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界文学速查手册
3315100000024

第24章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8)

比较文学

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门新兴学科,是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它以世界文学的眼光,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各种文学关系进行跨文化的研究,寻求人类文学共通规律和民族特色,它主要的研究领域有文类学、主题学、形象学、媒介学和比较诗学等。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是它的两个基本方法,前者侧重研究各民族文学中存在的事实联系,后者则对没有事实联系的文学现象进行研究。目前有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和前苏联学派三大学派。中国早在五四时期就引入了比较文学的相关理论,但真正获得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比较文学是一门有着极大发展前景的新兴学科,比如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它又把异质文化的沟通与对话等新课题纳入自己的研究领域。

表现主义

20世纪初至30年代盛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文艺流派。这个词最早是一组油画的题目,1914年后才逐渐被普遍使用。表现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在德国和奥地利流行最广,在绘画、音乐、文学等领域都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人物。表现主义是一种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具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性。就文学方面而言,诗歌的主题常是厌恶大城市的喧嚣和堕落,形式自由;在小说领域,奥地利的卡夫卡和爱尔兰的乔伊斯最具代表性,他们的作品以离奇怪诞的情节表现现实生活的危机;瑞典的斯特林堡是表现主义戏剧的先驱,他的《到大马士革去》等作品奠定了表现主义戏剧的的基本格局,主要特点是内容荒诞离奇,结构混乱,人物类型化,往往用冗长的独自表现思想感情。表现主义作为一种运动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它的反叛精神对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文学艺术创作方法之一。这个术语及其定义是在1932—1934年的苏联文艺界关于创作方法问题的讨论中,由作家和理论家提出,经斯大林同意后确立下来的,1934年的全苏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的章程中对其定义作了表述,以其为苏联文学与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高尔基等人认为它是在科学社会主义基础上对现实主义艺术进行改造的结果。50年代至70年代苏联文艺界围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持久的讨论,马尔科夫提出把它看作“真实地描写生活的历史的开放的体系”,得到了普遍认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首先在苏联确立,后来成为国际化的思潮,如布莱希特、伏契克等人。

未来主义

20世纪初在欧洲产生的一个文艺流派和思潮。兴起于意大利,后传入俄国,在法、英、德等国都有一定影响。它的创始人是意大利诗人马里内蒂,代表人物有帕拉泽斯基、戈沃尼等。1909年2月马里内蒂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的《未来主义宣言》宣告了这一流派的诞生。未来主义的主张受到尼采、柏格森哲学的影响,认为艺术应该反映现代大都市、工业文明、速度和竞争,赞美“速度的美和力量”,否定一切文化遗产和传统。在艺术形式上他们提倡以“自由不羁的字句”为基础的诗,以便随心所欲地表现运动的各种形式、速度以及它们组合,强调直觉,排斥理性的逻辑。未来主义从文学开始,很快席卷绘画、电影等多个艺术领域,英国的漩涡主义、德国的尼兰德主义和法国的动态主义等都是未来主义的变种。

意识流

“意识流”本是一个心理学术语,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把意识比喻为流动的“河流”或“流水”,20世纪20年代,欧美一些作家把这种理论直接运用到文学创作中,认为文学应该表现人的意识流动,尤其是潜意识的活动,人的意识流动遵循的是心理时间,这就形成了意识流文学。它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流派,也没有公认的统一定义,在实际的运用上也很不同,主要是采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自由联想和内心独自的表现手法,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爱尔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美国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英国女作家伍尔芙的《到灯塔去》等作品,都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意识流对很多现代文学流派都有影响。

意象主义

是现代英美诗歌中的一个流派,产生于一战前夕。创始人是英国批评家兼诗人休谟。他的第一首意象主义诗歌发表于1908年的《秋》,第二年,在伦敦创办了“意象派”俱乐部,参加者有美国诗人庞德等。1913年他们发表了意象主义三点宣言,要求直接表现主客观事物,删除一切无助于“表现”的词语,以口语节奏代替传统规律。意象主义的产生,是对当时统治英美诗坛的后期浪漫主义的反抗,其思想基础是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另外,还受到象征主义、中国传统诗歌和日本的俳句等的影响,提出艺术家通过直觉捕捉生活中的意象,其诗作往往带有片断的性质,体制小、容量少。1914—1918年间,意象派共编辑出版了四部《意象主义诗选》。这一流派虽很快瓦解,但它在采用口语、自由体和创造意象等方面对现代英语诗歌很有影响。

达达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一个现代主义文艺流派。倡导者是法国诗人特里斯坦·查拉,1916年,他在瑞士建立了一个由来自欧洲各国的青年诗人和画家参加的世界主义文艺小团体,“达达”只是他在字典中随意翻到的一个词,并无特殊意义。达达主义的宗旨是反对一切传统、常规和文学艺术在内的有意义的事物,它主张用梦呓般的语言和怪诞的形象表现不可思议的事物,仇恨这场血腥的战争及主宰它的精神世界,但又不知道用什么来代替它。1919年,年轻诗人布勒东、阿拉贡等人在巴黎创办《文学》杂志,不久成为达达派的阵地。但由于达达派内部虚无主义的泛滥,它很快就解散了,为超现实主义所代替。

超现实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法国产生的一场对传统文化思想的反叛运动,它的内容包括文学、绘画和音乐等多个艺术领域。作为文学流派,代表作家有布勒东、艾吕雅和阿拉贡等人。1924年,布勒东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否定了现实主义与传统小说,指出超现实主义要追求对现实的“纯精神自动反映”,强调潜意识和梦幻,认为只有在这种状态下的思维活动才不受外界干扰。倡导“无理性认识”和“自动书写”,即以极快的速度将头脑中涌现的一切都杂乱无章地记下来,词句之间可以没有任何联系。布勒东的小说《娜佳》和阿拉贡的散文集《巴黎的乡下人》是这一流派的重要作品。

迷惘的一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它不是一个有组织、有共同纲领的团体。这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她为海明威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题辞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迷惘的一代”作家的共同点是厌恶帝国主义战争,却又找不到出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们大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怀着民主的理想,奔赴欧洲战场,却目睹了人类空前的大屠杀,在战争中经历了种种苦难,了解到普通兵士中间的反战情绪。这在他们心灵中留下了无法医治的创伤,战后对前途感到迷惘,约翰·多斯·帕索斯的《三个士兵》、爱·肯明斯的《巨大的房间》、威廉·福克纳的《士兵的报酬))和《萨托里斯))等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作品。魔幻现实主义20世纪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流派。这一术语最早是1924年德国艺术批评家弗兰兹·罗在一本评论后期表现派绘画的专著中提出的,之后,委内瑞拉作家乌斯拉尔·彼得里在《委内瑞拉文学与人》一书中将其应用到文学评论上。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它发源于20世纪30年代,早期主要表现为对美洲印第安人或黑人神话传蜕的发掘,代表作是危地马拉作家阿斯图里亚斯的短篇小说集《危地马拉的传说》中期从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主要包括阿斯图里亚斯的《玉米人》、秘鲁作家J.M.阿格达斯的《深沉的河流》和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这些作品的显著特点是通过神话原型的显现以展示拉丁美洲的文化混杂和社会矛盾;此后,魔幻现实主义盛极而衰,但它的某些创作方法一直延续到70年代甚至更晚。

存在主义

产生于法国的一种当代哲学和文学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盛行于整个西方社会,反映了西方知识界不满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荒诞和丑恶,试图寻求某种出路的努力。存在主义作为哲学观念,来源于丹麦哲学家基尔凯郭尔的《忧郁的观念》一书,认为人生反复无常,而人无能为力。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在法国哲学家萨特的倡导下,形成了一种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同时把这一思潮应用到文学中去,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流派。他们描绘世界和人生现实的荒诞性,否定理性至上的乐观精神,又要求人们必须有为光明合理的生活斗争的勇气。萨特的长篇小说《恶心》、加缪的《局外人》、波伏娃的《名士们》都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作品。解冻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