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一首歌还没唱完呢,门铃又响起来了。
这回敲门的是邻居张阿姨。“杨柯,小妹妹正在睡觉,你们能不能把音响开得小一点啊?”张阿姨笑着说。
“哦,对不起,张阿姨,我们马上就把音量调小。”
停止了跳舞、唱歌,这下子大家都没了兴趣,蛋糕还没有吃,就有人离席了……
无论是拜访他人,还是在家待客,我们都要做到:
(1)在生活中打扰别人正常休息是不应该的。如果不小心打扰了,要立即道歉。
(2)在公众场合需要保持安静的地方,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千万不要大声叫喊。
(3)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在家中举行的各种庆祝活动,一定要在不影响邻居的前提下进行。
(4)即使在自己的家中,也不要轻易打扰到爸爸妈妈的工作和休息。
(5)如果你无故受到别人的干扰,有权利提醒、劝说对方。如果对方不能马上停止,就可能受到法律的惩罚。
与人分别时要亲切地告别
与人分别时,如果扭头就走,或者漠然地道别都会让对方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这表示不尊重,而亲切的告别能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以及久远的回味,所以,千万不要忽视告别,要知道,它也是人际交往时很重要的一环。
“过年喽!过年喽!”一年当中,过年是欢欢最快乐的时候,因为每到这时,欢欢就能穿上漂亮的衣服,不仅能见到爷爷奶奶,还能见到伯伯家的哥哥姐姐们,和他们一起吃团圆饭,一起玩耍。因此,每年的这一天,大家都会从四面八方赶来吃一顿快快乐乐的年夜饭。 屋外寒风凛冽,树枝被吹得左摇右摆,屋里却笑声洋溢、温暖如春。小孩子们吃完饭,就聚在一起玩起了游戏,大人们一边吃饭一边交谈,气氛特别温馨。
欢欢和伯伯家的豆豆姐姐趴在窗户上,看外面美丽的烟花,听震耳的爆竹声,开心极了。可是年夜饭一吃完,她们就得分开了,虽然很不舍,但是欢欢还是跟着爸爸妈妈回了家。
临走时,大家互相道别。
哥哥姐姐都特别懂礼貌,连告别也格外认真。
“爷爷奶奶再见,叔叔阿姨再见!”“弟弟妹妹再见!”
轮到欢欢了,欢欢也学着哥哥姐姐的样子,一一和长辈们道别。
“我会想你们的!”欢欢大声说。
走了好远,看到爷爷奶奶还站在寒风中目送着他们,爸爸妈妈打开车窗,使劲地朝爷爷奶奶挥动手臂,并且大声地说:“爸爸妈妈,早点回去,不用送了,外面很冷!”
听到爸爸妈妈这样说,欢欢也使劲地挥手,让爷爷奶奶早点回。
爸爸妈妈相视一笑。
“他们一定是觉得我长大了。”欢欢高兴地想。
道别时,应注意以下内容:
(1)道别时,可以以微笑感谢对方的热情款待,必要时,也可以握手道别。
(2)道别时,应感谢主人的热情款待,并且邀请对方下次到自己家做客。
(3)注意不能给人不辞而别的感觉,那是很失礼的。
(4)主动谢绝主人出来送别,如果主人执意送行,一段路程后,你应主动说“请回”。
(5)告别时,常常有语言表达,如“再见”“珍重”“保重”等。也有动作表达,如握手、拥抱、亲吻等。
(6)熟人间谈话结束时,一般说一声“再见”,握手告别。
(7)主人送到门外,就不要和他说个不停,这是不礼貌的。
在分别时常用告别语以示礼貌。最常用的告别语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主客之间的告别语
客人向主人告别时,常伴以“请回”“请留步”等语言,主人则以“慢走”“恕不相送”等语回应。如果客人是远行,可说“祝你一路顺风”“一路平安”“代问××好”等告别语。
2.熟人之间的告别语
如果两家是很熟的朋友,客人可说“回去吧,别送了”,主人可说“有空再来”“有时间来坐坐”“有空来喝茶”,也可说“代问家人好”以示礼貌。
3.通用语“再见”
这是当今比较时兴的告别语,适用于大部分场合的告别。类似的还有“Byebye”“晚安”等。
商务拜访,注意让客户多说话
商业社会离不开销售。做销售有五大步骤:事前准备、接近、需求探寻、产品介绍与展示、缔结业务关系。所有这一切无不是建立在拜访的基础上。因此,作为一名职业营销人,建立自己职业化的拜访之道,并成功地运用,是突破客户关系、提升销售业绩的重要砝码!商务拜访中,营销人应把自己定位为一名学生或听众;让客户出任导师或讲演者的角色。
拜访的前期准备工作:有关本公司及业界的知识,本公司及其他公司的产品知识、有关本次客户的相关信息、本公司的销售方针、广泛的知识、丰富的话题、名片、电话号码簿。
以下是拜访流程:
1.打招呼
在客户未开口之前,以亲切的音调向客户打招呼问候,如:“王经理,早上好!”
2.自我介绍
说明公司名称及自己姓名并将名片双手递上,在与客户交换名片后,对客户抽时间见自己表达谢意,如:“这是我的名片,谢谢您能抽出时间让我见到您!”
3.营造气氛
营造一个好的气氛,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缓和客户对陌生人来访的紧张情绪,如:“王经理,我是您部门的张工介绍来的,听他说,您是一个很随和的领导。”
4.开场白的结构
提出议程,陈述议程对客户的价值,时间约定,询问是否接受。如:“王经理,今天我是专门来向您了解你们公司对××产品的一些需求情况,通过知道你们明确的计划和需求后,我可以为你们提供更方便的服务。我们谈的时间大约只需要五分钟,您看可以吗?”
5.巧妙运用询问术,让客户说话
(1)设计好问题漏斗。通过询问客户来达到探寻客户需求的真正目的,这是营销人员最基本的销售技巧。在询问客户时,问题面要采用由宽到窄的方式逐渐进行深度探寻。如:“王经理,您能不能介绍一下贵公司今年总体的商品销售趋势和情况?”“贵公司在哪些方面有重点需求?”“贵公司对××产品的需求情况,您能介绍一下吗?”
(2)运用扩大询问法和限定询问法。采用扩大询问法,可以让客户自由地发挥,让他多说,让我们知道更多的东西;而采用限定询问法,则让客户始终不远离会谈的主题,限定客户回答问题的方向。如:“王经理,贵公司的产品需求计划是如何报审的呢?”这就是一个扩大式的询问法。而“王经理,像我们提交的一些供货计划,是需要通过您的审批后才能在下面的部门去落实吗?”这是一个典型的限定询问法。营销人员千万不要采用封闭话题式的询问法,来代替客户作答,以造成对话的中止,如:“王经理,你们每个月销售产品大概是六万元,对吧?”
(3)对客户谈到的要点进行总结并确认。根据会谈过程中记下的重点,对客户所谈到的内容进行简单总结,确保清楚、完整,并得到客户一致同意。如:“王经理,今天我跟您约定的时间已经到了,很高兴从您这里听到了这么多宝贵的信息,真的很感谢您!您今天所谈到的内容一是关于……二是关于……是这些,对吗?”
(4)结束拜访时。在结束初次拜访时,营销人员应该再次确认一下本次来访的主要目的是否达到,然后向客户叙述下次拜访的目的,约定下次拜访的时间。如:“王经理,今天很感谢您用这么长的时间给我提供了这么多宝贵的信息,根据您今天所谈到的内容,我将回去好好地做一个供货计划方案,然后再来向您汇报。我下周二上午将方案带过来让您审阅,您看可以吗?”
探望病人,选择合适的话题
探视病人是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的情况,如果探视时说话不当,则会带来不好的影响。例如,有一位青年去探望久病的舅母时,关切地询问她:“您饭量可好?”谁知一句问候话,却引来病人满面愁容。她忧心忡忡地说:“唉!不要谈它了!”弄得这位青年十分尴尬,只讷讷地说几句安慰话后,不欢而别。原来,他舅母病势沉重,而最苦恼的就是吃不下饭。他问到的正是病人日夜忧虑的问题,顿时勾起病人的烦恼,以致谈话气氛极不愉快。可见,探视病人时还要注意谈话内容和技巧。那么,该如何做呢?
探望身患重病的不幸者,不必过多谈论病情,谈话不要触到病人最难受的病处,以免病人心烦。如果对方本来就背着沉重的精神包袱,不能大吃一惊地问:“您的脸色怎么这样难看?”而要说:“这儿医疗条件好,您的病一定会很快好转的。”
探望时较好的谈话方式是:先简要问问病情,然后多谈一谈社会上生动有趣的新闻,以转移对方的注意力,减轻精神负担。久居病室,这种新消息正是他渴望知道的。如能尽量多谈点与对方有关的喜事、好消息,使他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则更有利于他早日康复。
尽量多谈一些使病人感到愉快、宽慰的事情。安慰病人,目的是为了让他精神放松,早日恢复健康,所以,绝不能把有可能增加其忧虑和不安的消息带去,还要避免谈论可能刺激对方或对方忌讳的话题。然而一般来说,病人总要对探病者讲讲自己的病情和感觉,这时应该认真聆听,并从中发现一些对病人有利的因素,以便接过话题,对病人进行安慰。例如病人说过“胃口不错”的话,探望者就可以借题“发挥”,多讲些胃口好对战胜疾病的重要意义,使病人认同这是个有利条件,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人生病了,从哪个角度去讲都没有积极意义。但是,为了让病人宽心,我们完全可以换个相反的角度,从人生的过程着眼,赋予生病一些价值与意义,使病人觉得自己尽管耗损了身体,耽误了工作,却一样能够收获一些特殊的体验或能力,从而在精神上有一种补偿感。当然,在此之前最好先强调一下病人病情好转,使其具备一个深入思考的心理基础。
例如,某人去看望朋友,他一反惯例,既不问病情也不讲调治方法,而这样安慰道:“看来,你的危险期已经过去,这就好了。今后,你就多了一种免疫功能,比起我们,也就增加了一重屏障,这种病,也许就再也不会打扰你了!”探病者对生病意义的看法颇为独到。他先指出病人的危险期已经过去,让病人稍感安慰,然后再强调生病虽然不是好事,但却使病人具备了别人没有的优势:对此病产生了免疫能力,今后不会再得此病了。病人听他这样一说,心理自然得到了某种补偿,心情也就好多了。
对于身患严重疾病的病人,探望时,不仅应该尊重医嘱,尊重病人家属的意愿,做到守口如瓶,而且在病人面前还要做到若无其事,甚至与之谈笑风生,显得轻松愉快。病人对周围亲友的一举一动一般是十分注意的。所以,要规劝探病者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尤其是在危重病人面前,绝不能流露出自己的悲伤情绪,一定要表现得镇静自若。在向病人告别时,要转达其他亲友对病人的问候和祝愿,并表示自己下一次一定会再来看望,使病人满怀希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