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的邻人朋友中有多人看到了这则文书,误以为那个曾参就是这个曾参。他们先后赶往曾子家将这一消息告诉曾子的母亲。第一个来人说“曾参杀人了”时,曾子的母亲十分果断地回答说:“我的儿子不会杀人的。”因为她深知儿子的为人和秉性。说这话的时候,她仍然不停地织着布。可没过多久,又一个人来对曾子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曾子的母亲未置可否,仍旧安心地织着布,仿佛没听见一样。这人刚走不一会儿,第三个人又来告诉曾子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这一回,曾子的母亲再也坐不住了,她显然害怕了,心想儿子果真杀人在逃的话,一旦自己落入官府手中,儿子一定会投案自首,舍身相救。这样的话,岂不害了自己的儿子,想到此她急忙丢下手中的织布梭子,使出全身的力气翻墙逃跑了。
曾子本没有杀人,他的母亲也坚信他不会杀人,可是,只要当有三个人说他杀人了,慈爱的母亲也不敢相信自己的儿子了,尽管曾子一向是那样的贤德。
二十一,博志
<原文>
先王有大务,去其害之者,故所欲以必得,所恶以必除,此功名之所以立也。俗主则不然,有大务而不能去其害之者,此所以无能成也。夫去害务与不能去害务,此贤不肖之所以分也。使獐疾走,马弗及至,已而得者,其时顾也①。骥一日千里,车轻也;以重载则不能数里,任重也。贤者之举事也,不闻无功,然而名不大立,利不及世者,愚不肖为之任也。
冬与夏不能两刑②,草与稼不能两成,新谷熟而陈谷亏,凡有角者无上齿,果实繁者木必庳⑧,用智褊者无遂功④,天之数也。故天子不处全,不处极,不处盈。全则必缺,物极必反,盈则必亏。先王知物之不可两大,故择务,当而处之。
孔、墨、宁越,皆布衣之士也,虑于天下,以为无若先王之术者,故日夜学之。有便于学者,无不为也;有不便于学者,无肯为也。盖闻孔丘、墨翟,昼夜讽诵⑤习业,夜亲见文王、周公旦而问焉。用志如此其精也,何事而不达?何为而不成?故日熟而精之,鬼将告之,非鬼告之也,精而熟之也。今有宝剑良马于此,玩之不厌,视之无倦;宝行良道,一而弗复,欲身之安也,名之章也,不亦难乎?
宁越,中牟之鄙人也⑥,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日:“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其友日:“莫如学。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宁越日:“请以十五岁。人将休,吾将不敢休;人将卧,吾将不敢卧。”十五岁而周威公师之。矢之速也,而不过二里止也;步之迟也,而百舍不止也⑦。今以宁越之材而久不止,其为诸侯师,岂不宜哉?
养由基、尹儒,皆文艺之人也⑧。荆廷尝有神白猿,荆之善射者莫之能中,荆王请养由基射之。养由基缴弓操矢而往,未之射而括中之者矣⑨,发之则猿应矢而下,则养由基有先中中之者矣。尹儒学御三年而不得焉,苦痛之,夜梦受秋驾于其师⑩。明日往朝其师,望而谓之日:“吾非爱道也,恐子之未可与也。今日将教子以秋驾。”君尹反走,北面再拜日:“今昔臣梦受之。”先为其师言所梦,所梦固秋驾己。上二士者可谓能学矣,可谓无害之矣,此其所以观后世己。
<注释>
①顾:回看,瞻望。《诗·桧风·匪风》:“顾瞻周道,中心怛兮。”
②刑:形成。《礼记·大传》:“百志成,故礼俗刑。’
③庳:矮。《周礼·地官·大司徒》:“其民内丰而庳。”
④褊:狭隘。
⑤讽:诵。《汉书·艺文志》:“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讽诵:即吟诵。
⑥宁越、中牟:宁越,战国时赵国人,原为中牟农民,因努力求学,十五岁而成为周威王之师。中牟,古代邑名。在今河南鹤壁市西。
⑦舍: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其避君三舍。”
⑧养由基、文:养由基,春秋时楚国大夫。善射,能百步穿杨。文,美,善。《礼记·乐记》:“礼减而进,以进为文。
⑨括:箭的末端。《孔子家语·子路初见》:“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⑩秋:飞貌,腾跃貌。《汉书·礼乐志》:“飞龙秋,游上天。”
<译文>
古代贤明的君主干大事业,就要去除妨害它的因素,自己喜欢的则志在必得,自己讨厌的则坚决摒弃,这是他们能成就功名的原因。平庸的君主则不是这样,干大事业却不去除妨害它的因素,这是他们不能成就功名的原因。能否去除妨害大事的因素,这是区分贤明与不贤明的依据。假使让獐子快速逃走,马不能追上,实际上要不了一会儿獐子就被捕获,是由于它不时回头张望的缘故。千里马能够日行千里,是因为车上负载轻;如果装载太重就走不了多远,是因为负载太重了。贤明的人干事业,从未听说过有不成功的,但是不能名垂青史,泽被子孙后代,是由于被愚昧、不贤的世人所托累。
冬天和夏天不能同时来临,杂草和庄稼不可能都长势旺盛,新谷成熟的时候,必然陈谷短缺,动物有尖锐的角就不会有锋利的牙齿,果实结得多的树木必然枝叶下垂,内心狭隘的人不能成就功业,这些都是老天的法则。所以圣明天子做事不要求尽善尽美,不走极端,不骄傲自满,要求十全十美,必然有所缺失,走极端必然会走向它的反面,骄傲自满必然会出现亏缺。古代贤明的君主知道事物对立的两面不可能都发展壮大,所以对事物先进行选择,合适的就去做。
孔子、墨子、宁越,三人都是平民中的读书人,思考天下之事后,认为治理天下没有比古代明君的方法更好的了,所以夜以继日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凡是对学习有利的,都去做;凡是对学习不利的,一件也不肯做。听说孔子、墨子白天刻苦吟诵学习,晚上就梦见拜访周文王、周公旦,并向他们询问如何治理天下。如此专心致志,什么事做不成?怎会做不成?所以说,专心致志而又深思熟虑,鬼神都会来点拨。实际上,并不是鬼神来告诉而是他们专心致志和深思熟虑的结果。现在这里有宝剑和快马,怎么玩弄都不觉得厌烦,怎么看都不觉得疲倦;可是对好的品行,好的学问,则浅尝辄止,接触一次就再不理会了。这样做却想安身立命,成就功名,不也很困难吗?
宁越,是中牟的乡野村夫,苦于耕种的劳累,他对朋友说:“怎样做才能免除这种苦呢?”朋友说:“没有比学习更好的。学三十年就可以通达事理。”宁越说:“我想只用十五年的时间,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不休息;别人睡觉的时候,我不睡觉。”果然十五年之后宁越做了周威公的老师。箭的速度快,其射程也不过就两里;人步行的速度慢,走了三百里却仍能不停下来。现在,凭着宁越的资质和他长时间不停地学习,他最终成为诸侯的老师,不是应该的吗?
养由基、尹儒都是技艺高超的人,楚国朝堂上有只神奇的白猿,楚国擅长射箭的人无一人能射中,楚王叫养由基去射,养由基拉弓搭箭来到堂前,没有射之前就从箭的末端瞄准了它,箭射出去后,猿猴应声落地,如此看来,养由基在射中它之前早己在精神上射中了。尹儒学驾车三年而没有什么成就,内心非常痛苦,晚上梦见向他的老师学习飞车驾驶技术。第二天他去拜见老师,老师看见他说道:“我并不是吝惜技术,而是害怕你不适合学习驾车。今天我将教给你飞车驾驶技术。”尹儒退后几步,向北面再拜道:“昨晚我已经在梦中学到了。”接着,他向老师讲述昨晚梦中的情形,他梦见的确实是飞车驾驶技术。以上所说的两人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学习的,可以说没有什么能妨害他们的学习,这正是他们名垂青史的原因。
<故事>
铁杵磨成针
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被称为“诗仙”,但是小时候读书并不用功。有一天,他读书读到一半,就不耐烦了,心想,“这么厚一本书,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啊!”于是,他干脆把书一扔就溜出去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