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拖拖拉拉,妈妈怎么办
3282400000018

第18章 你要做一下计划哦!--教孩子学会合理地利用时间(4)

孩子的学习计划一定要符合他的能力和特点,我们不能从自己的好恶出发,更不能照搬别的孩子的计划,而是根据孩子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专注力、优势和弱势等情况,与所制订的学习计划相适应,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如果孩子在数学方面比较薄弱,那么在计划中就应该多安排一些时间用在数学的学习上,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比如,每天做5道计算题,做3道应用题,等等。

▲ 引导孩子虚心请教他人

别人的学习计划是适合别人的,在自己身上并不一定起效。因此,我们千万不要过度地让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更不能照搬别人的计划套在自己孩子身上。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多和同学交流,虚心请教同学,吸取同学安排学习计划的方法和经验。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殊的情况,让他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才能挖掘出他身上的特性和潜能。因此,我们需要提醒孩子,别人的学习计划只能起到一个参考的作用,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47. 我的计划有问题吗?--制订学习计划必须注意的问题

对孩子而言,要想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就必须制订一份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但是,在孩子执行学习计划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可能就会导致学习计划的失败。因此,制订学习计划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学习计划既要具体又要有针对性

有的孩子在制订学习计划的时候,常常会把一些又大又空的学习任务列出来,既笼统,又缺乏针对性,即便是照着这样的计划执行,也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做妈妈的在帮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计划既要具体又要有针对性。

在一份学习计划中,只有科目和时间是不够的,还要有具体的学习任务,我们要和孩子看一下他有哪些具体的学习任务,并把它们一一列出来,比如,英语有哪些单词、短语、句型,等等;然后计算一下孩子每天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学习,不同科目大概需要多少时间;最后再把这些学习任务具体分配到每一天、每一周当中去。

学习计划一定要有针对性,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根据孩子的学习水平、接受能力等,来合理安排他的学习内容。比如,我们和孩子一起把具体的学习任务列出来,再从中把重点和非重点的内容区分出来,把他的优势学科和弱势学科区分出来,让他多分配一些时间放在重点和弱势学科的内容上,这样的计划才更适合他。

▲ 学习计划要全面

每个孩子都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习计划不仅仅限于文化课,其他方面的学习也应该列到计划之中。因此,我们在帮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时,一定要注意引导他,除了安排文化课的学习时间,还要把培养道德情操、锻炼身体、家务劳动等时间安排到计划中。这样一来,孩子的学习才算是全面,才算是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 学习计划要有灵活性

一开学,孩子就会雄心勃勃地制订一份学习计划,什么时候需要做什么,都清楚地列在了计划中。但是,孩子执行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发现孩子的学习效果并没有多大改观,再一看学习计划,还是和开学时一模一样。学习在不断变化中,只用一份一成不变的学习计划,又怎能很好地安排他的学习呢?

很多孩子觉得,只要制订了学习计划,就万事大吉了,却没有考虑到后面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份学习计划用很长时间,容易使计划流于形式,起不到引导、督促孩子学习的重要作用。因此,学习计划要有灵活性,当孩子执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就要检查一下计划的执行情况,如果计划执行的效果不好,就要寻找原因,并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执行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

▲ 学习计划不宜过满

我们出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爱子之心,对孩子的要求过高,把他的学习计划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像一根绷紧的橡皮筋一样。而且,我们有的妈妈觉得:“一旦制订了学习计划,就必须要强力执行,即使你今天不舒服,或者没有什么学习任务要做,坐也要坐到规定的时间。”

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想:“反正你让我每天晚上学到规定的时间,那我就听你的,你让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于是,孩子渐渐地任由我们摆布,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每天消极地坐在书桌前,看上去像在学习,其实心早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孩子在这样的状况下,非但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反而影响了他的身心健康。

因此,学习计划不宜过满,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安排每天的学习任务,还要正确处理好学习和休息的关系,给孩子留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合理安排常规和自由学习时间

有时候,孩子的学习计划出现问题,是由于他不懂得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学习时间分为两种:一是常规学习时间,主要是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和消化当天所学的知识内容;二是自由学习时间,可以学习书本之外的知识。因此,我们就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帮助他合理安排好这两种时间。

如果孩子已经把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和当天所学的知识内容掌握好了,那么就可以让他安排相应的时间学习课外知识。如果孩子的基础知识还没有掌握好,那么就应该把时间用在消化当天的知识内容上,在此基础上再去安排时间学习课外知识。

另外,我们还需要引导孩子注意时间安排上的弹性,让孩子在有效的时间内认真学习,该休息的时候,就要彻底放松自己。当孩子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就要督促他适当休息,注意劳逸结合。

48. 我长大了要做……--帮孩子做好长期计划

长期计划是一个人动力的源泉,拥有了长期计划才会拥有更大的前进动力。******在读书时,就立下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愿;******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这些伟人正是立下了远大的目标,做好了长期计划,才获得了最终的辉煌成就。

因此,我们做妈妈的要帮助孩子学会为自己设定远大的目标,并做好长期计划,这样一来,他才会有努力的方向,并会朝着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前进。

兆茹今年14岁,学习成绩很好,是班级的学习委员,老师非常喜欢她,同学们也很羡慕她。也许是因为兆茹得到了太多的赞扬,渐渐地,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努力学习了,学习成绩也不如以前那么理想了。

妈妈知道兆茹是因为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产生了傲慢的心理。于是,妈妈问兆茹:“女儿,你长大了要做什么?”兆茹想了想,说:“我想当一名出色的律师,就像美国最负盛名的律师克莱伦斯·丹诺一样。”

妈妈耐心地说:“如果你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律师,那么现在就要做好准备,至少要考上重点高中、大学,才能选择律师专业,将来才有可能实现你的梦想。”

兆茹被妈妈的一番话点醒了,然后明确了自己的长期计划,就是当一名出色的律师,然后还树立了自己的短期计划,就是好好学习,考上重点高中。兆茹的学习状态又回到了从前,学习成绩也一直保持班级前3名。

当兆茹因为骄傲而不认真学习时,妈妈没有批评、责怪她,而是巧妙地通过让她叙说自己的梦想,激发她努力奋斗的动力和积极性。兆茹在妈妈的引导和帮助下,不仅明确了自己的长期计划,还树立了自己的短期计划,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奋斗。因此,我们也要引导孩子树立自己的梦想,为了实现梦想而制订长期计划。

▲ 不要扼杀孩子的远大梦想

很多时候,当孩子兴奋地描绘着自己远大的梦想时,我们有的妈妈可能会说:“别做白日梦了,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你还是赶快去写作业吧!”结果,我们的一句话就扼杀了孩子萌发的梦想之苗。

孩子在接触新鲜事物时,自然而然就会萌发自己的梦想,这时候,我们应该肯定、呵护他的梦想,并让他去思考,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需要做哪些准备。然后,我们要指导孩子为了实现梦想而制订一份长期计划。

当孩子说:“我长大了要做一名科学家。”我们不妨这样说:“你有这么远大的梦想,我支持你。孩子,你要当科学家,那现在应该做哪些准备呢?”这时,孩子可能会有很多他自己的想法,不见得他每个想法都是正确的,因此,我们要为他把关,让他的梦想之路可以走得更加顺畅。

▲ 引导孩子树立长期奋斗的目标

孩子的奋斗目标必须是他自己选择的,而不是我们一厢情愿地给他提出的。因为孩子对他自己树立的长期目标,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会为之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天性和兴趣,发现他的志向,然后与孩子一起树立他愿意为之奋斗的长期目标。

不管孩子的长期目标是什么,我们都应该鼓励他说出来,并指导他树立正确而有意义的目标。当然,并不是要当文学家、科学家、地理学家之类的远大目标才有意义。其实,目标没有贵贱之分,只要孩子树立了自己的目标,最终都可以让他更加努力、勤奋,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

▲ 帮助孩子做到“长计划,短安排”

当孩子树立了自己长期奋斗的目标,我们就要指导他设立系统性的目标,帮助他制订长期计划。但是,长期计划与孩子的长期目标、梦想相结合,一般都比较笼统,孩子在执行的过程中,没有针对性,容易出现拖拉的现象。

因此,我们可以帮助孩子采取“长计划,短安排”的方法,也就是说,孩子要根据自己的长期计划,做一些短期的具体安排,制订一份具体的行动计划。如果孩子的长期计划是当科学家,那么我们就要指导他做一个短期的安排,比如,平日多积累科学知识,看一些相关方面的书籍,等等。

▲ 鼓励孩子向长期计划迈出第一步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有时候,孩子虽然做好了长期计划,但是往往是说得多而做得少。因此,我们要鼓励孩子勇敢地向长期计划迈出第一步,只要迈出了第一步,行动才算是真正开始,才能激发他不断向长期计划前进的动力,从而实现长期计划。在孩子为长期计划而奋斗的过程中,我们要及时对他的努力和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从而增加他的信心。