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贱不能移”是说贫贱的时候坚定意志很重要。贫贱虽然是任何人都不愿意承受的,是要极力避免的,但只有经历贫贱的阶段,通过在贫贱中不断地付出和努力,最后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成功。所以,青少年学会在贫贱中忍耐显得十分的重要,这也是是否能获得成功的关键。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很多人缺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精神,屈从于权势,屈从于金钱,屈从于利益甚至美色。
造成他们价值观偏离正道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错误价值观念。这种人总是认为社会是为自己而存在,天下之物都是为自己而拥有,存在极端的个人主义观念,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捞世界”。为了“潇洒走一回”,甚至“拿青春赌明天”。他们这种人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得陇望蜀,有了票子,想房子;有了房子,想位子……
(2)行为强化作用。这种人一旦有了贪婪之心,初次伸出黑手时,虽有惧怕心理,一怕被捉,二怕引起公愤。但是一旦得手,便喜上心头,等到屡屡尝到甜头后,胆子就变得越来越大。每一次侥幸过关都是一种强化,不断刺激着他那颗贪婪无止境的心。
(3)攀比之心。有些人开始也是清白之人,但是看到原来与自己境况差不多甚至远不如自己的人超过了自己,就会产生一股攀比之念,也学着伸出了贪婪的双手。
(4)补偿心理。有的人原来家境贫寒,或者生活在坎坷的情境中,便觉得社会对自己很不公平,一旦他的地位、身份上升,就会向社会索取不义之财,以补偿以往的不足。
作为未来祖国栋梁的青少年们,一定要坚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古训,在富贵的时候不要迷失自己,贫贱的时候要坚守自我,甚至在受到任何威胁的时候都不屈服。做人要做得像个样子,做个顶天立地的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能够保持住自己的品质,保证自己任何时候都能坚定地处理事情,做个真正的大丈夫。
不能长“第三只手”
青少年学生小时候的活动范围比较狭窄,一般只限于家庭。从记事起他们就发现,家里的东西可以随便拿,孩子也可以随便地拿大人们的东西,根本没有什么所有权的概念。随着孩子们上学了,接触面扩大了,开始接触到家庭以外的人和事,但是孩子脑海中早已形成了“这是我的”概念,却还未形成“什么是别人”的概念,导致了喜欢拿家人或别人东西的坏习惯。
崔女士的女儿莎莎,今年已经12岁了,在某实验小学读六年级。前段时间,莎莎去邻居林先生家玩,没过一会儿便匆忙回家,还到自己房间躲了起来。不一会,崔女士接到了林先生的电话,说自己女儿最近新买的钱包突然不见了,所以来问问是不是莎莎拿走了。
崔女士赶紧拉来莎莎仔细询问,开始莎莎支支吾吾还不肯承认,直到崔女士在枕头底下翻出了那个钱包,她才辩解说是觉得钱包非常漂亮,想先拿回家玩两天。看着女儿战战兢兢害怕的样子,陈女士不知道该咋办,是打也不是,骂也不是,最后只是轻微训斥了她几句,带着她把钱包还了回去。
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占有欲和新奇感十分强烈,当他们看到一样没有见过并且又不是自己的新鲜事物时,即便是一块小石头或者是一张糖纸,他们都会产生马上想占有它的欲望。这时由于他们的行为控制能力较弱,即便家长曾经事先有所提醒,最后占有欲可能还会占上风,兴奋大于抑制,往往不经别人允许就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拿走。
不良的教育是孩子产生过失行为的重要原因。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家庭经济条件也在逐渐好转,很多家长采用溺爱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他们基本上对孩子的一切物质要求都无条件满足。再加上青少年孩子们受自身年龄条件的限制,主客体意识还不够清晰,不能对自己行为的好坏作出正确评价,在他们看来,拿别人东西不算什么。
孩子总是喜欢拿别人东西,要怎么办?这个问题困扰着不少的家长,很令他们头疼。由于孩子年纪还小,打不得,骂不得。许多家长总爱摆起一副“老子教训儿子天经地义”的架子,忽视对孩子起码的尊重,以这样的态度来教训孩子,特别是对那些有逆反心理的孩子,教育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如果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拿别人东西,最好不要惩罚他们、大声呵斥,更不要将他们的行为公之于众,不然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会造成巨大危害。正确的方法如下:
(1)先问清楚孩子拿别人东西的原因,然后严肃、明确地告诉孩子,这个东西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是不能乱拿的,和孩子一起赶快去还给人家并赔礼道歉。
(2)要引导孩子,如果孩子特别喜欢别人的东西,可以向那个人借,也可以请求自己的父母来买。家长这样给孩子做出明确指示,并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可以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强化正确信息,有利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家长还要细心观察和注意孩子的日常生活,平时帮助培养形成正确的主客体观念。
总之,如果发现孩子有拿别人东西的习惯,家长应用科学方法有分寸地帮助孩子来克服。要警告孩子:这次行为如能改正并且保证不再犯,可以得到原谅,如果再犯要重罚。要针对孩子的行为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惩罚,不要诋毁孩子的人格,既不能像个历史学家翻出孩子过去的错误不放,也不要在外人面前教训孩子。否则,孩子会从心里厌恶家长,并且会产生对抗,以后想纠正就难了。
知足常乐
知足是人们的一种处事态度,常乐是一种幽然的情怀。知足才能常乐,贵在懂得。知足常乐是一种人生的底色,当我们在忙于拼 搏、追求而迷失方向的时候,知足常乐,这种平凡中渲染的人生智慧所孕育的宁静温馨,对于风雨兼程的人们是一个避风的港口。待休憩整理后,更加毅然前行,知足常乐来源于自身平和的不竭动力。做到真正的知足常乐,人生便会多一些从容、多一些达观,从而更加幸福。民间有一个故事。明朝有个人叫胡韶,他的家境非常贫困。他一面教书.一面努力耕作,其生活仅仅可以衣食温饱。但每天黄昏时,胡韶都要到门口诚心焚香,感谢上天赐给他的一切。妻子嘲笑他说:“我们一天三餐几乎吃不饱,有什么好感谢的?”胡韶说:“首先我非常庆幸生在太平盛世,没有遭受战争兵祸。还要庆幸我的家人都能有饭吃和衣穿,不挨饿受冻。这不是老天赐给的福气是什么?”
有一个小朋友不小心弄丢了一个玩具,他感到十分难过。正在伤心地寻找玩具的时候,一个大朋友十分同情他,就从更伤心,那个朋友非常不解地问他:“你现在不是已经得到一个玩具吗?为何还更加伤心?”小朋友回答说: “因为我本来可以有两个玩具的。”
知足常乐,其实很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意思是一切行为要适中、折衷最好,既不能什么也不追求,也不要太过分追求’凡事要讲究个“度”。简言之,就是对幸福的追求要持一种极易满足的心态。一个人如果知道满足,心里就时常是快乐;心境也会变得达观,这有利于身心健康。相反,如果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就会时时感到焦虑不安。
就个体来讲,知足而常乐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人的乐一般会来自欲望的满足,也就是满足感,一个人的怨恨也常常起源于欲望的不能满足。但是,现实生活往往是残酷的。金钱、地位、权利等等.由于无止境的追寻它们,多少人一步一步走进无底的深渊而不能自拔。人一旦有太多的欲望,而又很难全部满足,就容易产生嫉妒、怨恨以及痛苦。即便一种欲望被满足了,之后很快便又有了新的更进一步的欲望,总会有不满足的。不知道知足常乐,最后一定会导致“欲壑难填”,痛苦不堪。
古人的“布衣桑饭,可乐终生”是知足常乐的典范;诸葛亮的“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中蕴含着知足常乐的清高雅洁;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描绘出知足常乐的悠然;沈复的“老天待我至为厚矣”表达了知足常乐的真情实感。曾国藩认为人生一切都“不宜圆满”,为了避免乐极生悲,将他的书房命为“求阙斋”,体现了知足常乐的智慧。林语堂也说半玩世半认真是处世最好的方法,既不忧虑过甚,也不完全无忧无虑,这样才是最好的生活,其中诙谐地说出了知足常乐的幽默。
人应该知足,知足常乐,在烦躁与喧嚣中,过滤掉压抑与沉闷,沉淀一种默契与亲善。知足者想问题、做事情能够顺其自然,保持一份淡然的心境,并乐在其中。在前进的道路上,承认和满足现状不失为一种自我解脱的方式。在取得一些成绩的时候,保持乐观的心态.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对其泰然处之,在知足的乐观和平静中,认真洞察取得的成功,总结经验,而后乐于进取,乐于开拓。知足常乐为将来取得更大的成功而鼓足信心,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
平常心面对舍与得
古时候,有一个守财奴的家乡突然发大水,贫穷的人们因为没有带东西,在水中获救了。而这个守财奴却将家中所有的金银财宝装满了全身,在水中奋力地挣扎并极力地向远处的一个小船喊救。
船上的人大声对他喊,叫他把身上带的物品全部都扔掉,保证他暂且不沉水,并马上划船去救他。但这个守财奴因为不舍得扔掉金银财宝,结果可想而知。因为他不舍得放弃,不能为自己的生命争取获救的时间,最后他沉水溺死了。如果他能把身上的金银财宝舍去。他得到的便是生命。
痛苦,是因为人们舍不得;幸福,是因为人们舍得;忧郁,是因为人们舍不得;快乐,是因为人们舍得。佛日: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简单的一句话,包含了多少处世智慧与人生道理。真正豁达的人,是懂得超脱的人;真情的人是懂得奉献的人;幸福的人是懂得放弃的人;智慧的人是懂得得与失的人。
一位著名的哲人说: “不为贫困潦倒而苦恼,也不因为荣华而欣喜。面对五彩缤纷、灯红酒绿的诱惑,人们很多时候,总是容易在左顾右盼中浪费太多的时间。舍弃,是一门学问、一种心态、一套智慧,是人生与生活处处需要面对的关口。人的一生,除了得,就是失,得而有失,失而有得,得失之间,精彩你的人生。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导演。很多时候,舍弃进攻的言词,舍弃愤怒的冲动,舍弃报复的渴望,本身就是一种宽容。人类的智慧不是埋藏在以往的经验里,而是潜伏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明天的生活取决于今天的舍得。
“当我们走在繁华的大街上,有人伸手向你索要钱物,需要你的救助时,而你身上仅剩下十元钱的时候,纵便拿出五元,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温暖。比尔.盖茨将大把大把的美元捐给了非洲,因为那里需要他的援助,他舍得了金钱,获得了世人永恒的敬仰。舍之前,总会先得,才会有舍,得之后,也要再舍,才会再得。
在寻找人生得的同时,我们总要付出不少代价,正确地认识得与失,就会在得到的时候,懂得必然会有失落;也会在失落的时候,懂得如何从中找回自我。日常生活中,唯有舍得真诚,_才能结交坦诚相待的朋友;舍得宽容,才会让世界更多彩;舍得微笑,才能收获真心的快乐;舍得功名,才能体味自然的人生;舍得安逸,才能闻鸡起舞迎向成功;舍得金钱,才能自己主宰生活。
当我们将手中的鲜花送给别人时,首先是我们自己闻到花香;当我们将手中的泥土抛向别人时,首先是我们自己的双手被弄脏!我们的生命中有许多东西,甚至最爱的,我们都要学会舍得放手,舍得离开。当舍去了繁华的灯红酒绿,就意味着将获得无染的蓝天白云;当得到了巨额财富和名人的声誉,就意味着失去了做普通人的自由;当舍不得赶路前行,我们便失去了前方更多更美的风景。不肯舍,便无法继续将来的幸福。只有学会舍得的人,才能赢得精彩丰富的生活,拥有海阔天空的人生境界。
什么叫自私
“自私”是指自己利益与别人的利益相冲突时,会以满足自己利益为主,为达目的,不计对方损失。自私是一种病态的社会心理,首先表现在把自己的东西看得紧,看得重,不讲公德,不管别人的利益是否受到损害。自私有以下特点:
(1)深层次性。自私之心隐藏在个人的需求结构之中,是深层次的心理活动。自私是一种处于一个人的心灵深处,近似本能的欲望。人有许多需求,需求作为人的行为的原始推动力而存在。但是,需求的满足要受到社会规范、道德伦理以及法律法令的制约,一味想满足自己的各种私欲,不顾社会历史条件要求的人就是具有自私心理的人。
(2)下意识性。自私的存在与表现个人常常意识不到,因为自私心理潜藏较深,有自私行为的人虽然已经意识到他在干一种自私的事,不过往往却感到心安理得。也正因为如此,自私才被称为病态社会心理。
(3)隐秘性。有些自私行为会引起公愤,但已经被养成习惯,为了逃避舆论谴责以及社会惩罚,便常常故作姿态,口唱高调,或者偷偷摸摸,隐藏其内心自私的本性。自私作为一种羞于见人的病态行为,常常会以各种手段掩饰,因而自私具有隐秘性。
现在校园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小太阳、小皇帝”,他们不愿帮助同学,不关心集体,鄙视家境贫穷的同学,看不起学习差的同学,总喜欢把别人当作自己的对手,做什么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对这些具有自私心理的孩子,学校和家长应该加以积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具体方法如下:
(1)老师要给学生树立好榜样。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必须使自己在人格上直立起来,模范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不断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个无私的人,用无私感动和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好榜样。
(2)加强家庭教育。作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多给孩子正面的影响。有针对性地给孩子施加影响,为孩子的一生着想。家长帮助孩子渐渐学会关心父母,关心他人,远离自私,拥有一颗博大的爱心,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