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而礼貌地迎接来访者
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司,抑或餐厅旅馆,如有客人来访,热情礼貌地招待是一种必要的礼节,这样不但能使客人觉得大受尊重,也会因此而增进主客之间的友谊。客人对你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以后才会更愿意去你家或者公司,抑或餐厅旅馆做客。
有一个家属院,南北长约二三里路,家属院的东边是一条公路,公路与家属院中间隔着一片沿街商业楼,对面有学校、医院、市场。人们从家属院到公路对面,必须绕一个大弯,每天都要多走不少冤枉路。后来,家属院东边的沿街楼来了一家开海鲜酒店的,很多人都说这老板肯定得赔本,因为这个地方虽然靠公路,却并不留人,做买卖的在这个地段几乎都不挣钱。但这个老板却有自己的想法,他不仅在这儿开酒店,还把这个店面也买了下来,并开始装饰房子。令人奇怪的是,他把其中一间房子的墙给砸开了,改成一个家属院通往公路的过道。住在家属院的人上班下班接孩子都开始走这条过道。老板很和气,慢慢地和大家都成了朋友。在他那儿放些东西、留个话儿,有时孩子放学家里没人便在那儿等着做作业,老板一概热情接待,并且规定凡是家属院里的人来吃饭一律九五折。谁也不曾想到这家酒店的生意会那么好,每天到吃饭的时候,门前的车停不下,就停到别的地方去;有时桌子没了,可还是在那儿等。这样的店,这样的生意,在这个城市里也是少有的,有人说是菜好吃,有人说是服务好,反正大家都爱到那儿去,有时在别的地方办完事,大老远的还得到这儿来吃饭。
现实的工作、生活中,若一个人对你满面冰霜、横眉冷对,另一个人则对你面带笑容、温暖如春,他们同时迎接你的到来,你更喜欢哪一个?显然是后者。和他在一起你感到温馨、舒适,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而对前者,恐怕就恰恰相反了。
每个人都喜欢别人表现出一种非常喜欢自己的样子,所以,当家里或公司有客人到来时,要面带笑容、热情接待、服务周到。一个人若是发自内心地向别人表示自己的友善,那么对方也会同样地注意到你的友善并回报你。
1.家庭接待礼仪
(1)迎客
迎接客人进屋的时候,主动帮助客人放衣物,请客人在合适的位置落座;主动送上客人想和的饮料、茶水;递接物品要用双手。
(2)交谈
主动、大方地与客人交谈,不要拘谨、腼腆,让客人感到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3)送客
客人要走时应礼貌挽留,说“您再做一会儿”“在这里吃晚饭吧”“再喝杯茶吧”;送客人一段距离后说“再见”“有空常来”。
2.商务接待礼仪
(1)微笑
任何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给别人留下好感,这种好感可以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可以使彼此结成友善的关系。一个人在社会上就是要靠这种关系才可立足,而微笑正是打开愉快之门的金钥匙。
(2)形象
接待人员要品貌端正,举止大方,口齿清楚,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受过专门的礼仪、形体、语言、服饰等方面的训练。
(3)服饰
接待人员服饰要整洁、端庄、得体、高雅;女性应避免佩戴过于夸张或有碍工作的饰物,化妆应尽量淡雅。
(4)规格
如果来访者是预先约定好的重要客人,则应根据来访者的地位、身份等确定相应的接待规格和程序。在办公室接待一般的来访者,谈话时应注意少说多听,最好不要隔着办公桌与来人说话。对来访者反映的问题,应作简短的记录。
水果是招待客人的好选择
如何接待客人,动漫片《小马姐姐开店》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
小马姐姐新开了一家水果店,准备了好多水果请小动物们去做客。
第一名到的客人是大象,小马说:“大象,请你吃香蕉。” 大象说:“谢谢你小马,我喜欢吃香蕉。”
不一会儿刺猬、小猴都来了,小马说:“小刺猬,请你吃苹果。”刺猬说:“谢谢你小马,我喜欢吃苹果。”小马又说:“小猴,请你吃桃子。”小猴说:“谢谢你小马,我喜欢吃桃子。”
最后到的小客人是狐狸。小马说:“小狐狸,请你吃葡萄。”小狐狸说:“谢谢你小马,我喜欢吃葡萄”。
小马和小猴、大象、小狐狸、小刺猬一起吃水果,玩得真快乐。
在家中或宴会上,一般都要请客人们吃水果。在非正式场合,怎样吃水果并不重要,然而在正式场合中,吃水果就要同礼节联系在一起了。
请客人们吃水果,通常应预备一种以上,这样使客人们有一个选择的余地。水果应先洗净后装入水果盘内端到桌子上。不要主动为客人削、剥水果的皮,这样并不卫生。拿着削好、剥好的水果硬逼着人吃,也不太礼貌。
在正式场合,端上水果的同时,应备好水果刀或成套的水果餐具。不论是水果刀还是成套的水果餐具,都要求绝对清洁,不黏不锈。
在社交场合吃水果之前,要先洗净手。不论见到多么稀罕、多么好吃的水果,也不能悄悄地装入口袋拿走。吃水果时不宜一下把嘴塞满,而应当一小口一小口地吃,不要边吃边谈,更不允许把果皮、果核乱吐、乱扔。
请人吃西瓜、哈密瓜、香瓜、菠萝等水果时,先应去皮,切块,装盘,吃时可用叉取食。有时在家吃瓜,直接切块递上未尝不可,不过至少要准备一只水果盘,使客人把切块后的瓜果放在盘中端着食用。擦手的毛巾应提前准备好。吃葡萄不可整串拿着吃,而应一颗一颗揪下来吃。吃带核的水果要用手遮着嘴吃,以便把果核吐在手中或匙中,然后放到果皮盘内。吃李子,可先用手将其掰开,去核后再吃。杏、桃之类的水果以水果刀去皮去核后,应分成
适当的小块食用。橘子、荔枝去皮即可吃。
家中有客,注意约束孩子的言行
家中有客人来访,父母要注意约束孩子的言行,以防出现令人尴尬的局面。
从小,杨欣就喜欢问问题,只是杨欣的问题总是让人觉得尴尬,问多了会让人禁不住抓耳挠腮。
大家都说,爱提问是喜欢思考的表现,提问不但能使人的大脑变得更灵活,还更容易发现问题,思考得比一般人深入。可并不是所有的提问都受欢迎,有些问题就让人很不喜欢,比如,杨欣经常向别人提出的问题。
一天,爸爸公司的李叔叔来到了家里,他找爸爸有事情。不巧的是,爸爸刚出门。看着李叔叔一脸憔悴,杨欣肚子里的问号又出来了。
“李叔叔,您先坐一会,爸爸刚好出去了,一会就回来!”杨欣有礼貌地说。
“嗯,好的,谢谢你,真有礼貌!”李叔叔说。
见到李叔叔夸自己,杨欣一屁股坐到了李叔叔的跟前,开始了她的提问。
“叔叔,你每次来我们家都是骑自行车,你为什么不买像我爸爸开的那种车呢?”杨欣问。
“哦,叔叔家现在还没计划买车。”
“那为什么不计划呢?”
“因为叔叔刚买了房子,钱都花光了。”
“你为什么不去银行取呢?我们家的钱快用完时,我爸爸就是去银行取的。”
“叔叔没有在银行存款,就不能去取款。”
“那你为什么不存钱呢?”
“叔叔没钱呀!”
“那你为什么没钱呀?”
“这……”李叔叔有点不好回答了,正在这时,杨欣的爸爸回来了。
提问题也要把握分寸,不能问让人家为难的问题,也不能问别人不感兴趣的问题,更不能没完没了地提问,因为,这样对方会认为我们不礼貌或因回答不出我们的问题而觉得尴尬。
如何让孩子学会礼貌待客,父母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为了让孩子学会礼貌待客,最好从刚懂事就开始教。客人一进门,父母带着孩子迎接客人,把孩子介绍给客人:“这是我的孩子,叫××。”然后告诉孩子:“这是×叔叔(阿姨),问叔叔(阿姨)好。”如果客人带了礼物,要让孩子说“谢谢”,然后就可以让他自己去玩了,不必参加大人的谈话。
(2)特别活泼的孩子,往往很招人喜欢,客人愿意和他玩。孩子是不懂分寸的,父母要特别留意,要让孩子适可而止。对于已经有“人来疯”毛病的孩子,可以事先准备一些他喜爱的玩具、食物、书、动画片录像带等东西,等客人来之后再拿出来,转移他的注意力,并示意客人不要逗他。
(3)可以让孩子当着客人的面拆开礼物,并征求客人的意见:“我可以现在就玩(吃)吗?”这些礼物,不论是食品还是玩具,都可以让他安静许久。当客人告辞时,父母应带着孩子送别客人。
(4)孩子可以与客人交谈,但不要没完没了地向客人提问,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争取了解客人的爱好,与客人谈一些相互感兴趣的话题。并且,与客人交流时,不能抢客人的话、不能打断客人的话。
下逐客令要讲究策略
有朋友来访,促膝长谈,交流思想,增进友情是生活中的一大乐事,也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大益事。宋朝著名词人张孝祥在跟友人夜谈后,忍不住发出了“谁知对床语,胜读十年书”的感叹。然而,现实中也会有与此截然相反的情形。下班后吃过饭,你希望静下心来读点书或做点事,那些不请自来的“好聊”分子又要扰得你心烦意乱了。他唠唠叨叨,没完没了,一再重复你毫无兴趣的话题,还越说越来劲。你勉强敷衍,焦急万分,极想对其下逐客令但又怕伤了感情,故而难以启齿。
但是,你“舍命陪君子”,就将一事无成,因为你最宝贵的时间,正在白白地被别人占有着。鲁迅先生说:“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任何一个珍惜时间的人都不甘任人“谋财害命”。
那要怎样对付这种说起来没完没了的常客呢?最好的对付办法是: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把“逐客令”说得美妙动听,做到两全其美;既不挫伤好话者的自尊心,又使其变得知趣。要将“逐客令”下得有人情味,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1.以婉代直
用婉言柔语来提醒、暗示滔滔不绝的客人:主人并没有多余的时间跟他闲聊胡扯。与冷酷无情的逐客令相比,这种方法容易被对方接受。
例一:“今天晚上我有空,咱们可以好好畅谈一番。不过,从明天开始我就要全力以赴写职评小结,争取这次能评上工程师了。”这含意是:请您从明天起就别再打扰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