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斯勒是美国著名的汽车公司,以生产小汽车和卡车为主,同时生产游艇、坦克、宇航发动机和化工产品。它曾经击败老亨利·福特,成为美国第二大汽车公司,并跻身“世界十大企业”之列。然而,全盛时期的克莱斯勒后来也跌入了深渊,年亏损达1.2亿美元。为了重新寻回昔日的辉煌,克莱斯勒公司想到了艾柯卡——一个使福特公司成绩斐然但却备受屈辱的人。
艾柯卡15岁就开始做汽车生意,16岁就有了自己的汽车,后来又考入著名的利海大学,学了四年的工业和商业课程。毕业后到福特公司做了见习工程师。艾柯卡在福特公司接受了系统的汽车工程的培训,继而从事汽车销售,不到一年就当上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地区的销售经理,不久又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当上了费城市的销售经理。1956年福特汽车销售不佳,他别出心裁地制定了“分期付款”的策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随后,他不断得到提拔,1960年他已经被提拔为副总裁兼销售经理,后来又被提升为总裁。可是,福特公司的老板小福特心里不平衡了,他担心艾柯卡的成就越大,自己的权力就越会受到限制。于是想尽办法给艾柯卡制造麻烦,同时架空他的权力,不断降低他的职位,最后竟然想让他退休。为了不惹来众怒,小福特对艾柯卡说:“只要你不去别的公司任职,我每年给你100万美金。”
当克莱斯勒的董事长向艾柯卡求助的时候,正是艾柯卡被动员退休的时候,此时,艾柯卡虽然对小福特恨之入骨,但每年100万的薪金也令他难以放弃,他无法轻易作出选择。于是,克莱斯勒公司的说客故意说:“艾柯卡先生,我们知道您为了福特公司做了不少的努力,是福特公司的功臣,您使福特公司成为美国仅次于通用汽车公司的第二大汽车公司。然而就是您的成就引来了小福特的嫉妒。”
“我知道,我的经营理念与传统的福特家族的管理理念相抵触。”艾柯卡说。
“福特家族从来都害怕功高盖主的人,一旦遇到这种情况,他们肯定会解除当事人的职务。”说客挑拨说。
“我知道,这是福特家族一贯的作风。”艾柯卡说。
“您主持设计的新型汽车如果能够问世,极有可能使福特与通用并驾齐驱,但是却遭到小福特的无端反对。”说客再次戳痛了艾柯卡的心。
艾柯卡陷入了怨恨之中。说客继续说:“我们克莱斯勒公司是非常敬重您的经验和智慧的,而且我们公司的老板也是个任人唯贤的人,他不像小福特那样嫉妒贤能。如果您能到我们公司来,必定能做出更好的成绩,让小福特后悔去吧。”
艾柯卡再次陷入了沉闷之中。
说客见艾柯卡似乎动心了,就说:“您到我们公司做董事长兼总经理,虽然没有您在福特公司拿的退休金多,但是,把我们这样大的一个面临危机的企业搞活,并带来效益,这是一件壮举啊。如果您能够迎接挑战,克莱斯勒乃至整个汽车界都不会忘记您的。”
艾柯卡被说动了,于是决定到克莱斯勒上班。艾柯卡的到来使克莱斯勒公司看到了希望。但是摆在艾柯卡面前的是一副烂摊子:竞争对手的排挤,石油危机,财政混乱、现金枯竭……面对这样一副惨状,艾柯卡发誓一定要让克莱斯勒重新恢复生机。随后,他在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克莱斯勒寻求到了生还的希望。
但是当时严重的经济危机造成经济大萧条,这一点是艾柯卡不能控制的。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艾柯卡还是申请了政府贷款。这也遭到了同行的反对,因为这通常是被认为“违反企业自由精神的”。随之,全国舆论界也竞相反对,为了争取国会的通过,他不得不出席令他头痛的听证会,说服国会议员同意批准他的贷款。
艾柯卡用雄辩的语言劝说国会议员:“获得政府贷款,并不是我们克莱斯勒的首创。如果它违背了企业自由原则,那么你们从前为什么批准其他企业的贷款?”国会议员们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假如你们说以前批准的贷款是错误的,就应宣布那些贷款无效,可惜这一点现在已经不可能了。不过如果你们认为自己做错了事而引咎辞职,这倒是可以做到。所以‘违背自由企业精神’的指责不应该对准我,而是你们,议员先生们。”艾柯卡义正词严地说。
“资助克莱斯勒应该是政府的责任,因为它有上万名员工。如果得不到贷款,克莱斯勒就得倒闭,那么这上万名工人就会失业,这将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议员先生们,如果你们是代表这些选民的意愿,就不要让他们失业,否则你们的饭碗也将被砸掉!”艾柯卡向议员们发起了攻击。
“用企业自由原则反对克莱斯勒获得贷款,实际上是取消克莱斯勒生存的自由。议员先生们,有什么比用企业自由原则剥夺企业自由更荒谬的事情呢?”
艾柯卡用这些雄辩有力的话打动了国会参众两院的议员,最终政府批准了克莱斯勒公司的政府贷款。克莱斯勒在艾柯卡的领导下,终于走出了困境,并再次迎来了它的辉煌时期。
这个案例其实可以看作两个谈判,首先是克莱斯勒公司代表劝说艾柯卡加入克莱斯勒的谈判。说客利用艾柯卡恼恨小福特的心理,巧妙地运用语言的艺术,最终说服了艾柯卡。说客知道艾柯卡是个很有能力的人,但是却遭到小福特的嫉妒,以至于自己一身的抱负无法实现。于是,说客就利用艾柯卡具有雄心这一点,激励他到面临危机的克莱斯勒工作,以迎接挑战,向世人证明自己的能力。
其次,是艾柯卡与国会议员的谈判,这个谈判更加精彩。面对国会议员这些盛气凌人的对手,艾柯卡明显处于劣势。但是艾柯卡却以其雄辩的口才,掷地有声的论说和奇妙的思路征服了对手。在谈判中,艾柯卡所引述的材料,议员们都很熟悉,但是艾柯卡却换了一个角度去分析材料,结果得出了对自己有利的结论,令国会议员不得不信服。
谈判就是要说服对方,因此语言作为谈判的工具尤其重要。不同情况下应该用不同的语言。克莱斯勒的说客知道福特公司每年给艾柯卡的退休金极高,而本公司可能给他的薪金远远不及这些,这时如果直接邀请艾柯卡来公司工作,艾柯卡肯定不会答应。于是说客就用婉转的语言,激发艾柯卡的事业心,最终获得成功。而艾柯卡在和议员们谈判时,就不能再婉转了。他深知这种情况下直言的力量,所以抓住对方心理,言之以理,显得很有说服力。
2.考一考
商务谈判与论辩相比,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讲究团队合作, 注重实用能力全面发展, 知识品味高, 实战性强等
3. 行动建议
和名人学习论辩技巧
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才华横溢,有杰出的讽刺才能,又具有很强的个性和正义感。他看不惯并不能容忍一切腐败现象,就对此进行猛烈抨击,但一切依然如故。正因为这样,所以他对于一切无礼的攻击、故意吹毛求疵和嘲笑挖苦,均抱以尖锐的讽刺和嘲弄。其幽默是以牙还牙、锋芒毕露,同时又妙趣横生。请看他在一次演讲中与个别观众的交战:
他刚讲了一个笑话。忽然有人喊道:“您讲的笑话我不懂!”
“您莫非是长颈鹿!”马雅可夫斯基感叹道,“只有长颈鹿才可能星期一浸湿了脚,到星期六才能感觉到呢!”
“我应当提醒你,马雅可夫斯基同志,”一个矮胖子挤到主席台上嚷道,“拿破仑有一句名言: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差!”
“不错,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差。”他边说边用手指着自己和那个胖子。
诗人接着回答条子上的问题。“马雅可夫斯基同志,您今天晚上得了多少钱啊?”
“这与您有何相干?您反正是分文不掏的,我还不打算与任何人分哪!”
“您的待太骇人听闻了,这些诗是短命的,明天就会完蛋,您本人也会被忘却,您不会成为不朽的人。”
“请您过一千年再来,到那时我们再谈吧!”
“马雅可夫斯基,您为什么喜欢自夸?”
“我的一个中学同学舍科斯皮尔经常劝我:你要只讲自己的优点,缺点留给你的朋友去讲!”
“这句话您在哈尔科夫已经讲过了!”一个人从他座上站起来喊道。
“看来,”诗人平静地说,“这个同志是来作证的。”诗人用目光扫视了一下大厅,又说道:“我真不知道,您到处在陪伴着我。”
一张条子上说:“您说,有时应当把沾满‘尘土"的传统和习惯从自己身上洗掉,那么您既然需要洗脸,这就是说,您也是肮脏的了。”
“那么您不洗脸,您就自以为是干净的吗?”诗人回答。
“马雅可夫斯基,您为什么手指上戴戒指?这对您很不合适。”
“照您说,我不该戴在手上,而应该戴在鼻子上喷!”
“马雅可夫斯基,您的诗不能使人沸腾,不能使人燃烧,不能感染人。”
“戏的诗不是大海,不是火炉,不是鼠疫。”
总之,对于尖酸刻薄者,对于故意寻衅的敌人,我们不可一味地宽厚下去,让他小人得意。对这样的人能忍则忍,忍无可忍时,千万不要客气,该反击时就反讥一把。为人兼有软硬两手,才是处世自保并争取主动的真理。
通过上述例子,谈谈你自己的感受
说服:对峙状态的语言艺术
在谈判过程中,有的时候需要双方坦诚相见,双方经过努力使谈判向着一个预定的方向发展。但有的时候由于双方都要维护自身的利益,不得不在谈判中隐藏自己的某些真正意图,而以某种假定的目标作为迷惑对方的诱饵,即采用暂避锋芒的战术。暂避锋芒即转移对自己真实意图的注意力,以求实现预定谈判目标的做法。具体地讲,就是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故意纠缠不休,从而分散对方,使对方在不太专注与顽强反对的情况下,达到自己的谈判目标。
【情景思考】
有一个机关工作人员在一家餐馆就餐时,发现汤里有一只苍蝇,不由大动肝火。他先质问服务员,对方全然不理。后来他亲自找到餐馆老板,提出抗议:“这一碗汤究竟是给苍蝇的还是给我的,请解释。”那老板只顾训斥服务员,却全然不理睬他的抗议。他只得暗示老板:“对不起,请您告诉我,我该怎样对这只苍蝇的侵权行为进行起诉呢?”那老板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处,忙换来一碗汤,谦恭地说:“你是我们这里最珍贵的客人!”显然,这个顾客虽理占上风,却没有对老板纠缠不休,而是借用所谓苍蝇侵权的类比之言暗示对方:“只要有所道歉,我就饶恕你。”这样自然就十分幽默风趣又十分得体地化解了双方的窘迫。
【主题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