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吕氏春秋的教育智慧
3457800000009

第9章 《吕氏春秋》选编(7)

贤明的君主国家越大越忧惧,国家越强盛越忧心。大凡大国总会轻视小国;强国总会战胜自己的敌人。战胜敌国则易招致怨恨,轻视邻国则会埋下许多祸根。隐患多,怨恨,多,即使国家强大,又哪能不忧惧,怎能不担心呢?所以,贤明的君主在平安时想到危险,在腾达时想到穷国,在收获时想到丧失。《周书》上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说的就是要谨慎行事。

夏桀昏庸无道,残暴贪婪,天下惊恐而担忧,众人议论纷纷,言论各不相同,难以获得真实情况。桀的宠臣干辛滥施淫威,欺凌诸侯和广大百姓,贤良之人都心存忧怨。桀杀忠臣龙逢,用以慑服众人。众百姓心潮难平,都有远离之意,只是不敢讲出,活得犹如受惊的马。群臣共愤,离心离德。桀却更自以为是,颠倒是非,君臣之道严重堵塞,百姓四散奔逃。于是,商汤非常忧惧,怕天下百姓不得安宁,想派伊尹去刺探夏朝的实情,又害怕桀不相信伊尹,于是扬言自己想要亲手杀死伊尹。伊尹逃入夏,三年后,回到毫都,报告汤说:“桀迷惑于姝嬉的美色,宠爱琬、琰两小妾,不体恤广大百姓,上下相互猜忌,人民心存怨恨,都说:‘老天不保佑,夏朝最终只有灭亡’。”汤对伊尹说:“你告诉我的夏朝的情况都和民谣中唱的一样。”汤和伊尹约定,推翻夏朝。伊尹又到夏朝刺探,向妹嬉打听,妹嬉说:“昨夜桀梦见西方有个太阳,东方有个太阳,两个太阳打仗,最后西方的太阳胜了,东方的太阳败了。”伊尹把妹嬉的话告诉商汤。当时商国境内正遇大旱,商汤还是起兵,去实现和伊尹的约定,特命军队从东边离开国境,向西进攻夏。双方尚未兵刃相接,夏桀就逃走,商军追至大沙,杀死夏桀。像夏桀不听劝谏,落得身首异处,还贻笑天下。即使最后悔悟了,又有什么用呢?汤自立为天子,夏国百姓内心欢悦,好比得到慈爱的亲人一样,官员照样上朝,农民照样耕种,商人照样经营,亲近商朝和亲近夏朝没什么分别。这就叫做最公正,这就叫做最安定,这就叫做最诚信。完全执行和伊尹的约定,即使旱灾也不更改,在太庙立伊尹位,让他世世代代享受商的祭祀。

周武王战胜商纣,进入殷都,还没来得及下车,就发命令分封黄帝的后人在铸,封尧的后人在黎,封舜的后人在陈;下车后,命令封夏禹的后人在杞。武王仍旧担忧恐惧,叹息流泪,叫周公旦请来商朝的老臣,问商朝灭亡的缘故,又问民众喜欢什么、百姓想要什么。商朝老臣们回答说:“想要恢复盘庚当政时的政策。”武王随即恢复了盘庚时的政策;分发巨桥粮仓中的粮食给百姓,分发鹿台钱库里的钱给大众,以表明自己一心为民,决无私心;大赦天下罪犯,分发财物,免除债务,以赈救穷苦百姓;重修比干墓,对箕子的故居和商容居住里巷特别标明,步行的小步快行通过,乘车的下车步行以示恭敬;三天之内,参与谋划伐殷的人全被封作诸侯,众大夫也都奖给相当的田地,改善税赋制度,免除士人的赋税;然后渡过黄河,向西回到太庙,向列祖列宗报告;于是放马归于华山,放牛于桃林,从此,这些马不再用于骑乘,牛不再用于役使;把战鼓、旌旗、盔甲、兵器涂上牲口的血,收入府库,从此不再用。这就是武王的品德。所以,周朝明堂外的大门从不关闭,以此向天下百姓显示自己没有私藏。只有不藏私心才能够保持住最好的藏品一一美德。武王战胜商朝,抓到两个俘虏,问道:“你们国内有妖怪吗?”一人回答说:“我国有妖怪。白天看到星星,天上下过血雨,这就是我国的妖怪。”另一人回答道:”这确实是妖怪,但并不是最大的。我国的大妖怪,非常奇异,儿子不听父亲的,弟弟不听兄长的,君主的命令不能通行,这才是最大的妖怪。”武王起身再拜。这并不是尊重俘虏,是敬重他的话。所以《易经》上讲:“谨慎得像站在老虎的尾巴上一样,终会有好的结果。”

赵襄子派人攻打翟,攻下老人、中人两城,前方派人来报捷时,赵襄子正在吃饭团,听说后,面露忧虑之色,左右说道:“一天就攻下两座城池,这正是该高兴的时候,大王为什么面露忧色?”襄子说:“江河发大水,不会超过三天;狂风暴雨,中午过后一会儿就停。现在赵氏没积下什么善德,却一天之内能攻下两座城,难道亡国之祸将降临我国吗?”孔子听说这件事后,说道:“赵氏可能会昌盛了!”因为忧惧是昌盛的根本,沾沾自喜是灭亡的原因;打胜仗并非是件困难的事,保住胜利果实才是真正困难的事。贤明的君主以这种忧惧之心保持胜利果实,所以他的福泽能传至后世。齐国、楚国、吴国、越国都曾经战胜过他国,可是最终灭亡,是由于不懂得保持胜果。只有得道的君主才能保持胜果。孔子的力量,能够举起国都大门的门闩,却不肯以勇力传名天下;墨子设立攻守之备,让鲁班这样的巧匠都不得不诚服,却不肯以善用兵闻名天下。看是否善于保持胜果,是分辨国家强弱的好方法。

<故事>

刘邦约法三章得天下

秦朝末年,人民苦于沉重的捐税、繁重的徭役和严酷的刑罚。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了农民起义。秦王朝的统治,在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冲击下摇摇欲坠。

刘邦(前256年一前195年),字季,沛县丰乡(今江苏省丰县)人。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后,刘邦的老朋友萧何和曹参在沛县做官,他们合谋杀了县令,推举刘邦为沛公,在沛县起兵反秦。刘邦知道自己的力量还不够强大,所以就带领人马投奔项梁,与其并肩作战。项梁牺牲后,楚怀王命令项羽北上救赵,派刘邦西进攻打咸阳,并约定谁先打进咸阳,平定关中,就封谁做关中王。刘邦带兵一路西进,军队所到之处,秦军纷纷投降,刘邦顺利向咸阳推进攻入关中,到达离秦都咸阳只有几十里路的霸上。

刘邦召集各地有威望的父老豪杰到霸上,对大家说:“你们吃尽了秦朝的苦头,现在我和大家约法三章:一,杀人要偿命;二,打伤人要受到惩罚;三,偷盗要被判罪。除此之外,秦朝的法律一律废除。我是替百姓除害的,绝不会再让百姓受苦,请大家相信我,不要害怕。”

老百姓相互告之,听说刘邦对他们这般的宽大仁慈,争先恐后地把自家的牛羊、粮、酒等拿出来送给刘邦的军队,犒劳士兵。可刘邦却说:“谢谢乡亲们,仓库里有的是粮食,大家就不要破费了!”百姓看到刘邦如此爱护他们,都希望他能够永远在关中做王,代替秦朝的统治。

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十四,察今

<原文>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东、夏之命①,古今之法,言异而典殊。故古之命多不通乎今之言者,今之法多不合乎古之法者。殊俗之民,有似于此,其所为欲同,其所为欲异。口湣之命不愉②,若舟车衣冠滋味声色之不同,人以自是,反以相诽。天下之学者多辩,言利辞倒,不求其实,务以相毁,以胜为故。先王之法胡可得而法?虽可得,犹若不可法。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至,法虽今而至,犹若不可法。故择先王之成法⑧,而法其所以为法。

先王之法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益所见知所不见④。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脬肉⑤,而知一镬之味⑥、一鼎之调。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⑦。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己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己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日“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为治,岂不悲哉!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弗变则悖⑧,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⑨。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若此论则无过务矣。

夫不敢议法者,众庶也;以死守者,有司也;因时变法者,贤主也。是故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故日,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⑩。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日:“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己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此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己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日:“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此任物,亦必悖矣。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

<注释>

①东、夏:东,指东方的少数民族。夏,指华夏.即中原。

②口湣:口吻。

⑧择:释,放弃。

④益:富裕,引申为多。

⑤脬:通“脔”,切肉成块。

⑥镬:古时指无足的鼎。

⑦表:标帜,标记。

⑧悖:谬误,惑乱。

⑨殇:未成年而死。

⑩骥骜:千里马。骜,骏马。

<译文>

为什么当今的君主不效法古代君王的法制呢?并不是古代君主的法制不好,是因为不能完整、准确地得到它,从而效法它。古代君主的法制经过前代流传下来的,有的被人增益了,有的被人减损了,怎么能原本地得到从而效法呢?即使是没有被人增益、减损,还是不能得到并效法。

东方少数民族和华夏民族的称呼,古代和今天的法制,表述不同,典章制度也不相同。所以古代的名称多数不和今天的叫法相同,今天的法律多数不和古代的法律契合。不同习俗的百姓,和上述的相似,他们想要的相同,但是做法却各不相同。各地方言不相通,好比喜好的车船、衣帽、味道、歌舞不相同,人们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因此互相讥讽。天下的学者多数善辩,语言犀利、言辞通畅,却不切实际,只知道互相诋毁,把辩赢对方作为目的。古代帝王的法制怎么可能得其实从而去效法呢?即使能得其实,还是不能效法。

大凡古代君主的法制是切合当时的时代,当时的时代不会随当时法制一同流传至今。古代君主的法制即使流传至今,还是不可以效法。所以,当今的君主应该摒弃古代君主的法制本身,而效法那些制定法制的原则和方针。

古代帝王制定法制的原则是什么呢?古代君主制定法制的原则是以人为本。可自己也同样是人,所以明察自己就可以知道他人,明察今天就知道古代,古今相通,别人和我相同。得道之人,其可贵之处就在于能由近的推知远的,由今天推知古代,推广自己见到的,从而明白自己没有见到的。

所以,审察堂屋下的阴影就能知道日月运行、阴阳变化的情况;看到一瓶水结了冰,就能知道天下的寒冷,鱼鳖之类已经潜藏;尝一小片肉,就能知道一锅肉的调料和味道。

荆人想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河上作好标记。水突然暴涨,荆人却不知道,仍依照以前作好的标记在夜色的掩护下徒步过河,淹死了一千多人,士兵就好像都是房舍突然倒塌一样惊恐万状。以前荆人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循着标记过河的,现在水位已经上涨了,荆人仍旧按照原来设立的标记去渡河,这是他们失败的原因。

当今的君主,效法古代君王的法制,和荆人相似。当今的时代已经和古代君主的法制实行时不同了,却硬要说“这是古代君主的法制”,从而照搬来治理自己的国家。如此,难道不可悲吗?

所以治理国家没有法制就会混乱,死守法制不知随时代变动就会出现法制上的谬误。混乱和法制谬误都不能保证国家的稳定。社会变化时代变迁,就应该改变法制!比方说好的医生,病不断变化,用药也不断变化。如果病变化了,用药却不随之而变,那么以前长寿的人,到今天就会短命而死!所以,大凡治理国家必须依法行事,随时代的变化不断改进法制,懂得这样的道理,治理国家就不会犯过失。

不敢议论法制的,是普通百姓;用生命维护法律尊严的,是各级官员;随时代不断改进法制,是贤明君主的事。因此,从古至今天下的七十一位圣明君主,他们的法制各不相同,并不是他们的追求目标不相同,而是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和当时形势各不相同罢了。所以说,宝剑是期望它削铁如泥,并不期望它有莫邪的美名,好的马是期望它日行千里,并不期望它有骥骜的美誉。凡是能成就功名的,就是古代君主中的千里马。

楚国有个人过江,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江水里,他随即在船弦上刻了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宝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下来后,他在作了记号的位置跳入江中找丢失的宝剑。船已经移动很长的距离,剑却没移动,用这种方法找丢失的宝剑,不是很糊涂吗?用这样的旧法来治理国家,和楚人求剑相同。时代已经发展变化了,治国的法制却不随之改变,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国家,岂不是会困难重重!

有人从江岸边路过,看见一个人正举着一个婴儿要投到江水中去。婴儿大声啼哭。那人问他为什么要那样做,他说:“这孩子的父亲擅长游水。”即使孩子的父亲擅长游水,他难道就擅长游水吗?用这种方法处理事物,也必定会产生谬误。楚国处理政事的方法,与此相似。

<故事>

刻舟求剑

古代楚国有一个人出门远行。他在乘船过江的时候,一不小心,把随身带着的剑落到江中。船上的人都大叫:“剑掉进水里了!”

这个楚国人马上用一把剑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然后回头对大家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大家都疑惑不解地望着那个刀刻的印记。有人催促他说:“快下水去找剑呀!”楚国人说:“慌什么,我有记号呢。”船继续前行,又有人催他说:“再不下去找剑,这船越走越远,当心找不回来了。”楚国人依旧自信地说:“不用急,不用急,记号刻在那儿呢。”直至船行到岸边停下后,这个楚国人才顺着他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可是,他怎么能找得到呢。船上刻的那个记号是表示这个楚国人的剑落水瞬间在江水中所处的位置。掉进江里的剑是不会随着船行走的,而船和船舷上的记号却在不停地前进。等到船行至岸边,船舷上的记号与水中剑的位置早己风马牛不相及了。这个楚国人用上述办法去找他的剑,不是太糊涂了吗?他在岸边船下的水中,白费了好大一阵工夫,结果毫无所获,还招来了众人的讥笑。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必然要犯脱离实际的主观唯心主义错误。

十五,正名

<原文>

名正则治①,名丧则乱。使名丧者,淫说也②。说淫,则可不可而然不然,是不是而非不非。故君子之说也,足以言贤者之实,不肖者之充而己矣,足以喻治之所悖⑧,乱之所由起而己矣,足以知物之情,人之所获以生而己矣。

凡乱者,刑名不当也④。人主虽不肖,犹若用贤,犹若听善,犹若为可者。其患在乎所谓贤从不肖也,所为善而从邪僻,所谓可从悖逆也。是刑名异充,而声实异谓也。夫贤不肖,善邪辟,可悖逆,国不乱,身不危,奚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