焦虑。德国电信(Deutsche Telekom)的股价在过去9个月中猛然下挫了60%;法国电信(France Telecom)下跌了40%;英国电信(British Telecom)也下降了45%。所有这三企业公司都在3G业务上投入了巨额资金。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和记黄埔的股价只下跌了20%,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李嘉诚售出了所持有的电信股,而不是买入。
李嘉诚从来不对某一项业务情有独钟,那时他察觉到电信市场的股价已达到顶峰,因而出售了在欧洲和美国的大部分资产。且让我们来看看以下记录:1999年底,和记黄埔售出在英国无线业务运营公司Oran罗中49%的股权,获得净利润220亿美元。2001年6月,和记黄埔又将其在美国无线业务运营商声流公司中23%的股权售给德国电信,获得净利润90亿美元。
和记黄埔2001年2月获得在英国经营3G业务的执照,10月获得意大利的执照(价格下跌之后),12月获得瑞典的执照。但是,它现在已将其在英国经营3G业务执照的大部分权利售给荷兰KPN NV公司和日本NTT DoCoMo公司,又放弃了德国、波兰和瑞士市场,而且强烈表示不会进入法国市场。霍建宁道:“我们从未说过要创建一个泛欧的3G网络。就我们来看,这块市场风险太大。”
其实,李嘉诚对全球电信业务很有兴趣,而且时刻都在寻找新的发展机遇。他坚信,无线数据传输将成为推动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和记黄埔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经营2G业务,包括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香港、以色列及印度。欧洲电信业的发展速度全球第一,移动电话越来越多地被用做数据传输,而不是语音传输……和记黄埔已将自己定位在这一经营领域,并且在英国、意大利和奥地利获得了营业执照。
然而,李嘉诚绝不会为了获得每个国家的每一个3G营业执照而无限制地竞标。他说:“在德国的执照成本过于高昂,超过了我们的预算,我们别无选择,只有退出。”知道何时应该退出,这点非常重要,在管理任何一项业务时都必须牢记这一点。
李嘉诚依照众人熟知的规律行事。价格攀高时他便出售,当他认为时机(以及价格)合适时又再买进。这一时刻似乎已然临近。李嘉诚掌握的现金数量无人可以比拟——有280亿美元之巨,他正着手将这笔资金投入欧洲的3G市场。2001年12月中旬,李嘉诚宣布和记黄埔将投资90亿美元左右,在英国和意大利修建一个新的3G网络。电话用户可以利用这些高速网络迅捷地下载音乐、录像以及各种数据。
这就是李嘉诚成功的经营准则,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