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学技术很不发达,人们认为生活中所做的某件事,就会预兆以后的生活中会发生与之相类似的事。比如,“年初一,不吃稀”就是这种忌讳的典型代表。
“年初一,不吃稀”也是春节的重要忌讳之一。说的是在大年初一这天,一日三餐不可吃稀饭,否则这一年当中,出外旅行时一定会碰到下雨。无论是谁,出门远行都盼望着遇上晴朗的好天气,不希望被淋雨。果真应验的话,人们过年吃饭时当然应当小心谨慎为是。
之所以不吃稀,还有别的妨碍,那就是对下一代年轻人不利。稀饭,不少地方又称为“粥”或“糊涂”,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发昏”、“拎不清”、“不明白”、“不清醒”等含义。尤其对于小孩子来说,如果过年吃稀,就可能读书识字算术犯糊涂,不会干活。还有的说,如果孩子年初一吃稀,就会忘记了老娘家的亲戚。
更为重要的是,“稀”意味着“薄”,年节吃稀,意味着一年吃喝不足;“年初一,不吃稀”,则象征着过去和将来的一年里丰衣足食,生活富裕。
大年初一还有一些食俗禁忌。
在食俗上,除了不吃稀外,年初一还有早上不吃荤和不吃药的习俗。据说大年初一是万神盛会之时,所有的神都要出来拜年,为表示尊敬,首先人们要吃素不吃荤。另外除了重病,初一最好不要吃药,以求新年身体健康。在饮食上年初一还有其他禁忌,如吃饭忌无鱼,有鱼忌全部吃光,是为了讨个“有余(鱼)”的吉利;吃骨头忌说“骨头”,吃饱了不能说“我不吃了”,因为这都是不吉利之语,非吉则忌。
12、立春日吃春饼习俗可追溯到何时
清代的《北平风俗类征?岁时》记载:立春,富家食春饼,备酱熏及炉烧盐腌各肉,并各色炒菜,如菠菜、韭菜、豆芽菜、干粉、鸡蛋等,且以面粉烙薄饼卷而食之。这正是清末民国时期老北京人家吃春饼应景咬春之节俗,至今北京仍传承着此食俗,俗话有“打春吃春饼”之语。
春饼是用白面擀成圆形的饼,经烙制而成。清《调鼎集》记载春饼的制法是“擀面皮加包火腿肉、鸡肉等物,或四季时菜心、油炸供客。又咸肉腰、蒜花、黑枣、胡桃仁、洋糖(白糖)共碾碎,卷春饼切段。”这是清朝的吃法。现在演变为春饼抹甜面酱,卷洋角葱后食用。
吃春饼讲究将和莱包起来,从头吃到尾,叫“有头有尾”,取吉利的意思。吃春饼时,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为的是吃个热乎劲儿。
吃春饼的习俗,在我国可追溯到晋,而兴于唐。如晋代潘岳所撰的《关中记》说唐人“于立春日作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并将它互相赠送,取迎春之意。清人陈维崧在其《陈检讨集》一书中亦说:“立春日啖春饼,谓之‘咬春”’。旧时,立春日吃春饼这一习俗不仅普遍流行于民间,在皇宫中春饼也经常作为节庆食品颁赐给近臣。如陈元靓《岁时广记》亦载:“立春前一日,大内出春饼,并酒以赐近臣。盘中生菜染萝为之装饰,置奁中。”
传说吃了春饼和其中所包的各种蔬菜,将使农苗兴旺、六畜茁壮。有的地区认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春饼,会使人们更加勤(芹)劳,生命更加长久(韭)。
13、立春日吃春卷始于何时
除了春饼之外,春卷也是立春B人们经常食用的一种节庆美食。
春卷是以薄面皮包馅、用油炸制而成。春卷盛行于宋元,宋朝时称为“春”或“探春”,有记载说,宋代宫廷用荠菜迎春耕做的春饼是“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值万钱”。其考究程度,令人难以想象。宋代宫廷春饼以“薄如蝉翼”而驰名。这里说的似乎是用荠菜为馅的春卷。其实春饼和春卷都是古人心目中春的象征,但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春饼是用面烙成的薄饼,卷菜吃。春卷这一食品名称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该书中曾提到过“薄皮春卷”和“子母春卷”这两种春卷。
14、何谓天日节,何谓地日节
传说正月初九为玉皇大帝生日,称为天日节,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民谣:世间人人都靠天,做事先求弗欺天;婆婆拜佛好修行,修得百年无毛病;交好运,退灾星,好行方便益子孙。
传说正月初十是石头的生日,称为地日节。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免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有的地方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还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以绳系罐鼻,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民谣:有天还有地,米麦百谷都生地,莱蔬风味拿来祭;祭他生日他欢喜,忠孝节义不忘记;人畜房屋都依地,做事脚脚踏实地。过年饮曲屠苏酒是怎么酿制的古代,过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质,有些酒现在失传了,只留下许多动人的酒名,如“葡萄醅”、“兰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苏酒”等。流传最久、最普遍的,还是屠苏酒。可是屠苏酒是怎么酿制的,传说不一。
屠苏是一种草名,也有人说,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屋,因为是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所以称为屠苏酒。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人酒中浸制而成。这种药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病的功效,后来由唐代名医孙思邈传播开来。孙思邈每年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孙思邈还将自己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后来,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
15、饮屠苏酒有何特别
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特别。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有人不明白这种风俗的意义,有学者解释说:“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这种风俗在宋朝仍很盛行,如苏轼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中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苏轼晚年虽然穷困潦倒,但精神却很乐观,他认为只要身体健康,虽然年老也不在意,最后罚饮屠苏酒自然不必推辞。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令人产生许多感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到了清代,许多地方仍继承了这一习俗,使在节日或平时饮用屠苏酒的习俗得以流传。
16、为何大年初五称为破五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因之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而得名。由于这一天承载了太多人们的希望与憧憬,所以古代这一天的禁忌就特别多,比如在这一天必须吃饺子、不能用生米做饭、不准妇女串门等。清末民初,天津诗人冯文洵在《丙寅天津竹枝词》就写道:“新正妇女忌偏多,生米连朝不下锅,杯碗捧持须谨慎,小心‘破五’未曾过。”
破五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两三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此,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还有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
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汉唐以来,民间就有了送穷习俗。穷为何人?从传说上看,有人说是颛顼、帝喾之子,有人说是帝尧之子,还有传说认为是姜子牙之妻。韩愈的《送穷文》认为是“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五种穷鬼。“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送穷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地方在这一天打扫房屋,据说“穷鬼”寄身在尘土垃圾之中,将垃圾倒掉,也便送走了“穷鬼”。
“破五”还叫“泼污节”,人们可以在这天倒垃圾。“破五”还有送年的意思,过了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复到日常的生活工作秩序中。
17、为何正月初五称为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穷鬼,又称“穷子”。据传穷鬼是颇顼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宫中号为“穷予”。
“送穷”,在我国有的地方还有强烈的地域特色。这一天人们用纸造妇人,称为“扫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还要爆炒麻豆,让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J-~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有的地方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
18、人胜节是何月何日
农历正月初七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人日”,在我国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民间俗称“人日”为“人胜节”、“人庆节”、“七元日”、“人口日”等。传说女娲创造苍生,顺序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并于第七天造出人来,故此初七为人的生日。人日指阴历正月初七,古代相传农历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
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人顺利。
过去人日这一天,一些地方有“麻秆点天灯”、“用豆熬粥治头疼”、“妇女遛弯祛百病”、“登高赋诗”等习俗。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些习俗有的已渐渐消失。
19、元宵节是怎么来的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元夕节、上元节、灯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
元宵节起源于汉武帝祭祀“泰一”神。汉武帝在五帝之上又设立了个最高天帝“泰一”神,在甘泉宫修建“泰一”神祠坛。正月十五黄昏开始,用盛大的灯火祭祀,叫“上元燃灯”,通宵达旦,是为了求天神保佑一年里平安吉祥。从此,就有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风俗。
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节日里有吃元宵、观花灯、耍社火、猜灯谜等习俗。放灯时间,汉代为一晚,唐玄宗规定为三个晚上,北宋延长至五个晚上,明代朱元规定从正月初八晚始张灯,至十七日晚落灯。灯会伴着烟火,还有鼓吹杂耍弦乐,光影五色,通宵达旦。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20、二月二是春龙节吗
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虽然现在二月二的风俗已经基本流失殆尽,但这句俗语仍然在民间广泛流传。农历每年二月初二是春龙节叫龙抬头日。古时还有挑菜节、迎富日等称谓,南方也称做踏青节。
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许慎《说文解字》记载:“龙,鳞中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这大概就是“春龙节”习俗的最早记载。
从科学角度看,农历二月初二是在“惊蛰”前后,大地开始解冻,天气逐渐转暖,农民告别农闲,开始下地劳作了。所以,古时把“二月二”又叫做“上二日”。因此,盛行于我国民间的春龙节,在古时又称春耕节;有的地方也把“二月二”叫做“上工日”、“中和节”、“龙抬头”、“龙头节”、“青龙节”、“踏青节”、“挑菜节”、“迎富日”等。
农历二月以后,“雨水”节气来临,冬季的少雨现象结束,降水量逐渐增多起来。山东等地区过春龙节,用灶烟在地上画一条龙,俗称引钱龙。俗信引龙有两种目的:一是请龙回来,兴云播雨,祈求农业丰收;二是龙为百虫之神,龙来了,百虫就躲起来,这对人体健康、农作物生长都是有益的。
江苏南通民间在二月二用面粉制作寿桃、五畜,蒸熟后插在竹签上。晚上再插在坟地、田间,认为这是供百虫之神和祭祀祖先的食品,祈求祖先驱赶虫灾,也希望百虫之神不要危害庄稼。农业丰收,需要充足的阳光、肥沃的土地,也需要雨水的浇灌,因此祈求雨水成为春龙节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还要玩龙戏,此俗是将祭龙与求雨熔于一炉。
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春龙节这天早晨人们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过去,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这一天,许多人家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节日时,各地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等。
妇女们在二月初二这天不能做针线活,因为苍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使用针会刺伤龙的眼睛。节日妇女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有的地方妇女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
21、二月初三有何习俗
二月初三为文昌(主宰功名、禄位之神)诞辰日,该日文人雅士敬奉文昌,求科举登第。过去儿童在此节日行开笔礼,开笔启蒙的开笔礼是儒家的重要礼仪,表明儿童正式开始学习。过去读书人要行四个礼,即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和状元礼。
开笔礼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礼。开笔就是开始写文章,仪式主要有拜孔子像、讲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赠文房四宝等内容。
22、夏历三月初三是何节日
夏历三月初三为上巳日。古时以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称为“上巳”。上巳节又名元巳、三巳、除巳、上除、三月三等,是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先民重要的节日。相传三月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唐代,三月三官民郊游,水滨宴饮最盛,也有洗濯的遗风。皇帝往往赐宴曲江池。吴自牧《梦粱录》有:“唐朝赐宴曲江,倾都楔饮踏青。”杜甫留下了有名的《丽人行》诗,写道:“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上巳日有修楔、赠花,有曲水流觞,有歌舞宴饮,有狩猎涉河等民俗活动。
三月初三多逢巳日,是春游的大好时节。这天,人们把荠菜花铺在灶上以及坐、睡之处,认为可除蚂蚁等虫害;把荠菜花、桐花藏在毛衣、羽衣内,认为虫可以不蛀衣服;妇女把荠菜花戴在头上,认为可以不犯头痛病,晚上睡得特别香甜。人们还登山、踏青,又称迎春、游春、探春、踏春等。
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晚清《都门杂咏》里有一首七言诗是这样描写当年庙会之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
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寿诞。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华历三月三日,是道教中主管军事与战争的正神。各地的道教官观在三月三日这一天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道教信徒们也会在这一天到宫观庙宇中烧香祈福,或在家里诵经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