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国富论(超值金版)
3431200000088

第88章 殖民地(10)

我们知道,各国都尽可能地想要垄断对美洲的贸易,从而阻止其他各国与其所属殖民地直接通商。在16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葡萄牙人认为是他们发现了通往东印度的通道,因此想要垄断东印度的贸易,并声称他们拥有印度各海的唯一航行权。荷兰人也排斥欧洲其他国家与其所属盛产香料的岛直接通商。很明显,这种垄断妨碍了欧洲其他国家,使它们不能经营本来有利的贸易;与直接和殖民地通商相比,它们只好用更高的价格,来购买这种垄断贸易经营的货物。

自从葡萄牙权力衰落以后,欧洲国家都不要求印度各海的航行垄断权了,目前印度各海的主要海港都对外开放,所有欧洲国家的船只都可以在那里航行。但目前,除了葡萄牙和法国,欧洲其他国家的东印度贸易都受到了特许公司的不利影响。这种特许公司的管理的垄断,事实上不利于实行垄断的国家。因为这些国家的大部分人民,不仅不能从事本来有利的贸易,并且与自由贸易时相比,人们只好以较高的价格来购买这种垄断贸易经营的货物。以英属东印度公司的成立为例,英国的其他居民不但不能经营这种有利的贸易,而且还要用较高的价格购买东印度货物。这些特许公司的垄断,使他们在出售这些货物时,可以获得超额的利润;并且在处理公司事务时,又难免会产生大的浪费。这些超额的利润和大的浪费,最后都是由本国购买者来负担的。因此,特许公司的这种垄断(我们称为第二类垄断)比前述的殖民地垄断贸易(第一类垄断)更加不合理。

虽然这两种贸易垄断采取的并不是相同的方式,但都会破坏社会资本的自然分配。第一种垄断,会吸引大量社会资本违反自然趋势,流入享有垄断权的贸易中;第二种垄断,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时吸引资本流入享有垄断权的特殊贸易,有时又排斥资本流入这种贸易。在贫穷的国家,吸引过多的资本流入这种贸易显然是不利的;而在富裕的国家,排斥过多资本流入这种贸易也是对国家不利的。

以东印度贸易为例,如果没有一个特许公司管理,像瑞典和丹麦那样贫穷的国家,也许根本不会派船到东印度去。特许公司的设立鼓励了冒险家。垄断权使他们在国内市场上能够抵制所有的竞争者,在外国市场上又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者相竞争。这种垄断权,使他们对大部分的货物都可以获得较大的利润。正是这种鼓励,使贫穷国家的商人愿意冒险将资本投入那些遥远又不确定的东印度贸易中。相反,在贸易自由的情况下,像荷兰那样富裕的国家,派遣到东印度的船只比现在要多得多。由于荷兰东印度公司对资本有限制,因而阻碍了很多本来要流入这种贸易的大商业资本,使得较多的商业资本不断流出,有的流入外国公债,有的借贷给了外国商人和冒险家,有的流入了间接的消费品国外贸易中,有的流入了运输贸易。当所有有利可图的近距离贸易中的资本已经饱和时,荷兰的资本只好投入远距离贸易中。如果东印度贸易是完全自由的,那么也许会吸收这些过剩资本的大部分。东印度向欧洲的制造品和美洲的金银及其他产物提供了一个比欧洲和美洲合起来还要更广大的市场。

无论是排斥资本投入特定贸易,还是吸引资本投入特定贸易,这种资本自然分配的扰乱都会给社会带来影响。如果没有特许公司,那么荷兰对东印度的贸易一定比现在大;它的一部分资本,不能投入最有利的贸易中,也会造成它较大的损失。同理,如果没有特许公司,瑞典和丹麦对东印度的贸易会比现在小甚至没有,但目前它们的一部分资本,投在不适合它们现状的贸易中,仍然会对它们造成较大的损失。因为,按照目前的情况,哪怕是高价向他国购买东印度货物,也比他们将小资本投入这种远距离的贸易有利。不可否认的是,资本在这种贸易中的周转的确很慢,其所能维持的国内生产劳动量也很小,而国内又是迫切需求生产劳动的。

虽然没有特许公司,个别国家不能与东印度进行直接贸易,但我们也不能由此得出,一定要在那里设立这样的公司,我们只能说,在这种场合下,这些国家不应该直接与东印度通商。葡萄牙没有设立特许公司,却垄断这种贸易长达一个世纪以上。这个事例,就说明了经营东印度贸易并不是必须要有这样的公司。

有人说,商人们并没有足够的资本来维持东印度各港的代理人或经理人的费用。代理人是为他们开往港口的船只准备货物的人。如果商人不能支付代理人的费用的话,他们寻找待运的货物就会很困难,从而延误船期,而由此产生的费用,不但抵消了贸易的利润,还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如果这种说法是正确的,那么它所证明的就是,任何大贸易部门的经营都必须依赖特许公司。因为,任何大贸易部门的单个商人的资本,是不足以兼营贸易的主要部门和附属部门的。

当一个国家有资格经营大的贸易部门时,有的商人会投资经营主要的部门,有的商人会投资经营附属部门。虽然所有的贸易部门都有人经营,但不可能只由一个商人的资本来经营。因此,如果一个国家有资格经营东印度贸易,那么它的资本会分别投入到这种贸易的不同部门。有些商人觉得住在东印度是有利于自己的,他们可以给住在欧洲的商人提供货物,并由他们自己的船只运出。其实,如果欧洲各国对东印度的殖民地的管理,能把这些特许公司变为直接由君主管理,那么殖民地对于所属国的商人来说,的确是安全和宜居的地方。当某国投入东印度贸易的资本不足以经营这种贸易的各个部门时,那就说明该国没有了经营这种贸易的资格。对该国来说,哪怕是以高价从其他欧洲国家购买所需的东印度货物也非常划算。这种高价造成的损失,是低于与东印度直接贸易造成的损失的,因为那些投入的资本可以进行其他更重要、更有用的贸易。

虽然欧洲人在非洲海岸及东印度也占有很多重要的殖民地,但是他们却没有建立像美洲各岛和美洲大陆那么富裕的殖民地。非洲和那几个统称为东印度的国家,居住的都是一些野蛮民族。这些民族不像可怜的美洲土著人那样软弱无力,他们人口稠密,自然产量与人口密度也相适应。非洲和东印度最野蛮的民族就是游牧民族,好望角的土著人也是游牧民族。而美洲各地除了墨西哥和秘鲁外,其土著人都是狩猎民族。肥沃程度一样和面积相等的土地,所能维持的游牧人和狩猎人的数量的差别是很大的。因此,想要征服非洲和东印度的土著人,把欧洲殖民地推进那些地区,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另外,特许公司的管理,不利于新殖民地的增长,这也许是东印度殖民地没有太大进步的主要原因。葡萄牙在非洲海岸的刚果、安哥拉和本格拉,以及在东印度的果阿果阿,即果阿邦,位于印度西岸,北临中央邦,东及南方与卡纳塔克邦接邻,西濒阿拉伯海。葡萄牙商人于16世纪抵达果阿,不久即占据该地,打压当地印度教徒及回教徒,导致当时多数人口归信天主教。——译者注,建立了殖民地,他们并没有在那里设立特许公司,然而由于迷信和各种****,殖民地还是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和一些美洲殖民地一样,葡萄牙人在那里的有些地方居住了几代。荷兰人在好望角、巴达维亚巴达维亚,即今日的雅加达,又名椰城,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城市和首都,位于爪哇岛的西北海岸,东南亚第一大城市,世界著名的海港。多数居民为爪哇人,少数为华人、华侨、荷兰人,官方语言为印度尼西亚语。——译者注建立的殖民地,如今可以算得上欧洲人在美洲和东印度建立的最大殖民地了。这两个殖民地都占据着特别有利的地理位置。好望角的土著人像美洲的土著人一样,非常软弱。并且,那里是欧洲通往东印度的中间客栈,来往的欧洲船只都会在那里停留一段时间,那里便为这些船只提供所需的各种新鲜食品、水果、葡萄酒。光这一点,就使殖民地的剩余生产物有了一个广阔的销售市场。和好望角一样,巴达维亚也是东印度各大国间的中间客栈,是印度斯坦到中国和日本的要塞,所有航行于欧洲和中国之间的船只也基本上会停泊在巴达维亚。同时,巴达维亚又是东印度国家贸易的中央市场,不仅有欧洲人在那里经营贸易,也有东印度土著人在那里经营贸易。中国人、日本人、越南人、马六甲马六甲,另一个写法是麻六甲,是马来西亚的一个州,在马来半岛南部,濒临马六甲海峡。——译者注人、交趾支那人、西利伯岛人所航驶的船只,都常常停泊在那里。还有一点就是,巴达维亚的气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的了。这种有利的地理位置,使这两个殖民地即使有特许公司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也能够克服障碍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