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时尚经济漫谈
3422800000033

第33章 上海滩的发展

品牌国际化

上海滩的消费者,锁定在阅历丰富、具有影响力的人。这些消费者有独特的眼光,运用服装的穿着显示出自己不凡的品位,并且引领潮流。上海滩的消费者定位上并没有国界的区别,因此,上海滩品牌国际化的第一步,便是从打破国界的藩篱开始。

上海滩的灵感来自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却要从中国美学中萃取出一个国际认可的时尚品位。雷富逸认为,上海滩品牌的国际化关键在于产品的可穿性与关联性。要使每一个时尚爱好者都可以接受并认同上海滩的服装风格,而并非将上海滩的服装定位为仅仅在具有中国风格的特殊场合才适用。此外,上海滩要提供给消费者的,不仅是个时尚品牌,也是一种生活品位,更是一种购物体验。上海滩的色彩、气味与音乐,都要给消费者奢华的享受并呈现有现代感的中国印象。因此,除了香港的第一家旗舰店之外,其他的店面都注入了新的上海滩概念:旗舰店古色古香,像个博物馆,几乎看不到衣服。在香港太古广场、纽约麦迪逊大道上的店以及在香港国际机场新开的店则更加精简,将重点放在让消费者享受一种奢侈的环境与购物体验,刺激消费者的感官,保留了老概念中的精髓,有同样的色彩和气味,但是更加现代、更加国际化。

上海滩品牌迈向国际化的另一个指标则是消费者的比例,根据上海滩最新的调查显示,如今上海滩的顾客一半是亚洲人一半是西方人,正好持平。至于北京的店,顾客则65%的是中国人,35%的是外国人。所以今天的上海滩,不甘只成为一个迎合西方游客的传统戏服,而是要成为一个全面覆盖东西方生活时尚领域的奢侈品牌。

产品发展

雷富逸接手之后,将上海滩的产品分为三个系列:承正承正:广东话的一个用语,意指传承正统。系列(Authentic)、季节系列(Seasonal Collection)与核心系列(Core Collection)。配饰与生活品方面,上海滩的产品也是别具一格。

承正系列

上海滩的承正系列是从邓永锵时代便延续下来的,主要是唐装、旗袍、长衫等,都是色彩非常鲜艳的传统服饰。雷富逸保留了邓永锵最原始的概念,让人重温精美的刺绣工艺,却使用了每年来自法国的新型布料。承正系列仍旧是上海滩的精髓,但在业务比重上已从当年的90%降至5%。其余的95%,则是上海滩的全新面貌,运用上海滩独特的DNA注入时尚设计之中,使上海滩的产品与全球的时尚概念产生关联性,发展中西消费者都能够穿着的服饰。

季节系列

上海滩品牌改造的第一步,便是发展了季节系列。在时尚行业,季节系列是最主要的产品,当然,季节系列也是上海滩品牌的引擎。上海滩的季节系列分为春夏与秋冬两季,产品的设计都源自于中国文化的主题,例如:书法系列、京剧系列、紫禁城系列、丝绸之路系列、新旧上海系列、福至系列、颠覆系列等。从2000年至今,上海滩已经拥有12个主题系列,每一个系列都与中国有关,但又彼此不同。每季不同的创作都在传达上海滩品牌的创新、动感与活力。季节系列占上海滩营业额约六成的比例,也是上海滩店内展示与销售的主轴。除了季节性产品之外,上海滩还有另一个常年销售的系列,作为季节系列销售欠佳状况下的后盾和补充——核心系列。

核心系列

核心系列的服饰每年延续大致相同的形式,但每年更新不同的色调与布料,例如毛衣、Polo衫、毛料外套等,是常年展售的系列。西式的剪裁搭配中国的如意扣,旗袍的外观搭配柔软的布料,表现出中西元素融合的平衡。总体来说,核心系列的销售额约为季节系列的三分之二,是除了季节系列之外支撑上海滩的主要收入来源。

配饰与生活用品

历峰集团收购之初,上海滩的配饰产品很有限,仅占总收入的百分之二。但配饰是奢侈品中很重要的一环,也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方式。因此,历峰集团收购上海滩后便极力发展大量珠宝配饰与家品,其中又以女性配饰为主,包含手提包、围巾、手表、珠宝等,将元宝印花、剪纸、中国数字等大量运用在女性配饰上,呈现出强烈的中式风格。除了珠宝配饰,上海滩也运用极富中国美感的垂坠设计、大胆鲜艳的用色、传统的刺绣图样配上西方前卫的布料,制作成现代生活中的用品,将中国的元素注入西式的生活之中。香氛、腕表、皮革、袖扣、睡袍、毛毯,都从最细微的地方表达出强烈的东方韵味。上海滩的配饰与家装饰品的涵盖之广泛,也足以证明此品牌企图成为全方位的奢侈生活品牌的野心。然而,身为一个代表中国风格的奢侈品牌,上海滩始终没有设计领带。

全球布局

一个品牌若没有获得时尚都市的认可,便称不上国际奢侈品牌。上海滩在邓永锵时代进入纽约受挫,并没有阻止上海滩迈向国际时尚都市的决心。“当一个品牌确信它的概念能够让全世界的消费者接受,那便是扩张的时机了。”雷富逸说。因此,一旦上海滩确认了产品的走向,确认了顾客的类型,了解时尚趋势的进化发展,上海滩的全球布局便蓄势待发了。

因此,除了产品本身,上海滩还在全球布局上作出了调整,在世界重要的地点铺开业务。即使当年邓永锵在纽约失败,上海滩也从未离开纽约。此后,上海滩聚焦于国际的时尚城市,继续在巴黎、伦敦、马德里、迪拜、吉隆坡、曼谷、东京展店,将上海滩提升到国际时尚品牌的层次。在上海滩的全球布局里,除了这些国际时尚都市,中国始终是经营重点,因为中国文化正是上海滩灵感的来源地。上海滩运用了旅游零售(Travel Retail)这个概念,在亚洲各大城市机场建立了约10家机场店,并在国泰航空等公司的航班免税品的目录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上海滩的旅游零售概念,正充分呼应上海滩对于消费者的定位——阅历丰富的国际人。

上海滩的全球布局自历峰集团接手后稳定发展,并定下了于2010年开设50家分店的目标,而上海滩目前已经在中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法国、德国、西班牙、英国与阿拉伯联合大公国中的各大时尚都市拥有共38家店。然而,在2009年全球金融海啸的威胁下,上海滩选择避开危机,在全球布局的进度上缓慢下来,将品牌扩张的速度放慢,全力巩固现有的店,并且不排除精简几个店。但急转直下的经济形势并没有使上海滩乱了阵脚,这个在香港发迹的中国品牌,自1994年开始就经历了许多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3年的SARS,以及眼前的金融海啸,上海滩也因此特别谨慎,商业活动慢了下来,适度收缩,推迟新的资本支出与投资,并为下一步的商业复苏做好准备。

尊领会

2007年4月17日,雷富逸正式启动尊领会,它的使命是“将男士们从陈旧的领带和领结中解放出来”。尊领会的目标是在全球10个国际都会成立10个分会,每个分会号召8个成员左右,总体成员将会是吉利的88人。上海滩对尊领会成员的选择有严格的条件,这些会员必须是意见领袖,同时是阅历丰富、具有号召力并能够带动潮流的创新者。成员们必须要拿掉领带,穿上上海滩设计的独特的中式领服装。目前尊领会已经成功邀请了许多知名人士作为上海滩的亲善大使,例如:纽约尊领会中有大提琴手马友友、三籓市市长加文纽森(Gavin Newsom)、钢琴家郎朗以及知名建筑师贝聿铭之子贝建中(CC Pei);伦敦的尊领会则邀请了奥运百米冠军克里斯蒂(Linford Christie)、艺术经纪人Max Wigram、拍卖会(Auction House)董事长Simon de Pury等。发展至今,上海滩已经在香港、新加坡、纽约、伦敦成立尊领会,并于2009年10月成立北京尊领会,未来还要在巴黎、东京、上海甚至是孟买或德里等地继续找寻尊领会会员。这些成功人士通过他们不同的穿着来传达时尚信息,借由此在时尚界发动一场友善的革命——要大家停止穿得像西方人一样,而是用中式领的服装穿出优雅的一面。

跨品牌合作

除了自身的产品设计之外,上海滩通过与许多不同品牌的合作,

与PUMA合作的限量女性鞋款

呈现出不同的创意,也因此通过跨品牌合作传递上海滩的元素。例如:上海滩将经典的霓虹、青柠绿与PUMA的经典赛车鞋款结合创作出限量女性鞋款——Lena,与Swarovski合作的中式长袍,以及与帽子魔术师Philip Treacy合作的以“中国游牧者”为主题的帽子。上海滩将触角伸向其他品牌的消费者,借此向消费者展现上海滩元素与其他品牌融合之后所带来的新感受。

多元化经营

除了上海滩的服装、配饰与家装饰品之外,上海滩也试图将经营项目多元化。2009年9月份,上海滩成立了一个摩登的中国餐厅——上海滩会馆(Shanghai Tang Cafe)。上海滩会馆的目标在于呈现出上海滩这个品牌的风格,提供有时尚感的中国菜肴。规划的餐厅里面有一个吧台,提供高价格但消费者负担得起的餐点——就像上海滩一样。上海滩餐厅将跟上海滩店面分开但是相距不远。雷富逸笑着解释道:“我可不要上海滩的服饰与餐厅厨房放在一起,要不衣服就沾上食物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