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最有趣的民俗知识
3457500000010

第10章 最有趣的服饰文化(2)

裙:古代女子的主要着装。始于周文王时期,至秦朝,裙的穿着范围有所扩大,到汉代,女子着裙已较为普遍。裙开始成为古代妇女的主要着装。

裤:为人们下体所穿的主要服饰,原写作“绔”或“挎”。古代的裤子只有两个裤管,没有前后裆。大约战国以后,才出现了连裆裤。

13、古代女子头饰有哪些

古代女子头上还有笄、簪、钗、篦等饰物,既可固定发髻,又具有装饰效果。古代的簪钗形式繁多,用石、竹、玉、骨、金、银等多种材料制成,为长条形状,主要用来固定发髻。

笄是古时用以束发的头饰。古代妇女经常使用笄来固定发髻。古时女子到了成年的时候,就用笄将头发束起,因此笄也指女子的成年礼。《仪礼?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郑玄注:“笄,女之礼,犹冠男也。”

簪是由笄发展而来的,是古人用来束住发髻或冠的长针,可用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后来专指妇女束发的首饰。

钗,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用来束住头发,也可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钗粗的一头为风头形的叫凤钗,燕子形的叫燕钗。钗与簪是有区别的,簪做成一股,而钗一般做成两股。

篦既可梳头又可插在发髻上,贫者多是竹木篦,富者可用金银或象牙等制作。唐宋时女子喜爱在头上插五六把篦,则主要是为了装饰。篦和梳子不同,篦中间的齿间隔比较密,梳子的齿间隔比较疏。

古代妇女经常将银簪子插在发髻上,还有各种不同的簪头设计。一般认为,发簪起到的是和项链、耳环等首饰一样的装饰作用。但其实,银簪子最早的用途,却是供妇女们用作防身的武器而随身携带的,在中国很多民族中,簪子都有这个用途,比如,黎族妇女将银簪作为护身符,是因为她们认为恶鬼畏惧采用银、铜、铁、锡等金属制作的武器、用具及饰物。而客家农村妇女开始为了防身自卫就随身携带一些短小锋利的铁器,因为簪在头发上,方便紧急时给对方致命一击,所以后来慢慢改成白银制作的发簪。

14、中国服饰制度是在汉朝确立的吗

中国完整的服装服饰制度是在汉朝确立的。汉代染织工艺、刺绣工艺和金属工艺发展较快,推动了服装装饰的变化。

在西汉时期200年中,服饰实行“深衣制”,它的特点是象蝉一样的头冠、红色的衣服、象田字状的领子、红色的鞋。深衣形制是上衣下裳相连接缝在一起,做祭服的中衣,要缘黑色边,作为朝服的中衣,需缘红色边。

东汉时期穿黑色衣服必配紫色丝织的装饰物,男子穿深衣的已经不多了,一般为直裾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这种服饰既长又宽,从款式上官民基本没有差别,但从原料和颜色上,却可明显显示等级的不同。史书列有皇帝与群臣的礼服、朝服、常服等二十余种,缸上的等级差别已十分明显。

汉时劳动女子总是上穿短襦,下穿长裙,膝上装饰长长垂下的腰带。劳动男子常服是上身穿襦,下身穿犊鼻裤,并在衣外围罩布裙,这种装束工奴、农奴、商贾、士人都一样。

汉代妇女的佩饰有哪些汉代妇女的佩饰也华丽多彩,有梳篦、步摇冠、颈饰、臂饰、指环等。

①梳篦:指将梳或篦插在头上的一种妆饰。在中国上古时期便已出现这种妆饰,历代也多有出现。

②步摇冠:花蔓状和树状的冠顶金饰,走动时能摇动。

③颈饰:广西合浦西汉墓曾出土用玛瑙珠穿成的项链。湖南长沙五里牌东汉墓曾出土加工精美的金质项链,由三种不同形状的193颗金珠串组,还有一个花穗形金坠。

④臂饰:现今发现的汉代臂饰主要从云南省晋宁石寨山滇王王族墓出土的西汉时期的玉环及金、银、铜镯。从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的有铜嵌绿松石手镯。从湖南长沙五里牌东汉墓出土的有一个用多根细金丝交织而成的绳形手镯。

⑤指环:两汉时期以金、银制作指环,在湖南长沙、醴陵,广东广州、增城等地曾出土较多实物。

15、汉代冠的名目主要有哪些

冠帽是区分等级差别的重要标志之一。汉代冠的名目繁多,《后汉书?与服志》载,汉代的冠包括:冕冠、长冠、委貌冠、皮弁、爵弁、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法冠、武冠、建华冠、巧土冠、却非冠、却敌冠、樊哙冠、术士冠等20种之多。这里仅介绍几种。

①长冠。一种祭祀用的冠,以竹皮为骨架,外蒙一种纱类,冠顶扁而窄长。

②通天冠。以铁丝为梁,外裱细绢布,并饰有“山”、“述”附件的冠饰,出现于战国时期,从秦至汉,历经唐宋,一直沿用到明代。在汉代高九寸,皇帝带此冠并加冕板。月正时百官朝贺等场合,天子多戴之。

③远游冠。形制如通天冠,有展筒横于前而无山述。诸王所戴,有五时服备为常用,即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西汉时为四时服,春青、夏赤、秋黄、冬皂。

④进贤冠。进贤冠是前高七寸,后高三寸,长八寸的文儒之冠。这里的长是帽梁的长,用梁的多少区别身份高低,文官公侯三梁、博士二梁、博士以下的小吏和私学弟子一梁。帽梁与前高七寸、后高三寸的帽缘相接,形成前高后低的斜势。

⑤法冠。为执法官所戴,又称獬豸冠。獬豸是传说中的一种能辨别曲直、是非的独角兽,春秋时楚王喜其明察秋毫,因而取其体貌特征来作为冠饰。秦灭楚之后把这种冠饰赐给御史,成为执法者的冠饰。

⑥武冠。武冠是各级武官或跟随皇帝的侍从及宦官所戴的礼冠。武弁大冠:又称赵惠文工冠,是秦汉时期武冠的一种;鹃尾冠:在冠的左右各插一支鹃尾。此冠多为太尉(秦汉时掌管武事的最高官员)、卫尉(汉代统率卫士守卫宫禁的官)等武官用。

16、金缕玉衣是怎么回事

玉衣指的是古代皇帝和贵族死后所穿的用玉片编成的殓服。根据编织时所使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三种。据有关文献记载,汉代皇帝死后穿有金缕玉衣,其他贵族依地位高低分别穿银缕玉衣和铜缕玉衣。

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发现有9件金缕玉衣,其中以1968年在河北满城县陵山汉墓中出土的两件保存最为完整。金缕玉衣外形如同人体,分为头部、上衣、裤筒、手套和鞋五部分,全部用玉片拼成,再用金丝加以编缀。满城汉墓出土的玉衣是西汉汉景帝刘启之子、中山靖王刘胜和妻子窦绾穿用的,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满城汉墓“金缕玉衣”的出土,填补了过去考古发掘此类物品不完整之缺,为研究汉代丧葬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而“金缕玉衣”复杂的制作工艺,反映了当时玉器工艺所达到的高超水平,也为玉器史的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断代依据。

另外,1970年在徐州市东汉彭城刘恭后裔墓中发现1件银缕玉衣,现存于南京博物馆。

铜缕玉衣到目前为止共发现12件,年代均为西汉中期到东汉晚期。魏晋服装有哪些特点魏晋服装服饰虽然保留了汉代的基本形式,但在风格特征上,却有独到突出的地方,这与当时的艺术晶和工艺品的创作思路有密切关系,其风格的同一性比较明显。

公元六世纪波斯图案花纹通过“丝绸之路”传人中国,对当时的纺织、服装以及其他装饰物,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使得等级服饰有所变革,民族服饰大为交融。魏晋时期规定,宫中朝服用红色,常服用紫色,白色为平民百姓服色。这时的服式仍以糯、裙为主,裘是非正式衣服。晋代的首服除幅巾为社会沿用之外,有官职的男子还戴小冠子,而冠上再加纱帽的称漆纱笼冠,本是两汉武士之制,后来,不仅用于男官员,还流传民间,并且男女通用。

冠帽已多用文人沿用的幅巾代替,有折角巾、菱角巾、紫纶巾、白纶巾等。

17、古人吉祥佩饰有哪些

我国古人很讲究佩戴吉祥首饰,不仅在少数民族中盛行,就是汉族中也非常流行,人们想通过这些饰物来消灾避邪,求得安康。

汉族人的佩饰品种很多,有香包、花带、脚镯、手镯、耳环、戒指、簪子、帽花、项链,龙凤冠、胸针等,其中大部分首饰都由金、银、玉、翠做成。人们认为这些东西贵重,能驱邪避妖,儿童们常佩戴“长命锁”,求得健康长寿。

苗族妇女喜欢戴银饰,有一种银角佩饰大的有一米多,在它的正面饰有“二龙抢宝”、“双风朝阳”等吉祥图案,象征富贵吉祥。

藏族妇女喜欢在胸前悬挂项链,内装小佛像或神物等,她们认为戴这些东西能得到神灵的保佑,逢凶化吉。侗族儿童常戴银制“罗汉帽”,一般帽沿上有两层装饰,上层嵌十八罗汉,下层嵌十八朵梅花。他们认为孩子戴着罗汉帽,邪祟、妖孽就不敢来侵扰,从而使孩子健康成长。瑶族妇女的装饰很全,有头簪、别针、凤冠、耳环、项圈、戒指、手镯等,她们所戴的基本都是银制首饰,因为她们认为银象征着光明与正气,可以令妖邪畏惧,使佩戴者平安吉祥。

19、古代妇女为何喜欢耳戴填挡

现代女性,不乏戴耳环显示其美者,此爱美之心是由数千年的习俗演变而成,只是古代妇女戴的都是珍珠玉石类,统称为填挡。

填挡作为饰物其历史相当悠久,大概可以追溯到原始时期。原始社会的人,虽然习惯于对物品(也包括人)的共享,但也时常会表现出一种自身能力的炫耀。男人往往把野兽身上的角或牙挂在身上,以示威武;女人则会将劳动的成果戴在头上,以示美丽。后来,一些玉石、金属器件出现,女人们就用其做成饰物把自己打扮起来。填挡就是这些饰品的亮,氮。

有人说填踏被女子所钟爱,其最初竟是来自奴隶社会对妇女的残害。据说在上古时期,妇女像牲畜一样任其买卖,奴隶主为防范买来的妇女逃跑,就在妇女的耳朵上强行穿上铁环或戴上其他物件。谁想,这些东西戴在了妇女的耳朵上,竟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让人看起来别有一番美感。一些贵妇人也竟相摹仿,把珍珠、玉石等点缀在耳际。

填挡可以烘托女性的美,这是填挡流行于世的客观因素。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在不同的时代,它也有着不同的内涵。有资料证明,我国汉代,只有皇后、妃子以及贵妇人才可以佩戴填挡,平民女子是不可轻易染指的。

有些民俗学专家还认为,填挡最早的出现并非是来自中原华夏族妇女,而是从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妇女先兴起来的。后来,中原地区华夏族的士大夫,把填挡借用过来,戴在妻子的耳朵上,用意是不让妻子偏听偏信,莫管闲事,更不能参政。这时的填挡是妇女德行的标志,它的外在羌已经成色锐减。

看来,古代妇女喜爱的填挡,其产生的根源还是蛮复杂的呢。

19、木屐是木头做的鞋吗

木屐,即木制的鞋子。在古老的传说时代,木屐就发明了。大禹治水时,遇到山路就在鞋底上钉上木桩,应该属于木屐的一种形式。

相传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曾因国内之乱而出外流浪19年,回国即王位后,便对曾与其同甘苦者进行封赏。但介之推却拒不受禄,隐于山中,屡次敦请;终不出山。文公无法,乃以火烧山,以为可逼之出仕,但介之推却抱树焚死。事后,文公甚是哀惜,便以该树制成木屐,以作纪念。

到六朝时,士族显贵穿木屐成为风尚,并增加了木屐的高度。

到了宋朝,汴京长者一般着木屐,仕女出嫁,妆奁中也少不了制彩的木屐。

20、古代宦服服色制度有哪些

官服开始分颜色穿戴,要从唐代开始,一般三晶以上紫袍,佩金鱼袋,五晶以上绯(大红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绿袍,无鱼袋。官吏有职务高而晶级低的,仍须按照原晶服色。如任宰相而不到三品的,其官衔中必带赐紫金鱼袋,州的长官刺史,亦不拘晶级都穿绯袍。这种服色制度,到清代才完全废除,只在帽顶和补服上分别级晶。

简言之,清代公服原则上都是兰色,只在庆典时可用绛色,外褂平时则都是红青色,素服时改用黑色。

21、古代人是如何化妆的

化妆作为美容的一个方法,古已有之。在先秦时人们已会化妆,秦时已有人用修画眉毛、脸上涂红来化妆了。汉以后,女子化妆很是普遍,化妆晶也随之有所发展。当时不仅已能制化妆用的粉,而且可以专门生产颜料。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贵族妇女已不满足于一般的涂脂抹粉,她们争艳斗奇地在脸上画上各种花纹图案,或将翠珠、金铂镂贴在脸上作“妆靥”。在妆靥中贴上去的花纹图案,大都贴在额上、眉间、两颊、鬓旁,称做花铀或花子。这种化妆在晚唐时最为流行。

唐时妇女盛行化妆,出现了很多化妆名称,如催妆、红妆、晓妆、醉妆、泪妆、桃花妆、仙蛾妆、血晕妆等。

古代化妆人多为贵族妇女,化妆时多有婢女相助,一般要花一时,有时半天才能完毕,而民间女子多是在出嫁时才精心化妆一番。

22、裙子是何时出现的

大约纺织技术发明之日,裙子便已出现。根据民族学的材料推测,早在原始社会时,人们便将一块方布围住下身,这可以看作是裙子的初型吧。

魏晋时代,男女也大体皆穿裙。晋时,裙子的花色品种较多,如绛纱复裙、丹碧纱纹双裙和紫碧纱纹绣缨双裙等。

唐代以后,裙子渐成了妇女专用的装饰,且往往成了妇女的代名词,如称呼为“裙衩”。

元代后期,妇女们以素淡为裙子的流行色。

明朝,又以褶裥长裙为主,盛行红色。

满族人关后,旗袍一时成为时髦。但汉族妇女仍将裙子作为礼服,每遇婚丧喜庆,或亲朋拜谒,即使平时只穿短袄长裤的人,也要在裤子外面套条长裙,以免认为失礼或不够隆重。

“拜倒在石榴裙下”是一句比喻男子对风流女性崇拜倾倒的俗语。这句俗语的产生与唐明皇和杨贵妃有关。

据说杨贵妃很喜欢石榴,为此,唐明皇在华清宫附近种了不少石榴供她观赏。唐明皇爱看杨贵妃酒后的醉态,常把贵妃灌醉,以观赏她那妩媚之态。而石榴是可以醒酒的,故在观赏之后,唐明皇常剥石榴喂到杨贵妃口中。朝中大臣对此很是看不过去,对杨贵妃怨言日生,杨贵妃为此很不高兴。

一天,唐明皇邀群臣宴会,请杨贵妃弹曲助兴。杨贵妃在曲子奏到最精彩动听之时,故意把一根弦弄断,使曲子不能弹奏下去。唐明皇忙问是什么原因,杨贵妃乘机说,因为听曲的臣予对她不恭敬,司曲之神她鸣不平,故把弦弄断了。

唐明皇很相信她的话,于是降下旨意:以后无论将相大臣,凡见贵妃均须行跪拜礼,否则格杀不赦。从此,大臣们见到杨贵妃都诚惶诚恐地拜倒在地。

因为杨贵妃平总喜欢穿绣有石榴的裙子,所以那些大臣私下都用“拜倒在石榴裙”的话来开玩笑。

23、唐代女子的眉饰有哪些

唐女画眉千姿百态。唐代妇女用青黑色颜料将眉毛画浓,叫做“黛眉”,“黛眉”是汉代以“黛”画眉风气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