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初次使用一个品牌或产品时的年龄越小,在今后的多年里都会继续使用的可能性就越大。但这并不是品牌营销和广告的投放对象越发低龄化的唯一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儿童本身就是一个营销工具,这多亏了他们的“儿童消费力”—指的是他们影响父母购买决定的能力。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的营销学教授詹姆斯·麦克尼尔(James McNeal)指出:“75%的自发性食品购买都是源于一个喋喋不休的孩子。有半数的母亲完全是因为孩子的要求才会购买某种食品,所以激发孩子们的购买欲,就是激发了整个家庭的购买欲。”“孩子对家庭消费是有影响力的,他们会影响他们的祖父母,影响他们的保姆,一个接一个。”麦克尼尔教授在近期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说道。
我发现孩子们的“说服”技巧是全球通用的:谈条件(“如果你给我买那个巧克力,我就收拾我的房间”);当众吵闹(一目了然无须解释);把父母双方对立起来,这种方式在单亲家庭中尤其见效(“爸爸给我买了Odwalla,你为什么不买”);还有趁妈妈不注意时偷偷在超市的购物篮里放进一样东西,直到在收银台结账才被发现。妈妈生怕孩子当众吵闹或显得小气,只好作罢。
同时,这种说服力在另一个方向上也是起作用的—父母对孩子长期的品位和偏好也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种日渐普遍的现象在业界被称作“传承影响”,而且它趋向于出现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究竟哪种影响在先—孩子的影响还是父母的影响?简单回答就是“二者是同时出现的”。
详细来说,大多数家庭都有着强烈的文化、态度、信仰、价值观和习惯,孩子从小就会把这些认为是一种规范。这些规范包括他们的穿着、饮食,以及他们购买什么品牌和产品。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种循环影响力是如何工作的。Tropicana橙汁是很多孩子的日常饮品。孩子观察着他们的父母一瓶接一瓶地购买Tropicana,就会认为这是世界上唯一一种橙汁。所以当孩子和妈妈一起去食品杂货店时,你们认为他/她会缠着妈妈买什么牌子的果汁呢?所以妈妈就会一直购买Tropicana,然后当孩子长大之后,当他自己要去杂货店购物时,他只会出于纯粹的习惯去选择一个品牌。因此,一个长期的偏好就形成了(顺便说一句,因为通常都是妈妈带着孩子去杂货店购物,所以妈妈对青少年的购买行为的影响要大于爸爸,尤其是对于日常用品来说,比如香皂、调料、洗洁精以及洗衣液)。
通常,我们成年后对童年时使用过的某品牌的偏好是出自怀旧情绪—营销者通过隐形而巧妙的方式将这种情绪植入我们的大脑,我们在接下来会读到。营销者努力使我们在潜意识里把品牌和关于家乡及家庭的温馨回忆联系起来,从而让我们认为使用这个品牌就是一种重新联结过去以及至爱亲朋的方式。我有一个朋友只用佳洁士的牙刷和牙膏,当我问他为什么时,他想了一下说道:“因为如果我用了其他的品牌,就好像有一种背叛我父母的感觉。”
然后,就像我们在本书中会提到的大多数“隐形的说客”一样,传承影响也不是偶然发生的,远远不只如此。品牌和零售商竭尽全力让我们把自己的品牌偏好传承给我们的孩子,这事实上是他们的一种策略。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品牌正在推出成年产品的“迷你版”供儿童甚至是婴儿使用,他们希望品牌能传承下去。盖普童装和J. Crew童装系列背后是有一套策略的,甚至哈雷–戴维森都推出了婴儿连体衣系列(给那些小摩托车手准备的)。
哦对了,如果你最近去过苹果零售店,你有没有发现它像一个国际托儿所?那是因为苹果—孩子们最喜欢的品牌(《纽约时报》在2010年有报道称,苹果的iPhone“已经成为人类历史上安抚婴儿的最佳法宝”),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儿童游戏应用。当然,这些应用是很多疲劳父母的福音,让孩子有事可做,这样父母就可以得到片刻的平静和安宁,但是这也是苹果众多的“吸引下一代消费者”的隐形战略的一部分(你将在接下来有更详细的了解)。苹果的“回归校园”(back-to-school)买笔记本送iPod Touch的优惠活动也是一个策略。听起来很划算,但是这其实是经过缜密计算的。我相信苹果的营销者一定预见到了,当父母们把iPod Touch送给他们的孩子时,孩子一定会被这小玩意儿吸引住,但最后会让父母花高价给他们买属于自己的苹果电脑。(还有研究证实,儿童对苹果产品的痴迷开始得要早得多。我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一些黑莓手机发给一群一岁的孩子—他们立刻开始在手机的屏幕上划动手指,动作就像在苹果的触屏上面一样。)
关键是,这些面向儿童的策略之所以如此有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打了一套“组合拳”:不仅我们在童年早期的偏好和印象会伴随我们的一生,我们还会钟情于那些带有儿时记忆或激发童年感受的产品。实际上,你在后面也会读到,怀旧情绪是最强有力的隐形说客之一,而且它通过各种方式来对我们进行品牌
洗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