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防守救援者,一般首先采用言辞,其次是用兵力。如果采用言辞,那么随从者就较多,日思夜想,劳神费心,早晨起来就念叨它,晚上睡觉则梦见它,使得自己唇干肺燥,精神疲惫;往上称颂三皇五帝的宏伟功业以便人们对自己的主张感到满意,往下称颂五伯、名士的谋略以便人们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信心,从早上上朝起,一直在不停地说服对方的统帅直到晚上散朝才止,言辞恳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人们能明白自己的道理。道理讲清了,话也说完了,但没能说服对方,反过来必定会使用兵力。使用兵力,就会发生战争,一旦发生战争,就会杀人。如果这样,那就是杀害无罪的人民来助长无道之君和不义之国。无道之君和不义之国被保存下来,就会使天下的祸害滋长,天下的公理就会被扼杀。虽然想侥幸取胜,祸患却从此开始滋长。
先王的法令规定:做善事的就奖赏,做恶事的就惩罚。这是古代法令,不能轻易更改。现在不管义与不义,都采用救守原则,这就是最大的不义,这就是深深危害天下百姓。所以说采取攻打讨伐的原则不可以,不采取也不行,采取救守的原则不可以,不采取也不行,到底采取何种原则,要看正义与否。
如果是正义之战,攻打讨伐可以,救援防守也可以。如果不是正义之战;攻打讨伐不可以,救援防守也不可以。夏桀、殷纣残暴到如此地步,是他们的侥幸心理在作怪;吴王夫差,智伯瑶到处烧杀抢掠到这种地步,也是侥幸心理在作怪;晋厉、陈灵、宋康干了这么多的坏事,还是侥幸心理在作怪。
假如让夏桀、商纣事先知道他们的残暴会招致亡国身死,会让他们灭绝后代子孙,我不相信他们敢残暴到如此地步;如果夫差、智伯瑶事先知道他们的掠夺会使城廓变为丘墟,会招来杀身之祸,我不相信他们还敢四处疯狂侵略到如此地步;如果晋厉公事先知道他要死于匠丽氏之手,如果陈灵事先知道他要被夏征舒所杀,如果宋康事先知道他要死于温邑,我不相信他们做坏事会达到如此地步。
这七位君主,是最不道义的:他们残杀无辜的百姓数不胜数;年轻力壮的、老的、少的、怀孕的母亲,他们的尸骨铺满了平原,填满了深沟大渠,汇入大江大河。战争带来狼藉一片,灰尘都填满了深沟险阻。人们不得不冒着流矢,踏着利刃,忍受着饥寒交迫的煎熬。这样的惨状一直延续到现在,而且愈演愈烈,所以荒郊尸骨多得不计其数,以至累积成了山丘。如果现在有开明君主和推行仁道之士,每每想到这些,可以说是太痛心,太悲哀了。
审察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原来是讲仁义道德的人被废弃不用,而不仁义者开始恣意妄行,而无道的人之所以要胡作非为,是因为他们的侥幸心理在作怪。所以,天下的祸患不在于救援防守本身,而在于不义者的侥幸心理。救援防守的原则一提出来,不义者的侥幸心理就更甚。贤能的人就更加恐惧。所以天下大乱,是由于不区别义还是不义,就一味采取救援防守策略而造成的。
<故事>
虞君不听劝告终亡国
春秋时期,晋献公想消灭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国。大夫荀息建议,把献公的美玉和宝马,送给虞国国君,请求借道。晋献公接受了他的建议。
虞君见礼物,很高兴,答应借道。大夫宫之奇阻止说:“不行啊!虞国和虢国就像牙齿和嘴唇的关系,没有了嘴唇,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唇亡齿寒)。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彼此帮助,万一虢国被消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虞君不听。
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回来时顺便又消灭了虞国。
八,爱士
<原文>
衣,人以其寒也;食,人以其饥也。饥寒,人之大害也;救之,义也。人之困穷,甚如饥寒,故贤主必怜人之困也,必哀人之穷也。如此则名号显矣,国士得矣①。
昔者,秦缪公乘马而车为败②,右服失而野人取之。缪公自往求之,见野人方将食之于岐山之阳③。缪公叹日:“食骏马之肉而不还饮酒④,余恐其伤女也!”于是遍饮而去。处一年,为韩原之战。晋人己环缪公之车矣,晋梁由靡己扣缪公之左骖矣⑤,晋惠公之右路石奋投而击缪公之甲,中之者己六札矣。野人之尝食马肉于岐山之阳者三百有余人,毕力为缪公疾斗于车下,遂大克晋,反获惠公以归。此<诗》之所谓日“君君子则正,以行其德;君贱人则宽,以尽其力”者也。人主其胡可以无务行德爱人乎?行德爱人****亲其上,民亲其上则皆乐为其君死矣。
赵简子有两白骡而甚爱之。阳城胥渠处广门之官⑥,夜款门而谒日⑦:“主君之臣胥渠有疾,医教之日:“得白骡之肝,病则止,不得则死。”谒者入通。董安于御于侧,愠日⑧:“嘻!胥渠也,期吾君骡,请即刑焉⑨。”简子日:“夫杀人以活畜,不亦不仁乎?杀畜以活人,不亦仁乎?”于是召庖人杀白骡,取肝以与阳城胥渠。处无几何,赵兴兵而攻翟⑩。广门之官,左七百人,右七百人,皆先登而获甲首。人主其胡可以不好士?
凡敌之来也,以求利也。今来而得死,且以走为利。敌皆以走为利,则刃无与接。故敌得生于我,则我得死于敌;敌得死于我,则我得生于敌。夫得生于敌,与敌得生于我,岂可不察哉?此兵之精者。存亡死生,决于知此而已矣。
<注释>
①国士:国家中才能卓异的人。
②秦缪公:秦缪公,即春秋时秦国国君秦穆公。
③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李白<春归终南山》:“我来南山阳。”
④还(xun):通“旋”,立即,随即。
⑤梁由靡:晋国大夫。
⑥阳城:复姓。
⑦谒(ye):告诉,陈述。《战国策·秦策》:“请谒事情。”
⑧愠(yun):含怒,怨恨。《论语》:“人不知而不愠。”
⑨刑:杀。《战国策》:“刑白马以盟于洹水之上。”
⑩翟(di):北狄,我国古代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
<译文>
穿衣,是为了蔽寒;吃饭,是为了充饥。饥饿寒冷是对人最大的危害。救助饥饿寒冷的人,就是仁义的。人处在困穷贫乏之时,比饥饿寒冷都更严重,所以贤明的君主应该怜惜穷困之人,应该哀怜贫乏之人。如能这样,那么必定会使自己名声显赫,必定会得到国内优秀的人才。
以前秦穆公乘马车出行的时候,马车坏了,右边的服马跑掉了,当地的老百姓逮住了它。秦穆公亲自前往去寻找,在岐山的南面看见当地老百姓正要吃它。秦穆公感叹到:“吃骏马的肉而不立刻饮酒,我担心马肉会伤害你们的身体!”于是奉上酒,让他们一一饮酒后才离去。过了一年,秦晋发生韩原之战。晋国军队己包围了秦穆公的马车,晋国大夫梁由靡己抓住了秦穆公战车左边的骖马,晋惠公战车右边的勇士路石用兵器猛击秦穆公的铠甲,而且己击穿了六层。在岐山南面曾经吃过马肉的有三百多人,他们在秦穆公战车下竭尽全力与晋兵奋战,终于打败晋兵,并且捉住晋惠公而归。这就是《诗》中所说的:“给品德高尚人作国君,就应公正廉洁,以便推行君主的德行;给地位低贱的人作国君,就应宽厚待人,以便万姓愿为君主竭尽全力。”作为一国之君怎么能够不推行德政,爱抚百姓呢?推行德政、爱抚百姓,人民就会亲近国君,人民亲近国君就乐意为君主拼死效力。
赵简子有两匹心爱的白骡。阳城胥渠任广门之官的时候,他派人去敲赵简子的门并告诉他:“你的臣子胥渠生了病,医生说:‘能得到白骡的肝做药,那么病就会好,得不到就要死去。”通报的人进去报告了这一情况。董安于正在侍奉赵简子,他大怒道:“哼!这个大胆的胥渠居然期望得到君主喜爱的白骡,请允许我去杀了他。”赵简子说:“把人杀了,让畜牲活下来,这岂不是太不仁义了吗?把畜牲杀了,让人活下来,这岂不是很仁义吗?”于是召来厨师,让他杀死白骡,取出肝脏给阳城胥渠。没过多久,赵简子发兵攻打北狄。广门之官,左部有七百人,右部有七百人,都争先恐后奋力登城,并斩获敌酋的首级。作为一国之君怎么能不爱护他的部下呢?
大凡敌人来攻伐,都是为了追求利益,如果现在来攻伐将遭到灭亡,那么敌人将把逃走作为最大的利益。敌人都把逃跑作为最大的利益,那就不会有短兵相接之战。所以说,敌人从我方获得了生存,那我方就因失败将会灭亡;反之,敌人因失败而灭亡了,那我方就会因胜利而获得生存。是敌人从我方获得生存,还是我方从敌人那里获得生存,这两种情况,难道可以不审察明白吗?这就是用兵之道的精髓。生死存亡,关键就取决于是否懂得了这个道理。
<故事>
中山君有感于礼
中山君是战国初期一个小国的国君。一次,他为了笼络士大夫,以便巩固他的统治地位,便设下盛宴,真诚邀请住在国都的各位士大夫们前来参加。
有个名叫司马子期的士大夫也来了,因为来得较晚,人年轻,地位不高,只好坐在空下的末座上。大家喝着美酒,吃着野味,谈论着时政,兴致很高。酒过三巡,上羊肉汤了,每人一碗,唯独到司马子期座前,羊肉汤没有了。
司马子期坐在席间,丢了面子,觉得十分难堪。于是,异常恼怒,愤然起身,退席而走。他投奔楚国,劝楚王讨伐中山君,自己做向导。
楚国是大国,兵强马壮。楚军与中山国的军队刚一交锋,中山国就溃不成阵,中山君仓惶逃跑。途中,有两个手持武器的人,始终紧紧跟随着,不惜流血受伤,拼着性命保护他。中山君很纳闷,问:“你们是什么人,为啥不顾自己,出死力保护我呢?”
这两个人回答说:“大王您还记得吗?有一年夏天,麦子歉收,我们的父亲躺在大路旁的桑树下边,眼看就要饿死了。这时,您路过,赶紧下车,拿出一壶稀饭,父亲才免于饿死。父亲在临终时嘱咐我兄弟说:‘中山君救我一命,你们要记住,日后中山君有难,定要以死相报。’我们这是礼尚往来,报答您的大恩啊!”
中山君听完后,长叹说:“给予人家的东西不论多少,主要是在他真正有困难的时候;失礼得罪人,怨恨不在深浅,在于使人伤心啊。我因为一碗羊肉汤失礼了,结果失掉了国家;因为一壶稀饭救了一个人,在危难之时得到了两人以死相报!礼仪仁爱,这么的重要啊!”
九,长见
<原文>
智所以相过,以其长见与短见也。今之于古也,犹古之于后世也。今之于后世,亦犹今之于古也。故审知今则可知古,知古则可知后,古今前后一也①,故圣人上知千岁,下知千岁也。
荆文王日:“苋僖数犯我以义,违我以礼,与处则不安,旷之而不毂得焉②。不以吾身爵之,后世有圣人,将以非不毂。”于是爵之五大夫。申侯伯善持养吾意,吾所欲则先我为之,与处则安,旷之而不毂丧焉。不以吾身远之,后世有圣人,将以非不毂。于是送而行之。
申侯伯如郑,阿郑君之心⑧,先为其所欲,三年而知郑国之政也,五月而郑人杀之。是后世之圣人使文王为善于上世也。
晋平公铸为大钟,使工听之,皆以为调矣。师旷④日:“不调,请更铸之。”平公日:“工皆以为调矣。”师旷日:“后世有知音者,将知钟之不调也,臣窃为君耻之。”至于师涓而果知钟之不调也。是师旷欲善调钟,以为后世之知音者也。
吕太公望封于齐,周公旦封于鲁,二君者,甚相善也⑤。相谓日:“何以治国?”太公望日:“尊贤上功。”周公旦日:“亲亲上恩。”太公望日:“鲁自此削矣!”周公旦日:“鲁虽削,有齐者,亦必非吕氏也。”其后齐日以大,至于霸,二十四世而田成子有齐国。鲁公以削,至于觐存⑥,三十四世而亡。
吴起治西河之外,王错谮之于魏武侯⑦,武侯使人召之。吴起至于岸门,止车而望西河,泣数行而下。其仆谓吴起日:“窃观公之意,视释天下若释鲡⑧。今去西河而泣,何也?”吴起抿泣而应之日:“子不识,君知我而使我毕能西河可以王。今君听谗人之议,而不知我,西河之为秦取不久矣!魏从此削矣!”吴起果去魏入楚。有间,西河毕入秦,秦日益大。此吴起之所先见而泣也。
魏公叔座疾,惠王往问之,日:“公叔之病甚矣,将奈社稷何?”公叔对日:“臣之御庶子鞅,愿王以国听之也。为不能听,勿使出境。”王不应,出而谓左右日:“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今谓寡人必以国听鞅,悖也夫⑨!”公叔死,公孙鞅西游秦,秦孝公听之,秦果用强,魏果用弱。非公叔座之悖也,魏则悖也。夫悖者之患,固以不悖为悖。
<注释>
①一:同一,一样。《淮南子·说山训>:“所行则异,所归者一。”
②毂(gu):善,良好。《诗·小雅·小宛》:“教诲尔子,式毂似之。”
③阿(e):曲从,迎合。《孟子·公孙丑上》:“污,不至阿其所好。”
④师旷:春秋晋国乐师,字子野。目盲,善弹琴,精于辨音。
⑤善:友好,亲善。《国策·秦策二》:“齐楚之交善。”
⑥觐:通“仅”。
⑦谮:进谗言,说人坏话。《公羊传·庄公元年》:“夫人谮公于齐侯。”
⑧踊:通“屣”,鞋的意思。《国策·燕策》:“犹释弊屣。”
⑨悖:谬误,惑乱。《荀子·王霸》:“不能治近,又务治远,不能察明,又务见幽,不能当一,又务正百,是悖者也。”
<译文>
智慧能力相互超过的依据,关键是取决于目光是否远大。现今对于过去而言,就相当于过去对于未来。现今对于未来而言,也就相当于过去对于现在。所以明察现在就能知道过去,知道过去也就能知道未来。古往今来,前后一体,所以圣人上知千年,下知千年。
荆文王说:“苋谗常常以道义来规范我,以礼数来约束我,与他共事,我有些局促不安,但久而久之,使我规范了言行,得到了好处。如果我不赐给他爵位,后世的圣人将认为我不善。所以赐给他五大夫的爵位。申侯伯善于察言观色,满足我的心意,我所想的他则早为我安排好了,与他共事,我很愉快,但久而久之,我发现自己丢失了很多。如果不让他远离我,后世有圣人,一定会指责我的不善。所以送他远行。”
申侯伯到了郑国,一味迎合郑国之君的心意,事先准备好他所想要的一切,三年后便掌管了郑国的政事,可是执政不到五个月便被郑国的老百姓杀死了。所以后世的圣人说荆文王在前世做了一件大好事。
晋平公铸成大钟,叫乐工试听,大家都认为乐音很和谐。唯独师旷说:“乐音不和谐,请重新铸造。”晋平公说:“乐工们都认为声音和谐。”师旷说:“后世有精于辨音者,将会听出大钟的声音不和谐,因为这件事,我将为你感到羞耻。”后世的知音者师涓果然认为大钟的声音不和谐。师旷想把大钟的声音铸得更和谐,是为了在后世能找到知音。
太公吕望封于齐,周公旦封于鲁。这两位诸侯王交情甚好。他们曾互相询问:“凭借什么来治理国家?”太公望说:“尊重贤能之人,崇尚事功。”周公旦说:“亲近亲属,重视恩宠。”太公望说:“如果这样,鲁国将从此被削弱!”周公旦说:“鲁国即使被削弱,也还罢了,但齐国的继承者将非吕氏呀。”这以后,齐国日益强大,称霸于世,但到了二十四代时,田成子就抢夺了齐国王位。鲁国日渐削弱,苟延残喘,到了三十四代时就灭亡了。
吴起治理着西河地区,颇有成效。王错却在魏武侯面前说他的坏话,魏武侯就派人召他回朝。吴起到了岸门,停车望西河,禁不住流下眼泪。他的仆人对他说:“我平时暗暗观察您的言行,您是那种舍弃天下如同舍弃破鞋一样的人,现在离开西河,为何泪下数行?”吴起擦干眼泪回答道:“你不知道其中的原委,国君了解我,让我镇守西河,辅助他称王。但是现在国君听信谗言,而不相信我,要我离开西河,看来西河被秦国占据的时间不久了!魏国也将从此被削弱!”吴起果然离开魏国去了楚国。没过多长时间,西河被秦国占据,秦国日益强盛。这就是吴起有所预见而哭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