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靠自己拯救自己
3308100000020

第20章 品格成就魅力(6)

我们如果有孩子,不应要求他事事都要努力做好,因为这种要求会使我们小孩产生怨恨情绪。“去做”,要比“尽力做好”更为重要。例如,应该教小孩打排球,而不是让他们站在一旁说“我不行”。只要孩子喜欢,就应鼓励他们去滑雪、唱歌、画画、跳舞等等,而不应仅仅因为他们可能做不好某件事就不让他们尝试去做,相反,要在孩子们喜爱的那些活动方面培养他们的自尊、自豪和兴趣。

如果我们将自己的价值与成败等同起来,必然感到自己是毫无价值的。想一想托马斯·爱迪生,如果他以某项工作的成败来衡量他的自我价值,那么他在第一次试验失败之后就会认输,就会宣布自己是个失败的探索者,并停止用电灯照亮世界的努力。然而他并没有认输,失败是成功之母,它可以鼓励人们去努力、去探索,如果失败指出了成功的方向,人们甚至可以视其为成功。正如一位作家说的那样:“我最近修改了一些名言,其中之一便是将‘一事成功,事事顺利’改为‘一事成功,事事失败”因为我们从成功中学不到任何东西,唯一给我们以教益的便是失败,成功仅仅坚定了我们的信念。”

假如我们的目标切合实际,那么,通常我们的心情会较为轻松,行事也较有信心,自然而然便会感到更有创作力和更有工作成效。我们不是鼓吹放弃努力奋斗,不过,事实上我们也许会发现,在我们不是追求出类拔萃,而只是希望有确实良好的表现时,反而会获得一些最佳的成绩。

我们也可能用反躬自问的方式来抗拒追求完美的思想,例如,“我从错误中可以学到什么?”我们可以做个实验,想想你犯过的每一项错误,然后把从中得到的教训详细列出来,千万别惧怕犯错,否则我们会失去学习新事物以及人生道路上前进的能力。

如果说完美是毒,缺陷就是福了。很多人不是都会欣赏“缺陷美”吗?情人眼里出西施其实就是一种对缺陷美的肯定。如果事事可以不追求完美,那日子肯定会过得快乐一点。譬如说,我们是一个完美主义者,那我们生活的理想是:吃要山珍海味、穿要绫罗绸缎、住要花园洋房、坐要名贵轿车、妻要国色天香、儿要聪明伶俐、财要富可敌国……光凭我们的一双手,能变得出这么多的鬼把戏吗?可想而知,在我们追求这些的过程中,必定是到处碰壁,心为形役,苦不堪言。

相反的,如果我们是一个知足主义者,那我们的理想门槛不会太高:吃营养够了足矣、穿整齐美观足矣、住遮风避雨足矣、坐中巴小车足矣、妻中等之姿足矣、儿健康正常足矣、财生活够用足矣……

42.经常反省自己

否定理想的人可能容易找到,不过他是将卑鄙当做美好。

——歌德

人的理想粉碎了迷信,而人的感情也将摧毁了利己主义。

——海涅

著名作家李奥·巴斯卡车,写了大量关于爱与人际关系方面的书籍,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

据说,他之所以有这样卓越的成就,完全得力于小时候父亲对他的教导。小时候,每当吃完晚饭时,他父亲就会问他:“李奥,你今天学了些什么?”这时李奥就会把学校学到的东西告诉父亲。如果实在没什么好说的,他就会跑到书房拿出百科全书学一点东西告诉父亲后才上床睡觉。

这个习惯一直到今天还维持着,每天晚上他都会拿十年前父亲问他的那句话来问自己,若当天没学到点什么东西,他是决不会上床上。这个习惯时时刺激他不断地吸取新的知识,产生新的思想,不断进步。

无独有偶,在一位作家的书房里,赫然醒目地挂着一张条幅:“在飞逝的今天,你为生活留下了什么?”而且问号写得特别大。这位作家说:“这张条幅像悬在我脊梁上的一条鞭子,问号像一把锋利的钩,直刺我的心灵。”他认为,善等每一天是成功人生的真实写照。每一天都是描绘成功人生画卷的一笔,我们必须认真地画好每一笔。人生也好比一卷长长的胶片,每一格胶片纪录着每天的生活态势。所谓反省,就是反过来省察自己,检讨自己的言行,看一看有没有要改进的地方。反省是自我认识水平步进的动力。反省是对自我的言行进行客观的评价,认识自我存在的问题,修正偏离的行进航线。

为什么要经常反省?因为人不是完美的,总要有个性上的缺陷、智慧上的不足,而那些年轻人更缺乏社会历练,常常会说错话、做错事、得罪人。反省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监督自我的畅通的内在反馈机制。通过这种机制,我们可以及时知晓自己的不足,及时纠正不当的人生态度。良好的反省机制是自我心灵中的一种自动清洁系统或自动纠偏系统。反省是砥砺自我人品的最好磨石,它能使你的想像力更敏锐,它能使你真正认识自我。

孟子云:吾日三省吾身。这是圣贤的修身功夫,凡人不易做到,但时时提醒自己,检视一下自己的言行却不是太难的事。一个人一旦有了不当的观念,或做了对不起人的事,可能瞒过任何人,但绝对骗不了自己。

人之所以会做对不起别人的事,不单是外界的诱惑太大,更多的是自己的欲念太强,理智屈就于本能冲动。一个常常做自我反省的人,不仅能增强自己的理智感,而且必定知道什么是自己该做的,什么是自己不该做的。

时下,许多行业都很注重反省的习惯,以增强行业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西方一家企业在一天工作结束时,抽出下班前的10分钟,让员工集合起来一起做—次晚祷,由老板领头朗诵下面几句话: ——我今天8小时的工作,是否有偷懒的行为? ——我今天的工作是否有任何缺点? ——我对今天的工作是否尽了全力? ——我今天是否说过不当的话? ——我今天是否做过损害别人的事?

这种方式对于个人来说是过于呆板了些,但其精神可以借鉴。对个人来说,方式可以灵活机动些,只要是反省自己,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建立自我反省机制是为了反观自我的不足,以达到提升自我,健全自我和改善自我的目的。我们要从这样几个方面认识反省、看待反省。

(1)正视人性的弱点,认识反省自我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人的通病都是“长于责人,拙于责己”或以“自我为中心”。反省要求的是“反求诸己”,而不是找他人的不是。反省是一面心境,通过它可以洞观自己的心垢。自我如同眼睛一样可以尽情地看外面的世界,却无法看到自己。反省机制的建立将彻底改变这一.局限。说反省难就难在你愿不愿意去看到心垢,有没有勇气去洗刷它。

(2)反省是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方法。成功学专家罗宾认为:我们不妨在每天结束时好好问问自己下面的问题:今天我到底学到些什么?我有什么样的改进?我是否对所做的一切感到满意?如果你每天都能改进自己的能力并且过得很快乐,必然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丰富人生。真诚的面对这些提出的问题就是反省,其目的就是要不断地突破自我的局限,省察自己,开创成功的人生。

(3)反省的内容就是时时扪心自问自己的言行,这是郑重的人生之问。每天进行心灵盘点,有益于及时知道自己近期的得与失,思考今后改进的策略。

(4)反省的立足点和取向主要是针对自己,省悟自身的不是。这不仅是自身素质不断完善的手法,而且是融洽人际关系的法宝。比如,“念自己有几分不是,则内心自然气平;肯说自己一个不是,则人之气亦平”;“自知其短,乃进德之基”;“先问自己付出多少,再问人家给了多少”等等,都是很好的反省方法。若我们能时时这样去反省,就能使自己心平气和,善结人缘,力求进取,开创光辉的人生。

反省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至于反省的方法,有人写日记,有人则静坐冥想,只在脑海里把过去的事拿出来检视一遍。

只要我们都关注自身的发展,我们就无法回避认识自我。.我是谁?我能干什么?我做得怎么样?我要到哪里去?……茫茫的人生旅途跋步,我们都必须亮起一盏心灯,时时叮嘱自己:“一路走好”。只有这样,我们的成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43.学会豁达宽容

不要沉溺在现在的各种琐事中,……在自己心里培养对未来的理想吧。

——谢德林

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之人。

——屠格涅夫

在18世纪,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是一对论敌。他们围绕定比定律争论了有9年之久,他们都坚持自己的观点,互不相让。最后的结果是普鲁斯特获得了胜利,成了定比这一科学定律的发明者。

但是,普鲁斯特并未因此而得意忘形,忘乎所以。他真诚地对与他激烈争论了9年之久的对手贝索勒说:“要不是你一次次的责难,我是很难进一步将定律研究下去的。”同时,普鲁斯特特别向众人宣告,定比定律的发现有一半功劳是属于贝索勒的,是他们共同促使了定律昭示天下的。

在普鲁斯特看来,贝索勒的责难和激烈的批评,对他的研究是一种难得的激励,是贝索勒在帮助他完善自己。这与自然界中“只是因为有狼,鹿才奔跑得更快”的道理是一样的。

普鲁斯特的宽容博大而明智的,他允许别人的反对,不计较他人的态度,充分看到他人的长处,善于从他人身上吸取营养,肯定和承认他人对自己的帮助。正是由于他善于包容和吸纳他人的意见,才使自己走向成功。

这种宽容实在让人感动,想到时下科学界中屡见不鲜的相互诋毁、压制排挤、争名夺利等文人相轻的现象,让正直的人倍觉寒心,所谓文明人也不过如此文明而已。

著名的天文学家第谷和科普勒之间的友谊就是一曲优美的宽容之歌。

科普勒是16世纪的德国天文学家,在年轻尚未出名时,曾写过一本关于天体的小册子,深得当时著名的天文学家第谷的赏识。当时第谷正在布拉格进行天文学的研究,第谷诚挚地邀请素不相识的科普勒和他一起合作进行研究。

科普勒兴奋不已,连忙携妻带女赶往布拉格。不料在途中,贫寒的科普勒病倒了。第谷得知后,赶忙寄钱救急,使得科普勒度过了难关。后来由于妻子的缘故,科普勒和第谷产生了误会,又由于没有马上得到国王的接见,科普勒无端猜测是第谷的使坏,写了一封信给第谷,把第谷谩骂一番后,不辞而别。第谷其实也是个脾气极坏的人,但是受此侮辱,第谷却显得出奇的平静。他太喜欢这个年轻人了,认定他在天文学研究方面的发展将是前途无量的。他立即嘱咐秘书赶紧给科普勒写信说明原委,并且代表国王诚恳地邀请他再度回到布拉格。

科普勒被第谷的博大胸怀所感染,重新与第谷合作,他们俩合作不久,第谷便重病不起。临终前,第谷将自己所有的资料和底稿都交给了科普勒。这种充分的信任使得科普勒备受感动。科普勒后来根据这些资料整理出著名的《路德福天文传》,以告慰第谷的在天之灵。

浩瀚如海洋般的宽容情怀,使第谷为科学史留下了一页人性光辉的佳话。这种宽容像雨后的万里晴空,清新辽阔,一尘不染。

佛界有一副名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怀一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古人还常说:“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可撑船”,“无毒不丈夫,量小非君子”。这些话无非是强调为人处事要豁达大度,要奉行宽以待人的原则。也许是昨天,也许是在很早以前,某个人伤害了我们的感情,而我们又难以忘怀。我们白认为不该得到这样的损伤,因而它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在那里继续侵蚀我们的心。

当我们恨仇人时,我们的内心被愤怒充溢着,这就等于给了他们制胜的力量,那力量妨碍我们的睡眠、我们的胃口、我们的血压、我们的健康和我们的快乐。如果我们的仇人知道他们如何令我们苦恼,令我们心存报复的话,他们一定非常高兴。我们心中的恨意完全不能伤害到他们,却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像地狱一般。

莎士比亚是一个善于宽以待人的人,他说:“不要因为你的敌人而燃起一把怒火,炽热得烧伤你自己,广览古今中外,大凡胸怀大志,目光高远的仁人志士,无不是大度为怀,置区区小利于不顾,相反,鼠肚鸡肠,竞小争微,片言只语也耿耿于怀的人,没有一个是成就大事业的人,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人。”

在待人处事中,度量直接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能和谐发展。人与人之间经常会发生矛盾,有的是由于认识水平的不同,有的是由于一时的误解造成的。如果我们能用宽容的度量谅解别人,就可以赢得时间。使矛盾得到缓和,反之,如果度量不大,那么即使芝麻大的小事,相互之间也会斤斤计较,争吵不休,结果伤害了感情,影响了友谊。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各自行自己的人生之路,纷纷嚷嚷,难免有碰撞,心地最和善的人也难免有伤别人心的时候。朋友背叛了我们,父母责骂了我们,或爱人离开了我们,都会使我们的心灵受到伤害。

哲学家汉纳克·阿里德指出,堵住痛苦回忆的激流的唯一办法就是宽恕。1983年12月的一天,教皇保罗二世就宽恕了刺杀他的凶手M.A.阿格卡。对普通的人来说,宽恕别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一般人看来,宽容伤害者几乎不合自然法规,我们的是非感告诉我们,人们必须为他所做的事情的后果承担责任。但是宽恕则能带来治疗内心创伤的奇迹,能使朋友之间去掉旧隙,相互谅解。

当人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和很深的心灵创伤之后,人们自然对伤害者产生了怨恨情绪。一位妇女希望她的前夫和新妻的生活过得艰难困苦,一位男子希望那位出卖了他的朋友被解雇。怨恨是一种被动的、具有侵袭性的东西,它像是二个化了脓的不断长大的肿瘤,使我们失去了欢笑,损害了健康。怨恨,更多地危害了怨恨者本人,而不是被仇恨的人,因此,为了我们自己,必须切除怨恨的肿瘤。

然而怎样才能切除这个肿瘤呢?

首先要正视我们的怨恨,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恨别人,所以我们就把怨恨埋藏在心底。但怨恨却在平静的表面下奔流,损伤了我们的感情。承认怨恨,就等于强迫我们对灵魂施行手术以求早日痊愈,即作出宽恕的决定。我们必须承认发生的一切事情,面对另外一个人直接地说:“你伤害了我。”

丽兹是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的教授,一个很称职的教师。她的系主任答应替她向教务长请求提升她,然而系主任却口是心非,在向教务处提交的报告中却严厉地批评了丽兹的工作,以致教务长对丽兹说:“走吧,你只好另谋职业去了。”于是,丽兹恨透了系主任对她的诋毁。但她还得从他那里得到一纸推荐书,以便另寻职业。系主任对她说:“很抱歉,尽管我在教务长面前为你说了许多好话,但仍然不能使教务长提升你。”丽兹假装相信他的话,但她内心却无法忍受这口怨气,一天,她直接和这位系主任吐露了心中的怨气,系主任竟断然否认了实事,这使丽兹看出他个多么可怜多么卑微的人。于是她感到和这样的人不值得生气,并最后决定把这件事抛在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