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
3282400000017

第17章 你要做一下计划哦!--教孩子学会合理地利用时间(3)

学习计划绝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告诉孩子,学习计划执行一段时间,就要检查学习效果,如果效果不好,就应该找找原因,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及时调整。调整计划的时候,一定不要盲目,要根据自己的执行情况、学习效果和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

比如,如果孩子还有一些重点内容需要掌握,那就要把这些内容列入计划中;如果孩子的学习任务没有完成,是因为时间安排得太紧,那就要适当调整学习的时间,保证学习任务按时完成;如果孩子的计划和老师的安排发生了冲突,那就要先把老师安排的学习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在行有余力的情况下,再执行自己的计划……

▲ 不要让孩子随意变更学习计划

有时候,孩子在执行学习计划的时候,也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孩子生病了,身体非常疲倦,我们就应该让他适当休息一下,不要为了执行计划而强迫他去做。否则,孩子执行计划的效率也不会很高,还容易引起他的反感情绪。

但是,我们也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能让孩子把任何情况都看成是例外,随意变更计划,这样不利于他很好地执行计划,也不利于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孩子一旦确定了学习计划,就尽量不要轻易变动。

45. 这样的计划我完不成!--计划一定要有可行性

有的孩子求学心切,在制订计划的时候,把所有的时间都滴水不漏地安排上了,希望打一场“持久战”。但是,当孩子真正执行的时候,计划好的事情却无法做到,于是他开始找借口:“这样的计划我完不成!”这样一来,孩子就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觉得计划起不到任何作用。

其实,之所以会导致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孩子在制订学习计划的时候,只设定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却没有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没有考虑这样的计划是否有可行性。因此,我们做妈妈的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指导,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帮助他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确保计划有效执行。

一份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才能真正对孩子起到帮助作用,它会告诉孩子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做这些事情对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有什么帮助。慢慢地,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就被激发出来了。

若云13岁了,小学升初中的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没有考上重点初中。妈妈为了让若云接受好的教育,就想方设法把她调到了重点初中。但是,重点初中的课业量很大,老师的授课也有很大难度,若云有些应付不过来,于是和妈妈说:“我们的学习任务太重了,我根本就跟不上。”

妈妈说:“别着急,我们一起制订一份学习计划,对你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于是,父女俩一起,根据学校的教学进度和若云的实际情况,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把能利用的时间全部安排到学习中。若云很努力,每天晚上都要学到11:00才能完成当天布置的学习任务。

若云学习的底子比较薄,想在短期内把成绩赶上来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一天,妈妈走进若云的房间,发现她趴在书桌上睡着了。妈妈这才意识到女儿的学习计划安排得太满了,使她几乎没有了休息、活动的自由时间。

第二天,妈妈对若云说:“孩子,学习需要循序渐进,我们都不要想一口吃个大胖子,这不实际,妈妈觉得你最近学习时间安排得太紧,没有了活动的时间,我们还是重新调整一下学习计划,留出活动的时间,劳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若云点了点头,然后就和妈妈一起对学习计划进行了一些调整,留出了她自由活动的时间,比如,午休30分钟;晚上学习30分钟,就要起来活动一下,去阳台透透气;学习的时间要是再长一些,就要好好休息一下,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样一来,若云学得比以前轻松多了,可以一直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学习兴趣也被激发出来了,学习效果也比以前提高了。

从若云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学习计划固然很重要,但有效可行的学习计划更为重要。因此,当孩子觉得无法完成学习计划时,一定要停下来,反观自己的计划,是否真正适合自己,是否可行,如果不可行,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 帮助孩子进行自我分析

在制订学习计划之前,我们要多观察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可以找老师详细了解他的学习情况,然后帮助他进行自我分析,让他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估,比如,让他充分考虑自己的学习现状、思维习惯、接受能力、课堂表现,等等。然后,孩子就可以通过对自己的分析,制订有效可行的学习计划。

▲ 计划要和孩子的学习内容相匹配

学习计划应该和孩子的学习内容相匹配,否则很难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如果孩子今天的学习重点课程内容是数学,而学习计划却安排要学英语,显然,这样的计划不切实际,没有可行性。因此,我们要引导孩子的计划和学习内容相结合,才能保证计划有效执行。

学习内容的不同,相应的学习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很多孩子觉得早晨更利于记忆,于是在制订计划时把背诵的内容安排在了早晨。但是,研究表明:当记忆的内容受到后一件事情的干扰,很容易造成遗忘。临睡前的记忆效果最佳,因为入睡后就不再输入任何信息,没有互相抑制的影响。那么,背诵的内容最好是放在临睡前的这个时间段。

▲ 学习计划要与教学进度协调一致

我们在帮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时,一定要参照学校的教学进度,与教学进度协调一致。如果孩子的学习计划与教学进度相差太远,那么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自学便不能有效地结合起来,当然也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要指导孩子根据教学进度并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制订学习计划。

▲ 让孩子留有休息的自由时间

我们有的妈妈对孩子要求过高,把他的学习计划安排得很紧,除了吃饭和睡觉,就是学习,导致他几乎没有自由时间。其实,要求过高会导致孩子出现“望而却步”的心理障碍,即使他勉强去执行计划了,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因此,我们在帮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的时候,不要把计划安排得过满,一定要留出休息的自由时间,给他安排玩的时间。适当的放松,才能保证孩子有良好的学习状态,才能让他拥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46. 你看人家的计划多好啊!--计划一定要适合自己的孩子

我们有的妈妈经常对孩子说:“你看看隔壁家的某某,一回到家就学习,从来不用家长催促,考试又得了前三名,你再看看你自己,怎么也不知道多向人家学习学习呢?”我们经常拿一些学习好的孩子作对比来教育自己的孩子,结果,自己的孩子不但没有起到激励的作用,反而产生了厌倦的心理,越来越不愿意学习。

我们都希望孩子学习好,只要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制订了学习计划,就会照搬过来,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结果孩子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学习计划也导致半途而废。其实,别人的学习计划并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我们应该指导他通过实践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伟朝今年上5年级,妈妈为了让他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就要求他制订一份学习计划。但是,伟朝从来没有制订过学习计划,这下可让他发愁了,于是,他坦白向妈妈表明自己不会制订学习计划。

然后,妈妈通过朋友的关系,找到了和自己孩子同年级的学习尖子,拿到了这位尖子生的学习计划。

妈妈如获至宝,把这份学习计划摆在伟朝面前,说:“这可是一位尖子生的学习计划,你看人家的计划多好啊!现在我已经给你弄到了,你只要照着做就行了。”

然后,伟朝就把这份学习计划当成了自己的计划,并认真去做了。但是,伟朝执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学习积极性降低了,写作业拖拖拉拉,学习效果也不如以前了。妈妈很生气,斥责道:“有了人家的学习计划还不努力,你到底想怎么样啊?”

伟朝把学习计划放在妈妈面前,说:“你看,人家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还会利用很多时间做课外提高题,可是我连老师上课的内容还不能完全掌握,又怎么会做这些提高题呢!”

听了伟朝的话,妈妈若有所思地说:“伟朝,妈妈错怪你了,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不相同,学习计划也应该各不相同。来,我们一起参照这份学习计划,重新再制订一份更适合你的计划。”

于是,在妈妈的指导和帮助下,伟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一份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在这份计划中,伟朝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消化老师当天教授的内容上面,在行有余力的情况下,他才会做一些课外提高题。

由此可见,不管人家的学习计划制订得多好,也不见得适合自己的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情况。因此,我们在帮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的时候,一定要“量身定做”,千万不要把人家的计划拿来完全套在自己孩子身上。只有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尝试去做,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才能真正起到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

▲ 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愿

在家庭教育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以自己的好恶决定孩子的好恶,总是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强加于孩子。而且,我们还认为自己这样做完全是为了孩子好。比如,我们觉得读理工科的人能成大器,于是从小就要求孩子多把精力投入到理科的学习中,学习计划的安排也偏重理科,并强迫他利用课余时间看一些与理科相关的书籍。

虽然我们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做法却不可取。我们的想法和意愿只能供孩子参考或选择,而不能代替或强迫。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孩子的兴趣,并尊重他的想法和意愿。当然,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并非我们完全不予理会,而是应该站在指导的立场,帮助他制订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 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订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